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启东:马克思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理念的经典论断论文

钟启东:马克思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理念的经典论断论文

[摘要]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应当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理念,即“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本功能,“彻底击中”“人民园地”实现“人的解放”的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使命,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思想政治教育理想愿景,以及“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原则。

[关键词]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经典论断;《〈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共产党宣言》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1]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虽然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地覆的根本性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1]。马克思是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开创者和发展者,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作为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一般原理”的基本理念。这些基本理念仿若基因之于人体、灵魂之于精神的始基性规定,是指引世界无产阶级思想政治运动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从无到有、发展壮大、走向成熟进入新时代的本原理据和源生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应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又该如何不忘初心?初心是什么?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不要忘了马克思为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所确立的理念初心,因为正是通过这个理念初心,马克思回答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功能、核心使命、理想愿景和实践原则等基本问题,彰显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当性、科学性、人民性、现实性及其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我们缅怀马克思,就要重新梳理、深入阐释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立足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趋势奠基的理念初心,解析和领会蕴涵着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理念的经典论断,从而获得指导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理念精神和逻辑原理。

3.1.1 精心选编案例,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尚未接触临床,没有实际经验的积累,因此,案例一定要来源于临床实际,既贴近临床岗位又贴近生活,具有代表性;要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要求,考虑学生现有知识和技能水平下的接受理解能力,创设与教材内容相辅相成的具体、真实的场景问题,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根本功能:“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普遍存在的社会实践活动,决定其存在发展的根本功能是什么?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同其他阶级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区别又是什么?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马克思通过这样一个经典论断做出了对这个功能前提问题的科学回答:“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11这个论断非常经典,它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部马克思主义思想论述中居于统领地位,发挥着核心规定作用,是作为“活的灵魂”贯穿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整个发展史的纲领性论断,因为它凝练精当地集中表征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根本功能的科学揭示,即用彻底的理论“掌握群众”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

数学教学并不单纯的是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知识的传输认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情感的融入,这些情感因素起着润滑剂的作用,让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知识传输变得更加顺畅,对于教学效果也起着非常大的保障作用.高中数学,包含的知识点多,内容复杂,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如果完全是机械式的学习,没有情感的融入,学生就会感觉到非常的枯燥,在海量的知识练习中,很容易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如果能够与丰富情感结合起来,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情感因素的真切交流,这样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中就会感受到老师关怀和爱意的存在,从内心里也会增强学习好数学知识的基本兴趣.

“理论掌握群众”是为了“变成物质力量”。撰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时期的马克思正在经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思想转变。跟青年黑格尔派停留于纯粹批判和思辨革命不同的是,马克思深刻意识到,光是在思想舆论领域进行现实批判而不付诸任何实践“什么都实现不了”,如果不组织和引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开展“有原则高度的实践”“达到人的高度的革命”[2]11,即便在思想观念领域废除了“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也无法在社会生活领域“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2]4。在已经走出青年黑格尔派的马克思看来,仅仅在思维领域、意识领域进行批判,不可能真正触动现实,任何真正的解放都不应该到思维领域中去寻找力量和现实,必须到现实生活中去凝聚和组织力量。劳苦大众要奋力争得“现实幸福”赢得自身解放,必须通过彻底革命的积极运动,必须借助新的“物质力量”来摧毁旧的“物质力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革命需要“被动因素”和“物质基础”。那么,“物质力量”和“物质基础”从哪里来?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这个“实践力量”中来,因为是“工人创造了一切”,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不过,前提则是要用彻底的理论“一经掌握群众”,用“科学的世界观”对人民群众进行理论武装,使他们成为有觉悟、有勇气、有担当、有文化、有力行的“掌握实践力量的人”。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功能就在于,它不是停留于“思辨革命”和“词句运动”,而是以“变成物质力量”为现实追求,不断培育和塑造投身彻底革命崇高事业的“实践力量”,它是实践取向的,尽管它总是首先作用于人们的精神领域,但它无时无刻不把“变成物质力量”作为自己施行理论教育、促进理论转化的奋斗旨趣。

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断促进和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正如马克思所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2]185“人的解放”不是“思想活动”,“人的全面发展”也不是“思想活动”,而是深度开展的革命实践活动,是对“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归根到底是对“私有财产”进行“积极的扬弃”[2]189,“消灭私有制而代之以财产公有”[5]40,进而实现“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2]189。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应当立足共产主义教育的两个本质特征来开展行动,一是不断促进和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二是不断促进和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两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要以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又必须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基础。特别是对于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来说,一定不能离开社会财富的积累和人民美好生活来空谈全面发展,否则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就会失去现实性、针对性、获得感和说服力。就像马克思一再强调的:“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2]527伴随社会“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一同出现的是“个人的全面发展”[4]435-436。事实上,创造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从来都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想。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和实现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创造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具有重要作用。从根本价值追求来看,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既要着眼促进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要聚焦创造人民美好生活,不断促进和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两方面工作正好构成共产主义教育本质追求的“一体两翼”,相互支撑、彼此建构、缺一不可。

二、核心使命:“彻底击中”“人民园地”,促进和实现“人的解放”。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53这是《共产党宣言》中关于人类发展未来美好社会的经典论述,它不仅明确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崇高理想,还确立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想愿景、本质追求,即不断促进和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着眼于为人民群众提供理论武装,更要着眼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断促进和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从本质上讲,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属于共产主义教育,它所致力培养的“共产主义新人”是“全面发展的个人”。正如马克思所讲:“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即人的各种关系回顾于人自身。”[2]46“人的解放”意味着“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全面回归“人本身”,因而是扬弃了“人的异化”实现了对“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了每个人全面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是“真正的共同体”,它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使“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2]571。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致力于促进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4]566。按照马克思的科学构想,“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因此,他强调“未来教育”应当使“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从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6]556-557。当然,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整个社会教育系统的根本任务,不单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目标,但在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居于灵魂地位,是发挥着统领作用的“生命线”。不同于其他的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观念教育、精神教育、意识形态教育,它为社会成员提供了“人生在世”和“人在途中”的观念根据与世界图景。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的闪电”“彻底击中”思想灵魂和精神家园,引导人民群众进行理性启蒙、思想解放、理论武装和精神构筑,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确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彻底击中”“人民园地”归根到底是要不断促进和实现“人的解放”。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后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强调的那样:“‘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2]527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证科学”,它是以“现实中的个人”及其“实际发展过程”为立足点,因而它追求“哲学改造”但不沉迷“思辨革命”和“词句统治”,它追求“彻底击中”但不陷入“神圣形象”和“非神圣形象”,它追求“彻底击中”“人民园地”却不终结于“人民园地”。“素朴的人民园地”在被“思想的闪电”“彻底击中”之后,无产阶级确立起了“此岸世界的真理”,也就获得了关于人类社会解放运动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世界观”,从而掌握了先进的“精神武器”和“理论武装”。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的革命性和彻底性在于,它不会就此止步,虽然它在环节上已经完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但它是“为了变成物质力量”而生的,它的天然使命在于推动无产阶级不断创造出强大的新“物质力量”,从而彻底摧毁旧的“物质力量”以及构筑其上的剥削制度,不断促进和实现“人的解放”。“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2]18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正是确立这个“哲学头脑”,塑造这个“无产阶级心脏”的关键环节。通过这个关键环节,人类精神才从理论彻底走向了实践彻底,无产阶级才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终于找到了照亮和支撑解放事业的科学理论与伟大精神。

三、理想愿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行将结尾的段落中,马克思以结论式的口吻郑重写到:“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2]17-18这个论断深刻揭示出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使命,那就是“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促进和实现“人的解放”。

理论要想“一经掌握群众”就必须“彻底击中”“人民园地”。就一个独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整个完成而言,“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意味着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了“理论掌握群众”的教育铸魂目标。在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变成物质力量”是逻辑起点,正是为了“变成物质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才得以展开,始终致力于让“思想力求成为现实”和让“现实力求趋向思想”;“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是逻辑中项,理论要想“一经掌握群众”“变成物质力量”就必须围绕“人本身”“抓住事物的根本”实现理论彻底从而“说服人”;“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是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的逻辑落脚点,任何思想理论只有以“思想的闪电”的名义与内容实现了对人民群众精神园地的“彻底击中”,才称得上是完成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的理论武装使命,这才标志着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内在诸环节的真正完成。换言之,考察一个思想理论是否真正“一经掌握群众”,关键要看这个思想理论是否作为“思想的闪电”“彻底击中”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是否能够“激起瞬间的狂热”[2]14和“革命的大无畏精神”确立“革命精力和精神上的自信”[2]15,是否能够使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意识到“自己遭受普遍苦难”和“普遍的不公正”[2]17从而自觉地“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何以能够“一经掌握群众”“变成物质力量”呢?建构这个根本功能的内在逻辑又是什么?马克思接着指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彻底的理论“说服人”来“一经掌握群众”。“说服人”是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一经掌握群众”“变成物质力量”根本功能的主要手段。“说服人”所遵循的内在逻辑是思想和现实的“和解”,即不仅“思想力求成为现实”,而且“现实还要力求趋近思想”[2]13,实质就是理性运动和实践运动的辩证统一。马克思在这里提出“说服人”意在强调:开展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围绕理论的“虚幻太阳”来搞思想强制和精神压迫,制造“人民的鸦片”,而必须“围绕着自身和自己现实的太阳来转动”“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2]4,要以理服人,用彻底的理论指导“彻底的革命”。显然,是否真正实现理论彻底,是否重视和做到理论说服,也是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同其他阶级特别是剥削阶级思想政治工作在方式理念上的根本差异,后者往往用“发辫”“鞭子”“镣铐”“没有慰藉的锁链”对人民群众进行“精神教化”和“思想专制”,进而“以昨天的卑鄙行为来说明今天的卑鄙行为是合法的”[2]5。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总是天然地把工人引向“单向度”“机械主义”“拜物教”等等现代性,是因为它的阶级立场、利益关切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围绕“现实的个人”形成彻底的理论,而只会围绕“资本”形成彻底的理论抽象,因而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会让人感到自由,而是教人放弃自由,不会让人追求全面发展,而是教人变成“职业痴呆”。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自然不会符合工人运动的利益需要和前进方向。马克思在这里突出只有强调理论实现彻底才能真正说服而掌握人,正是在强调要批判和消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工人头脑的毒害,要通过“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达成理论彻底,实现对工人群众的理论说服和精神指引。

作为高分子材料的一部分,节能型高分子材料也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聚合物材料,节能型主要是对其功能和特点的总结。总体上看,节能型高分子材料的特点有分子量大、可塑性强、化学性质稳定的特点。部分特殊的功能性节能型高分子材料还具有光敏性、环境敏感等属性。节能型高分子材料的这些特征,使其满足了成为环保建材的要求。

分析过程中硝酸、高氯酸、氢氟酸为优级纯,其余试剂为分析纯,试验用水为去离子水。原子吸收光谱仪(PinAAcle 900,美国Perkin-Elmer)测定。

四、实践原则:“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

在实践原则这个“怎么办”的问题上,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3]66这个经典论断揭示出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取向上的两个基本原则。

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阵地斗争,打赢人心争夺战,强化人民群众理论武装。在这里,“一分钟也不”所反映出的是马克思对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定位和坚定立场,体现了同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展开意识形态阵地斗争、人心争夺,强化工人阶级理论武装的坚决态度。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就原则性地提出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使命和批判任务:“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为对政治的批判。”[2]4在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统治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不是承受“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就是遭受“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2]51,“即使我否定了敷粉的发辫,我还是要同没有敷粉的发辫打交道”[2]4-5,人民群众不可能获得“此岸世界的真理”,不可能获得关于自身生活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不可能既是“哲学同时代人”又是“历史同时代人”[2]9正如马克思后来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对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虚假性所做的揭露那样:“当群众墨守成规的时候,资产阶级害怕群众的愚昧,而在群众刚有点革命性的时候,它又害怕起群众的觉悟了”[3]568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不是为了培育全面发展的个人,更不是为了劳动人民的真正解放,而只是为了利用无产阶级达到他们反对封建帝制的统治目的,一旦他们达到目标就会马上抛弃群众,转而对人民群众实施抽象教育和愚民教化,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我们,在我们那些牧羊人带领下,总是只有一次与自由为伍,那就是在自由被埋葬的那一天”[2]5。要想把人民群众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中拯救出来,一方面必须“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围绕“人本身”形成能够满足“彻底需要”的“彻底理论”,成为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另一方面,必须对以“神圣形象”和“非神圣形象”为代表的剥削阶级意识形态进行彻底地揭露和批判,而且在这里“批判已经不再是目的本身,而只是一种手段。它的主要情感是愤怒,它的主要工作是揭露”[2]6。唯有如此,才能让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意识到压迫,从而使现实的压迫更加沉重;应当公开耻辱,从而使耻辱更加耻辱”[2]6,从而使“他们对自己大吃一惊”“激起人民的勇气”[2]7,使无产阶级成为“真正是社会的头脑和社会的心脏”[2]14,形成“和人民魂魄相同的”“开阔胸怀”,塑造“鼓舞物质力量去实行政治暴力的天赋”和“革命的大无畏精神”[2]15。“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就是要与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意识形态斗争,展开人心争夺,尽可能地把工人阶级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统治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强化工人群众的阶级意识,使他们看清资产阶级的本质面目,使他们明确同资产阶级展开坚决斗争的现实必要、主要使命和胜利前景,从而缔造出彻底革命的坚实“物质基础”和强大“实践力量”。

坚持共产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马克思强调要坚持由共产党人来领导和实施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既是由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所决定,也是由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现实需求和长远发展所决定。就前者来说,共产党人不仅“在实践方面”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最先进的和最坚决的部分”,而且“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3]44这不仅是因为共产党人“没有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3]44,因而他们是彻底革命的共产主义者,更因为共产党人“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运动”[3]44,他们的“理论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是关系的一般表述”[3]45,因而他们是掌握了“科学的世界观”的共产主义者。实践彻底性和理论先进性决定了,只有共产党人来领导和实施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不断用“思想的闪电”“彻底击中”“人民园地”“变成物质力量”,才能确保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始终在科学理论指引下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就后者来说,“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3]52工人革命的目标是摧毁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而“旧思想的瓦解”应当“同旧生活条件的瓦解”步调一致,这就要求工人革命必须“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3]52,为此他们必须首先成为一个阶级并获得关于自身解放的科学理论。正如马克思所说:“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使无产阶级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取得政权”[3]44,因此,共产党人必须不断揭露批判“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和“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用“此岸世界的真理”正确引导工人阶级“用冷静的眼光看待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3]35,使之看清隐藏在“含情脉脉面纱”和“自由竞争”背后的“金钱关系”和“资产阶级偏见”,消除“资产阶级关于自由、教育、法等等的观念”[3]66对工人运动的干扰和腐蚀,进而意识到“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3]66,最终确立起这样的崇高信念——“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3]66显然,只有共产党人才能担当和完成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使命。推进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必须始终坚持共产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权,否则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就会遭遇风险,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事业也会遭受挫折甚至失败。在这一点上,苏联亡党亡国就是一个由于背离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这个基本原则而导致人间悲剧的惨痛历史教训。

反观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理论上不彻底,就难以服人”[7]153“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8]108“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9]“不断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10]“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10]。这些重要论断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理念的坚持和发展,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根本功能、主要使命、战略定位、本质追求和实践原则的总体思考与科学谋划。事实上,自从中国共产党创建以来,我们就始终把马克思主义高擎于自己的旗帜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始终遵循马克思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理念与核心精神。这才确保了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改革时期,我们党始终都能正确地运用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政治优势”和“理论武器”,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和“极端重要”的功能作用,为中国社会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引领旗帜、固本立魂、凝心聚力。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应当不忘马克思为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所确立的理念初心,牢记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使命,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场观点方法,在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指导下创新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凝心聚力、铸魂育人。

具体而言,一是要深化理论研究,增强理论彻底性。既包括作为教育内容的理论彻底性,也包括教育理论自身的彻底性。应当立足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和社会成员思想观念状况,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理论彻底性研究,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揭示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教育对象成长发展规律,研究和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二是要致力于社会成员思想观念的进一步解放和引导,要把“灵魂”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注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的功能和优势,追求“时代精神的精华”对社会成员思想灵魂和精神家园的真正触动、彻底击中和总体建构。三是要认清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转化的客观实际,把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把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使命,致力于促进每个社会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四是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文艺工作、网络工作、军队政治工作等不同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领导。扎实做好上述四方面总体工作,既是我们不忘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初心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其转化为全体社会成员内心认同和行为指导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8]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

[9]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11]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收稿日期]2018-09-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15JZD004)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转型期青年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规律与方法研究”(15CKS04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钟启东(1985—),四川内江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07(2019)02-0048-06

[责任编辑:张林祥,陈慧瑞]

标签:;  ;  ;  ;  ;  ;  ;  ;  ;  ;  ;  ;  ;  ;  

钟启东:马克思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理念的经典论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