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阀块,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有四个油口,分别为进油口(9)、第一出油口(10)、第二出油口(11)和泄油口(12),阀块包括壳体、阀块主孔(1)、进油孔(2)、出油孔和泄油孔(5);所述壳体为长方体,所述壳体的上部面为上部安装面,一对相对的侧面分别为主安装面和第一工作面;壳体的其余三面分别为第二工作面、第三工作面和第四工作面;组装时,阀块的第一出油孔(3)和第二出油孔(4)分别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第一出油口(10)或者第二出油口(11)对应布置;阀块的进油孔(2)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9)对应布置;阀块的泄油孔(5)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泄油口(12)对应布置。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阀块,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有四个油口,分别为进油口(9)、第一出油口(10)、第二出油口(11)和泄油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块包括壳体、阀块主孔(1)、进油孔(2)、出油孔和泄油孔(5);其中,所述壳体为长方体,所述壳体的上部面为上部安装面,一对相对的侧面分别为主安装面和第一工作面;壳体的其余三面分别为第二工作面、第三工作面和第四工作面;阀块主孔(1)设在壳体的主安装面中部,所述阀块主孔(1)由壳体的主安装面向阀块内部水平延伸,阀块主孔(1)的内端与第一工作面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泄油孔(5)设在与壳体的第一工作面上,所述泄油孔(5)由第一工作面向阀块内部延申至阀块主孔(1),并与阀块主孔(1)连通;所述出油孔包括第一出油孔(3)和第二出油孔(4);进油孔(2)、第一出油孔(3)和第二出油孔(4)分别位于壳体的第二工作面、第三工作面和第四工作面中的一个工作面;所述进油孔(2)由其所在的工作面向阀块内部延申至阀块主孔(1),并与阀块主孔(1)连通;所述第一出油孔(3)和第二出油孔(4)由其所在的工作面向阀块内部延伸至阀块主孔(1),并与阀块主孔(1)连通;组装时,阀块的第一出油孔(3)和第二出油孔(4)分别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第一出油口(10)或者第二出油口(11)对应布置;阀块的进油孔(2)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9)对应布置;阀块的泄油孔(5)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泄油口(12)对应布置。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阀块,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有四个油口,分别为进油口(9)、第一出油口(10)、第二出油口(11)和泄油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块包括壳体、阀块主孔(1)、进油孔(2)、出油孔和泄油孔(5);其中,
所述壳体为长方体,所述壳体的上部面为上部安装面,一对相对的侧面分别为主安装面和第一工作面;壳体的其余三面分别为第二工作面、第三工作面和第四工作面;
阀块主孔(1)设在壳体的主安装面中部,所述阀块主孔(1)由壳体的主安装面向阀块内部水平延伸,阀块主孔(1)的内端与第一工作面之间具有一定距离;
泄油孔(5)设在与壳体的第一工作面上,所述泄油孔(5)由第一工作面向阀块内部延申至阀块主孔(1),并与阀块主孔(1)连通;
所述出油孔包括第一出油孔(3)和第二出油孔(4);
进油孔(2)、第一出油孔(3)和第二出油孔(4)分别位于壳体的第二工作面、第三工作面和第四工作面中的一个工作面;
所述进油孔(2)由其所在的工作面向阀块内部延申至阀块主孔(1),并与阀块主孔(1)连通;
所述第一出油孔(3)和第二出油孔(4)由其所在的工作面向阀块内部延伸至阀块主孔(1),并与阀块主孔(1)连通;
组装时,阀块的第一出油孔(3)和第二出油孔(4)分别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第一出油口(10)或者第二出油口(11)对应布置;阀块的进油孔(2)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9)对应布置;阀块的泄油孔(5)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泄油口(12)对应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阀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包括阀安装孔(6)、第一阀块安装孔(7)和第二阀块安装孔(8);阀安装孔(6)设在阀块的主安装面上;第一阀块安装孔(7)和第二阀块安装孔(8)设于阀块的上部安装面。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阀块。
背景技术
目前,各类控制系统广泛应用电磁阀,而且要求其能够对输入信号进行快速响应。
目前工程上应用的用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阀块设计多采用阀块主体和阀块座拼装的形式,其将阀块设计为两部分:一部分承担将工作介质引入和引出的功能,另一部分起到固定阀体的作用,两部分通过固定螺钉连接在一起。现有设计的缺点是油道长,油路具有方向突变,工作介质易泄漏,而且加工工艺复杂,加工成本高,对工作环境要求高。这些缺点导致工作介质在流动过程中沿程压头损失和局部压头损失增加,流量脉动增大、易受污染,且易流失。这些缺点造成现有电磁换向阀响应速度减慢,使得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无法达到最优,大大削弱了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
中国专利201520629440.3提供了一种功能阀块组合装置,但是该阀块设计采用阀块主体和阀块座拼装的形式,虽然能够在系统中发挥基本的功能,但其具有油道过长、具有方向突变、易泄漏的缺点,仍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快速响应的用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阀块,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易于维护、易于工装、内部油道短直、液压油泄漏量小、系统能量损失小、可有效提高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加工方便,形位公差小,适应性强,可应用于各种要求快速响应的液压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阀块,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有四个油口,分别为进油口9、第一出油口10、第二出油口11和泄油口12,所述阀块包括壳体、阀块主孔1、进油孔2、出油孔和泄油孔5;其中,
所述壳体为长方体,所述壳体的上部面为上部安装面,一对相对的侧面分别为主安装面和第一工作面;壳体的其余三面分别为第二工作面、第三工作面和第四工作面;
阀块主孔1设在壳体的主安装面中部,所述阀块主孔1由壳体的主安装面向阀块内部水平延伸,阀块主孔1的内端与第一工作面之间具有一定距离;
泄油孔5设在与壳体的第一工作面上,所述泄油孔5由第一工作面向阀块内部延申至阀块主孔1,并与阀块主孔1连通;
所述出油孔包括第一出油孔3和第二出油孔4;
进油孔2、第一出油孔3和第二出油孔4分别位于壳体的第二工作面、第三工作面和第四工作面中的一个工作面;
所述进油孔2由其所在的工作面向阀块内部延申至阀块主孔1,并与阀块主孔1连通;
所述第一出油孔3和第二出油孔4由其所在的工作面向阀块内部延伸至阀块主孔1,并与阀块主孔1连通;
组装时,阀块的第一出油孔3和第二出油孔4分别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第一出油口10或者第二出油口11对应布置;阀块的进油孔2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9对应布置;阀块的泄油孔5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泄油口12对应布置。
还包括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包括阀安装孔6、第一阀块安装孔7和第二阀块安装孔8;阀安装孔6设在阀块的主安装面上;第一阀块安装孔7和第二阀块安装孔8设于阀块的上部安装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根据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结构特点和工作过程,结合实际工作要求,将阀块设计为一体式。用于解决由于阀块油道过长且弯曲造成的电磁阀响应迟缓的问题。同时,考虑到组合式阀块加工难度大、工艺性能差,尤其是加工阀块底座细长油道的难度很大,本实用新型采用多面开短直孔的加工方法,大大简化了加工难度。
2、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易于维护、易于工装: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阀块,阀块外观整体为长方体,其中五面为工作面,一面为安装面,各工作面的孔均为钻孔。接头处的螺纹灵活多变,可根据选用的液压系统进行加工。
3、内部油道短直、液压油泄漏量小、系统能量损失小。
4、可有效提高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
5、加工方便、形位公差小、适应性强,可应用于各种要求快速响应的液压控制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阀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阀块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阀块主孔 2进油孔
3第一出油孔 4第二出油孔
5泄油孔 6阀安装孔
7第一阀块安装孔 8第二阀块安装孔
9进油口 10第一出油口
11第二出油口 12泄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阀块用于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配合。如图2所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有四个油口,分别为进油口9、第一出油口10、第二出油口11和泄油口12。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阀块包括壳体、阀块主孔1、进油孔2、出油孔、泄油孔5和安装孔。
所述壳体为长方体,所述壳体的上部面为上部安装面,一对相对的侧面分别为主安装面和第一工作面。壳体的其余三面分别为第二工作面、第三工作面和第四工作面。
所述安装孔包括阀安装孔6、第一阀块安装孔7和第二阀块安装孔8。其中,阀安装孔6设在阀块的主安装面上,用于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固定;第一阀块安装孔7和第二阀块安装孔8设于阀块的上部安装面,通过螺钉连接将阀块固定于系统阀座上。
阀块主孔1设在壳体的主安装面中部,所述阀块主孔1由壳体的主安装面向阀块内部水平延伸,阀块主孔1的内端与第一工作面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工作时,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由阀块主孔1插入阀块内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泄油口12位于阀块主孔1的内侧。
泄油孔5设在与壳体的第一工作面上,所述泄油孔5由第一工作面向阀块内部延申至阀块主孔1,并与阀块主孔1连通。所述泄油孔5用于通过管接头螺纹连接接入油箱,将系统中泄漏的液压油引回油箱,防止污染环境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所述出油孔包括第一出油孔3和第二出油孔4。
进油孔2、第一出油孔3和第二出油孔4分别位于壳体的第二工作面、第三工作面和第四工作面中的一个工作面。
所述进油孔2由其所在的工作面向阀块内部延申至阀块主孔1,并与阀块主孔1连通。所述进油孔2用于通过管接头螺纹连接接入液压泵或者高压油路,将高压油引入阀块内部。
所述第一出油孔3和第二出油孔4由其所在的工作面向阀块内部延伸至阀块主孔1,并与阀块主孔1连通。所述出油孔用于接入下一级油路或者工作机。其中,第一出油孔3和第二出油孔4用于各自通过管接头螺纹连接接入不同的油道,将经过电磁阀控制的高压油引入下一级油路或者工作机的进油孔,从而实现电磁阀的控制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阀块的进油孔2和出油孔设于不同的工作面。如此设计提高了阀块的强度,充分利用了阀块的形状特点。
组装时,阀块的第一出油孔3和第二出油孔4分别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第一出油口10或者第二出油口11对应布置;阀块的进油孔2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9对应布置;阀块的泄油孔5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泄油口12对应布置。
阀块的进油孔2、第一出油孔3、第二出油孔4和泄油孔5均采用钻孔的方式,且均为短直孔,外端大孔可根据液压系统相关接头规格进行设计,以适用于各种液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由阀块主孔1插入阀块内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泄油口12位于阀块主孔1的内侧。工作时,液压油由阀块的进油孔2进入,经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9进入阀体中,后经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第一出油口10或者第二出油口11,由阀块的第一出油孔3或者第二出油孔4流出,泄漏的液压油经过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泄油口12,由阀块的泄油孔5流回油箱。
进油孔2、第一出油孔3、第二出油孔4和泄油孔5均采用钻孔的方式,且均为短直孔,外端大孔可根据液压系统相关接头规格进行设计,以适用于各种液压系统。
大孔内可以加工出各种型号的螺纹,以适用于各种液压系统的接头,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成功的接入了力士乐液压系统,并完成了相应的控制功能,体现出来优良的性能指标。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考虑到各个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者所采用的油道接头不同,采用灵活的设计思路,对于阀块上的接头孔不做统一尺寸规定,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再设计。
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要求响应迅速且具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液压控制系统中,如汽车可变配气系统中的机油控制阀的安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1602.0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370532U
授权时间:20190910
主分类号:F16K 11/065
专利分类号:F16K11/065;F16K27/04;F16K31/06
范畴分类:27F;
申请人:中国农业大学
第一申请人:中国农业大学
申请人地址: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
发明人:李淑艳;陈世省;林铖鸿;张晓舟;杨世钊;翟友邦
第一发明人:李淑艳
当前权利人:中国农业大学
代理人:徐林
代理机构:11248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