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器伤论文_殷素萍,李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锐器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职业,因素,对策,手术室,危险,防护,医务人员。

锐器伤论文文献综述

殷素萍,李红[1](2019)在《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和管理对策。方法:选择绍兴市某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上报至医院感染办公室的169例发生锐器伤的手术室护士为调查对象,调查锐器伤的操作环节和发生部位,分析发生锐器伤的危险因素,提出管理策略。结果:拔针、缝合、处理锐器是发生锐器伤的主要操作环节,分别占27.22%、17.75%和11.83%。其中右手损伤占47.34%,左手损伤占37.28%。对锐器伤认识不足、防护知识欠缺、操作不规范、日工作超过8h、工作年限短与锐器伤风险增加显着相关(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应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医院需加强相关培训,规范手术操作程序。(本文来源于《中医药管理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胡珊珊,王晓晔,李争,陶秀彬[2](2019)在《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及风险因素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锐器伤是医院严重的职业暴露风险之一,可引起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感染,锐器伤发生率居高不下及其所带来的危害已成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重要难题。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及风险因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医务人员特征、工作环境、职业防护、器械、操作行为、心理社会因素等风险因素对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影响,分析主客观因素与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的关系,提示管理者在医务人员锐器伤预防工作中需做到针对性,以期提高锐器伤的预防管理成效。(本文来源于《职业与健康》期刊2019年19期)

王斐,朱红梅[3](2019)在《某二甲医院不同人群发生锐器伤后上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某二甲医院中不同人群发生锐器伤后的上报情况,为加强医务人员锐器伤的监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某二甲医院500名临床医务工作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务人员一般情况,过去一年发生的锐器伤暴露情况(次数、器具、伤前是否注射过免疫制剂等)以及锐器伤后的上报情况(是否知晓报告、报告次数、报告原因及未报告原因等)。结果 500名调查对象中,锐器伤者268人,发生率55.6%%,主要致伤物品为一次性注射器、头皮针及安瓿瓶等。发生锐器伤后的上报率为73.5%,未报告首要原因为"报告程序太繁琐",占31.0%。结论该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较高,上报率相对较低,工作年限在4至10年内的医务工作人员锐器伤发生率较高,护士、医生、医技人员为锐器伤发生的高危人群,应加强重点人群锐器伤的防护和培训,完善和简化锐器伤上报制度及流程,达到维护医务人员自身利益,促进医务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本文来源于《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9-24)

高秀娟,黄丽燕,胡琼燕,李元晖,李湘[4](2019)在《综合干预措施在防范医院工勤人员锐器伤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防范医院工勤人员锐器伤的效果。方法选取476名医院工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了解其锐器伤发生情况,针对锐器伤发生现状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比较综合干预前后工勤人员锐器伤发生率、不良操作习惯及自我防护意识情况。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工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提高,不良操作率及锐器伤发生率降低,伤后上报率提高(均P<0.05)。结论医院工勤人员职业暴露的自我防护意识较低,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提高其我防护意识,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19年17期)

申晨,梁瑞峰[5](2019)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锐器伤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锐器伤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消毒供应中心42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调查。结果 42份有效问卷中共发生锐器伤134次,42工作人员均有锐器伤,平均3.19次/人,发生于器械回收环节54例次,构成比40.30%,发生于器械清洗环节51例次,构成比38.06%,发生于器械打包环节29例次,构成比21.64%。年龄≤30岁、中专、护士、工作时间1~5年、未接受过职业防护教育、重度情感衰竭、重度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极低的工作人员锐器伤次数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锐器伤是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常见职业暴露,多种因素可影响锐器伤的发生,加强职业防护培训,重视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减少锐器伤的发生。(本文来源于《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李丽芳,高欢玲[6](2019)在《201名护理实习生锐器伤调查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山西省护理本科实习生发生锐器伤的情况及原因,探讨相关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2017年6月~2018年4月山西省五所叁甲医院的201名护理实习生在实习期内发生锐器伤的情况。结果实习生发生锐器伤人数为136名,共发生例次数为365次;锐器伤发生率为67.66%,主要发生在配药加药环节,占43.01%;造成锐器伤的器具多是安瓿,占53.42%;工作忙乱、粗心而导致的锐器伤是最主要原因,占47.40%;实习护生定期参加锐器伤职业防护培训者占50.25%,参加防护知识及技能考核者占29.85%。结论护理实习生锐器伤发生率高且特点独特,预防锐器伤应加强防护意识,规范防护行为,重视心理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9年23期)

张琳[7](2019)在《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锐器伤防控对策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锐器伤防控对策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医院60名医护人员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例设为研究组,组内护理人员实施锐器伤防控对策。另外30例设为对照组,组内护理人员不实施锐器伤防控对策,用问卷调查表统计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受到锐器伤的比例。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锐器伤防控对策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对比于不进行锐器伤防控的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防控对策的护理人员遭受锐器伤的比率更低,可以很好的提高职业防护意识。(本文来源于《名医》期刊2019年05期)

杨艳利,彭丽娟[8](2019)在《某高校护生不同实习阶段医疗锐器伤发生调查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在实习期不同阶段医疗锐器伤发生情况,为提高实习护生职业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广州市某高校100名实习护生实习期不同阶段医疗锐器伤发生情况。结果 实习前期及实习后期发生医疗锐器伤的护士分别占92.00%(92/100)和88.00%(88/100)。医疗锐器伤发生后处理情况方面,实习后期能正确处理伤口、上报老师及查阅病历的护士比例高于实习前期(P<0.05)。实习护生技能掌握程度、医院环境适应程度及对待医疗锐器伤的态度是导致医疗锐器伤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实习护生是发生医疗锐器伤的高危人群,应提高实习护生技能掌握程度、医院环境适应程度和对待医疗锐器伤的重视程度,降低医疗锐器伤发生风险。(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期刊2019年05期)

孙艳丽,陈彬,茅春红,姜秀芳,徐娟[9](2019)在《某县级医院医务工作者锐器伤暴露的分布情况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收集并分析某县级医院医务工作者锐器伤的登记资料,了解锐器伤的分布特点,为提出降低锐器伤发生率的相应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并整理2016年1月—2018年12月记录完整的共115份医务人员锐器伤资料,内容包括医务人员的具体职业、科室、锐器的种类以及发生锐器伤的时间和工作环节等内容。结果 :115例锐器伤暴露中,护士构成比(66.67%)明显高于其他职业;最易发生锐器伤的场所是内科病区,其次是手术室;针尖刺伤是最常见的锐器伤;大多数锐器伤发生在白班时段;双手回套针帽和处理医疗废物环节发生锐器伤的风险最大。结论: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的培训,重视规范化医疗操作流程,提高安全警觉性和技术能力,可降低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风险。(本文来源于《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张莉,杜书芳,梅丹,谷莉萍,凌媛[10](2019)在《口腔正畸科锐器伤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口腔正畸科锐器伤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以制定有效的防范方案,减少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规范医疗行为,保护医护人员。方法:采用调查表法,对2016年1月—2018年8月我科发生的锐器伤进行分析,调查内容包括锐器伤的人数、身份、年龄、部位、性质、伤口程度、发生锐器伤后处理情况及原因。结果:共发生针刺伤14例,实习医生占78.57%,护士14.29%,进修医生占7.14%,平均年龄24岁,主要部位为手指、手掌。结果:实习医生发生比例高于进修医生和护士,实习医生为我科室发生针刺伤主要人群。其主要原因为器械放置不规范、自我防护意识较差、操作不仔细、工作量大、医护沟通不及时、未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执行等。本文希望通过对锐器伤造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从中找出问题,为有效的降低锐器伤不良事件的发生做出贡献。(本文来源于《家庭生活指南》期刊2019年05期)

锐器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锐器伤是医院严重的职业暴露风险之一,可引起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感染,锐器伤发生率居高不下及其所带来的危害已成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重要难题。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及风险因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医务人员特征、工作环境、职业防护、器械、操作行为、心理社会因素等风险因素对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影响,分析主客观因素与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的关系,提示管理者在医务人员锐器伤预防工作中需做到针对性,以期提高锐器伤的预防管理成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锐器伤论文参考文献

[1].殷素萍,李红.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

[2].胡珊珊,王晓晔,李争,陶秀彬.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及风险因素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19

[3].王斐,朱红梅.某二甲医院不同人群发生锐器伤后上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C].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2019

[4].高秀娟,黄丽燕,胡琼燕,李元晖,李湘.综合干预措施在防范医院工勤人员锐器伤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学.2019

[5].申晨,梁瑞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锐器伤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

[6].李丽芳,高欢玲.201名护理实习生锐器伤调查与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9

[7].张琳.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锐器伤防控对策的效果分析[J].名医.2019

[8].杨艳利,彭丽娟.某高校护生不同实习阶段医疗锐器伤发生调查与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

[9].孙艳丽,陈彬,茅春红,姜秀芳,徐娟.某县级医院医务工作者锐器伤暴露的分布情况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10].张莉,杜书芳,梅丹,谷莉萍,凌媛.口腔正畸科锐器伤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家庭生活指南.2019

论文知识图

骨折Fig4.7ThefractureofM932、M345R8圆锥形凹陷Fig4.8Coni...输液新流程(锐器伤防范)3发生锐器伤未报告原因分析1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原因4....12001-2012年护士锐器伤

标签:;  ;  ;  ;  ;  ;  ;  

锐器伤论文_殷素萍,李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