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小康·“三农”·农业机械化

小康小康·“三农”·农业机械化

一、宽裕型小康·“三农”问题·农业机械化(论文文献综述)

高云亮[1](2021)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问题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在精准扶贫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政治引领优势、统筹协调作用、资源整合功能是保证广大贫困村实现脱贫的重要动因,也是推动农村党建科学化的决定性因素。截止2019年底,我国已在533824个行政村建立党组织,覆盖率超过99%。1从基层党组织引领干部群众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来看,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形成鲜明的交互促进特征:一方面,贫困村的扶贫必须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来推动、组织、实施;另一方面,精准扶贫又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提升功能为重点的自身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工作已进入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战略决胜期,由于扶贫主体的自身能力因素、脱贫主体的内在动力因素、帮扶策略的试用匹配因素、扶贫保障的机制体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精准扶贫的成效受到一定制约。在此种情形下,在今后的脱贫攻坚中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特定功能,如何才能强化农村党组织功能促进脱贫实效,如何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功能内涵,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如何实现等等,这些问题亟需提上重要日程,也是我们党巩固农村执政根基、加强自身建设、推动脱贫实现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从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演进来看,能够为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下科学高效地推进脱贫攻坚提供经验借鉴。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作用是组织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承接落实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代赈政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扶贫开发阶段专门成立农村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增强了广大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有效加强对农村扶贫工作的领导,承接落实贫困县独有的优惠政策,增强扶贫攻坚的驱动力。扶贫攻坚阶段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互促模式促进贫困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格局中形成攻坚合力,以“一体两翼”战略建立农户参与式利益协调,以“多予、少取、放活”的强农惠农方针确立利益协调的行动导向。新时代精准脱贫阶段主要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主导、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承接第一书记驻村制度安排,促进精准化脱贫与党的政策机制有效衔接,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典型做法,呈现出脱贫攻坚与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战略性、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统筹性、制度政策与利益诉求衔接的科学性等特征。我们党通过探索与实践,不仅使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显着加强,彰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背景下脱贫攻坚的贫困治理价值。从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内涵看,在对政党功能作用理论展开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村级党组织履行功能时呈现出直接现实性、动态不均性、相对变易性、权责限定性、权威内生性等基本特点,分类分析了影响村级党组织功能的历史选择因素、制度机制因素、利益结构因素、干部能力因素和服务保障因素,在本体层面、载体层面、中接层面、取向层面、职责层面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定位。以此为基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组织建设功能、经济发展功能、宣传教育功能、联系群众功能、整合动员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性地提出生态建设功能供理论研讨;通过对习近平在精准扶贫中关于村党支部功能重要论述的话语分析,析理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这一特定条件下发挥的核心领导功能、队伍建设功能、致富引领功能、宣传扶志功能、资源整合功能、基础保障功能等实际功能;阐明了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作用机制,为后文研究提供基本遵循。在对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时,一是以全国范围内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实现状况为标的,结合历史考察方法进行重点梳理。二是选取甘肃省陇南市、兰州新区的10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调研对象,对其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状况开展实证研究。三是结合中观层面的功能实现状况和微观层面的调研走访结果,推证出精准扶贫进程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功能主体本位化、功能结构固有化、功能方式单一化、功能策略浅表化、功能保障低效化等主要问题,并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入探究问题成因。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主要途径应当聚焦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以多元化为引领,拓展功能主体。以加强扶贫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以加强扶贫公开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以加强扶贫领导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第二,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重点是: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第三,以多元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尤其是:坚持多元推动,统筹扶贫方式;坚持要素整合,统筹扶贫资源;坚持人才整合,统筹精英参与。第四,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必须着力于: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效;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第五,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持续壮大村级积累,持续健全协调体系,持续强化服务保障,为实现脱贫攻坚奔小康提供强大支撑。从现实来看,广大农村地区当下乃至今后两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具有极端特殊性:既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收官阶段,也是既有脱贫成果的检验巩固阶段;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决胜阶段,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的布局强基阶段。值得指出的是,全面小康是一个大的历史范畴,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多维建设的有机统一,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结果和归宿。因此,精准扶贫思想的最大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针对脱贫攻坚实践的指导意义,而在于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为统率,促成路线、方针、政策、举措、治理能力、具体工作等全方位的精准化,从根本上提升发展效能。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彰显农村党组织的功能,以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着力点,带动农村“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立体、科学、渐进地融入全面小康社会。

张瑜[2](2020)在《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文中提出中共对于人的塑造和培养的重视程度是一以贯之的。本研究关注的是集体化时代中共对于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和培养问题,通过考察乡村社会中的“问题人物”、各类模范、干部、妇女、儿童、民兵六类不同身份的人物群体或具体的人物代表,集中探讨了集体化时代国家在基层乡村社会中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实践方式和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培养机制和治理技术。从国家的角度来讲,通过政治学习、日常劳动、军事训练、树立典型等方式向“新人”们传输中共的价值观,将不同的人纳入到不同的组织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就成为国家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在乡村具体的实践方法。从民众的角度来讲,他们主动或者被动地去适应社会主义新人的标准,通过具体的行动实践着国家在不同阶段对于新人的要求,体现了国家意志,使得国家不再是事不关己的遥远存在,而是化身为一个熟悉的邻人,他可能是一名干部、模范,又或是五类分子。在塑造新人的过程中,国家的权力不仅触及到乡村的每个角落,也触及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将个人与国家紧密地联合在一起。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中共的领导下,共同缔造了集体化时代。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乡村“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本章是对四个乡村社会中“问题人物”个人生活史的研究,主要运用个人档案,还原这些曾经生活在村庄五类分子的平凡人生,试图揭示出他们在那个政治挂帅的时代环境下,那些隐藏在不合时宜言行中的复杂内心世界与性情。第二章:“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乡村干部作为村庄里的领导人,他们是沟通国家与基层社会的桥梁。因此,他们的自身素质、作风问题、与村民的关系问题则成为影响基层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教育、培养好各种类型的乡村干部,也成为国家控制、动员广大的农民的前提和基础。本章主要从组织架构、干部正面和负面的形象等方面,尽可能全面揭示集体化时代真实的干部面向,探讨国家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将乡村干部塑造成为符合中共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新人。第三章: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代对模范的塑造。集体化时代是模范辈出和“模范引领”的时代,国家重视模范的引领作用,不遗余力地评选模范。本章既关注模范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也关注模范作为具体个人的存在。将以村级档案为核心史料,尝试揭示集体化时代基层普通模范的形象和模范评比制度在基层的运作及不同时期对劳模标准的变化,以求尽可能真实、立体、动态地展示各类模范被塑造的过程。以此呈现新中国通过树立模范典型来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过程,进一步阐释中共在群众动员方面的成功之道。第四章: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本章将依照集体化时代不同“表征”的顺序,探讨中共期望新妇女在新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通过分析集体化时代妇女参加劳动的基层实践,揭示国家对妇女角色和形象如何在劳动的过程中得以塑造,妇女劳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如何被一步步开发以及开发的程度,又如何从家庭逐步走向社会的过程,进而考察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和问题;同时,也尽量从妇女的角度出发,分析其自身体验,从而尽可能全面地、连续地呈现国家如何培养、塑造新时期女性的努力,进一步回答社会主义新妇女何以产生的问题。第五章:“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中共对儿童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式塑造和培养赋予了儿童新的角色、定位、属性和“儿童—国家”关系。通过梳理集体化时代儿童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变化,可以追寻特殊历史背景下童年经历的蛛丝马迹,不失为理解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因此,本章以集体化时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如何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尝试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探讨儿童观念在这一时期的变迁和国家在塑造“共产主义接班人”过程中与儿童的互动,试图为理解集体化时代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第六章: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山西乡村的民兵。民兵制度作为集体化时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兵是中共把老百姓组织起来的一种方式,是集体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本章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揭示民兵制度如何嵌入到农村并逐步完善起来;二是将农民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他们在民兵制度下的心态与行为以及与国家的互动,进一步探讨国家借助民兵形象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努力。本研究将采用传统史学中重资料重描述的方式,注重村庄一手档案的整理与利用,并以此为主,结合地方文献、官方档案和口述资料,试图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来阐释集体化时代国家与个人互动的场景及其背后的微妙关系,再现权力与利益博弈的历史图像。力争把宏观的理论构想和微观的个案分析相结合,更全面系统地研究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试图诠释集体化时代社会与文化的深层内涵,思考集体化时代的留给后人的经验和教训。在具体研究中,既关注人物群体也关注具体个人,既关注历史进程也关注具体事件,既关注制度层面也关注执行效果,既关注成绩又考察问题与矛盾,希望以“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体现出集体化时代不同时期国家对社会主义新人要求的动态的变化过程,以揭示共产主义革命对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改造和重塑历程,进而去解读集体化时代在乡村的运行逻辑和历史进程。回答“集体化时代基层民众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国家与个人是怎样互动”、“国家如何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问题。研究表明,劳动是集体化时代塑造新人的重要途径,是理解集体化时代的一条重要线索。劳动成为了中共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主要方式和重要载体,在劳动的过程中,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身体上,都得到了塑造和锻炼。集体化时代所塑造的各类新人形象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代的命运休戚相关,但是也夹杂着问题与矛盾,其中问题的根本还应回到对人的关照上来。因此,对待集体化时代的认识,也应当放到动态地、连续的情境中,将历史的解读更为人性化。集体化时代的乡村社会研究应当在重视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终究回归以人为中心,以历史学为本位的研究,这样才能实现整体史的研究。

古芳怡[3](2016)在《农地人口承载力影响因素及替代弹性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城市化带来土地、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外来务工人口大量涌进城市,导致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农村劳动力和农村土地的流失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农业生产直接影响我国农地人口承载力,所以,探讨农地人口承载力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对我国人口发展以及农业、居民消费食物现状分析基础上,从农业生产视角对我国农地人口承载力水平进行评价;运用结构方程模对农地人口承载力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构建VES生产函数替代弹性模型分析农地人口承载力影响因素间的替代弹性关系,并对提高农地人口承载力提出对策建议。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从农业生产的视角对农地人口承载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从1990-2012年我国农地人口承载力呈阶梯状上升。到2012年,在宽裕型、小康型、富裕型3种消费水平下,人口承载力分别为213328万人、187069万人和166206万人,实现了土地人口承载力的连续增长。(2)虽然目前我国农地人口承载力已经可以负担得起富裕消费水平下的人口数量,但是环境容量等级还处于极缺和欠缺的水平。2.本文选取生产条件、农业科技、自然环境三个方面的12个影响因素作为影响农地人口承载力的三个潜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地人口承载力影响因素的评价结果表明:(1)生产条件是影响我国农地人口承载力的直接因素,其因子载荷为0.991。(2)自然环境、农业科技、生产条件三个潜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农业科技和生产条件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64,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92。农业科技和自然环境是通过影响农业生产条件间接影响土地人口承载力。(3)各可测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自然环境的可测变量与生产条件的可测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多为负值,说明自然环境的破坏会影响农业生产条件;农林牧渔业中间物质消耗和农作物播种面积呈负相关关系,可见对土地的投入和土地面积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农业机械总动力和第一产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之间互为负相关关系,表明机械和劳动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3.构建VES生产函数替代弹性模型分析农地人口承载力影响因素间的替代弹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用机械替代劳动力更适合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资本对土地的替代弹性是逐年递减并且小于1,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弹性逐年递增并且大于1。这就说明我国对于土地的资本投入基本饱和,然而机械对于劳动力的替代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2)农业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与地形条件相关。农业机械-劳动力替代弹性较强的省份主要分布在平原以及农村劳动力较多的地区,这些地区比较适合大型农机具的耕作。(3)资金投入对土地的替代与地区经济发展、城市化发展相关。资金-土地替代弹性较强的省份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经济发展稍微落后的地区,替代弹性较强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论文最后从促进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水平和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等方面提出提高农地人口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周江燕[4](2014)在《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城乡均衡发展问题长期困扰着发展中国家。中国“三农”问题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决定着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长期性与艰巨性。自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表现优异,但与此并存的却是中国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和城乡对立逐渐固化的过程与状态,表现为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供水平差别明显;城乡社会面貌反差巨大;城乡生活方式存在明显先进与落后的差别。面对这些严峻问题,学术界习惯从理论研究角度寻找和探索城乡均衡发展的路径与方法,决策层则轰轰烈烈地学习与模仿国内外先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模式,却忽略了解决现实问题需要从了解现状、把握真实出发的基本点。对城乡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和状态评判对于当前的中国各省、各区域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论文紧紧围绕中国30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进行研究。论文基于城乡系统共生理论构建了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的“四维度”理论分析框架,认为中国省域城市与农村两大子系统既有合作也有冲突,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系统演化的目标是进入城乡互惠共利的共生模式。城乡空间与生态环境是城乡共生系统的共生界面,通过集聚与扩散机制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与水平,城乡经济与社会是城乡共生系统的共生环境与共生内容,通过资源配置机制与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与水平。因此,对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应从“城乡空间—城乡生态环境—城乡经济—城乡社会”四个维度进行。论文构建了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了具体评价方法。建立了“城乡空间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社会一体化”四个分维度、“状态类一城乡对比类—城乡互动类”三类指标、城市化水平、人均GDP、城乡收入比等35个基础指标的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两步全局主成分分析作为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主要测度方法,K-means聚类法作为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主要归类方法。对中国整体、四大区域、30个省域2000-2011年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城乡空间一体化水平、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水平、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城乡社会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度与归类。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在有机的空间中呈现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的分梯次演变规律,在不可逆转的时间序列中呈现出“城乡经济—城乡空间—城乡社会—城乡生态环境”的分步骤推进规律;(2)中国省域城乡空间一体化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迅速,是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而城乡社会一体化与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发展滞后,阻碍了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提高;(3)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整体的城乡关系还处于一体化的推进阶段,尚未进入城乡交融与城乡一体化阶段,我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判断不能完全遵循国际规律,中国必须走一条符合自己特色的城乡发展一体化道路;(4)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差异显着但呈收敛趋势,西部地区呈“两极分化”趋势,尤其要重视西部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问题;(5)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可以划分为高度推进地区、加速推进地区、推进地区、初步推进地区与起步地区五大类。论文创新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与理论观点两方面。在研究视角方面,第一,第一次以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为研究对象;第二,从系统共生理论出发界定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内涵与外延。在理论观点创新方面,第一,揭示并详细论证了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时空演变规律;第二,研究认为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仍处于推进阶段,并将中国30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划分为五类地区;第三,按照城乡空间、城乡生态环境、城乡经济、城乡社会四维度提出具体的提升路径。

晁娜娜[5](2014)在《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绩效测度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在2005年十月份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由于每一个省份的资源配置情况不同,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也各不相同,所以每个省份采取的建设思路、建设方式以及建设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近几年来,山西省作为中部地区较为典型的能源大省,立足本省实际,因地制宜,不断探索符合山西自身特点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并加以完善。与此同时,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为山西省的长远快速发展提供了比较好的政策环境,拓宽了山西的发展空间,并且在项目引进等方面提供了格外宝贵的机遇。因此,在历经几年的推动与深化之后,非常有必要对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与了解。文章以山西省为研究对象,对山西省的11个市的村庄进行抽样调查,按照“类型到、地市到、年度到”的原则,结合试点村/推进村、定点观测村、收入三个条件每个地级市选取3个村庄,共选取33个村庄495户农户进行实地调研。此外,充分了解与学习国内、国外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从山西省的实际出发,以因地制宜、科学合理为原则,分别构建了山西省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农民幸福感评价指标体系,以山西省2012年统计年鉴、各市统计公报及调研数据为数据来源,采用因子分析法,运用SPSS17.0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对山西省11个地级市2011年的新农村建设水平从横向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新农村建设水平从总体上而言差异较大(11个地级市中新农村建设水平最高得分为0.4757,最低得分为-0.5487),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情况比较好的地区新农村建设情况也比较好;而山西省11个市的农民幸福感居于71.55%-60.28%之间,属于比较幸福的阶段,总体而言,绩效水平较高的地区,农民幸福感也较高,绩效水平较低的地区,农民幸福感也较低。与此之外,通过对山西省新农村建设水平的评价分析,找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空心村现象严重、医疗教育问题突显、农民主体意识薄弱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张翼翔[6](2013)在《山西省农民增收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月,中央下发了“一号文件”,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三农”问题能否有效解决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收入问题。自1997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一直停滞不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山西是个内陆欠发达省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研究山西农民收入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山西农民收入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变化原因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制约因素,并通过剖析典型案例,提出山西农民增收的思路和对策措施,即:通过创新合作帮扶方式,推进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和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发挥现代科技的引领作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民增收。

何文毅[7](2011)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把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作为独立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研究仍然是一个空白。论文力图把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细分为目,以专题的形式逐次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策略体系。论文内容主要分为四大板块、七个章节。论文的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主要分析了新农村、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探讨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特征与目标,并从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个方面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初步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含义和特征。论文的第二部分,即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历程和现实状况,分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广大农村开展的一系列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要有: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活动等等;并结合相关事例,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显着成就,即初步建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获得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社会获得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积累的基本经验有:用科学理论武装农民、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坚持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和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同时,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论文的第三部分,即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构建的依据、原则及要求。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构建依据主要包括理论依据、政策依据、时代依据、对象依据和历史依据,论文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着述、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我国当前所处的时代状况、当前农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等方面探寻构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依据。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构建的原则主要包括坚持以农民为本,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利于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以及贴近农民生活实际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构建的要求主要包括体现时代性、突出实践针对性、把握策略运用的规律性几个方面。论文的第四部分,即文章的第四至第七章,主要从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策略、方法的运用策略、队伍建设策略和组织领导策略等方面分别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运用。首先,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策略,从把握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基本内涵、汲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历史智慧、明确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当代特性三个方面论述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科学把握,进而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主要类型,提出通过丰富活动形式、加强文化建设、完善制度体制、不断改革创新来运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其次,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策略中,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定位,列举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即利益激励法、劳动锻炼法、典型示范法、预防教育法、冲突调解法、民情恳谈法和人文关怀法,并指出要强调方法选择的针对性、运用方法的综合性、创新方法的时代性。再次,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策略中,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构成及其对成员的素质要求,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成员主要包括专职和兼职两大部分,其总体的素质要求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具体的素质要求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等。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要严格人员选拔,加强队伍培养,重视队伍使用,落实队伍考核;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是夯实理论基础,营造良好氛围,落实建设投入。最后,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策略中,分析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主体,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组织结构是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负责、群团组织配合,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的具体运行模式是党委负责规划、决策和监督、评估,地方行政部门负责具体组织与实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的运行机制包括明确岗位职责、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强大合力。完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的基本要求是健全组织机构、规范规章制度、提供条件保障。论文结合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实际状况、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状况,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力图从理论上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作深刻剖析,以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燕泰翔[8](2010)在《中国工农关系演进与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所谓工业化,即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新发展经济学认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初级形式,或者说,现代化的实质就是工业化。它包涵了制造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信息化或新型工业化也是其中的内容之一。农业国家或经济落后国家要想做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工业化是其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工农关系标志着一个政治经济学范畴,它是农业国或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或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系列要素组合和制度组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或相互制约关系的综合反映。工农关系不仅表现为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的经济关系,更体现出国家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而采取的整体性制度安排和制度变迁战略。因此,工农关系的本质是经济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农业(包括“三农”)与非农的关系。研究工农关系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极为重要,这是因为农业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产业,其发展效果决定了国家工业化的顺利或波折,甚至成功与失败。工业化发动和经济起飞,离不开农业的支撑,农业为工业化提供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和外汇贡献,没有稳固的农业基础,就不可能有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国家与农民或城乡之间关系的强制性是普遍存在的,这与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所发生的保护农业和农民的情况正好相反。在中国1953年开始的50多年来的工业化进程中,工农关系演进均是以工业和城市偏好为特征的,虽然不同阶段的制度和机制不同,但工农或城乡间资金流向都指向工业和城市,并且在进入21世纪后,这种资金流动有加速趋势。这种现象及其背后的制度诱因是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中国工农关系演进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年末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时期,特点是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国家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在经济体制上,通过统购统销、合作化与人民公社、户籍制度等一束扭曲市场规律的制度安排,并通过对农业赋以重税的方式为国家工业化提供原始积累,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但农业发展因严重的制度制约而呈低水平徘徊甚至下降情势。第二阶段为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前几年,特点是由商品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1992年之后,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方式,在经济上引入市场机制,逐步承认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中国“上下结合”的改革模式和“帕累托改进”的设计导致了制度收益显着增长,改革的自发性也决定了其不可逆性。随着改革由农村向城市的深入,所注入的强大活力催促着中国经济30年高速增长,成就了一种“中国模式”或“中国奇迹”。但当焦距拉近到农业发展的微观层面观察时,却发现“中国模式”的河床并不平坦,中国农业发展在经过了改革之初的恢复和高增长之后,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其内在增长要素和外在制度环境一直没有再现对农业有利的情况,农业发展出现剧烈波动:1979年~1984年(制度效应)、1990年~1996年(乡镇企业效应)表现增长趋势,1985年~1989年(政策效应)、1997年~2004年(市场效应)呈现下降趋势(2004年之后由政策效应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导致再次呈增长趋势)。第三阶段为2004年之后,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推进市场化改革阶段。中国开始工农关系的历史性调整,“两个趋向”理论创新带动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创新。国家财力增强,支农手段多样化、支农强度有所增大、农业基础地位与作用被决策者纳入“重中之重”等认识上的进步,标志着农业发展回归到宏观经济政策的中心位置,农业发展总体表现为恢复和增长的趋势。总之,三阶段划分以工农关系演进为依托,总体上可评价为:前两个阶段是“以农补工”偏斜发展阶段,后一阶段是“以工哺农”的“均衡”发展起始阶段。中国工农关系制度设计和变迁符合世界工业化一般规律,即从1953年工业化开始时的“以农补工”到2004年“以工哺农”的制度转型。但由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结构的特殊性,中国工农关系又具有自身不同的特征,表现在阶段性和非典型性两方面。这些特征使工农关系制度演进与农业发展之间呈现高度相关性,或者说,对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和农民收入增长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准确把握中国工农关系演进的特征、从农业发展视角入手、以制度分析和实证研究为手段,探索发现中国农业发展的制度原因,对未来中国工农关系演进方向和现代农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这也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工农关系研究是发展经济学理论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前人对工农关系与农业发展都分别进行过大量研究,积累了丰富成果,形成了基于不同视角的结论。本研究在大量借鉴和参考这些研究成果基础上发现,国内外以往研究大多集中于工农部门的产业关系或经济关系上,关注点多在于工农贸易环境和条件的相互变化方面,而制度研究尚不丰富,特别是工农关系制度变迁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方面,还没有与时俱进结果或令人信服的结论。本研究选择把制度作为主要研究目标,提出了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结合是保进工农关系协调演进和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的观点。这也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中国工农关系“以农补工”制度延续的非典型性有其历史必然性。但这种传统工业化的负面效应也非常严重。非典型性意味着经济结构偏离度逐步加大,工农关系中农业就业份额与产值份额是非均衡变动的,且到目前还呈现出扩大趋势,这与库兹涅茨“到U型理论”并不契合。反映出中国工农产业部门的经济转型与城乡关系的社会结构转型相叠加,农业发展与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相交织,增加了解决中国农业问题复杂性和难度。面临传统工业化“制度遗产”和全球一体化新挑战对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形成双重约束,需要一系列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组合:包括以土地产权改革为核心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创新、以农业技术进步、扩散、推广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创新、以财政支农为核心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创新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为核心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创新等。上述研究的总体结论是:工农关系是一个政治经济学命题,它不仅指工业与农业产业部门之间经济关系,更涉及政府与市场、农业与非农、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工农关系制度环境对农业发展具有显着影响;工农关系演进在中国具有非典型性和复杂性,通过制度变迁协调工农关系演进方向,创建良好的现代农业制度环境,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不仅是效率问题,更是公平问题;不仅决定农业发展,也决定全社会发展;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是中国工农关系转型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制度与技术创新的有效组合,可以推动现代农业向着高质量、多功能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鄢奋[9](2010)在《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分析 ——以福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着供给不足、供给结构失衡以及供给效率低等问题。如何才能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实现有效供给,已成为政府和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旨在进一步增强对改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重要性的认识,并为政府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提供对策建议。本文首先通过对公共产品的理论分析,完成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概念界定和分类,然后分析了建国以来不同时期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运用相关经济学理论,围绕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益以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三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并通过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归纳与比较,探寻国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规律和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最后,本文从农村公共财政支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以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质量监管组织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总量不足、结构失衡、低效率、决策不合理以及筹资渠道狭隘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笔者认为通过实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多样化、效益评价科学化、财政支出规范化、供给决策民主化,以及质量监管组织运作的合理化等措施,可有效解决相关问题,从而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实现有效供给。

张蓓[10](2009)在《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评价及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都市农业旅游是都市社会经济水平达到较高发展阶段,由现代都市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而成的产物。都市农业旅游作为一种产业新形态,一方面满足了都市居民旅游休闲与科普教育的需要,丰富了都市旅游产品结构,另一方面实现了都市农业从单一生产功能向旅游服务与综合科研等多功能的产业升级,促进了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因此,都市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优化完善城市功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特殊作用,急需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予以指导。本论文在借鉴国内外都市农业旅游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对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论文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比较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着重进行了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系统评价与系统仿真,并据之提出了我国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全文共分为八章,各章主要内容分述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综述了国内外都市农业旅游研究的现状与不足,并对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作了简介,对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作了说明。第二章,都市农业旅游的理论基础。对都市、都市农业、都市农业旅游以及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界定了都市农业旅游的涵义,概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以及系统科学理论,着重介绍了系统动力学等系统科学方法,为进一步讨论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国内外都市农业旅游的实践分析。对欧洲、美洲、亚洲、澳洲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情况进行广泛介绍,探索国外都市农业旅游的特征,总结出政府主导型、行业组织型等六种都市农业旅游发展类型与经验以供借鉴;同时,以上海、北京、大连、深圳、重庆、西安、台湾等都市为例阐述我国都市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并剖析了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发展的症结。第四章,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都市农业旅游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用系统的思维与方法来进行认识与分析。构建了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产业经济—资源环境—社会文化”的系统概念模型,分析了系统的要素、层次及特征,提出其具有城乡产业经济协同、城乡资源坏境保护、城乡社会福利与文化提升三大功能。第五章,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评价。首先分析了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的目标与内容,在借鉴国内外旅游可持续发展与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指标层4个层次、27个评价因子的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专家意见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层次各因子的权重;并据此对广州从化市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广州从化市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已进入基本实现阶段。第六章,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仿真。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因果反馈结构,构建了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SD模型。运用所建立的模型对广州从化市2004-2020年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模拟仿真,通过调控政策变量得出传统型、产业经济高效型、资源环境保护型、社会文化兼顾型与经济—资源—社会协调型五种发展模式,仿真结果表明经济—资源—社会协调型发展模式有利于实现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最优,是广州从化市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第七章,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管理。在前文的基础上,提出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整体最优、三兼顾、多方参与、综合集成”四项原则以及“环境优先、产业协同、城乡和谐、多方参与、均衡发展”的总体思路,并分别从政府、行业、企业、农民、旅游者的角度提出我国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第八章,结论与讨论。对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主要观点、创新之处,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归纳与总结。

二、宽裕型小康·“三农”问题·农业机械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宽裕型小康·“三农”问题·农业机械化(论文提纲范文)

(1)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1.1 选题缘起
        1.1.1 选题缘由
        1.1.2 问题意识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梳理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研究成果评析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的理论依据
    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思想
        1.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
        1.1.2 列宁的反贫困思想
        1.1.3 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
        1.1.4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
        1.1.5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思想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分析
        1.2.1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概念
        1.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内涵
        1.2.3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原理
        1.2.4 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
    1.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理论分析
        1.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特殊性分析
        1.3.2 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相互关系分析
        1.3.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基本内涵分析
        1.3.4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第二章 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考察
    2.1 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78 年一1985 年)
        2.1.1 组织领导功能:有力推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2.1.2 政策执行功能: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商业发展
        2.1.3 统筹协调功能:带动农村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2.1.4 资源整合功能:助力农村基础设施显着改善
    2.2 扶贫开发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86 年一1993 年)
        2.2.1 成立农村扶贫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功能的新起点
        2.2.2 落实专项帮扶计划:加强政策承接功能的着力点
        2.2.3 纳入贫困县惠顾序列:加强致富引领功能的关键点
    2.3 扶贫攻坚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94 年一2000 年)
        2.3.1 统筹农村“三位一体”扶贫力量
        2.3.2 推动建立农村多元互促扶贫模式
        2.3.3 带领农村群众开展内源扶贫
    2.4 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01 年一2011 年)
        2.4.1 全力构建农村大扶贫格局
        2.4.2 在“一体两翼”战略中推进农户参与式扶贫
        2.4.3 以“多予、少取、放活”确立行动导向
        2.4.4 在“双轮驱动”中增强农村贫困群众生活保障
    2.5 精准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12 年一2020 年)
        2.5.1 扶贫领导作用持续强化
        2.5.2 功能实现特征更加鲜明
        2.5.3 引富带富成就广受认同
        2.5.4 党建扶贫经验值得推广
第三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实证分析
    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的个案研究
        3.1.1 样本选择
        3.1.2 现实表现
    3.2 精准扶贫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主要问题
        3.2.1 功能主体中的本位化问题
        3.2.2 功能结构中的固有化问题
        3.2.3 功能方式中的单一化问题
        3.2.4 功能策略中的浅表化问题
        3.2.5 功能保障中的低效化问题
第四章 精准扶贫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思考
    4.1 以多元化为方向,拓展功能主体
        4.1.1 以加强致富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
        4.1.2 以加强党群联系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
        4.1.3 以加强农村治理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
    4.2 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
        4.2.1 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
        4.2.2 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
        4.2.3 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
    4.3 以多样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
        4.3.1 实施多元推动,促成扶贫路径多样化
        4.3.2 实施资源整合,促成要素配给多样化
        4.3.3 实施人才战略,促成精英参与多样化
    4.4 以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
        4.4.1 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
        4.4.2 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果
        4.4.3 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
    4.5 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
        4.5.1 持续壮大村级积累
        4.5.2 持续健全协调体系
        4.5.3 持续强化服务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2)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理论反思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四.研究区域及史料特点
第一章 “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
    一.精诚所至:董心诚的重归“群众”之路
        (一)学生时代
        (二)军旅生涯
        (三)成为“反革命”
        (四)接受改造
        (五)成为“群众”
    二.我行我素:石逢生难以被改造的本性
        (一)成长过程一波三折
        (二)青年时期因言获罪
        (三)政治渗透下的家庭关系
        (四)本性难改:回村后的表现
        (五)学会使用政治话语保护自己
        (六)人生悲剧的心理分析
    三.大起大落:一个皮革手工业者人生的“高潮”与“低谷”
        (一)坎坷波折的前半生
        (二)改造生活
        (三)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四.“学而优则仕”:宁家成士绅梦想的破灭
        (一)求学
        (二)工作
        (三)管制
        (四)改造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
    一.集体化时代蔚村权力结构的变迁
    二.大队的核心干部
        (一)大队书记
        (二)大队长
        (三)其他干部
    三.小队干部
        (一)小队干部的基本设置
        (二)大队干部与小队干部之间的关系
    四.“三通四化”的干部形象
        (一)党课制度
        (二)干部参加劳动制度
    五.“人无完人”:干部的另一面
        (一)违反国家政策问题
        (二)“四清”与整风运动中的干部问题
        (三)作风问题
    六.本章小结
第三章 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期对模范的塑造
    一.制造模范
        (一)制造模范的标准及变化
        (二)制造模范的困难与问题
    二.解读模范
        (一)模范贴近生活
        (二)模范无处不在
        (三)模范的奖励
    三.典型模范
        (一)水利专业队队长赵世喜
        (二)第七生产队长卫胜利
        (三)“保险会计”杨家星
    四.事件中的模范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
    一.互助组时期:妇女走向生产的准备
        (一)“互助”的早期理解
        (二)妇女参与生产的背景
        (三)效果和经验
        (四)理想的妇女形象
    二.初级社、高级社时期:从家庭妇女到劳动妇女
        (一)以妇女参加劳动生产为中心
        (二)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
    三.人民公社时期:“劳动妇女”和“革命妇女”的双重身份
        (一)新的要求
        (二)新的举措
        (三)新的变化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
    一.幼托事业的发展及幼儿教养
        (一)合作化时期“保育为主、教育为辅”的方针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对“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培养
        (三)集体化时代后期:“儿童本位”的回归
    二.儿童的小学教养
        (一)集体化时代农村小学教育普及概况
        (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三)“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乡村社会中的民兵
    一.民兵制度的数据分析
        (一)人数统计
        (二)组织、干部结构
        (三)年龄分析
        (四)基本情况
    二.民兵的日常管理
        (一)军事训练制度
        (二)宣传、学习制度
        (三)武器管理制度
        (四)评优制度
        (五)问题及对策
    三.民兵的模范带头作用
        (一)改造种子山
        (二)抗旱蓄水
        (三)抗洪抢险
        (四)科学种田
    四.民兵营中的女民兵
    五.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农地人口承载力影响因素及替代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1.1 总体研究方法
    
1.5.1.2 具体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文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1.6.1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1.6.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土地生产潜力
    2.1.2 农地人口承载力
    2.1.3 土地生产力与人口承载力的关系
2.3 相关理论
    2.3.1 马尔萨斯人口论
    2.3.2 适度人口论
    2.3.3 梅勒三阶段理论 第3章 农地人口承载力评价
3.1 我国人口发展以及农业、居民消费食物现状
    3.1.1 我国人口发展
    3.1.2 我国种植业现状与特色
    3.1.3 我国养殖业现状与特色
3.2 农地人口承载力评价
    3.2.1 农地人口承载力评价模型构建
    3.2.2 我国农产品产量
    3.2.3 农地人口承载力水平
    3.2.4 环境容量等级 第4章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我国农地人口承载力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4.1 农地人口承载力影响因素一般分析
    4.1.1 劳动力投入
    4.1.2 物资投入
    4.1.3 农地面积
    4.1.4 环境因素
4.2 影响因素关系模型构建
    4.2.1 因子分析基本原理
    4.2.2 结构方程模型基本原理
    
4.2.2.1 测量模型
    
4.2.2.2 结构模型
    4.2.3 关系模型构建
4.3 我国农地人口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4.3.1 指标选取
    4.3.2 数据来源
    4.3.3 信度与效度分析
    4.3.4 基于因子分析的影响因素指标分类
    4.3.5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4.3.5.1 数据的正态性检验
    
4.3.5.2 假设模型的建立和初步检验
    
4.3.5.3 模型的修正
    
4.3.5.4 修正模型的重检验
    4.3.6 模型的结果分析
    
4.3.6.1 结构模型
    
4.3.6.2 测量模型 第5章 我国农地人口承载力影响因素替代弹性分析
5.1 替代弹性的概念
5.2 影响因素间替代关系一般分析
    5.2.1 资本投入-土地面积替代关系
    5.2.2 农业机械-劳动力替代关系
5.3 生产函数的选择
    5.3.1 C-D生产函数
    5.3.2 CES生产函数
    5.3.3 VES生产函数
5.4 VES生产函数替代弹性推导
5.5 VES生产函数替代弹性模型的构建
    5.5.1 资本投入-土地面积替代弹性模型的构建
    5.5.2 农业机械-劳动力替代弹性模型的构建
5.6 数据的选取和来源
    5.6.1 资本投入-土地面积生产函数指标
    5.6.2 农业机械-劳动力生产函数指标
5.7 实证分析
    5.7.1 资本投入-土地面积替代弹性分析
    5.7.2 农业机械-劳动力替代弹性分析
5.8 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对于我国农地人口承载力的评价
    6.1.2 农地人口承载力影响因素
    6.1.3 影响因素间的替代关系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4)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1.3.1 基本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综述
        2.1.1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1.2 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
    2.2 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文献综述
        2.2.1 整体研究述评
        2.2.2 分类研究述评
    2.3 整体述评及本文的研究视角
3 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内涵
    3.2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维度
        3.2.1 城乡空间
        3.2.2 城乡生态环境
        3.2.3 城乡经济
        3.2.4 城乡社会
    3.3 各维度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影响机制分析
        3.3.1 空间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影响机制
        3.3.2 经济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影响机制
        3.3.3 社会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影响机制
        3.3.4 生态环境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影响机制
    3.4 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的理论分析
4 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体系构建与方法选择
    4.1 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2 指标选取方法
    4.2 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基础指标类型与属性的规定
        4.2.2 基础指标选取
        4.2.3 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4.3 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方法选择
        4.3.1 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测度方法
        4.3.2 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归类方法
5 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总体评价
    5.1 数据来源、指标处理方法和权重的生成
        5.1.1 数据来源与指标处理方法
        5.1.2 基础指标与方面指数权重的确定
        5.1.3 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测度结果
    5.2 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时空演进规律
        5.2.1 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时序变化
        5.2.2 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地区差异
        5.2.3 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时空演进规律
    5.3 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时空演进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自然禀赋因素
        5.3.2 经济发展因素
        5.3.3 文化制度因素
    5.4 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类型划分
        5.4.1 城乡发展一体化高度推进地区
        5.4.2 城乡发展一体化加速推进地区
        5.4.3 城乡发展一体化初步推进地区
        5.4.4 城乡发展一体化起步地区
        5.4.5 城乡对立地区
    5.5 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分维度评价
    6.1 中国省域城乡空间一体化维度的分析
        6.1.1 中国省域城乡空间一体化的特征性事实描述
        6.1.2 中国省域城乡空间一体化水平评价
        6.1.3 中国省域城乡空间一体化水平的类型划分
    6.2 中国省域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维度的分析
        6.2.1 中国省域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的特征性事实描述
        6.2.2 中国省域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水平评价
        6.2.3 中国省域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水平的类型划分
    6.3 中国省域城乡经济一体化维度的分析
        6.3.1 中国省域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特征性事实描述
        6.3.2 中国省域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评价
        6.3.3 中国省域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的类型划分
    6.4 中国省域城乡社会一体化维度的分析
        6.4.1 中国省域城乡社会一体化的特征性事实描述
        6.4.2 中国省域城乡社会一体化水平评价
        6.4.3 中国省域城乡社会一体化水平的类型划分
    6.5 本章小结
7 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提升路径
    7.1 合理调控城乡空间结构促进城乡空间一体化
    7.2 确保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
    7.3 加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7.4 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绩效测度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数据采集及研究方法
        1.4.1 数据来源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研究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阐释
        2.1.2 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研究
        2.2.2 国内研究
        2.2.3 文献总评
3 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绩效测度
    3.1 山西省新农村建设情况阐述
    3.2 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绩效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绩效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2.2 绩效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3.3 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绩效测度实证分析
        3.3.1 数据来源
        3.3.2 山西省11市新农村建设综合得分计算过程
        3.3.3 综合分析
4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民幸福感综合评价
    4.1 资料来源与指标体系
    4.2 公共因子的选择
    4.3 共同度的计算
    4.4 权重系数的计算
    4.5 幸福指数测算过程
    4.6 结论与分析
5 绩效测度与幸福感测度
    5.1 思路
    5.2 绩效与幸福感的比对
6 提升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绩效的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提升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绩效的建议
        6.2.1 强化顶层设计,调整管理归口
        6.2.2 完善制度设计,蕴育涉农晋籍国企
        6.2.3 唤醒农民主体意识,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6.2.4 关注农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创收增收
        6.2.5 关注农村医疗教育,提升农民幸福感
        6.2.6 关注空心村现象,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6.2.7 注重政策的连贯性,促使新农村建设规范化
7 需要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7.1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债务问题
    7.2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基础设施的维护、使用问题
    7.3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礼尚往来方面的问题
8 结语
参考文献
Abstract
研究生阶段参与课题与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山西省农民增收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1.1.1 研究的意义
        1.1.2 研究的目的
    1.2 研究的方法
    1.3 研究的现状
第2章 山西农民收入状况分析
    2.1 山西农村经济基本情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2.1.3 农民增收的目标及实现方法
第3章 影响山西农民收入因素分析
    3.1 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
    3.2 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3.2.1 龙头企业小而弱,带动农民收入能力较弱
        3.2.2 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机制有待规范
    3.3 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不够
    3.4 非农产业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减弱
第4章 案例分析
    4.1 山西省山阴县故驿村农民致富的情况分析
        4.1.1 “党支部+合作社+园区”三位一体经营方式的大胆探索
        4.1.2 集约化经营、股份制合作的主要做法
        4.1.3 股份集约经营的初步效果
        4.1.4 新兴经营模式对破解“三农”问题的启示
    4.2 山西省右玉县丁家窑乡打造西山生态畜牧基地的调查与思考
        4.2.1 基本情况
        4.2.2 发展基础和有利条件
        4.2.3 对策与建议
        4.2.4 保障措施
第5章 山西农民增收的思路与对策措施
    5.1 解决山西农民增收的思路
    5.2 对策措施
        5.2.1 创新帮扶方式
        5.2.2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5.2.3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5.2.4 积极构建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财政机制
        5.2.5 积极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7)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 中心命题的确定
    二、研究的现状和意义
        (一) 研究的现状
        (二) 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的思路
        (二) 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理论阐释
    一、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解析
        (一) 新农村的含义及其建设的基本要求
        (二)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特征及目标
    二、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一)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经济建设的联系
        (二)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政治建设的联系
        (三)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联系
        (四)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社会建设的联系
        (五)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生态建设的联系
    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要义把握
        (一)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科学内涵
        (二)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状况
    一、开展的生动实践
        (一) 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二) 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三) 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
    二、取得的显着成就
        (一) 初步建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二) 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
        (三) 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三、积累的基本经验
        (一) 用科学理论武装农民
        (二) 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
        (三) 坚持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
        (四) 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第三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构建的依据、原则及要求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构建的依据
        (一) 理论依据
        (二) 政策依据
        (三) 时代依据
        (四) 对象依据
        (五) 历史依据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构建的原则
        (一) 坚持以农民为本
        (二) 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三) 利于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四) 贴近农民生活实际
    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构建的要求
        (一) 充分体现时代性
        (二) 突出实践针对性
        (三) 掌握策略运用的规律性
第四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策略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科学把握
        (一)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涵义
        (二)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历史智慧
        (三)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当代特性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
        (一) 农村活动载体
        (二) 村镇文化载体
        (三) 乡村管理载体
        (四) 大众传媒载体
    三、新农村建设中运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要求
        (一) 丰富农村活动形式
        (二) 加强村镇文化建设
        (三) 完善农村管理制度
        (四) 不断推进改革创新
第五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策略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定位
        (一)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践方位
        (二)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体特性
        (三)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功能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一) 基本方法
        (二) 一般方法
        (三) 特殊方法
    三、新农村建设中运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要求
        (一) 强调方法选择的针对性
        (二) 突出方法运用的综合性
        (三) 体现方法创新的时代性
第六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策略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构成及其素质要求
        (一) 专兼结合的人员结构
        (二) 具备优良的综合素质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 夯实理论基础
        (二) 营造良好氛围
        (三) 落实建设投入
    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 严格选拔
        (二) 加强培养
        (三) 重视使用
        (四) 落实考核
第七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策略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
        (一) 党的领导
        (二) 组织结构
        (三) 具体运行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实施机制
        (一) 明确岗位职责
        (二) 部门协调配合
        (三) 形成强大合力
    三、新农村建设中完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的要求
        (一) 健全组织机构
        (二) 制定规章制度
        (三) 提供条件保障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学习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中国工农关系演进与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工农关系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探寻中国工农关系演进的动力和制度根源
        1.2.2 求证中国工农关系演进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1.2.3 阐述工农关系转型期农业支持和保护的战略意义
        1.2.4 指出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理论创新过程的研究
        1.3.2 中国工农关系演进历程与制度特征
        1.3.3 中国农业政策分析与对策
        1.3.4 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的总体思路
        1.4.2 研究的方法
        1.4.3 研究的框架、结构和技术路线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1.6 本章小结
2 工业化与工农关系
    2.1 工业化与工农关系概念界定
        2.1.1 工业化
        2.1.2 工农关系
        2.1.3 工农关系演进的政治经济学
        2.1.4 新型工业化
    2.2 工业化与工农关系文献综述
        2.2.1 工业化文献综述
        2.2.2 工农关系文献综述
        2.2.3 工业化与工农关系理论典型简述
    2.3 农业的地位与作用:理论求证与经验考察
        2.3.1 理论求证
        2.3.2 经验考察:中国农业发展阶段性考察
    2.4 中国工农关系与农业地位
    2.5 本章小结
3 世界工业化与工农关系演进
    3.1 产业革命与资本主义早期工业化
        3.1.1 英国工业革命和工业化
        3.1.2 法国工业化历程
        3.1.3 英法工业化进程比较
    3.2 世界各国工业化分类比较
        3.2.1 世界工业化国家分类比较
        3.2.2 世界工业化一般规律
    3.3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工农关系演进
        3.3.1 对不同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工农关系考察
        3.3.2 世界各国和地区工农关系演进的一般特征对中国工农关系政策调整的启示
    3.4 世界各国工农关系演进的启示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工业化与工农关系演进的制度分析(一):“以农补工”条件下的农业困境
    4.1 必要的农业史学回顾
        4.1.1 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4.1.2 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与工业基础
    4.2 中国的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工农关系:“以农补工”的制度设计
        4.2.1 中国工业化阶段划分
        4.2.2 中国工业化的传统特征
        4.2.3 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与工农关系定位
        4.2.4 “政策周期”现象与经济波动
        4.2.5 “文化大革命”运动
        4.2.6 “前改革时期”工业化效果
    4.3 前改革时期“以农补工”与农业发展
        4.3.1 粮食生产缓慢增长
        4.3.2 农业发展乏力
        4.3.3 农业结构调整停滞
        4.3.4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工农关系演进的制度分析(二):“以农补工”条件下的农业曲折发展
    5.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1.1 制度变革的时机
        5.1.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2 农产品市场改革
        5.2.1 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
        5.2.2 农村市场发展和商品市场体系建设
        5.2.3 农产品提价及其激励效应
        5.2.4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5.2.5 中国农产品对外开放
    5.3 农村劳动力配置与乡镇企业发展
        5.3.1 制度效应
        5.3.2 剩余劳动力转移渠道
        5.3.3 制度效果
        5.3.4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5.4 双重土地所有制
        5.4.1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
        5.4.2 农民土地权利和效率相关性
    5.5 城乡资金流动
        5.5.1 财政支农政策演进
        5.5.2 农村资金持续流出
        5.5.3 农业资金缺口扩大效应
    5.6 “改革时期”的“以农补工”与农业发展
        5.6.1 农业生产在波动中增长
        5.6.2 农业生产结构和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不断改善
        5.6.3 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
        5.6.4 中国农民收入稳步提高
    5.7 本章小结
        5.7.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工农关系调整的制度变革
        5.7.2 对农“多予”趋势增加
        5.7.3 “取”的渠道多元化
6 中国工农关系的制度分析(三):“以工哺农”的制度转型
    6.1 工农关系转型的制度信号
        6.1.1 政策信息的明确表达
        6.1.2 工农关系转型的根本动力
        6.1.3 工农关系转型的制度内涵
    6.2 工农关系制度转型要点
        6.2.1 基于城乡差距考察
        6.2.2 基于城乡资金流向考察
        6.2.3 基于农村劳动力流动考察
        6.2.4 基于农业经济发展趋向考察
        6.2.5 工农关系转型的契机
    6.3 转型期工农关系理论创新
        6.3.1 工农关系认识上的突破
        6.3.2 工农关系理论上的创新
    6.4 转型期工农关系政策创新
        6.4.1 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6.4.2 政策措施“踵事增华”
    6.5 转型期的中国农业发展
        6.5.1 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
        6.5.2 国家财政支农
        6.5.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6.6 本章小结
7 中国工农关系调整的制约因素
    7.1 农业基本经营制度问题:农地制度·规模经营
        7.1.1 土地制度现存的问题
        7.1.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7.1.3 农地规模效率的决定
    7.2 二元经济问题:城乡差距·农村劳动力转移
        7.2.1 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与扩大
        7.2.2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辨析
        7.2.3 农村劳动力转移
    7.3 现代农业发展问题:农业科研与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组织化
        7.3.1 农业科研体制问题
        7.3.2 农业扩散推广体系的制约因素
        7.3.3 农业产业化经营
        7.3.4 农民组织化
    7.4 农业支持与保护问题:农村金融改革·农业支持保护与财政支农
        7.4.1 农村金融
        7.4.2 农业支持保护与财政支农
    7.5 统筹城乡发展问题
        7.5.1 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解析
        7.5.2 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结论
        8.1.1 工农关系演进在本质上反映了国家发展的一般规律
        8.1.2 中国工农关系制度演进对农业发展具有显着影响
        8.1.3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8.1.4 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改革与建设现代农业是中国工农关系均衡发展的要点
    8.2 对策建议
        8.2.1 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加快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创新
        8.2.2 以农业科研成果创造和扩散推广为重点,加快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创新
        8.2.3 以财政支农为重点,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和支农政策创新
        8.2.4 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制度创新
    8.3 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8.3.1 制度、技术与农业发展
        8.3.2 “三农”问题的不可分割性
        8.3.3 工农关系与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
        8.3.4 农业话题加温效应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9)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分析 ——以福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框架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现代西方公共产品理论的演进
    第二节 马克思公共产品思想解读
    第三节 农村公共产品及其供给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建国之前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概述
    第二节 过渡时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第三节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第四节 家庭联产承包时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第五节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特殊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作用分析
    第一节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第二节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第三节 福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分析
    第一节 纯政府供给模式
    第二节 非政府供给模式
    第三节 混合供给模式
    第四节 福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化模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成本—效益"分析
    第一节 "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前提
    第二节 "成本—效益"分析的特殊性
    第三节 "成本—效益"分析的运用
    第四节 福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成本—效益"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国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
    第二节 国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特点与启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合理化
    第一节 农村公共财政支出的合理化
    第二节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合理化
    第三节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质量监管组织的合理化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10)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评价及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2 都市农业旅游的理论基础
    2.1 都市农业旅游的相关概念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城乡一体化理论
    2.4 系统科学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都市农业旅游的实践分析
    3.1 国外都市农业旅游的实践与借鉴
    3.2 我国都市农业旅游的实践与问题
    3.3 制约我国都市农业旅游发展的症结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
    4.1 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4.2 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概念模型
    4.3 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要素
    4.4 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层次
    4.5 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特征
    4.6 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功能
    4.7 本章小结
5 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评价
    5.1 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的思路
    5.2 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3 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4 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
    5.5 广州从化市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证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建模与仿真
    6.1 SD建模与仿真的原理及步骤
    6.2 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反馈结构分析
    6.3 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SD建模
    6.4 广州从化市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SD仿真
    6.5 本章小结
7 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管理
    7.1 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管理原则
    7.2 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管理步骤
    7.3 我国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8.2 论文的创新之处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尾注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后记

四、宽裕型小康·“三农”问题·农业机械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D]. 高云亮. 兰州大学, 2021(11)
  • [2]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D]. 张瑜. 山西大学, 2020(01)
  • [3]农地人口承载力影响因素及替代弹性分析[D]. 古芳怡.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4]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研究[D]. 周江燕. 西北大学, 2014(12)
  • [5]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绩效测度与评价[D]. 晁娜娜. 山西农业大学, 2014(02)
  • [6]山西省农民增收的对策研究[D]. 张翼翔. 山西农业大学, 2013(03)
  • [7]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研究[D]. 何文毅. 西南大学, 2011(09)
  • [8]中国工农关系演进与农业发展研究[D]. 燕泰翔. 河北农业大学, 2010(07)
  • [9]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分析 ——以福建为例[D]. 鄢奋.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7)
  • [10]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评价及仿真研究[D]. 张蓓. 暨南大学, 2009(02)

标签:;  ;  ;  ;  ;  

小康小康·“三农”·农业机械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