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价键论文_曹黎明,范剑锋,黄嘉荣,陈玉坤

导读:本文包含了共价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共价键,分子,聚合物,动态,晶体,表观,化学。

共价键论文文献综述

曹黎明,范剑锋,黄嘉荣,陈玉坤[1](2019)在《基于界面动态共价键的可回收环氧化天然橡胶/海鞘纳米微晶纤维素复合材料(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Adopting robust, stretchable, recyclable and self-healable elastomers composed of renewable resource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but is rarely reported due to the irreversible cross-linked network. Here, we propose a simple and efficient method to prepare a robust and stretchable rubber network with recyclable and self-healable capabilities. TEMPO(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国际(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首届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1-23)

秦瑞[2](2019)在《浅议共价键在晶体中扮演的角色》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学习中,我们会学习到分子晶体、原子晶体,它们一般都是非金属单质或者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并且都存在共价键(稀有气体除外)。但共价键在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要想搞清楚这一点,就要搞清楚晶体之间的作用力是范德华力还是共价键,晶体微粒是分子还是原子,即确定好是分子晶体还是原子晶体。一般可以从物质的分类加以判断:分子晶体有部分非金属单质(如H_2、Cl_2等)、(本文来源于《中学生数理化(自主招生)》期刊2019年11期)

叶菲,张欣欣,于德敏[3](2019)在《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键闭环DNA的表观遗传调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仍然是威胁全球人类生命与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虽然目前的抗病毒治疗药物在控制乙型肝炎进展有显着疗效,但却始终无法达到根治HBV感染的目标。HBV共价闭合环状DNA(HBV cccDNA)是HBV转录复制的原始模板,也是HBV持续感染的关键因素。但由于缺少有效的完全清除HBV cccDNA的治疗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长期服药以防治疗后停药复发。研究证实HBV cccDNA的转录受表观遗传机制调控,其中ccc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RNA、染色质重塑等均影响HBV cccDNA的功能。本文就HBV表观遗传调控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微生物与感染》期刊2019年04期)

班彦琪[4](2019)在《基于共价键、非共价键构筑有机二维结构及其光催化辅酶再生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基于小分子构筑有机二维材料的不同连接方式进行探究,即探究小分子单体通过共价键、非共价键、动态可逆共价键连接构筑二维材料的过程。设计合成多种小分子,利用不同的连接方式在界面上制备有机二维结构,研究其表面形貌、内部结构,并对其催化性质、电化学性质进行探索。本论文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较为系统的综述了二维材料的发展历程、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众多挑战与机遇以及二维材料显示出的巨大应用前景,该部分侧重综述石墨炔类材料以及超分子化学在二维材料领域的发展。其中掺杂石墨炔表现出新颖的催化性质,超分子自组装化学的动态可逆性在制备二维材料方面显示出非常大的优势,因此可结合二者的特点为有机二维结构的设计合成提供新思路。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设计并合成不同氮原子数精确掺杂的小分子单体,通过液液界面或气液界面的方法进行Glaser炔炔偶联反应,最后获得不同氮原子数掺杂的二维氮掺杂石墨炔薄膜。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原子力电子显微镜等对氮掺杂石墨炔薄膜进行形貌表征,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拉曼光谱、晶体模拟等手段进行特征基团结构和元素表征。最后根据晶体模拟和透射电镜的选区电子衍射图可知两种氮掺杂石墨炔都只有一种孔隙且堆积方式都为ABC堆积,后期对于氮掺杂石墨炔在光催化辅酶再生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第叁部分主要讲述了小分子单体通过非共价键连接并结合超分子自组装构筑有机二维结构。设计合成基于苝酰亚胺的叁角形分子、含吸电子氟基的烯烃分子,利用芳环分子间的π-π堆积、D-A作用等相互自发性的结合在一起,自组装成为具有一定组织性的整体如纳米纤维、纳米棒或有机二维薄膜等。最后只成功得到基于苝酰亚胺的叁角形分子自组装而成的纳米纤维、纳米棒等,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进行形貌表征,对苝酰亚胺的叁角形分子进行电化学性质研究。(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任改焕[5](2019)在《基于动态共价键、非共价相互作用构筑响应型乳液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乳液在食品、药品、化妆品和石油等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一些行业中,如食品存储、沥青乳化等,希望乳液具有长期的存储稳定性;但在其它一些行业中,如石油采收、界面反应以及药物封存和释放等,希望乳液能在稳定和失稳之间进行转换。目前,使乳液失稳的措施主要有施加高速离心、高压电场或添加破乳剂。这些使乳液失稳的措施不仅耗能高,而且容易导致二次污染。为了解决上述破乳方法中所存在的问题,科研人员研发出了响应型乳液。响应型乳液是指,在外界刺激下能够可逆地稳定和失稳的乳液。这些外部刺激主要包括CO2、pH、温度、光、磁以及氧化还原等。响应型乳液的获得主要依赖于响应型乳化剂(表面活性剂或颗粒)的使用。在外界刺激下,响应型乳化剂能够在具有活性和不具有活性之间进行转换。响应型乳化剂可以利用共价合成来制备,也可以利用非共价相互作用缔合来制备。目前,大多数响应型乳化剂是利用共价合成制备的,但是共价合成的步骤复杂,因此难以推广。近年来,由于动态共价型表面活性剂制备简单,受到了本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并被广泛地应用于构筑响应型胶束、囊泡和微胶囊等。但是,基于动态共价键构筑响应型乳液的报道尚少,本文以简单可控的动态共价键/非共价相互作用为构建策略,制备了响应型乳液。本研究不仅拓宽了可用于构筑响应型乳液的思路,而且扩大了响应型乳液的应用范围。本论文以动态共价键、非共价相互作用的可控性为基础,设计了多种易于合成的响应型乳化剂,系统地研究了这些乳化剂在制备响应型乳液中的应用。开展了以下五部分的工作:(1)设计并合成了动态共价型表面活性剂PEI-B。用FTIR证明了PEI-B中动态碳氮亚胺键的生成;用1H NMR证明了PEI-B中动态碳氮亚胺键的响应性;用动态界面张力(IFT)测试证明了PEI-B界面活性的pH响应性,结合1H NMR的结果发现,PEI-B界面活性的pH响应性源于PEI-B中动态碳氮亚胺键的pH响应性。在pH为7.8时,乳化剂PEI-B用于制得稳定的乳液,DLS表征的结果表明,在7天内,乳液液滴的粒径大小和粒径尺寸分布均维持不变,因为具有界面活性的PEI-B分子可以吸附于油水界面上并形成乳化剂界面膜,降低了体系的界面能,使乳液得以稳定。而将pH从7.8降低至3.5后,乳液在5 min内发生了完全的相分离。结合1H NMR和动态IFT测试的结果,分析了乳液在pH为3.5时破乳的原因。在pH为3.5时,PEI-B中的动态亚胺键发生分解,使具有界面活性的PEI-B分解成了PEI和苯甲醛,二者均由于不具有界面活性而从界面上脱附下来,致使界面能急剧增大,导致液滴之间发生聚并,最终发生完全的油水分离。乳液稳定和失稳的根本原因是PEI-B中动态碳氮亚胺键的生成和断裂。在本章,创新性地将动态共价键引入到了构筑响应型乳液中,为基于其它类型的共价键构筑响应型乳液提供了新思路。(2)由于Pickering乳液有着更高的稳定性,所以寻求简单的策略来构筑响应型Pickering乳液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检验基于动态共价键构筑响应型乳液这一策略的适用性,将其运用到了构筑响应型Pickering乳液中。在本章,设计并合成了部分被水润湿的动态共价型二氧化硅(Si02-B)颗粒。用FTIR和元素分析证明了 Si02-B中动态亚胺键的生成;接触角测试证明,Si02-B颗粒具有合适的润湿性;1H NMR测试证明,动态亚胺键具有响应性;Zeta电势结果表明,当pH从7.8降低至3.5后,SiO2-B颗粒完全分解成了 SiO2-NH2颗粒和苯甲醛;颗粒分配行为结果证明,交替地调节pH,能够使Si02-B颗粒在部分被水润湿和完全被水润湿之间进行转换。在pH为7.8时,以Si02-B颗粒为乳化剂,制备了外观均一的Pickering乳液,光学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证明,Pickering乳液具有长期抗聚并稳定性。但是,将pH从7.8降低至3.5后,Pickering乳液发生迅速的相分离。结合1H NMR、zeta电势和颗粒分配行为测试结果,分析出Pickering乳液稳定和失稳的根本原因是Si02-B中动态亚胺键的生成和断裂。本章节为设计响应型Pickering乳液提供了新思路。(3)当乳液用于液晶显示、润滑剂和聚合反应时,水的存在会导致不良的效果。因此,开发响应型非水Pickering乳液具有长远的意义。在本章,设计并合成了部分被油润湿的动态共价型二氧化硅(Si02-pDB)颗粒,并将其用于构筑响应型非水Pickering乳液。用FTIR、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证明了 SiO2-pDB中动态亚胺键的生成。由于动态亚胺键的引入,使Si02-pDB颗粒具有酸响应性。无酸时,以Si02-pDB为乳化剂,制得了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正癸烷包甘油型非水Pickering乳液,乳液的类型用稀释法和CLSM观察法进行了验证。向稳定的非水Pickering乳液中滴加叁氟乙酸后,该乳液发生了完全的相分离。结合颗粒分配行为的测试结果,分析出非水Pickering乳液稳定和失稳的根本原因是Si02-pDB中动态亚胺键的生成和断裂。本章的研究丰富了响应型乳液的类型。另外,这种酸响应型非水Pickering乳液可用于油基钻井液行业中,因为响应型非水Pickering乳液不仅能避免粘土的膨胀、分散,还能减少油基钻井液使用完毕后的后续处理步骤,便于部分原料的回用。(4)基于非共价相互作用也是构筑响应型乳液的简单易行的手段。在本章,基于非共价相互作用中的静电相互作用设计并合成了温度和CO2双重响应型纤维素纳米晶(CNCs-M2005)颗粒。CNCs-M2005颗粒被用于制备温度和C02双重响应型Pickering乳液。通过透光率、DLS和TEM的表征探究了Pickering乳液的响应机理,其温度响应性源于CNCs-M2005中的PEO和PPO的温敏性,C02响应性源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可控性。这种生物安全的多重响应型Pickering乳液在药物封存与释放、化妆品中活性成分的封存和释放等方面具有应用前景。(5)在本章,基于静电相互作用制备了聚氧丙烯(PPO)型表面活性剂,并将其用于相转变温度(PIT)法制备纳米乳液。PPO型表面活性剂中的短链PPO在相转变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用DLS和cryo-TEM表征了纳米乳液的粒径和形貌。研究了PPO型表面活性剂的结构、表面活性剂浓度以及NaCl浓度对体系PIT和纳米乳液液滴粒径的影响。此外,探究了纳米乳液的主要不稳定方式。该研究证明,含有短链PPO的PPO型表面活性剂也能用于PIT法制备纳米乳液,拓宽了可用于PIT法制备纳米乳液的表面活性剂的范围。(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6)

王晓飞,张婷,王冰,漆红兰,张成孝[6](2019)在《基于电化学双共价键法构建可再生高灵敏的电化学发光适体传感器检测可卡因(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点击化学和重氮盐法的双共价键固定化方法,制备了一种高灵敏、可重复使用的电化学发光(ECL)适体传感器.该方法以可卡因为分析物,以可卡因适体为分子识别物质,以钌联吡啶衍生物为ECL信号物质.采用电化学方法在玻碳电极表面重氮化迭氮苯胺,通过点击反应连接炔基功能化的钌联吡啶衍生物标记可卡因适体,获得适体传感器.该传感器在共反应剂存在下,产生弱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可卡因存在下,电化学发光信号增加.基于此,建立了"信号增强"型检测可卡因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电化学发光信号与可卡因浓度在0.1nmol·L~(-1)~100 n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0 pmol·L~(-1).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重复多次使用.该双共价键法在构建ECL传感器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电化学》期刊2019年02期)

张凯蒙[7](2019)在《基于近红外发光的铱配合物共价键合于聚烯烃咔唑类杂化材料的开发及其光电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近红外发光的铱金属配合物由于稳定性好、高发光效率及微秒级磷光寿命等而备受关注。同时,就其物理掺杂于有机聚合物的近红外聚合物发光二极管(NIR-PLEDs)应用而言,存在铱配合物客体与有机聚合物主体之间的相分离、局部浓度光淬灭等不足而导致电致近红外发光的效率低下及效率滚降严重。针对上述“瓶颈”问题,本论文着力于将近红外发光的铱配合物共价键合于有机聚合物骨架而实现发色团“分子”意义上的均匀分散。并且,在确保优良光物理性能前提下,尝试了键合型聚合物近红外发光材料的NIR-PLED器件创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引入氮杂环配体Hiqbt(1-(benzo[b]thiophen-2-yl)isoquinoline)为主配体,苯乙烯基功能化的席呋碱类配体4-VB-HPLP((E)-4-(4-vinylbenzene)-2-((phenylimino)methyl)phenol)或3-VB-HPLP((E)-4-(3-vinylbenzene)-2-((phenylimino)methyl)phenol)为辅助配体,分别得到近红外发光的铱金属配合物[Ir(iqbt)_2(4-VB-PLP)]及[Ir(iqbt)_2(3-VB-PLP)],同时,在结构表征基础上,研究了其光物理性能。(2)鉴于聚乙烯咔唑(PVK)优良的物理性能及强空穴传输能力,将近红外发光的苯乙烯基功能化铱配合物单体[Ir(iqbt)_2(4-VB-PLP)]与NVK(N-乙烯基咔唑)自由基共聚合,得到具有近红外发光的键合型高分子杂化材料Poly(NVK-co-[Ir(iqbt)_2(4-VB-PLP)])。同时,采用湿法成膜工艺,分别以[Ir(iqbt)_2(4-VB-PLP)]物理掺杂于PVK的掺杂型高分子杂化材料及键合型高分子杂化材料Poly(NVK-co-[Ir(iqbt)_2(4-VB-PLP)])为发光层制备NIR-PLEDs,并对比研究了其电致近红外发光性能。(3)为了进一步明确键合型高分子杂化材料的共聚合工艺对其NIR-PLED电致近红外发光性能的改善意义,就近红外发光的苯乙烯基功能化铱配合物单体[Ir(iqbt)_2(3-VB-PLP)]与NVK分别开展自由基共聚合和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自由基聚合而得到两种不同类型的键合型高分子杂化材料。同时,就其为发光层而制备NIR-PLEDs,并深入研究共聚合工艺对电致近红外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5-01)

陈兴幸,钟倩云,王淑娟,吴宥伸,谭继东[8](2019)在《动态共价键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动态共价键在外界刺激(光、热、力、pH)作用下处于可逆的断裂和重新形成的平衡,与传统热固性树脂相比,动态共价键交联的高分子材料(Vitrimer或类玻璃高分子)的分子拓扑结构可动态调整,重排,且其结构构筑和性能研究对于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成型、循环回收以及自愈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可逆共价键反应为线索,整理分析了动态共价键的类型及其动态影响因素,对多种动态共价键在高分子材料设计和构建中的应用做出评述,并对动态共价键高分子材料的未来发展作了展望.(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虎[9](2019)在《基于非共价键作用力构筑的超分子聚合物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超分子化学蓬勃发展。基于非共价键作用力,研究人员构筑了许多具有新型功能的超分子聚合物材料,这些材料具有不同于传统聚合物的材料性质。得益于具有动态可逆性的非共价键作用力,超分子聚合物材料拥有丰富的环境刺激响应性。在外界的刺激下,超分子聚合物材料可以可逆地降解和再生,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可降解材料。通过选择不同的非共价键作用力从而构筑各类功能新颖独特的超分子聚合物材料一直是科学家们努力的方向。本论文则是通过利用各类不同的非共价键键作用力构筑具有新型功能的超分子聚合物材料。论文的主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多重刺激响应性的超分子聚合物,其是由基于冠醚的主客体分子识别和双硫键连接构筑而成。该线性超分子聚合物由两种单体组装而成,分别是含有一个双硫键和两个苯并21冠7主体单元的AA型单体以及含有两个二级铵盐客体单元的BB型单体。因为苯并21冠7单元和二级铵盐之间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可以通过调节溶液pH和添加离子来控制,所有这种线性超分子聚合物具有离子和pH响应性。此外,由于双硫键的动态性质,这种超分子聚合物同时具有氧化还原和光响应性。有趣的是,与大多数先前的研究不同,这里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来制造多重刺激响应性的超分子聚合物,其响应性不仅来自于刺激响应性的非共价键作用力,也来源于刺激响应性的功能基团。第二部分,通过分子间的四重氢键相互作用诱导聚合物分子链的聚集,我们制备了一种由单个荧光发色团聚集产生白色荧光的超分子聚合物凝胶材料。以往的白色荧光材料需要多种荧光基团混合并且需要精确调节这些荧光基团的比例而获得,而这种白光材料只需要一种荧光基团即可实现白色荧光。这就大大降低了获取白色荧光材料的难度和制作成本。接着,利用这种白色荧光超分子凝胶,我们制备了一种受保护的可储存信息的二维码。该二维码可以在自然光下隐藏信息而紫外光下显示信息。这样,二维码所存储的信息则会受到保护,只有在特定条件下其信息才能够被读取。此外,由于氢键的动态可逆性,超分子聚合物凝胶显示出自修复能力,这对于它们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故意损坏的二维码的信息不完整,无法在紫外光照射下读出,但这种基于多重氢键的凝胶二维码可以自修复,从而恢复受保护的信息。第叁部分,通过聚对苯乙烯磺酸钠和含有两个季铵盐阳离子的四苯乙烯(TPE)衍生物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我们构建了一种新的具有生物响应性的超分子荧光水凝胶。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组装过程导致TPE分子聚集,而TPE是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特性的发色团,从而赋予该水凝胶AIE荧光特性。此外,这种超分子荧光水凝胶对生物分子具有响应性。当叁磷酸腺苷(ATP)加入到该体系后,由于ATP与TPE衍生物之间具有更强的静电相互作用,相应地,水凝胶的网络结构被ATP破坏,TPE的聚集程度降低,从而使水凝胶发生从凝胶向溶胶的转变,并降低了水凝胶的荧光强度。随后,在将可促进ATP降解的磷酸酶加入溶液后,ATP被水解,聚对苯乙烯磺酸钠和TPE衍生物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重新构建,将溶胶转化为凝胶并恢复水凝胶的荧光。因此,这种荧光超分子水凝胶是具有生物响应性的。第四部分,我们制备了一种具有可逆光电导特性的新型离子导电超分子水凝胶,其中偶氮苯基团,α—环糊精(α-CD)和离子液体被接枝到凝胶基质上。基于由于主体分子和不同客体分子具有不同缔合常数,可以很容易地调节α-CD和偶氮苯或离子液体的阴离子部分的主客体络合。偶氮苯单元具有光诱导顺反异构化特性,当用365 nm紫外光照射时,偶氮苯单元从反式结构转变为顺式结构,进而离开α-CD的空腔。这时,α-CD优选与离子液体的阴离子部分形成络合物,导致离子迁移率降低并因此导致水凝胶转变为高电阻状态。随后,在420 nm可见光照射下,在α-CD和反式偶氮苯基团之间再次形成更稳定的络合物,从而释放结合的阴离子使水凝胶重新回到低电阻状态。因此,通过简单的主客体化学便可以实现对水凝胶的离子传导性的远程光控制。结合逻辑电路,该水凝胶能够通过不同的光照射可逆地控制电路开关。这种基于竞争性分子识别实现对水凝胶离子电导率的光控制的概念有望用于制造光电器件以及应用于生物电子技术中。(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4-01)

韩邦坤,吴晓君[10](2019)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共价键成键元素的正确表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要想提高化学课教学质量,就一定要注重完善教学体系。初中是化学启蒙阶段,所学内容较少,只是简单的元素认识,到了高中要接受很多新的化学内容,如化学方程式、分子结构、化学键等,这些概念对于学生来说过于复杂,较难理解,其抽象性思维方式为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本文以共价键为例展开分析,对高中化学教材中共价键成键元素等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一、稀有气体元素参与形成的共价键稀有气体也被人们称为惰性气体,因为稀有气体最(本文来源于《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06期)

共价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学习中,我们会学习到分子晶体、原子晶体,它们一般都是非金属单质或者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并且都存在共价键(稀有气体除外)。但共价键在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要想搞清楚这一点,就要搞清楚晶体之间的作用力是范德华力还是共价键,晶体微粒是分子还是原子,即确定好是分子晶体还是原子晶体。一般可以从物质的分类加以判断:分子晶体有部分非金属单质(如H_2、Cl_2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共价键论文参考文献

[1].曹黎明,范剑锋,黄嘉荣,陈玉坤.基于界面动态共价键的可回收环氧化天然橡胶/海鞘纳米微晶纤维素复合材料(英文)[C].第十届国际(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首届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摘要集.2019

[2].秦瑞.浅议共价键在晶体中扮演的角色[J].中学生数理化(自主招生).2019

[3].叶菲,张欣欣,于德敏.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键闭环DNA的表观遗传调控研究进展[J].微生物与感染.2019

[4].班彦琪.基于共价键、非共价键构筑有机二维结构及其光催化辅酶再生性质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

[5].任改焕.基于动态共价键、非共价相互作用构筑响应型乳液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9

[6].王晓飞,张婷,王冰,漆红兰,张成孝.基于电化学双共价键法构建可再生高灵敏的电化学发光适体传感器检测可卡因(英文)[J].电化学.2019

[7].张凯蒙.基于近红外发光的铱配合物共价键合于聚烯烃咔唑类杂化材料的开发及其光电性能研究[D].西北大学.2019

[8].陈兴幸,钟倩云,王淑娟,吴宥伸,谭继东.动态共价键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学报.2019

[9].王虎.基于非共价键作用力构筑的超分子聚合物材料[D].浙江大学.2019

[10].韩邦坤,吴晓君.高中化学教材中共价键成键元素的正确表述[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

论文知识图

与InP的(110)面的电荷密度分布图一3有机分子一金属离子复合型Dnerdime砰...(5a)RuBpy@SiO2共价键连接不...非共价键法(a)及共价键基于动态共价键的生理pH响应型...光致电荷转移过程的应用分子内电荷转...

标签:;  ;  ;  ;  ;  ;  ;  

共价键论文_曹黎明,范剑锋,黄嘉荣,陈玉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