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钢:长征中的红军:“革命理想高于天”论文

刘明钢:长征中的红军:“革命理想高于天”论文

1982年,邓小平与傅钟交谈

85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长征,历时之久、行程之远、敌我力量之悬殊、自然环境之恶劣,在人类战争史上极其罕见。研读长征的历史,人们常常会问:是什么力量把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聚集在一起,他们明知征途有艰险,却毫无畏惧,万死不辞,前仆后继地奔向一个目标?

项目片区选择要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严禁在水资源开发接近限值的地区规划灌溉面积,水资源条件难以满足或取水对生态环境有明显影响的项目区要在论证阶段及时调整。水资源论证要重点分析项目实施对湿地、湖泊和河流等生态环境敏感的地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影响,科学评价同一水文地质单元内长期取水后的累积影响和连续枯水年份地下水的保证程度和风险分析,按照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控制管理要求,合理分析项目退水可能引发的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污染以及面源污染威胁等,防止出现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灾难。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指出:“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始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朝着这个伟大理想前行。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

崇高理想,坚定信念,是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伟大旗帜,是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力量源泉。正如《长征组歌》里的那句歌词“革命理想高于天”。

中国工农红军基本上由两个阶层组成:一是受过系统的革命理论教育,甚至有在国外留学的经历、懂得一两门外语的政治军事精英;二是来自中国社会底层、大字不识的赤贫农民。虽然来自社会的不同阶层,但是红军指战员都懂得,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工农苏维埃的阳光普照整个中华大地。为工农大众而战,为中华民族而战,为共产主义而战,已经成为广大红军将士的共同信念和自觉行动。为了实现理想和信念,他们可以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8.6万余人踏上征途,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时仅剩7000多人。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近10万大军开始西渡嘉陵江,到达甘肃会宁时只剩3万多人。

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罗青长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和我同班的一个小伙伴,生性活泼,平时总爱张着嘴乐,我们叫他“叉口”。过草地时,由于饥寒交迫,他倒下去了。临牺牲前,他拉着我的手说:“罗青长同志,我不行了,你们去把红旗插遍全中国吧!”几十年来,这句话始终萦绕在我的耳边,一直在激励着我,鞭策着我。

为了实现理想和信念不畏巨大的牺牲,长征就是历史上这样一项罕见的军事行动。

中央红军突破腊子口后,在甘南,红3军团军团长彭德怀受命担任陕甘支队司令员。这位红军将领潸然泪下,说:“三军团从第一次反‘围剿’的几万人,现在只剩下两千人了……剩下的全是精华,是中国革命的希望。”

中央红军渡过大渡河后,通过敌人封锁的林华坪时,遭到国民党军机的轰炸,警卫员飞身扑向毛泽东,胡昌保腹部中弹。毛泽东和医生一起为他包扎,但胡昌保已经气息微弱。毛泽东抱着这个不满18岁的小红军说:“会好起来的,我们抬着你走。”胡昌保说:“主席,我觉得血都流进肚子里了。我没什么牵挂,主席多保重。”小红军胡昌保死在了毛泽东的怀里。毛泽东的机要秘书黄有凤说,这是他第一次看见毛泽东流泪。在工农红军的队伍中,无论是政治军事精英,还是不识字的红军士兵,官兵如同一人的根本是他们都坚信自己是一项伟大事业的奋斗者。

灰霉病叶片分级标准:0级:无病斑;1级:单叶片有病斑3个;3级:单叶片有病斑4-6个;5级:单叶片有病斑7-10个;7级:单叶片有病斑11-20个,部分密集成片;9级:单叶片有病斑密集占叶面积1/4以上。

后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讲话时说:“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

另一方面,还要将酒文化与中国餐饮文化结合起来,让消费者逐渐养成以白酒搭配中餐的习惯,通过这一措施来增加国外消费者对中国白酒的接触和了解,提高白酒的正面形象,改变人们对白酒商务化、应酬化的固有印象,从而逐渐提高其接受度。

一支平均年龄不足25岁的队伍,面对千难万险而无所畏惧,因为这支队伍每个人的心中都憧憬着绚丽的理想之梦,因为带他们冲锋的是共产党员和红军干部。聂荣臻元帅曾说:红军打仗打的是干部,打的是党团员。每打一仗下来,党团员负伤之数,常常占到伤亡数的25%,甚至50%。

在长征途中,党和红军的各级领导和指挥员,与普通战士同甘共苦,生死相依;很多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以身作则,冲锋在前,战死沙场。每次有战斗任务,战士们纷纷请战,共产党员更是抢在前面。在强渡乌江的战斗中,组织尖兵队。15个名额,全团几乎人人抢着去。三连连长毛振华直接找到团长耿飚请战。

投资人们也开始意识到,共享单车盈利模式短期无解,而巨头们认为,共享单车很难单独存活,只有进入到巨头的大生态之内,才有其商业回报上的价值和意义,饿了么就是一例。

中央红军抢占金沙江皎平渡口后,为了抢夺泸定桥,干部团一天一夜急行军120多公里,令人难以置信。总参谋长刘伯承说:“干部团一天走两百里的路程,又是黑夜,又是难走的山路,还有敌人。一个人怎么能一天走这么远的路呢?他们走到了,而且还打了胜仗。”

耿飚说:“毛伢子,这可是凫水过江,不同于地面作战。”

毛振华一听,当场把衣服脱了,跳到冰冷的江水中,扎两个猛子给耿飚看。

正是党员干部这种冲锋在前、吃苦在先的作风,激发了战士们的极大斗志和勇气。在当时国内的所有军队中,红军军心之团结和士气之旺盛无疑是首屈一指的。

耿飚说:“看看,又来了,我不是讲过嘛,这个任务非同小可。”

长征是什么?有位学者这样概括:长征是为了传播理想而进行的伟大远征,千万民众跟着共产党人穿越中国国土,他们坚信路的尽头就是一个崭新的中国,到那个时候,普天下的劳苦大众都能过上与苏联人民一样的幸福生活。

1935年1月,红军打下遵义,为了争取一段较为安定的时间,攻占了桐梓。桐梓是古代传说的夜郎国的都城,是贵州“土皇帝”王家烈的老窝。桐梓人在贵州军阀部队中当官的特别多,因此,桐梓的洋楼比别的城市多。遵义没有电灯,而桐梓却有,还有一个小发电厂。攻占桐梓后,红军的每个排都被安排驻扎在一座小楼里。战士们乐坏了,这里看看,那里摸摸,许多战士是第一次看到电灯,感觉特别稀奇。

杨成武为了让全团开开眼界,看看“电”是怎么“放亮”的,就与电厂老板联系,协助他们把被国民党军破坏的电厂恢复发电,红军战士还为电厂运来了煤。电厂发电了,电灯亮了,战士们受到一次具体的理想教育。

红军长征翻越了20多座高山,其中的数座位于世界屋脊且终年积雪;渡过了30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险峻湍急的峡谷大江;走过了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面积几乎与整个法国相当。更重要的是,红军很多时候处在数倍于己的敌军的围追堵截之中,平均每三天就要发生一次激烈的战斗。然而,再困难、再艰苦、再危险,也没有动摇他们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都说现在社会竞争激烈,甚至有人鼓吹生命的诞生就是一场竞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女儿的竞争意识差一点,但我从来没有觉得这是困扰我的难题,在我看来,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他们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寻找自己的竞争对手,而应向内积累学会接纳自己。低龄阶段的儿童如果不能接纳他人,其实本质上是不具备接纳自己的能力。

④ 监测点ZQT-01墙顶向基坑外位移原因分析:墙顶向基坑内水平位移监测值最大0.2 mm(见表2),而测斜管测得的墙体变形时程曲线反映墙顶向基坑外位移10.08 mm,分析认为墙顶水平位移监测值是可靠的。墙体变形时程曲线反映的墙顶向基坑外位移值存在错误,分析如下:

毛振华问:“那为什么不让我去?”

研究区地下水水质类型分布面积见图4,可见研究区内Ⅰ~Ⅲ类水占总面积的40.1%,Ⅳ,Ⅴ类水占总面积59.9%,总体水质一般,分析原因主要有:①城市建设、人口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长;②烟台地区盛产大樱桃、苹果、葡萄、蓝莓等,近年来农民在追求经济作物产量、质量的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忽视了其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使水质变差;③地下水开采无规范措施,监管薄弱,烟台属缺水地区,枯水期大量开采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导致海水入侵面积逐年加大,水质变差。

12岁参加红军的丁德山说:长征途中,我先后负了12次重伤,有肩膀、腿被打穿的,也有肠子被打出来的。孩子们问我为什么受这么多伤,我说,那是因为我打仗不怕死。我没有“李云龙”的本事,我就是想,你能走,我也能走;你不怕死,我更不怕死。所以我特别能吃苦,能挨饿,能战斗。

8月2日讯记者今日从山西省交通厅新闻中心获悉,目前长治到临汾高速公路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预计10月份将全线通车。

在共和国开国将领中,有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独腿将军,他骁勇善战,屡建奇功,毛泽东曾亲自为他颁发红星奖章。他就是以残缺之躯走完长征路的钟赤兵。

激电中梯剖面曲线图显示(图5),整条剖面电阻率前段较后段高,整体小于1000Ω·m,具有低视电阻率异常特征。极化率整体平稳,局部存在较大的波动,具有大于1.5%的高视极化率异常特征。在650~700点及1250~1300点之间存在明显的低阻高极化率特征,与地表发现的黄铁矿化蚀变带大致对应,应为矿致异常。

在夺取娄山关的战斗中,红3军团第12团政委钟赤兵的右小腿被子弹击穿,血流如注,但仍坚持指挥,直至昏迷。不久,钟赤兵被送到野战医院。医生经过仔细检查后,决定立即实施截肢手术。当时的医疗条件极其简陋,没有麻药,医生就用绷带把钟赤兵绑在门板上,手术工具是一把老百姓砍柴用的刀和一条断成半截的木匠锯。手术中,木匠锯上下拉动发出刺耳的响声,钟赤兵忍着剧痛,始终没哼一声。因没有消毒药品,伤口感染了,钟赤兵高烧不退。为把他从死神手里拉回来,医生又做了两次截肢手术,将他的整条右腿从股骨根部截去。

1935年5月22日清晨,中央红军先头部队进入彝族聚居区。不久,就看到彝民千百成群地挥舞着土枪、长矛,呐喊着出没于山林之中,企图阻止红军前进。

钟赤兵

1955年,解放军首次授衔的将军中,有9位独臂将军和1位独腿将军。这位独腿将军就是钟赤兵。谈到这些将军,毛泽东动情地说:“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呢?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的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独特的人才!”

长征结束后,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总结道:“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

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红军在长征中屡克强敌、战胜艰险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也是红军具有严明纪律的最根本的原因。正如毛泽东所说:这个军队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所有参加这个军队的人,都具有自觉的纪律。

夹金山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雪山。山顶高寒缺氧、险象环生。当年,红5军团第37团的官兵艰难地翻越这座雪山,怀着激动的心情准备与兄弟部队会合时,突然接到中革军委命令:迅速重返夹金山南麓,阻击尾随之敌。军令如山。全团官兵毫不迟疑地掉过头,忍着饥饿、寒冷和极度疲劳,重新翻越雪山,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使党中央和红军主力摆脱了敌军追击。

长征途中,红军经过数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少数民族群众对共产党和红军不了解,再加上国民党和当地封建势力的欺骗宣传,不少群众对共产党和红军存在着怀疑和恐惧心理。因此,宣传并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严格遵守纪律,进而赢得各少数民族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就成为红军战胜困难、顺利实现战略转移的关键。

此时,部队又将踏上征程。钟赤兵对前来看望的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说:“就是爬,我也要跟上部队。无论如何,我不离开红军。”毛泽东当即表示:“钟赤兵很能打仗,是有战功的,怎么能把他丢下不管呢?就是抬也要把他抬着北上!”就这样,钟赤兵被安排到干部休养连,拖着一条腿随中央直属部队行军。起初,走平路时战友们用担架抬着他走;遇到悬崖峭壁,担架抬不过去,他就自己拄着双拐前进。每迈一步,伤口便剧烈地疼痛,有时实在难以拄拐杖通过,他就在地上爬。后来,伤口稍有好转,他就让战友把他绑在马上行军。就这样,钟赤兵凭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困苦,终于到达了陕北。

这时,一个战士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杨团长,工兵连连长的枪被彝民下了,衣服也被抢走了!”

“人呢?”杨得志问。

正说着,连长王耀南赤身裸体地走了过来。要在平时,谁见了都会笑,但在当时,没有一个人笑得出来。杨得志问:“部队呢?”

王耀南说:“都撤下来了。”

“他们怎么放了你们呢?”

他们开始用晚斋了,了空法师吃完之后,用清水冲了一下木碗,将汤汤汁汁全融入清水中,再喝下去,风影也学着师父的样子做了一遍。了空法师再次提出明天就要离开白云寺,到远方去云游,他问风影是否愿意一道同去。风影怔了怔,一本正经地说,师父,你不是说不要随便下山,山下有老虎吗?天下有那么多女人,到处都是老虎,你就不怕被吃了?了空法师笑道,你若不想去就算了,用不着这么邪乎的。风影摸了摸自己光光的头皮,也情不自禁地笑了。

杨得志说:“人回来就好,赶快找衣服穿上,把部队带好,前面还要你们开路哪!”

王耀南说:“碰到一个彝胞,说他是什么头人的代表,要见我们首长。然后,他跟彝胞们叽叽咕咕说了些什么,就把我们放了。”

“请团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王耀南说,“我看彝族同胞不错,他们光扯着嗓子喊,却不开枪。可惜语言不通,不然,讲清道理,我看他们会让我们通过的。不过——”王耀南摇摇头,又说,“我们工兵连,这还是头一次打这样的‘败仗’哩!”

看到此情景,杨得志心中赞叹:真是些好同志。被“缴了械”,甚至剥光了衣服——这不仅是在工兵连,在红军战史上以前也是没有的事——不但没有怨言,而且坚信党的民族政策一定会得到彝族同胞的理解,一定会取得胜利。

1936年2月,红2、6军团进入乌蒙山区,敌军切断了通往黔西南的路,将红军包围在大山之中。危急关头,贺龙下达突围命令,要求部队隐蔽行军,不准点火;马蹄裹布,不能发出大的声响。万余名红军官兵严守行军纪律,神不知鬼不觉地从敌军防线中钻了出去。

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更让红军官兵深刻认识到遵守政治纪律的重要性。14岁参加红军、曾经三过草地的原乌鲁木齐军区副政委康立泽说:长征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红军指战员能严守政治纪律,而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就是最高的政治纪律。正因为有了这一点,红军才最终战胜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错误,使几路大军胜利到达陕北。

老红军唐建能说:“你们问长征那么苦,为什么能坚持下来?我告诉你,最主要的一条,就是我们有着铁一样的纪律。长征初期,蒋介石集中了几十个师的兵力,围攻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为了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我们常常每天要走100多里。在突破大容河、永顺一线时,我们一天一夜跑了180多里,按时赶到了大容河北岸。急行军时,来不及吃饭,更来不及休息,有时饭还没熟,就用洗脸布包着边走边吃。小便也是边走边尿,大便时,把枪交给别人,解完了提起裤子就要跑步追上去。再累也没有人说个不字。”

“不管条件有多艰苦,那各项纪律执行得真是呱呱叫!急行军时,白天敌机轮番侦察扫射,有时正巧躲在橘树林里,不能生火做饭,再饿再渴也没有人违反纪律,有时吃生米也没人去摘橘子吃。正因为纪律遵守得好,眼看着马上要丢掉性命也没有人当孬种,爬雪山过草地没有人软腿。”

在长征的队列里,有年过半百的老一辈革命家,也有稚气未脱的红小鬼,有男同志,也有女同志,还有少数民族同志。大家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同甘共苦、团结友爱、扶老携幼、生死相助,汇成了一股无坚不摧的革命洪流。

Converting Eq.(20)into state space form,we can get Eq.(21)

长征时,罗青长刚满16岁,长途跋涉使他疲惫不堪,有时走着走着就睡着了。一次在草地暂时休息后,他懵里懵懂地跟着部队出发了。走到半路才发觉枪丢了,吓出了一身冷汗。正要回身去找,忽然看见大队指导员傅崇碧帮他扛着枪。傅崇碧看到小战士终于发现枪丢了,严肃而又和蔼地说:“死人也要守着四块板板嘛!你这个当兵的,怎么敢把家伙丢了?”当时,罗青长又羞愧又感激。这件事让他终生难忘。

罗青长在回忆文章中还写道:记得过岷山时,大雪弥漫,寒风怒号,有些红军战士被冻死在那里。与我同班的姜钟同志由于年小体弱,又得了雪盲症,行动十分困难。班里的战友们发誓:“决不让一个人掉队,就是背也要把姜钟背出雪山。”高山缺氧,空气稀薄,一个人行走都气喘吁吁,再搀扶一个人,困难可想而知。但我们就是凭着阶级友爱,共同战胜了困难。藏族同志天宝(桑吉悦希)也是这样依靠相互扶携挣扎着过了草地。直到后来见面时,他仍称呼我为“老班长”,可见战友感情之深。

红一方面军在翻越雪山后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红一方面军的干部战士几乎都是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红四方面军准备了大量的粮食、衣物,热情地迎接长途跋涉的战友。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的邓小平也亲身感受到了战友的情谊。过雪山的时候,邓小平的马死了,只能徒步行军。会师后,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傅钟慷慨地送给邓小平一匹马和衣服、食品。邓小平几十年后还念念不忘地对子女们说:“过了雪山后,傅钟送了我三件宝:一匹马、一件皮大衣、一包牛肉干。这三样东西可真是顶了大事呀!”

1936年6月,贺龙、任弼时率红2、6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于甘孜。来自湘西的红军每个人都领到一件毛衣或一双毛袜子。指导员说:“这是四方面军慰劳我们的。人家怕我们到草地受冻,全军上下几天几晚没睡觉,剪羊毛、洗净,捻成细细的毛线,又一针一针织成的。”

由于有了红四方面军的接济和支援,红一、红二方面军才得到充分的休整,这对走完以后的长征路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鼓舞着红军战士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也感动着与红军打过交道的人。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作报告

丢失了东北的张学良被迫率部到陕北“围剿”红军,开始自以为红军不过是疲惫之师,一打就垮,没想到在榆林桥、直罗镇,东北军被红军打得大败。被俘的东北军军官看到红军中有老人、妇女和儿童,非常惊叹和佩服,说:“你们真是有主义的啊……难道徐特立、林祖涵先生,邓颖超、蔡畅等女士都是因为没有饭吃才来革命的吗?”

(1)地震。该区所在的沙湾县区域上地处北天山地震带边缘,属多震区。多年来,一直被国家地震局列为重点地震监测区。据记录,该地区发生了12次以上的Ms4.0级地震,造成了塌方、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灾害。

张学良也大为震惊。被俘的高福源团长被红军放了回去,向张汇报红军长征的经过,转达了红军抗日的主张。张学良对身边的军长、师长们感慨地说:“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途疲惫,还能击败东北军,是值得深思的。我们都是带兵的,这万里长征,你们谁能带?谁能把队伍带成这个样子,带得都跟你走?还不是早就带没了。”因此,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想亲自了解一下共产党和红军到底是些什么人。张学良秘密前往肤施(今延安),与周恩来举行会谈。双方达成了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共识。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迫使其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开创了国共合作抗日的新局面。

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壮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篇章。

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把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时机掌握恰当,运用灵活,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抵制心灵污染,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数学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因素,其中“综合与实践”板块,既能帮助学生回顾某一单元的知识网络,又能综合检测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我们也可结合切入点对学生渗透法治教育。例如,在教学“绘制校园平面图”时,学生通过测量、计算,最终绘制出校园平面图,不仅掌握了相关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还可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条例法》。在教学年月日,让学生绘制年历表时,对学生渗透《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重访长征路,写下了轰动世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他写道,在过去的20世纪里,“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红军的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长征精神,谈道:“红军长征是20世纪最能影响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是红军在逆境中英勇奋斗的强大的精神支柱,鼓舞激励着红军将士不怕牺牲、不畏艰险、严守纪律、团结拼搏、一往无前。《长征组歌》中的那句歌词“革命理想高于天”,就是这种崇高精神的生动写照。

标签:;  ;  ;  ;  ;  ;  ;  ;  ;  ;  ;  

刘明钢:长征中的红军:“革命理想高于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