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异型节点论文_田叶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钢筋混凝土异型节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节点,异型,机理,受力,有限元,核心区,钢筋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异型节点论文文献综述

田叶军[1](2014)在《钢筋混凝土框架变梁异型节点的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变梁异型节点在梁端施加正反对称荷载作用时,节点区内混凝土的裂缝发展和破坏形态进行分析,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节点区内裂缝发展都经历初裂、通裂、极限和破坏四个阶段,且随着梁高差的不断加大,变梁异型节点以小核芯区剪切破坏为主。(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4年23期)

马晓霞[2](2012)在《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型节点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节点研究工作大都针对结构中的常规节点,对异型节点的研究较少。本文结合钢筋混凝土框架常规节点的研究,分析总结了异型节点研究概况,指出了异型节点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并对今后异型节点研究的发展提出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2年34期)

陈林[3](2012)在《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型中节点抗剪承载力及ABAQUS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大跨、重载工业厂房及高层建筑结构等现代建筑中广泛存在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型节点,且国内外大量震害表明,此异型节点的受力特征明显不同于常规节点。为直观了解该类节点的受力及传力机理,对12个异型节点构件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得到了异型节点构件的破坏模式、受力机理、特征荷载和耗能能力,进一步分析了节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在试验基础上,采用ABAQUS软件对框架异型中节点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模拟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在节点核心区对角线方向有很明显的斜压应力带,在小核心区域最大,且最大主应力为压应力;节点区裂缝先出现在小核心区,通裂后斜裂缝才在小核心外的大核心区出现并扩展。而大小梁刚度相差较大的构件节点区裂缝主要发生在沿大小梁高度差的区域内,主要沿着小梁上端部到大梁下端部的方向发生破坏(即沿核心区对角线BE向比另一对角线AD向破坏严重),斜裂缝单向分布,大核心对角线BE向裂缝分布密且主裂缝较宽;通过对比分析,构件节点的受力机理、破坏形态、裂缝发展以及荷载位移曲线,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通过有限元软件对特殊配筋构造措施的构件(J11、J12)进行了加载过程受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梁垂直加腋措施后(构件J11),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得到了增加,且有效地转移了梁端塑性铰,从而减小了节点核心区钢筋与混凝土间的滑移,延缓或减少出现在节点区的裂缝;小梁弯折钢筋处由于应力集中,在小梁与加腋交界处首先发生破坏,避免了节点区过早破坏;采用交叉弯折梁筋措施后(构件J12),有利于在加载初期转移梁端塑性铰,相对提高梁对节点核心区的约束作用,待荷载增大后交叉弯折钢筋转移梁端塑性铰效果不明显,构件的抗震性能没有得到改善。分别对平面异型中节点和空间异型中节点进行分析,并参考北山和宏试验关于直交梁影响效应的研究,可知直交梁对构件节点区的约束作用不宜考虑过大,建议我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在满足规范约束条件时,基于规范(GB500102010、GB500112010),根据通裂阶段构件节点剪力的试验值、有限元值、公式5.7计算的剪力值,修正有关参数并推导该类异型节点受剪承载力公式,为该类节点的合理设计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2-05-29)

钟健[4](2012)在《钢筋混凝土框架变梁异型中节点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钢筋混凝土框架整体结构中,节点的作用至关紧要,同时节点又是结构受力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提高节点的抗震性能是保证整个结构安全的重要保证,本文就这个话题谈几点笔者的建议。(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2年13期)

刘鸣[5](2011)在《基于ANSYS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型节点破坏机理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型厂房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经常出现的变梁变柱的框架异型。在试验基础上,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平面异型中节点试件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模拟分析,研究了节点的受力、传力机理、钢筋及混凝土应力分布情况。结合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异型中节点两种破坏模式:小核心破坏和柱端剪切破坏,为该类节点的合理设计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the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EMC 2011 V1)》期刊2011-07-09)

刘鸣,刘伯权,邢国华[6](2011)在《基于简化拉压杆模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型节点抗剪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以往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框架异型节点等效核心区在剪、压复合作用下的计算模型,应用简化拉压杆模型方法对等效核心区进行了受力分析。研究表明:基于简化拉压杆模型方法计算得到异型节点的抗剪承载力与现行规范建议方法计算结果相当,但简化拉压杆模型方法有明确的力学计算模型,基于该模型计算得到的抗剪承载力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应用简化拉压杆模型方法就轴压力变化对异型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11年02期)

沈华[7](2011)在《钢筋混凝土框架变梁异型中节点设计的一些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节点在保证结构的整体性中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要从强度和延性构造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以提高节点的抗震性能。节点抗剪能力退化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贯通节点的钢筋发生粘结滑移。在节点核心区,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两倍于钢筋屈服力,因而迅速发生了粘结破坏,使得受压钢筋变为受拉,并导致钢筋滑移。梁筋滑移破坏了核心区剪力的正常传递,使节点核心区抗剪强度降低,节点刚度退化。(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1年11期)

刘鸣[8](2010)在《基于ANSYS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型节点破坏机理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型厂房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经常出现的变梁变柱的框架异型。在试验基础上,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平面异型中节点试件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模拟分析,研究了节点的受力、传力机理、钢筋及混凝土应力分布情况。结合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异型中节点两种破坏模式:小核心破坏和柱端剪切破坏,为该类节点的合理设计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roadcast Technology and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Volume 4)》期刊2010-12-13)

莫家兴[9](2010)在《基于ANSYS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型节点破坏机理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型厂房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经常出现变梁变柱的框架异型。文章在试验基础上,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平面异型中节点试件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模拟分析,研究了节点的受力、传力机理、钢筋及混凝土应力分布情况。结合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异型中节点两种破坏模式:小核心破坏和柱端剪切破坏,为该类节点的合理设计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期刊2010年05期)

高爽[10](2010)在《钢筋混凝土框架变梁异型中节点受力机理及构造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异型框架节点大量出现在复杂体型的建筑结构中。迄今为止,节点研究工作大都针对结构中的常规节点,规范对节点两侧梁高不等时仅仅是从经验或者概念意义上考虑,缺乏充足的试验依据和深入的理论分析。基于6个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型中节点的试验研究,本文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对节点受力机理进行了较为详细和系统的分析,分别介绍了斜压杆机理、剪摩擦机理、桁架机理。在分析节点承载力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设计。2.对6个钢筋混凝土框架节异型点试件进行施加低周往复荷载的伪静力试验研究,以全面了解该类非常规节点的抗震性能。以J-7与J-11,J-12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加腋和交叉配筋等构造措施对节点开裂、通裂荷载、破坏模式、刚度、强度、延性、耗能等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上述措施能有效减小贯穿节点梁筋的滑移,避免因钢筋滑移所造成的节点抗剪机制的失效。3.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采用等效核心区高度的方法,将基于多重弯曲机构的数学模型应用在此类异型节点上,与试验结果对比吻合良好。并以此模型预测异型节点的变形与破坏模式,指出贯穿节点区钢筋的粘结滑移是节点破坏的主要原因。4.在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异型节点的设计建议和构造措施。(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0-05-17)

钢筋混凝土异型节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节点研究工作大都针对结构中的常规节点,对异型节点的研究较少。本文结合钢筋混凝土框架常规节点的研究,分析总结了异型节点研究概况,指出了异型节点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并对今后异型节点研究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钢筋混凝土异型节点论文参考文献

[1].田叶军.钢筋混凝土框架变梁异型节点的有限元分析[J].山西建筑.2014

[2].马晓霞.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型节点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12

[3].陈林.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型中节点抗剪承载力及ABAQUS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长安大学.2012

[4].钟健.钢筋混凝土框架变梁异型中节点设计研究[J].科技资讯.2012

[5].刘鸣.基于ANSYS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型节点破坏机理模拟分析[C].Proceedingsofthe2011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oftwareEngineeringandMultimediaCommunication(SEMC2011V1).2011

[6].刘鸣,刘伯权,邢国华.基于简化拉压杆模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型节点抗剪性能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

[7].沈华.钢筋混凝土框架变梁异型中节点设计的一些建议[J].科技信息.2011

[8].刘鸣.基于ANSYS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型节点破坏机理模拟分析[C].Proceedingsof2010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BroadcastTechnologyandMultimediaCommunication(Volume4).2010

[9].莫家兴.基于ANSYS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型节点破坏机理模拟分析[J].安徽建筑.2010

[10].高爽.钢筋混凝土框架变梁异型中节点受力机理及构造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0

论文知识图

技术路线图加载装置与加载程序图网络训练收敛图络加载装置图损伤历程对比图(J27)加载示意图

标签:;  ;  ;  ;  ;  ;  ;  

钢筋混凝土异型节点论文_田叶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