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古观念论文_丁繁荣

导读:本文包含了崇古观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观念,书法,米芾,王铎,述而不作,矛盾性,孔子。

崇古观念论文文献综述

丁繁荣[1](2018)在《金正喜书学思想中的崇古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金正喜是韩国知名的学者,书法家,金石学家,他的书法风格在朝鲜半岛影响深远,后人称之为秋史派。他的书法深受传统经典的隶书影响,追求古拙方刚的古朴之美。金正喜为学严谨,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汉学、金石学。二十四岁时随父前往清朝燕京,同当时一些儒学大家密切交流并建立了长久的友谊,深刻影响了金正喜的书学思想。当时传入朝鲜的刻帖多是翻刻的因而失真变形,所以金正喜特别呼吁以正确的门径来学习书法。他推崇以唐楷入手,提倡学习欧体以及北朝碑刻来上溯晋人书法风韵。他还追求汉代的隶书的古雅,追求“文字香”、“书卷气”,虽然金正喜的书学思想是崇古的,但其师古而不泥古的精神对后人的学习书法艺术有着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学院》期刊2018-04-01)

邓建民[2](2016)在《王铎与傅山书法崇古观念差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王铎与傅山的书法崇古观念存在很多差异。王铎的崇古动机是对二王书法创作风格的溯源、对"古难""古深奥奇变"的探求、崇尚王羲之的为人及书法品格;傅山的崇古动机是在书法技法等方面取法前人、宣传遗民人格及气节。王铎崇古观念的主要内涵是对二王神韵的追求、以唐宋书法名家为阶梯和实现崇古观念的方法;傅山崇古观念的主要内涵是取法古代书法技法、对古代书法审美的探寻发挥和凸显遗民人格及气节。王铎、傅山的崇古观念对他们书法传统技法的继承和书法创作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关东学刊》期刊2016年06期)

康力[3](2016)在《孔子之于古——从“述而不作”看孔子的崇古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述而不作"出自《论语·述而》,如果将其单另拿出,没有主语和宾语。但如果结合上下文推测,即"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那么"孔子"应该是主语,而"古"可能是宾语。并且这句话也暗示了孔子"述古"的原因,即"信古"且"好古"。然而"古"是一个较大的范畴,那么是什么样的"古"能让这位后世眼中的圣人"信而好",进而甘心"述而不作"呢?(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6年09期)

徐炜宇[4](2015)在《论米芾书法思想中的崇古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书法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精神中最纯粹的表征,从某种程度上说被直接地烙上了崇古的印记。米芾无疑是崇古书家的代表之一,他崇尚魏晋萧散简远的自由书风,平淡天真的自然意趣,但他崇古而不泥古,集众家之长,进而形成自己的独特新意,不仅在宋代,而且在整个书法史上,成就之高,甚可称道。(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下旬)》期刊2015年10期)

韩秀芳[5](2014)在《明末清初崇古与临创观念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学者批评明末清初徐渭、傅山、王铎、八大山人等书家败坏古法,将变革书风与传统书学对立起来。本文旨在说明这些书家对传统法帖(尤其是二王法帖)的临摹创造是特定时代对经典法帖的另一种诠释,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甚至是明末清初书家希望通过临创古代法帖的方式以达到复古的目的。这种临创方法既符合时代的审美,又给传统注入了现代性的元素。其敢于标新立异的态度乃时代因素与书家个人经历使然。文章从书家的崇古态度与临摹观念两方面来证明传统古法在明末清初并没有式微反而增添了新气息。(本文来源于《书法》期刊2014年07期)

朱建华[6](2010)在《崇古观念对书法艺术的利弊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好古"乃喜爱崇尚古代事物之谓也,是我国士人所乐于追求的行为方式,也是士人们的文化传统。"好古"作为一种文化心态,是贯穿于整个中国文艺思想史的,所谓有王道史观,便有崇古史观。影响中国思想意识形态的儒、释、道思想中,儒家思想一向就有将未来理想寄托于上古之世的倾向,相对于"释"、"道"两家,儒家思想具有较为明显的崇古味道。"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我非生而知之者,好(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0年02期)

薛龙春[7](2007)在《崇古观念与王铎书作中的“奇字”》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明书家王铎在书法作品中大量使用"奇字",开启了一代风气。这里所说的奇字,是他人对王铎所写奇特字形的称呼,他自己则以"正体"自居。奇字多为篆字楷写、隶写,相当于别体、异体,也包括一部分假借字的本字。本文指出,除了好奇炫博的因素之外,王铎使用奇字是他的崇古观念在文字书法方面的表现,而其崇古本身亦是一种立足当日政治情势的现实策略。本文对此从叁个方面加以论述:一、使用奇字乃针对俗字之流行,其间蕴藏着王铎通过文艺的复古振起俗弱的文运、进而拯救衰颓世运的政治关怀。二、摆脱国家面临的困境需要从古代经典中寻求针药,而文字之"正"是阐释古代经典的第一步。本文对新发现的王铎文字学着作《字牖》的编纂宗旨进行了分析。叁、王铎认为二王以来的名家在书写上足为典范,然就文字而言,却存在着趋俗之弊,王铎的奇字实为以篆籀字形来改造楷书与隶书,从而实现对晋唐名家书法的修正。王铎使用奇字的依据是古代字书、古典籍与出土篆、隶遗迹。本文着重探讨了王铎的篆、隶书修养及其兴趣所在。藉由篆书隶写、楷写,王铎既与俗流划出了一道鸿沟,又不至于因过于晦涩而失去传播的效力。尽管从风格上看,王铎的楷书风格并未逸出锺繇、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影响,但其字形上的篆籀特征却给观者造成奇特的视觉感受,它在形式传统的古与今、新与旧之间实现了独特而奇妙的融合。对于奇字,无论人们是赞扬还是贬抑,都足以说明它已成为此一时期书法一个令人瞩目的关注点。(本文来源于《艺术学研究》期刊2007年00期)

陈党[8](2006)在《王铎书法思想中的崇古观念探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明末清初的书坛上,王铎是一位最具个性,独领风骚的书法大师,他崇古而不泥古又能创变,他书法中既有挥斥八极之势又有简静平和之作,他的继承与革新的精神值的探究。(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论丛》期刊2006年11期)

张运礼[9](2006)在《王铎书法的崇古观念与艺术风格之矛盾的心理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王铎是明末清初的着名书法家,由于其在政治上的无望和降清时期处于“贰臣”的谩骂中,内心充满了抑郁和矛盾,反映在他书法艺术追求上崇尚复古思想,内心追求魏晋风韵。与书法作品风格面貌的矛盾,也就是说他的审美誓言或者说其传达给人的表面的复古心理,与其真实的书法风格面貌产生了矛盾。这种内在矛盾有着深刻的时代动因和心理动因,挖掘王铎书法观念与风格的内在矛盾,阐释其心理动因,对于认识评价其书法风格与成就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州学刊》期刊2006年03期)

寇克让[10](2001)在《王铎书法思想中的崇古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王铎的书法在晚明时代无疑是崭新而激进的,但崇古始终是王铎书法思想中的核心观念。除非作较深层次的分析,我们是不易洞察这二者之间相统一的内在关系的。这也使得王铎的书法风格、思想观念如果只从其中一方面看,很容易引起不贴切的评价甚或误解。好在书作本身还是较为直观的,随着学界对王铎书法关注的日渐密切,除了狂放之外,人们渐渐对他“如灯取影”般的学古功底有了相当的认识。 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并旨在将这一认识拓展、深化,以期揭示王铎的书法思想的关键。崇古观念既是本文所认定的王铎书法思想的核心,对此观念一作剖析便成为本文的重点。这种剖析,既有对有关言论的直接研究,又有能够印证这一观念的书法实践中典型事迹、作品的引述,从而试图使这一剖析既是理性的,又能较为直观。 王铎的崇古观念有直抒胸臆式的表达,即文中的崇古部分,也表现为方式方法,即承古,又寓于由此方法得出的认识成果,即文中的审美主张。客观地说,王铎书法思想还不系统,崇古观念更是散见其中,但在这里我们还是认定了它相当的理论色彩。通过对它的研究,至少有助于我们对王铎书法和书法思想的进一步认识,同时建立起二者之间密切联系、内在统一的相互关系。更为重要的是,王铎的理论提请我们有必要对书法理论史上与中庸平和观念并驾齐驱的另一思想伏流作足够的重视,这便是崇尚艰难、奇怪、骇人耳目的美。 尽管王铎的某些论点令人惊讶甚至费解,但其观念上的崇古,实践上终身不懈的学古则是勿庸置疑的,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也是举世公认的。通过王铎个案的研究,再次证实了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这一永恒的艺术法则,这正是本文的结论所在。(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01-06-01)

崇古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王铎与傅山的书法崇古观念存在很多差异。王铎的崇古动机是对二王书法创作风格的溯源、对"古难""古深奥奇变"的探求、崇尚王羲之的为人及书法品格;傅山的崇古动机是在书法技法等方面取法前人、宣传遗民人格及气节。王铎崇古观念的主要内涵是对二王神韵的追求、以唐宋书法名家为阶梯和实现崇古观念的方法;傅山崇古观念的主要内涵是取法古代书法技法、对古代书法审美的探寻发挥和凸显遗民人格及气节。王铎、傅山的崇古观念对他们书法传统技法的继承和书法创作有着重大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崇古观念论文参考文献

[1].丁繁荣.金正喜书学思想中的崇古观念[D].中国美术学院.2018

[2].邓建民.王铎与傅山书法崇古观念差异性研究[J].关东学刊.2016

[3].康力.孔子之于古——从“述而不作”看孔子的崇古观念[J].大众文艺.2016

[4].徐炜宇.论米芾书法思想中的崇古观念[J].美与时代(下旬).2015

[5].韩秀芳.明末清初崇古与临创观念阐释[J].书法.2014

[6].朱建华.崇古观念对书法艺术的利弊论[J].文艺争鸣.2010

[7].薛龙春.崇古观念与王铎书作中的“奇字”[J].艺术学研究.2007

[8].陈党.王铎书法思想中的崇古观念探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

[9].张运礼.王铎书法的崇古观念与艺术风格之矛盾的心理阐释[J].中州学刊.2006

[10].寇克让.王铎书法思想中的崇古观念[D].首都师范大学.2001

论文知识图

2.2 王铎隶书《叁潭诗卷》15孙星衍篆书联2柊溪42.8x122.7cm涧...阮堂依古隶帖2fi.7x33.7cm国立中央博物...临米芾帖这个阶段王铎对二王的临习,已...狼图腾(当代)

标签:;  ;  ;  ;  ;  ;  ;  

崇古观念论文_丁繁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