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演替论文_李晶晶,汪薇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演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态,锁阳,侧柏,乳酸菌,水体,寄主,青河。

生态演替论文文献综述

李晶晶,汪薇[1](2019)在《我国网络市场盗版图书的种群结构、生态演替及治理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商平台在众多销售渠道中脱颖而出,网络市场中的图书盗版问题日益严峻。然而,只有从整体了解和把握盗版图书群体的内部结构、外部关联及运营模式,才能实现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文尝试引入中观的群落生态理论,对网络市场中的盗版图书种群进行分析,探讨其内部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与正版图书种群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外部关系,进而考察盗版图书种群在网络市场中的生态演替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化的网络盗版治理新路径。(本文来源于《出版参考》期刊2019年02期)

马海群,孙瑞英[2](2018)在《大数据时代国家情报工作生态演替趋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回顾了大数据时代国家情报工作的不和谐现象,分析了国家情报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解析了国家情报工作必然从不和谐走向和谐的生态演替趋势。研究指出,从促进国家情报工作生态演替的动力机制和举措视角来看,国家情报工作系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化的过程,整体上看总是呈现出螺旋上升的轨迹和趋势。研究认为,促进国家情报工作系统和谐演替,必须沿着"技术"与"制度"路径,从技术创新视角和制度创新视角制定相应的措施。(本文来源于《图书与情报》期刊2018年06期)

贾岩[3](2017)在《锁阳与其寄主白刺内生真菌微生态及不同发育期的生态演替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是传统的全寄生药用植物,多寄生于白刺属(Nitraria L.)植物根部,生长于干旱的荒漠地带,具有抗衰老、益精血和润肠通便等药理作用。本研究以采自阿拉善左旗两个分布区的5个不同发育期的锁阳、锁阳的寄主植物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根部和对照白刺根部为材料,对其进行可培养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探索内生真菌的群落构成和种类分布特点,分析其生物多样性和演替规律。采用植物组织块法对内生真菌的分离结果表明,从15种植物组织中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299株,其中锁阳包含111株,寄主白刺根中148株,对照白刺根中40株,内生真菌总分离率为24.92%,整体上锁阳中获得的内生真菌数量少于其寄主白刺根。对299株内生真菌依次提取DNA、PCR扩增ITS片段、测序,得到299条内生真菌的ITS序列。以97%同源性为阈值划分内生真菌分类操作单元(OTU)、每个OTU选取一个代表菌株序列与Genbank库中数据比对,最后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299株内生真菌划分成52个OTU,包含31个属和1类未知种类;锁阳、寄主白刺根、对照白刺根中的内生真菌分别包含16、21、14个属。对各组织内生真菌的种类和数量分布进行统计,采用分离频率评价内生真菌的优势属。结果表明,锁阳中的优势属为镰孢菌属(Fusarium)、青霉属(Penicillium)、土赤壳属(Ilyonectria)和曲霉属(Aspergillus);寄主白刺根中的优势属为镰孢菌属、青霉属、土赤壳属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对照白刺根的优势属为镰孢菌属和曲霉属。镰孢菌属为叁类植物材料内生真菌共同的优势属,不同发育期、不同分布区以及不同宿主植物组织间的内生真菌的种类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个别菌属还具有专一性。镰孢菌属等5种优势属在不同发育期的锁阳与其寄主白刺根中的演替规律也不一致。采用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相遇指数、Mc Intosh指数和Brillouin指数对内生真菌进行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Brillouin指数均为旺盛期寄主白刺根(SNT5)的最大,分别是4.445、2.55和1.99;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相遇指数和Mc Intosh指数是萌发期锁阳(CSR2)最大,分别是0.98、0.978和0.956。总体上各植物组织内生真菌多样性较丰富,不同植物组织间各指数均有所不同。相似性研究结果表明,通古淖尔分布区锁阳花序(TCSF)与该区锁阳茎(TCSS)的内生真菌菌群相似性系数最大,为0.73;TCSF与锡林高勒分布区生长期锁阳(CSR3)和寄主白刺根(SNT3)相似性均为0;整体上萌发期与旺盛期的锁阳-白刺寄生体内生真菌种群最为相似。本研究丰富了药用植物的内生真菌资源,为锁阳的利用和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7-06-01)

方李莉[4](2016)在《论“文化生态演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至今已经13年了,我国启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至今也整整十年了。在这十年中,从政府到学者,到民众,大家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参与这一工作,可以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再进一步思考其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同时,是不是还可以将其放到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中来认识其中的价值和意义。而这种价值和意义,不仅是关乎(本文来源于《美术观察》期刊2016年07期)

葛成立,汪为群,林文涛,叶长珠,葛秉珏[5](2015)在《人工促进石灰岩山地侧柏纯林生态演替配套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森林生态学原理,提出石灰岩山地人工促进侧柏纯林演替的各项配套技术,包括演替的试验区建设,石灰岩山地立地类型的划分,演替树种的选择,人工开设林窗标准与方法,林窗内人工辅助造林的相关技术,人工促进侧柏纯林自然更新演替要求与方法,以此推动生态退化的侧柏纯林演替。(本文来源于《江苏林业科技》期刊2015年05期)

葛成立,汪为群,林文涛,林勇,葛秉珏[6](2015)在《人工开设林窗在侧柏纯林生态演替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侧柏纯林人工开设林窗辅助造林是调整森林结构的基础,该文阐述了人工开设林窗的原则、方法和应掌握的技术要领,并提出分阶段、分年度实施,且实行小尺度干扰,多建立复式林窗,让林窗在林分内均匀分布,对大小不同的林窗小气候、气温相对湿度、光照、土壤含水量进行观测分析,提出人工开设林窗是促进森林演替的最佳方式。(本文来源于《江苏林业科技》期刊2015年03期)

缪璐欢,白凤翎,励建荣[7](2015)在《传统发酵食品中乳酸菌生态演替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发酵食品具有微生物多样性和多变性的生态学特征,微生态学研究可揭示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丰度和均匀度及其演变规律,探究微生物与食品基质和环境之间,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关系。该文对韩国泡菜、酵头、发酵香肠和开菲尔乳等传统乳酸发酵食品中乳酸菌的发生、发展与演替过程进行分析,阐明在传统发酵食品中乳酸菌种群生态演替过程,同时介绍了用于食品微生态学研究的技术方法,为我国传统食品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旨在提高我国传统发酵食品研究水平。(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5年01期)

缪璐欢,白凤翎,励建荣[8](2014)在《传统发酵食品中乳酸菌生态演替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发酵食品具有微生物多样性和多变性的生态学特征,微生态学研究可揭示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丰度和均匀度及其演变规律,探究微生物与食品基质和环境之间,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本文对韩国泡菜、酵头、发酵香肠和开菲尔乳等传统乳酸发酵食品中乳酸菌的发生、发展与演替过程进行分析,阐明在传统发酵食品中乳酸菌种群生态演替过程,同时介绍了用于食品微生态学研究的技术方法,为我国传统食品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旨在提高我国传统发酵食品研究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11-05)

刘亚峰[9](2014)在《卫河邯郸段生态演替式水体修复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卫河邯郸段水质现状及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从水资源系统与生态系统互动协调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该河段生态演替式水体修复技术模式。选取金滩镇顺道店典型试验区,选取利用氧化塘、生物膜、浮岛、人工湿地、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净化水体等修复技术方案,论证了卫河邯郸段生态演替式水体修复模式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2014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4-09-27)

徐志扬[10](2014)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加快青河林区生态演替——青河分局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具体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青河林区位于阿尔泰山中段东南坡,林地多位于山体中下部的阴坡和部分阳坡沟谷地带。林区针叶林多,阔叶林少,成过熟林所占比重较大。为加速天然林完成森林生态演替,进一步扩大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林区现状,积极而适当地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措施是完全必要的。森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法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采伐作业的一部分,在森林采伐同时进行;另一类是在空地和林冠下单独进行的营林措施人工(本文来源于《新疆林业》期刊2014年02期)

生态演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回顾了大数据时代国家情报工作的不和谐现象,分析了国家情报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解析了国家情报工作必然从不和谐走向和谐的生态演替趋势。研究指出,从促进国家情报工作生态演替的动力机制和举措视角来看,国家情报工作系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化的过程,整体上看总是呈现出螺旋上升的轨迹和趋势。研究认为,促进国家情报工作系统和谐演替,必须沿着"技术"与"制度"路径,从技术创新视角和制度创新视角制定相应的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演替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晶晶,汪薇.我国网络市场盗版图书的种群结构、生态演替及治理路径[J].出版参考.2019

[2].马海群,孙瑞英.大数据时代国家情报工作生态演替趋势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8

[3].贾岩.锁阳与其寄主白刺内生真菌微生态及不同发育期的生态演替规律[D].山西大学.2017

[4].方李莉.论“文化生态演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关系[J].美术观察.2016

[5].葛成立,汪为群,林文涛,叶长珠,葛秉珏.人工促进石灰岩山地侧柏纯林生态演替配套技术[J].江苏林业科技.2015

[6].葛成立,汪为群,林文涛,林勇,葛秉珏.人工开设林窗在侧柏纯林生态演替中的应用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15

[7].缪璐欢,白凤翎,励建荣.传统发酵食品中乳酸菌生态演替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

[8].缪璐欢,白凤翎,励建荣.传统发酵食品中乳酸菌生态演替研究进展[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摘要集.2014

[9].刘亚峰.卫河邯郸段生态演替式水体修复技术[C].2014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

[10].徐志扬.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加快青河林区生态演替——青河分局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具体实践[J].新疆林业.2014

论文知识图

我国矿区生态系统演替的4种模式土壤剖面上毛细上升高度(据Lu.N,20...研究区地下水位下降条件下植被响应示...研究区地下水位上升条件下植被响应示...地下水位埋深与植被生物量关系示意图生态承载力与地下水位埋深之间的叁种...

标签:;  ;  ;  ;  ;  ;  ;  

生态演替论文_李晶晶,汪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