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话初始化协议论文_李秉智,杨富良

导读:本文包含了会话初始化协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初始化,协议,算术,套件,算法,信令,多媒体。

会话初始化协议论文文献综述

李秉智,杨富良[1](2010)在《基于SigComp的会话初始化协议压缩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独立媒体服务(IMS)是第叁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在版本5中提出的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而基于文本的SIP消息过大成为其在IMS无线环境应用下的瓶颈,因此采用会话初始化协议(SIP)来建立和维护多媒体会话。在SigComp框架下,将改进后的LZSS算法与算术编码相结合对SIP信令进行压缩。实验表明新的算法有较高的压缩率,对改善IMS的SIP会话建立延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0年04期)

贾子夏[2](2008)在《会话初始化协议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NGN(下一代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趋向于提供更多更好的增值服务,而互联网现在为了实现协议简化并且便于异构平台数据交换,大部分都采用了基于文本的通讯协议,例如HTTP,SMTP等协议在互联网上获得巨大成功。在这样的背景下,SIP(会话初始协议)协议出现了。这个由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提出的类似HTTP的协议,极大的简化了通讯双方的信令交互。并且很容易和互联网集成,实现了通话和地域无关性的特点。因此,SIP协议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在目前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也是未来新一带VOIP系统实现的核心技术。SIP协议即会话初始化协议是由IETF(Intem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提出的一个应用层信令控制协议,用于创建,修改以及终结由一个或多个参与者参加的多媒体会话。它能更好的将电信级应用与Internet应用融合在一起,打破传统的电信业务传输模式,采用基于Internet的准则,提供基于IP的多媒体业务,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在IP多媒体通信中采用SIP协议作为信令协议成为越来越多开发者的选择。本文就是围绕基于SIP协议的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实现展开研究工作的。SIP协议在多媒体会话中的应用,按照逻辑功能划分,系统由四种元素组成:用户代理,SIP代理服务器,重定向服务器以及SIP注册服务器。分别对SIP每部分进行了分析,分析了构成SIP系统的SIP协议、SDP协议和RTP协议。本文主要对SIP协议及其相关技术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标准SIP协议的客户端代理。该终端软件构建在PC机平台基础之上,在OSIP协议栈的基础上以软电话的方式设计实现了SIP的用户代理,文章详细说明了该软件电话的软件结构、各模块设计和用到的关键技术。在Windows环境下,将基于C++语言的自己开发的SIP源代码程序编译通过并成功运行,搭建了基于SIP协议的语音通信演示平台。最后,对SIP协议消息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在IP网上如何通过SIP协议进行采集数据和通过对采集的SIP协议的分析,达到对IP网上SIP呼叫分析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08-05-01)

司端锋,韩心慧,龙勤,潘爱民[3](2005)在《会话初始化协议及其应用:现状、问题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会话初始化协议(SIP)是下一代网络中的核心协议之一。3G、网络控制、多媒体分发、网络电话、多媒体会议、即时消息、网络用具等方面的应用已初具规模。该文介绍了SIP的体系结构,给出了一个基本应用模型,针对其各个重要应用领域的现状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05年10期)

张仙伟,王琨[4](2005)在《会话的初始化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会话初始化协议(SIP),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IP网中的信令控制,以及同软交换机(SoftSwitch)的通信,从而构成下一代的增值业务平台,对电信、银行、金融等行业提供更好的增值业务。本文简单介绍了SIP的系统结构、主要功能、消息机制、优越性和发展现状,最后通过介绍了它的应用实例,模拟了SIP的呼叫建立及终止过程。(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期刊2005年04期)

[5](2001)在《Net Test会话初始化协议(SIP)一致性测试套件》一文中研究指出NetTest(前GNNettest)公司日前在下一代网络测试解决方案中增加会话初始化协议(SIP)一致性测试套件。SIP一致性测试套件允许设备制造商和网络运营商验证SIP实施方案与业内标准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 ,从而降低与SIP技术的开发和部署有关的成本(本文来源于《电信科学》期刊2001年12期)

会话初始化协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NGN(下一代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趋向于提供更多更好的增值服务,而互联网现在为了实现协议简化并且便于异构平台数据交换,大部分都采用了基于文本的通讯协议,例如HTTP,SMTP等协议在互联网上获得巨大成功。在这样的背景下,SIP(会话初始协议)协议出现了。这个由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提出的类似HTTP的协议,极大的简化了通讯双方的信令交互。并且很容易和互联网集成,实现了通话和地域无关性的特点。因此,SIP协议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在目前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也是未来新一带VOIP系统实现的核心技术。SIP协议即会话初始化协议是由IETF(Intem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提出的一个应用层信令控制协议,用于创建,修改以及终结由一个或多个参与者参加的多媒体会话。它能更好的将电信级应用与Internet应用融合在一起,打破传统的电信业务传输模式,采用基于Internet的准则,提供基于IP的多媒体业务,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在IP多媒体通信中采用SIP协议作为信令协议成为越来越多开发者的选择。本文就是围绕基于SIP协议的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实现展开研究工作的。SIP协议在多媒体会话中的应用,按照逻辑功能划分,系统由四种元素组成:用户代理,SIP代理服务器,重定向服务器以及SIP注册服务器。分别对SIP每部分进行了分析,分析了构成SIP系统的SIP协议、SDP协议和RTP协议。本文主要对SIP协议及其相关技术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标准SIP协议的客户端代理。该终端软件构建在PC机平台基础之上,在OSIP协议栈的基础上以软电话的方式设计实现了SIP的用户代理,文章详细说明了该软件电话的软件结构、各模块设计和用到的关键技术。在Windows环境下,将基于C++语言的自己开发的SIP源代码程序编译通过并成功运行,搭建了基于SIP协议的语音通信演示平台。最后,对SIP协议消息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在IP网上如何通过SIP协议进行采集数据和通过对采集的SIP协议的分析,达到对IP网上SIP呼叫分析的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会话初始化协议论文参考文献

[1].李秉智,杨富良.基于SigComp的会话初始化协议压缩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0

[2].贾子夏.会话初始化协议的研究与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08

[3].司端锋,韩心慧,龙勤,潘爱民.会话初始化协议及其应用:现状、问题与展望[J].计算机工程.2005

[4].张仙伟,王琨.会话的初始化协议[J].电子科技.2005

[5]..NetTest会话初始化协议(SIP)一致性测试套件[J].电信科学.2001

论文知识图

一4:v0IP体系结构简化的IMS网络结构图Q-S1P功能模块图VoIP系统整体设计图元素列表中国IM市场发展方向通过比较创新能力...

标签:;  ;  ;  ;  ;  ;  ;  

会话初始化协议论文_李秉智,杨富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