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见敏:基于AHP模型的人才发展环境评价分析——以贵州省为例论文

王见敏:基于AHP模型的人才发展环境评价分析——以贵州省为例论文

摘 要:人才发展环境影响着人才开发与利用的效能。从人才结构环境、经济发展环境、人才生活与服务环境三个维度,运用AHP分析法,对贵州省人才发展环境进行分层、分类分析,构建出人才发展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判断各项指标的影响效度,创建了人才综合发展环境评价模型,并以贵州省为例进行了综合评价验证。研究发现专业技术与经营管理人才、人均GDP与地区经济总量、基础教育投入规模与在职职工工资水平等对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环境影响较大。因此,政府应当推进人才结构的合理化和科学化,提升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比重,保持经济增长速度、提升经济总量和人均财富的发展水平、加大对基础教育与医疗资源的投入力度,促进人才环境的优化与改善。

关键词:人才发展环境评价;AHP;贵州

人才环境,是人才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的综合体,包括影响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各种外部要素总和,影响着人才开发与利用效能、人才需求的满足、人才发展与人才自我价值的实现。人才环境内涵广泛,由政治、经济、法律、行政、科技、教育、人文、地理等多因素交织而成。然而,多要素交织的人才环境是怎样影响人才发展的?哪些要素影响效度更大?如何总体评价某一特定区域、某类特定人才的发展环境,人才环境的评价指标如何界定?贵州省的人才发展环境如何?以上问题的回答,有助于各地政府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提升人才开发与利用效能、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本文试图将人才发展环境中的人才结构、经济发展、生活与服务三个子环境维度,分层分类设计相关指标,测度各项子指标对综合发展环境影响(贡献)情况,以便为人才发展环境的优化与改善指明方向。

一、文献回顾

学界在人才发展内涵、人才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与人才发展环境评价方法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在人才发展内涵研究方面,一些学者重点关注了人才流动的动因和效应问题:魏浩等(2009)对国际间人才跨域流动的内外动因进行分析后指出,人才跨域流动的主要源于内在因素(个人经济收益、个人成功等)和外部因素(环境、人才政策等)两大方面的影响[1];陈韶光等(2004)基于国际性人才流动趋势分析后指出,人才跨国流动绩效在人才流失期、人才回流期和人才互动交流期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发展态势,并且分析了不同态势下人才跨国流动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不同影响[2]。谢非、聂宇贤(2018)[3]、穆桂斌、黄敏(2018)[4]、崔宗超(2018)[5]则从人才集聚的角度分析了人才流动的规律、人才培养模式和优化策略。另一些学者则从人才开发工作的不同环节展开研究:在人才引进和培育环节方面,朱军文等(2013)基于我国省级政府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文本,从人才的引进规模、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省际比较,并给出了提升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绩效的若干建议[6];韩利红(2014)还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人才红利趋于消失的现实境遇指出,低龄老年人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应当重视离退休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再利用[7]。在人才评价环节方面,文魁等学者(2005)认为,科学、准确地评价和鉴别人才是人才工作的关键环节,而科学的人才评价方法是鉴别和选拔人才的重要保证,并进一步提出了我国人才评价的三级指标体系。

关于人才发展环境评价指标的研究。在评价指标建构研究方面:王顺(2004)、刘亦晴(2011)等梳理了人才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的理论,从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和生活等宏观环境维度构建了评价指标[9][10];梁文群等(2014)将高层次科技人才发展环境细分为经济、生活、自然、科技、社会和人才市场等多个子环境[11];司江伟等(2015)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层面构建了人才发展环境的系统评价体系[12];柳杰(2017)则从事业、安居、文化、法制等多个维度进行解析,从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科技、教育等多方面构建了人才评价环境指标[13]。在评价指标影响效度研究方面:张杉杉(2013)基于北京市当代人才的心理需求分析结果指出,人才发展环境的改善应集中对事业发展平台和公共服务质量两大方面现实需求的满足,具体包含了政策、市场环境、薪酬福利、发展前景、住房交通等公共服务方面[14];刘瑞波等(2014)指出,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是影响科技人才发展的关键因素,他在分析科技人才发展环境的基础上,针对科技人才社会生态环境构建了包含科技发展环境、生存空间环境等五大类指标的评价体系[15];翁清雄等(2014)认为,区域间人才竞争的能力更多地取决于保留和发展人才的能力,并从经济、生活、人文和人才政策四大层面来实证检验区域人才环境对人才根植意愿的影响[16]。

3.1.4 完善公共服务,提升旅游体验。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推动景区安全设施的完善。为景区公共交通车的乘客椅配备安全带;在危险地段设置防护装置和快速报警系统。②推动景区医疗设施的建设。在景区内人流集中的景点设立医疗救助站,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例如袁家界、天子山等;在景点设置常用药物的自动贩售机。③推动景区服务设施的建设。 在购买景区门票时,可以推行景区小交通的组合套餐,避免游客在景区内重复排队;继续将“厕所革命”进行到底,保证游客的旅游体验。

关于人才发展环境评价方法的研究。石金楼(2007)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人才环境从经济、科教、社保等五方面进行评价分析[17];李朋林(2008)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对人才环境进行了分析[18];许馨苓(2010)运用灰色动态模型对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进行了预测和分析[19];黄苏萍等(2011)利用层次分析法从新的视角对影响人才流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地方政府除关注外部环境之外,还应该注重内部人才环境的经营[20];焦清亮等(2012)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环境进行了研究[21];王亮等(2015)运用熵值法对各省高层次人才发展环境进行了对比评价[22]。

4.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数据获取便利性、代表性与简化计算的考量,本文运用AHP模型,以人才发展环境为目标,以人才结构环境、经济发展环境、人才服务与生活环境三大子环境为准则,对选取的18项评价指标的数值进行归一化、简化处理,作为人才发展环境测评的具体指标。此外,由于并未涉及方案层,因此本文略去了方案层的设置。综合评价体系内各层次间的具体隶属关系参见表1。

二、分析框架与方法

前述学者的研究表明,人才发展环境由硬环境与软环境、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交织而成,包括了人才发展所依赖的内外部环境,涉及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科学构建评价体系和合理选择评价指标是人才发展环境有效评价的基础,因此,需要基于欠发达地区的社会现实与贵州省情,对人才发展环境的构成维度与评价指标进行梳理与建构。

(一)人才发展环境分析维度与指标选取

2.经济发展环境。经济发展环境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业技术人才生存和发展的平台与载体。因此,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反映了该地区专业人才发展环境的基本状况。贵州省经济总量较小、人均GDP不高,但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本文在参照以往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了人均GDP、经济增长率、经济总量和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四个指标来评价经济发展环境。

1.人才结构环境。在众多因素中,人才结构环境可以反映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合理程度,人才结构的合理性将影响人才使用效能,一般分为地域结构、行业结构、年龄结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等。本文在参照以往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和贵州省实际的基础上,主要从人才类型结构维度,选取高技能人才指数、农村实用人才指数、社会工作人才指数、专业技术人才指数、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指数和党政人才指数六个指标对人才结构环境进行分类评价。由于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的不同,对人才类型的需求量是存在显著差异的,技术的内生增长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23],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式的转型的中后期阶段,专业技术、高技能和经营管理等类型人才的是推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基于贵州省人才发展实际,本文在王顺(2004)、石金楼(2007)、梁文群(2014)、司江伟(2015)等学者对人才发展环境分类基础上,将人才发展环境分为人才结构环境、经济发展环境、人才生活与服务环境三类:

金际珍最喜欢的绣品是自己亲手绣的一样嫁妆——一对长达一米的枕巾。本来还有帘幔等,但都在大逃荒时期弄丢或变卖了,现在只剩下枕巾了。在枕巾的表面,金际珍绣了古代民间嫁娶的场景:新娘坐在四人抬的大花轿里,新郎胸前戴着大花,骑着高头大马,有人打灯、有人打伞、有人抬礼盒、有人放炮仗……老人绣得非常细致,连小人儿脸上的表情都活灵活现。

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发现学界对于人才发展环境的分类标准与评价指标界定并不统一,同时对人才发展环境指标的影响效度差异方面的研究则较少涉及;部分学者基于经验给出了人才评价环境指标的权重系数,却较少解释各项指标权重的合理性;此外,关于人才开发的引进、培养、使用等环节方面的研究较多,对人才发展环境的宏观、系统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而基于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又称层次分析法)的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贵州的人才发展环境综合评价方面,现有文献则暂未涉及。毋庸置疑,诸多学者的前期研究为贵州省人才发展环境的综合评价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借鉴。本文试图运用AHP分析法,对贵州省人才发展环境进行分层、分类分析,构建了人才发展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进而为政府有效提升人才发展环境提供一些建议与启示。

日灼病是因为阳光太强、温度过高导致植株叶肉细胞灼伤失去活性,从而减弱苗木整体生长势的一种生理病害[3-4]。由表4可知,圃地内设置的对照组大棚没有覆盖,通过一个夏秋季,苗木日灼现象严重。可见,低海拔地区香榧育苗和栽培时没有遮荫措施是不行的,遮荫措施可以有效把直射光转成散射光或漫射光线,极大减轻了苗木日灼病发生。

表1 人才发展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 准则层指标层指标解释人才发展环境人才结构环境X1经济发展环境X2人才服务与生活环境X3高技能人才指数 X4高技能人才数占全省人才资源总量比重(%)社会工作人才指数X5社会工作人才数占全省人才资源总量比重(%)专业技术人才指数X6专业技术人才数占全省人才资源总量比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指数 X7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数占全省人才资源总量比重(%)农村实用人才指数 X8农村实用人才数占全省人才资源总量比重(%)党政人才指数 X9党政人才占全省人才资源总量比重(%)人均GDP X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经济增长率 X11几年内GDP综合增长率(%)经济总量 X12地区年生产总值(亿元)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 X13一定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人口净流入指数 X14年末人口净流入量(万人)基础教育投入指数 X15基础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住房指数 X16城镇人均居住用地面积(m2)在职职工工资指数 X17在职职工人均实际工资指数(%)医疗设施指数 X18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张)AQI X19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城市绿化指数 X2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水资源指数 X21人均水资源量(m3)

(二)各项指标权重的设置

指标权重是衡量指标体系中各层次之间、层次内部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的比重值。本文首先基于多位专家对人才发展环境的个人理解与贵州省省情实际,按照1-9标度法对各级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予以评分排序,然后借助于yaahp10.3层次模型软件构建出判断矩阵(参见表2)。

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0%,对照组为7.0%,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输血差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2 人才发展环境判断矩阵

2-1 人才发展环境判断矩阵人才发展环境人才结构环境X1 经济发展环境 X2人才服务与生活环境 X3权重(Wi)人才结构环境 X11.00000.50002.00000.3108经济发展环境 X22.00001.00002.00000.4934人才服务与生活环境 X30.50000.50001.00000.19582-2 人才结构环境判断矩阵人才结构环境高技能人才指数 X4社会工作人才指数 X5专业技术人才指数 X6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指数X7农村实用人才指数 X8党政人才指数 X9权重(Wi)高技能人才指数 X41.00003.00000.50000.50003.00003.00000.1956社会工作人才指数 X50.33331.00000.33330.33331.00000.50000.0728专业技术人才指数 X62.00003.00001.00002.00003.00003.00000.3123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指数 X72.00003.00000.50001.00003.00003.00000.2471农村实用人才指数 X80.33331.00000.33330.33331.00001.00000.0802党政人才指数 X90.33332.50000.33330.33331.00001.00000.09202-3 经济发展环境判断矩阵经济发展环境人均GDP X10经济增长率X11经济总量X12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 X13权重(Wi)人均GDP X101.00001.00002.00002.00000.3400经济增长率 X111.00001.00000.50002.00000.2370经济总量 X120.50002.00001.00002.00000.2873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 X130.50000.50000.50001.00000.1357 2-4 人才服务与生活环境判断矩阵人才服务与生活环境人口净流入指数X14基础教育投入指数 X15住房指数 X16在职职工工资指数 X17医疗设施指数 X18AQIX19城市绿化指数 X20水资源指数 X21权重(Wi)人口净流入指数 X141.00000.33330.50000.50000.50002.00002.00002.00000.0965基础教育投入指数 X153.00001.00002.00002.00002.00003.00003.00003.00000.2462住房指数 X162.00000.50001.00000.50001.00002.00002.00003.00000.1349在职职工工资指数 X172.00000.50002.00001.00003.00002.00003.00003.00000.2009医疗设施指数 X182.00000.50001.00000.33331.00002.00002.00002.00000.1246AQI X190.50000.33330.50000.50000.50001.00002.00002.00000.0810城市绿化指数 X200.50000.33330.50000.33330.50000.50001.00002.00000.0643水资源指数 X210.50000.33330.33330.33330.50000.50000.50001.00000.0516

1.以人才发展环境为目标层,以人才结构、经济发展、人才服务与生活等三大子环境为准则层,按1-9标度构造出判断矩阵(表2-1),其(C.R.=0.0516<0.1;对总目标的权重:1.0000)通过了一致性检验。依据各准则层子环境对总目标的权重值大小,可得出以下结论:人才结构环境(Wi=0.3108)和经济发展环境(Wi=0.4934),比人才生活与服务环境(Wi=0.1958)对人才综合发展环境的贡献度更高。

2.以人才结构环境为准则层,以高技能人才指数等6方面为指标层,按1-9标度构造出判断矩阵(表2-2),其(C.R.=0.0301<0.1; 对总目标的权重:0.3108)通过了一致性检验。依据准则层子环境下各指标对总目标的权重值排序结果显示:专业技术人才(Wi=0.3123)、高技能人才指数(Wi=0.1956)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指数(Wi=0.2471)对人才综合发展环境影响更大,而社会工作人才指数(Wi=0.0728)和农村实用人才指数(Wi=0.0802)对人才综合发展环境影响相对较小。

3.以经济发展环境为准则层,以人均GDP、经济增长率等4方面为指标层,按1-9标度构造出判断矩阵(表2-3),其(C.R.=0.0695<0.1; 对总目标的权重:0.4934)通过了一致性检验。依据准则层子环境下各指标对总目标的权重值排序结果显示:人均GDP(Wi=0.34)、经济增长率(Wi=0.2370)、经济总量(Wi=0.2873)对人才综合发展环境影响较大,而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Wi=0.1357)对人才综合环境影响相对较小。

首先,对数据进行汇总并计算出样本数据的平均值。然后依据各指标汇聚的值域,测算出贵州省的各项统计数据在值域(x,y)的截距占比(zi=(xi-x)/(y-x)) ,即为贵州省人才发展环境各影响指标的分位值指数(Zi)(参见表3)。

(三)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本文将所选择的评价指标分别设为X1,X2,…,XN,转换后的各指标值为Z1,Z2,…,ZN,并对各项指标分别赋权为W1,W2,…,WN,最终以综合评价值(S)作为判别人才发展环境综合水平的依据,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

根据表2计算出的各项指标的权重以及依据表3计算出的贵州省人才发展环境子指标所处的分位值(Zi),则Si=Wi×Zi,结果详见表4。

本文以各项指标的全国平均值作为基准,计算出的综合评价值作为良好水平(即S=0.6)的基准,同时在借鉴国内外关于综合评价值的分级方法的基础上,根据阈值原则给出了最终判别标准。

3.人才服务与生活环境。人才服务与社会生活环境是人才发展的重要支撑,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社会现代化水平和生活的便利程度,也反映了人才发展的社会与政府保障水平,是吸引人才流入和稳定现有人才的重要因素。本文将生活环境分为有形可视的“硬”环境和无形或不可视、但可感知的软环境两大类。在“硬”环境方面,基于人才对住房、城市绿化、社会生产与生活便利性、空气质量等因素的关注程度较高,设置了住房指数、城市绿化指数、水资源指数、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指数(AQI)共四个指标;在“软”环境方面,基于人才对子女教育、个人价值体现(薪酬)、家庭与个人的医疗保障以及其他因素的关注度较高,本文选取了基础教育投入指数、在职职工工资指数、医疗设施指数、人口净流入指数共四个指标,总计八个指标。

三、数据实证分析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全国各省市统计年鉴2016》,以及各级政府门户网站的公开数据。首先分别计算出分位值指数(Zi)与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价贡献值(Si),然后对综合评价贡献值Si求和,得出贵州省人才综合发展环境综合评价指数(S)。

(一)贵州省各项分位值计算

4.以人才服务与生活环境为准则层,以教育投入指数、职工工资指数等8方面为指标层,按1-9标度构造出判断矩阵(表2-4),其(C.R.=0.0319<0.1; 对总目标的权重:0.1958)通过了一致性检验。依据准则层子环境下各指标对总目标的权重值排序结果显示:在职职工工资指数(Wi=0.2009)、基础教育投入指数(Wi=0.2462)、住房指数(Wi=0.1349)、医疗指数(Wi=0.1246)对人才综合发展环境影响较大,而城市绿化指数(Wi=0.0643)、水资源指数(Wi=0.0516)对人才综合发展环境影响较小。

分位值指数计算结果显示,贵州省的经济增长率、基础教育投入、AQI等指标表现良好,而其他指标均位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这为贵州省人才发展环境改善指明了方向。

作为整个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教育目的反映了教育在人才的培养规格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问题上,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报告首次提出“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并将“立德树人”置于“全面发展”之前,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教育方针的继承和发展。

表3 贵州省人才发展环境综合评价指标分位值指数表

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指标解释全国值域(x,y)平均值观测值(Xi)分位指数值(Zi)人才发展环境人才结构环境X1经济发展环境X2高技能人才指数X4高技能人才数占全省人才资源总量比重(%)5.9-36.417.955.90社会工作人才指数X5社会工作人才数占全省人才资源总量比重(%)0.127-5.61.472.60.452专业技术人才指数X6专业技术人才数占全省人才资源总量比重(%)24.2-57.638.6629.50.159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指数X7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数占全省人才资源总量比重(%)1.72-41.116.5813.780.3062农村实用人才指数X8农村实用人才数占全省人才资源总量比重(%)0.6-55.5615.9321.310.3768党政人才指数X9党政人才占全省人才资源总量比重(%)0.96-176.774.850.2425人均GDP X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26165-10796053083.81298470.045经济增长率X11GDP年增长率(%)3-11810.70.9625经济总量X12地区年GDP(亿元)1026.39-72812.5523315.0910502.560.1463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X13时期内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1295.7-48312.417949.9110945.50.2328

续表3

人才发展环境人才服务与生活环境X3人口净流入指数X14年末人口净流入量(万人)-18.69-36.434.761.060.3583基础教育投入指数X15基础教育支出占GDP比重(%)2.13-16.34.517.360.3691住房指数 X16城镇人均居住用地面积(m2)22.2-98.444.41420.2598在职职工工资指数X17在职职工人均实际工资指数(%)104.4-160.7110.5112.80.1492医疗设施指数X18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张)4.02-6.375.135.570.6596AQI X19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52.1-99.578.8295.80.9219城市绿化指数X2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7.62-19.2812.9812.940.4563水资源指数X21人均水资源量(m3)83.6-1201215834.243278.70.0266

数据来源:①指标层下X4、X5、X6、X7、X8、X9源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5》,②指标层下X10、X11、X12、X13、X14、X15、X17、X18、X19源于《全国各省市统计年鉴2016》,③指标层下X16、X20源于《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5》,④指标层下X21源于《环境状况公报2016》。

(二)贵州省人才发展环境综合评价明细表

(I1,I2,…IN分别代表准则层下各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数)。

ELM的求解步骤为:首先随机设置输入权重wj和隐层单元的偏置bj,然后计算隐层输出矩阵H,最终根据=H+T 得到输出权重。

表4 贵州省人才发展环境综合评价明细表

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权重(W)分位指数值(Z)综合评价贡献值①①(Si)人才发展环境人才结构环境X1经济发展环境X2人才服务与生活环境X3高技能人才指数 X40.060800社会工作人才指数 X50.02260.4520.0102152专业技术人才指数 X60.09710.1590.0154389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指数X70.07680.30620.02351616农村实用人才指数X80.02490.37680.00938232党政人才指数 X90.02860.24250.0069355人均GDP X100.16770.0450.0075465经济增长率 X110.11690.96250.11251625经济总量 X120.14180.14630.02074534地区固定资产投资X130.06690.23280.01557432人口净流入指数 X140.01890.35830.0085992教育投入指数 X150.04820.36910.00431847住房指数 X160.02640.25980.0087033在职职工工资指数 X170.03930.14920.00714668医疗设施指数 X180.02440.65960.01952416AQI X190.01590.92190.01853019城市绿化指数 X200.01260.45630.00734643水资源指数 X210.01010.02660.00034314汇总——————1———0.30① ①该栏值为各指标权重值(W)和分位指数值(Z)两者之乘积,且最终求和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① 该栏值为各指标权重值(W)和分位指数值(Z)两者之乘积,且最终求和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贵州省的综合环境评价值(S)为:

相关研究表明,当地下水动力条件改变时,原来被堵塞的洞隙及其相连的下部排水通道复活,重新成为地下水集中活动的地段;地下水位上升,抗水性差的土强烈崩解,一部分顺喇叭口落入溶洞中,初步形成上覆土层的土洞;土洞进一步扩大,向地表发展,顶板渐薄,当顶板薄到不能支撑上部土层重量时,便突然发生塌落。

综合表4和上述计算结果可知,贵州省人才发展环境当前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十二五”以来,贵州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推进了人才强省战略,人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人才发展环境改善明显。同时,相关指标值显示,除经济增长速度、医疗设施等少数几个指标外,贵州省专业技术与专业技能人才、人均GDP与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基础教育投入规模、在职职工工资水平、人口净流入量等指标均处于全国较低水平。此外,通过计算各指标(Xi)对综合发展环境的评价贡献值(Si),可以为“十三五”时期贵州省人才发展环境改善指明方向。

表4中各子环境下指标的综合评价值(Zi)大小,实际表现为对贵州省人才发展环境的贡献度大小。依据综合评价值(Zi)与权重值,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提升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规模,推动贵州省人才结构环境快速改善。虽然专业技术人才(Wi=0.0971)、高技能人才(Wi=0.0608)对人才发展环境影响较大,但贡献值(Zi分别为0和0.0154389)不及经管管理人才(Zi=0.02351616)和社会工作人才(Zi=0.0102152)。因此,提升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规模,提高两类人才在贵州省人才规模占比,有利于快速改善人才结构子环境,进而推进人才综合发展环境的改善。

③在县级层面上对相关法规进行配套完善。以民勤为代表,主要包括:《民勤县关于关闭部分机井及机井更新的实施意见》《民勤县机井审批管理办法》《民勤县关于严格落实“三禁”政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民勤县水资源配置方案》《民勤县实施以水定电控水管理办法》《民勤县地下水计量控制设备管理办法》。

2.发展经济总量、提升人均GDP、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优化贵州省人才发展的经济环境。历史经验与表5的数据表明,人均GDP(Wi=0.1677)对人才发展环境影响最大,其次是经济总量(Wi=0.1418)。因为,人均GDP体现了人才密度与人才价值贡献,经济总量体现了地区总体经济实力的强弱,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则关系人才载体的拓展能力大小。贵州省的经济增长速度(Zi=0.9625)较快,对人才经济环境的改善(Si=0.11251625)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人均GDP和经济总量相对较低,对人才环境的改善制约(Si分别为0.0075465、0.02074534)作用也十分显著。

3.在加大基础教育投入、提升人均住房面积和在职职工工资水平的基础上,扩大人口净流入规模,推动贵州省人才生活与服务环境的快速改善。依据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排序结果表明,基础教育投入(Wi=0.0482)、人均住房面积(Wi=0.0264)、在职职工工资水平(Wi=0.0393)、医疗资源(Wi=0.0244)、人口净流入(Wi=0.024)对人才的生活与服务子环境的影响度更大。从贡献值(Si)排序的结果显示,AQI(Si=0.01853019)、人均住房面积(Si=0.0087033)、医疗资源(Si=0.01952416)、人口净流入(Si=0.0085992)对人才生活与服务子环境的实际贡献度更高。

CFR:南美国家应着重与邻国合作发展。5月23日,美智库美国外交关系协会(CFR)发文称,由于南美国家难以进入亚洲、欧洲和北美制造业生产链,其应着重与邻国互助,培育产业,并促进经济增长。一方面,将当前贸易协定延伸至较棘手领域,并有效合并不同贸易协定,简化规则。另一方面,政府应通过调整税收和投资条款、减少繁文缛节、加强法制等举措吸引跨国公司投资。

五、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研究获得了以下主要结论:①随着经济发展进入中期阶段,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人才规模而言,专业技术类人才与企业经营管理类人才的规模对人才结构环境的改善贡献度更高;②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人才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人才发展环境贡献度越大;③在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较低的状况下,经济总量对人才环境的贡献作用较小; ④基础教育投入是比在职职工工资水平更重要的人才环境指标,说明相对于薪资水平,人才更关注子女教育与人才供给能力;⑤AQI成为影响人才环境的重要因素,这说明作为高端人群的人才整体需求层次已从低层次的纯物质追求向更高层次跨越。

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以下政策含义:①对专业技术人才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规模的提升,应当是各级政府(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推进人才结构环境改善的重点发力方向;②相对于大幅提高各类人才的薪资水平而言,为其子女提供优质教育更有利于引才与留才;③贵州省等欠发达地区应当充分宣传与利用空气优良的自然环境,吸引与保留各类人才;④通过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提升人口净流入规模,进而为地区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保障和支撑。

参考文献:

[1]魏浩,赵春明,申广祝.全球人才跨国流动的动因、效应与中国的政策选择[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6):19-26.

[2]陈韶光,袁伦渠.人才国际流动的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04(10):147-148.

[3]穆桂斌,黄敏.美国硅谷人才集聚规律及对雄安新区的启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63-69.

[4]崔宗超.基于效应的高层次人才培育模式与优化策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75-79.

[5]谢非,聂宇贤.人才集聚对金融业发展的机理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18(1):48-56.

[6]朱军文,沈悦青.我国省级政府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1):59-63+88.

[7]韩利红.对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再使用问题的思考[J].河北学刊,2014,34(2):162-164.

[8]文魁,谭永生.试论我国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2):5-8.

[9]王顺.我国城市人才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 (3):148-151.

[10]刘亦晴,于晶.中西部地区人才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企业活力,2011(2):44-47.

[11]梁文群,郝时尧,牛冲槐.我国区域高层次科技人才发展环境评价与比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9):147-151.

[12]司江伟,陈晶晶.“五位一体”人才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2):27-30+57.

[13]柳杰.中国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5):96-103.

[14]张杉杉.当代人才发展环境需求特点的实证研究——以北京A区个体需求调查数据为基础[J].特区经济,2013(2):44-47.

[15]刘瑞波,边志强.科技人才社会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07):133-139.

[16]翁清雄,杨书春,曹威麟.区域环境对人才承诺与根植意愿的影响[J].科研管理,2014,35(06):154-160.

[17]石金楼.基于因子分析的江苏省人才环境评价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7(5):153-159.

[18]李朋林.人才环境及基于神经网络的陕西经济发展预测模型研究[J].管理学报,2008(5):733-736+750.

[19]许馨苓.灰色动态模型及其在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预测上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1):192-194.

[20]黄苏萍,彭希哲,朱咏.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人才集聚竞争力效果评估——以上海为例[J].人口与经济,2011(2):57-63.

[21]焦清亮,姚艳玲,谷辈.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的新疆高层次科技人才环境评价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2(3):85-88.

[22]王亮,马金山.基于熵值法的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评价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5(3):1-3.

[23]葛扬.技术内生增长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理论视野,2010(4):45-46.

AHP-basedAppraisalofTalentDevelopmentEnvironment-TheCaseStudyofGuizhoue

WANG Jian-min, KANG Jun-hui, WANG Jie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 Guiyang,Guizhou 550025, China)

Abstract:Talent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nfluences the efficiency of talent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his paper applies AHP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talent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n different aspects,classifications,then build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of talent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by talent structure environment, living and services. And it judges influence validity of every index under the basis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It creates evaluation model of talent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takes Guizhou province as sample to evaluate and verify comprehensively.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professional skill and skilled talents, per capita GDP and local fixed investments,educational input scale and wage level of on-the-job stuff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f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Hence the government should advance rationalization and scientization of talent structure, promote economic aggregation and per capita level, increase educational and medical investment scale, and accelerate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alent environment.

Keywords:appraisal of talent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HP;guizhou

文章编号:2095-5960(2019)01-0103-08;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5-13

基金项目:贵州省软科学项目“贵州省高层次人才供给障碍与对策研究”(黔科合基础[2017]1511-2号)。贵州财经大学2017年度在校学生科研资助项目“‘十三五’时期贵州省脱贫攻坚战略下的人才支撑研究”(项目编号:研027)。

作者简介:王见敏(1975—),男,湖北武汉人,管理学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人才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人才学;康峻珲(1992—),男,四川苍溪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才学;王 杰(1994—),男,贵州贵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行政与地方政府治理。

责任编辑:张士斌

标签:;  ;  ;  ;  ;  ;  ;  ;  ;  ;  ;  

王见敏:基于AHP模型的人才发展环境评价分析——以贵州省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