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战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持久战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持久战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持久,抗日战争,战略,甲午战争,解放战争,孙子兵法,南亚。

持久战略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杨敏[1](2018)在《军事历史教学中关于国共两党持久战略思想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日战争是军事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共两党持久战略思想区别的分析在军史教学中至关重要,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分别都坚持了持久抗战思想与日寇进行奋战。本文试从国民党持久抗战思想、共产党持久抗战思想、国共两党持久抗战思想的区别叁个方面来论述。(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8年03期)

史桂芳[2](2017)在《重温持久战略 增强民族自信》一文中研究指出1937年7月7日,日军蓄意挑起卢沟桥事变,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再度合作,共赴国难,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战争。全面抗战爆发之初,中日综合国力相去甚远,国共分别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旨在通过持久(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7-07-03)

雨兵[3](2015)在《从两场中日战争看双方对“速胜”与“持久”战略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凡是参与战争者都想以速决战而取胜,没有一个愿意打消耗战而久拖不胜的。然而,"速胜"与"持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发生在19世纪末的中日甲午战争和二战中的抗日战争,是日本大规模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这两场战争,双方胜负的因素都是很复杂的。单就战略和战法上来讲,日本两次入侵,都是应用孙子兵法的"兵贵胜,不贵久"思想,企图以"速胜"赢得战争。但是,在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未以"持久"战略和战法应对而输掉战争;在二战抗战中,中国军民以"持久战"反制"速决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事实证明,胜负乃快慢之间,当快则快,当慢则慢,贵在从战争实际出发。(本文来源于《孙子研究》期刊2015年03期)

安翔[4](2013)在《恒大成清华全球首家全面深入持久战略伙伴》一文中研究指出4月8日,清华大学与恒大集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和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出席仪式并共同为清华恒大研究院揭牌。清华恒大双方高层领导悉数出席,世界叁大名校着名教授到场,共同见证了清华恒大长达十年的战略合作签约,恒大成清华全球首家全(本文来源于《经济参考报》期刊2013-04-09)

尹艳辉,栾雪飞[5](2012)在《试析国民党抗战时期的持久战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日战争爆发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进攻和中国共产党及广大民众的强烈抗日要求,国民党提出了持久消耗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及执行对争取抗战胜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阶级本质决定了这种抗战政策又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通过对国民党持久消耗战略的形成、内容、特点、实施绩效等方面的论述,进一步说明国民党正面战场失利的根本原因。(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林茂红[6](2010)在《抗战期间国共两党持久战略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日战争是中国现代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民族革命,在抗战期间,由于客观形式所逼,国共两党都对持久战略有所共识。(本文来源于《南昌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5期)

武建凯,赵铭森,王小强,武晔晓[7](2010)在《综合治理是山西省旱区农业应对干旱的持久战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山西自然生态地理特点与农业旱情现状,提出旱作区农业发展应继续以抗旱兴农为重点、综合治理为突破点、传统的抗旱方法与现代的抗旱技术措施相结合;相应采取兴修水利、小流域治理、退耕还林、农田改造、蓄水保墒、抗旱耕作等综合治理措施。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自然降水的有效利用率,增强现代农业对自然旱情、旱灾的适应与抗御能力,促进山西省旱作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是一项艰巨而持久的战略任务。(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01期)

王海丹[8](2009)在《“核武化”对于印度的持久战略价值不大》一文中研究指出【《环球邮报》2009年9月9日报道】即使是从印度自身利益出发,最近发生的叁个事件证实了印度1998年的核试验是一件愚蠢行为:第一,与印度1998年核试验有密切关系的一位退休核科学家桑瑟南(K.Santhanam)博士表示,氢弹试验仅产生了15~20千吨(本文来源于《国外核新闻》期刊2009年09期)

本版编辑长城证券,吴土金,吴土军[9](2008)在《众行业将面对持久战略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已经深入地参与到了全球分工体系的每一个环节当中,也正是在不断渗入全球分工体系的过程当中,中国经济自1998年以来走出了一波“黄金十年”的上升期,季度GDP增速从1998年二季度的7.2%攀升到了2007年中的12.2%。在全球分(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报》期刊2008-09-09)

叶茂中[10](2008)在《持久战略终显威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好的战略不一定是制定后的一年或者两年发力,可能为20年后的丰收甚至大丰收做伏笔。所谓战略,就是为达到某个目标而实行的有计划或有预测性的谋略。企业战略是一个公司对产品和市场在竞争领域的定位选择问题。(本文来源于《汽车观察》期刊2008年08期)

持久战略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37年7月7日,日军蓄意挑起卢沟桥事变,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再度合作,共赴国难,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战争。全面抗战爆发之初,中日综合国力相去甚远,国共分别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旨在通过持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持久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1].杨敏.军事历史教学中关于国共两党持久战略思想的分析[J].长江丛刊.2018

[2].史桂芳.重温持久战略增强民族自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

[3].雨兵.从两场中日战争看双方对“速胜”与“持久”战略的运用[J].孙子研究.2015

[4].安翔.恒大成清华全球首家全面深入持久战略伙伴[N].经济参考报.2013

[5].尹艳辉,栾雪飞.试析国民党抗战时期的持久战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6].林茂红.抗战期间国共两党持久战略比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

[7].武建凯,赵铭森,王小强,武晔晓.综合治理是山西省旱区农业应对干旱的持久战略[J].山西农业科学.2010

[8].王海丹.“核武化”对于印度的持久战略价值不大[J].国外核新闻.2009

[9].本版编辑长城证券,吴土金,吴土军.众行业将面对持久战略转型[N].中国证券报.2008

[10].叶茂中.持久战略终显威力[J].汽车观察.2008

标签:;  ;  ;  ;  ;  ;  ;  

持久战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