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收集2008—2016年山西地震台网记录的震中距30°—90°范围内1 253个远震事件波形,拾取7 600余条高质量P波初至到时,使用IASP91模型计算相对到时残差,分析残差水平分布特征,结果显示:①以山西地区中部的山西断裂带为界,西部地震台站记录的P波初至主要表现为早到时,东部位于大同火山区的地震台站记录则主要表现为晚到时;②位于山西断裂带内部的地震台站记录的P波初至主要表现为早到时,残差水平显著低于西部地震台站;③研究区P波到时整体呈现自西向东逐渐由早到晚的分布特征。推测山西断裂带西部地区下方可能存在高速异常结构,山西断裂带内部及大同火山区下方可能存在低速异常结构。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石磊,李凤,刘静,韩文英
关键词: 山西断裂带,远震波,相对到时残差
来源: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9年0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单位: 河北省地震局石家庄中心台
基金: 中国地震局青年骨干专项(项目编号:CEAJC,QNCZ18043)
分类号: P315
页码: 43-47
总页数: 5
文件大小: 4212K
下载量: 28
相关论文文献
- [1].格尔木地震台初至波到时残差分析[J]. 地震研究 2014(S1)
- [2].天津市测震台网Sg震相到时残差大的原因分析[J]. 地震研究 2014(02)
- [3].煤矿矿震定位中异向波速模型的构建与求解[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05)
- [4].三维复杂速度模型中地震的快速精确定位[J]. 地震学报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