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新时代以巡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基本经验论文

王峰:新时代以巡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基本经验论文

【提 要】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根本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巡视工作纳入到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中,不断健全和完善巡视工作的体制和机制,通过采取坚持政治巡视的职能定位、聚焦“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扎紧巡视监督的制度“笼子”、构建权威高效的巡视工作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等措施,充分发挥了巡视工作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独特作用,为新时代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提供了新思路、积累了新经验。

【关键词】党内巡视 中央权威 集中统一领导

巡视是党的上级组织派出巡视组监督检查下级党组织及其成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的重要途径,是党章规定的党内监督的重要方式。党内巡视是政治巡视,不是一般的业务巡视,其目的在于为党的肌体做“政治体检”,查找政治偏差,集中发现和推动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等问题,以便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作为一项战略性制度安排被纳入到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布局中,创新了管党治党的新途径,发挥出了标本兼治作用,实现了从根本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目标。梳理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巡视工作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基本经验,对新时代加强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政治巡视的职能定位

坚持政治巡视的职能定位,是党关于巡视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党在巡视实践中对巡视工作内涵的深刻把握。政治巡视抓住了管党治党的根本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找到了破解党内监督难题、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关键。

政治巡视是对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进行政治“体检”。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是政治口号和空洞理论,而是鲜明的政治任务和具体的工作要求,集中体现在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坚决彻底,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政治巡视作为巡视监督各级党组织贯彻落实党中央方针路线执行情况的重要途径,实现了层层传递压力和精准“打击”各种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保证了党中央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落实中不走样不变形,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政治巡视是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进行政治“体检”。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是规范全党政治方向与政治行动的刚性约束,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习近平明确指出,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重点做到五个方面:一是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二是必须维护党的团结;三是必须遵守组织程序;四是必须服从组织程序;五是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1]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严守政治纪律、严明政治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充分发挥政治巡视的利剑震慑作用。一方面,重点检查被巡视党组织是否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另一方面,重点检查被巡视党组织执行政治纪律的情况,始终将发现政治问题作为主要任务。通过政治巡视,发挥出了政治巡视震慑、遏制、治本作用,督促被巡视党组织担负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针对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发现的被巡视党组织落实巡视整改意见不彻底的问题,党中央将做好巡视整改落实工作作为巡视的“后半篇文章”,纳入到对被巡视党组织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和政治态度的巡视任务之中,极大地推动了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各级党组织中得到贯彻落实,使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更加具体和细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这充分说明了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在中国目前面临的各种就业问题中,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最为突出,对就业管理与服务部门而言,其解决也最具挑战性。

巡视工作建立了党内监督的协同机制。巡视的任务在于发现和反映问题,为更有效、更广泛地发现问题,巡视组在进驻被巡视单位前就公布巡视对象,接受相关单位和个人的信息举报,充分听取纪检监察、组织人事、信访、审计等部门的情况通报。这样,巡视组在开展巡视前便掌握了被巡视对象的相关情况及有关线索,使巡视工作具有明确的问题导向,提高了巡视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巡视发现问题并不是最终目的,巡视的威慑力最终体现在巡视成果运用过程中。巡视组在巡视的过程中和巡视成果的运用过程中,与相关部门合作,实现了巡视成果共享、监督无缝对接的联动效果,形成了强大监督合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创造性提出的处置党员违纪违规的“四种形态”,便是巡视监督与纪检监督、组织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和行业监管有效结合,综合用好批评教育、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处理方式的具体表现。

二、明确主要领导干部是巡视监督的“关键少数”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认为,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抓住主要矛盾就等于正确把握住了事物的发展规律。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突出监督重点,把主要领导干部作为巡视重点等于抓住了管党治党的“关键少数”,抓住了发挥巡视利剑震慑作用的关键环节。

巡视监督主要领导干部具有重要意义。领导干部是党的干部中的“关键少数”,他们职责重大、岗位重要,抓住他们,不仅抓到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责任主体,而且有利于发挥“一把手”的示范表率作用,对管理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监督领导干部,反复强调要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的巡视监督,发挥领导干部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示范作用。习近平指出:“切实加强对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监督,无论是谁,包括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任省区市党委书记的,都在巡视监督范围之内。”[4]“把这部分人抓好了,能够在全党作出表率,很多事情就好办了。”[5]习近平关于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巡视监督的重要论述,不仅强调了巡视在监督主要领导干部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为以巡视为手段找出“大老虎”提供了重要思想武器。

在制度设计上将主要领导干部作为主要巡视对象。制度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既是党的制度建设史上的重要经验,也是提高管党治党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依据。鉴于监督主要领导干部在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工作要求,2015年7月,十八届中央第一次修订《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时,就在坚持中央巡视组对省区市四套班子开展巡视的基础上,将“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党组主要负责人,副省级城市党委和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委员会党组主要负责人”以及“中央部委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中央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党组(党委)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6]纳入中央巡视范围。在省一级,巡视条例也对巡视对象和范围进行了相应的规范。这种以党内制度的形式规定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的“关键少数”是巡视监督对象的做法,等于在制度上明确了责任主体,强化了问责依据,增强了巡视监督的针对性,使巡视监督的震慑效果更加明显。

发挥监督主要领导干部的震慑作用。对于主要领导干部而言,由于他们特殊的地位和身份,决定了巡视工作在发现主要领导干部违法违规问题中起到更大的震慑作用。正因为如此,十八届中央在开展巡视工作伊始,就将巡视组定位为“千里眼”“顺风耳”,重点找出党内存在的“老虎”,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对腐败分子的震慑效应,让大多数“紧”起来。习近平在指导巡视工作时曾指出:“现在的巡视有点‘八府巡按’的意思了,群众说‘包老爷来了’,有‘青天’之感,有问题的干部害怕了”。[7]党的十八大以来,苏荣、王珉、王三运等一批曾经位高权重的官员的问题线索在巡视中被发现,使巡视利剑的震慑作用得到了充分彰显,使“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山头主义”“自由主义”等党内不良政治生活得到净化,党内存在的领导弱化、主体责任缺失、管党治党不严等问题得到及时纠正,确保了中央政令畅通,切实维护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实践证明,巡视通过上下联动,层层传递压力,层层落实责任,压实了管党治党的责任主体,既抓住问题不放,推动问题解决,又以从严监督推动建章立制,扎牢制度“笼子”,发挥出了治本作用。

巡视工作依靠人民群众的参与。巡视作为党内监督重要途径,其权威来自党中央,其力量来源于广大干部群众,是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力的一种重要体现。按照巡视条例的规定,在巡视的过程中,被巡视党组织的党员干部以及所有普通群众,都有权力向巡视组提供相关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以提高巡视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仅从巡视条例规定的巡视工作收集信息的方法来看,2017年新修订的巡视条例在总结巡视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13种巡视工作方式,其中涉及干部群众参与的方式就有10种,比如:“进行民主测评、问卷调查”“向有关知情人询问情况”,受理“来信、来电、来访”,等等。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巡视组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到巡视监督的过程中,与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形成强大合力,巡视利剑越擦越亮,震慑威力越来越明显。

三、扎紧巡视工作的制度“笼子”

总之,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管党兴党、治国理政的重大政治任务。党中央把巡视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尖兵”和“利器”,充分发挥巡视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中的震慑、遏制、治本作用,对形成并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起到了关键作用。事实证明,以巡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党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方式,破解了一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监督的问题,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监督的制度优势。

在巡视实践中不断完善巡视制度。扎紧制度的“笼子”,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实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和鲜明特征,具体到巡视制度建设方面,就是坚持实践在前、总结在后的原则,在巡视实践中不断总结规律,不断推进巡视制度创新发展,日益彰显巡视工作的威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加强和完善党内巡视工作的总体要求,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两次修订《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及时将专项巡视、巡视全覆盖、巡视“回头看”、市县巡察等实践创新成果固化为制度内容,同时制定四十多项巡视工作配套制度,为依纪依规开展巡视扎牢了制度“笼子”。

巡视工作建立了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机制。巡视工作之所以具有权威性和威慑力,不仅在于其自上而下层层传导压力的联动责任机制,而且在于其广泛调动了群众的监督积极性,实现了权力与责任、权利与义务的有效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工作中的群众监督作用,巡视组进驻被巡视单位后,通过公开信箱邮箱和举报电话、召开座谈会、接待群众来访了解和掌握相关信息,以及巡视组在巡视后通过公布巡视反馈意见、被巡视单位公布巡视整改意见等途径,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巡视组在巡视过程中广泛发扬民主,充分调动党内外干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破解了曾经存在的党内监督的局限性,从根本上实现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目的。在十八届中央纪委执纪审查的案件中,超过60%的线索来自巡视。[11]

以实际行动维护巡视制度的权威性。巡视组的权威是党章赋予的,是代表党的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进行巡视检查。巡视组必须要维护巡视制度的权威性,如果建立健全了巡视制度,但是不能严格执行或是执行中缺乏权威性,那就等同于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目标在巡视过程中没有实现。习近平在指导巡视工作时,反复强调:“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必须有权威性,成为国之利器、党之利器。”[9]“向被巡视地区、单位反馈时,要直指问题,一五一十把问题抖搂出来,根本不要搞任何遮掩,责成其认真整改。这样巡视才能有权威、有威力,才能有这么多举报信息。”[10]党的十八以来,中央巡视组严格贯彻落实巡视制度的相关要求,以党章党规党纪为尺子,加强对被巡视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遵守党章、执行党规党纪、落实“两个责任”情况的监督检查,充分发挥了巡视监督的利剑作用。十九届中央成立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旋即开始了新一轮巡视工作,抓住并推动解决党和国家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问题,不断增强党章党规党纪意识,促进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氛围。

四、构建权威高效的巡视工作机制

领导机制是组织系统用于规范内部活动的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的总和,科学高效的领导机制,是激发组织活力的制度保障。巡视工作之所以能够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发挥出标本兼治的作用,在于构建了自上而下的党内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上下协同、权威高效的监督合力。

巡视工作建立了自上而下纵向联动责任机制。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是民主集中的基本原则。巡视工作是对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贯彻执行,是加强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领导的具体表现,行使的是履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体现的是上级党组织的政治态度、责任担当。同时,下级党组织有义务支持和配合巡视组的巡视监督,这既是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的具体表现,是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内在要求,更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表现。为充分发挥巡视工作自上而下纵向联动作用,党中央建立了全国“一盘棋”、上下联动的巡视工作格局。同时,党在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对巡视监督职责进行了详细规定,做出了“对领导巡视工作不力,发生严重问题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的明确要求,特别是划出了“对应当发现的重要问题没有发现的”“不如实报告巡视情况,隐瞒、歪曲、捏造事实的”等问题进行处理的六条红线,不仅奠定了问责各类巡视责任主体失职、渎职等行为的法规基础,而且推动了责任落地生根,全面加强了对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主体的刚性约束。

建立和健全了巡视工作的协同制度。实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巡视条例需要与其他党内法规一起形成党内监督的制度合力。基于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出台或修订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数十部党内法规,与《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形成有效协同,管党治党的笼子越扎越紧、越扎越密,全面从严治党由宽松软走向严实硬。2018年8月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门增加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相关条款。比如:第五十条“党员领导干部在本人主政的地方或者分管的部门自行其是,搞山头主义,拒不执行党中央确定的大政方针,甚至背着党中央另搞一套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五十一条“对党不忠诚不老实,表里不一,阳奉阴违,欺上瞒下,搞两面派,做两面人,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8]这些党内法规中关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具体规定,使巡视工作的标尺更加明确,使巡视组开展巡视工作更加有规可循、有法可据,巡视利剑的震慑作用也就愈加明显。

政治巡视是对政治生活、政治生态进行“体检”。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指出了当前党内存在的损害党内政治生态的问题,诸如“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纪律松弛、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弄虚作假、庸懒无为,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拜金主义”[2],等等。针对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存在的规律性问题,2017年7月党中央修订《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时,专门在第一条增加了“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加强党内监督,规范巡视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3]的纲领性内容,为巡视党内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对照《准则》提出的目标要求,以党规党纪为尺子,充分发挥巡视工作政治“显微镜”、政治“探照灯”作用,既发现了党的机体上存在的诸如贪污腐败、信仰迷失等毒瘤和病灶,及时清除了党内政治生态的“污染源”,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又传导了巡视压力,发挥了震慑作用,督促各级党组织必须扛起管党治党责任,把党内政治生活真正严肃起来,不断培育良好政治生态,为各级党员干部干事业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巡视工作价值取向

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巡视的手段监督检查党的各级组织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根本上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巡视价值取向的生动体现。

根据Q系统支护图,自左侧等效洞径值4.6处做水平直线与右侧相交于大约2.5数值(res=1的锚杆长度)。可知Ⅰ类、Ⅱ类围岩无需系统支护,可采用随机锚杆加固不稳定块体,Ⅲ类—Ⅴ类围岩采用锚喷系统支护,锚杆的长度对应图右侧数值约为2.5 m,同时根据Barton关于锚杆长度的经验公式[15]计算可得锚杆设计长度约为2.7 m。Ⅲ类围岩锚杆间距可取2.1 m,Ⅳ类围岩锚杆间距可取1.7 m,Ⅴ类围岩锚杆间距可取1.3 m,锚杆间距取值都取范围值的下限值偏保守设计。

巡视工作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只有坚持和加强党自身建设,才能不断增强党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更好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巡视工作作为监督党的各级组织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的重要途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和反映问题,督促被巡视党组织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的责任,保证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的历史使命担负起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责,磨砺巡视利剑,直指党内存在的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长期执政威胁最大的问题,找出病因,挖出病根,清除隐患,使党的面貌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焕然一新,为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实践证明,巡视监督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变形、不打折扣,使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受益感。

注释

巡视工作接受人民群众的评价。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根本上是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程度与党中央的领导是否坚强有力、党的纪律是否严明、党的作风是否优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人民群众对巡视工作的评价,实质上反映了对党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情况的评价。在现实中,人民群众也往往把巡视是否真的发现和处理与他们切身相关的问题,作为评价党中央是否真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标准。中央巡视组在巡视天津期间,收到大量反映原公安局长武长顺的举报信息,“特别是在一些举报电话里面就说,查不查武长顺就是看你们是不是真的反腐败,这也是对你们中央巡视组的一个检验。”[12]正因为如此,中央巡视发现和严肃处理了一大批如同武长顺一样严重破坏党的形象和权威的“大老虎”,使得人民群众对党中央实施的全面从严治党部署的政治认同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巡视工作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痛恨什么、反对什么,就重点巡视什么、纠正什么的原则,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到从严治党就在身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需要建立坚强的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采取建立健全党内监督的法规体系、扎紧巡视监督的制度“笼子”等措施,夯实了从制度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基础。

LU Wen-juan, CHEN Jing, ZHANG Jing-qing, JIANG Xin-hui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350~351页;第633~634页。

[2][3][5]中共中央党史与文献研究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408页;第768页;第416页

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有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农业品牌建设,保证农产品品质优良、安全是农业品牌建设的核心要素。在品牌建设中突出绿色、高效、安全、质优等特征,可提升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4][9][11]中共中央办公厅:《锻造巡视监督利剑 探索自我净化路径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人民日报》2017年9月29日。

[44] Al-Marhubi, F., “Export Diversification andGrowth: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Applied Economic Letters, No. 7 (2000), pp. 559-562.

质量标准的制定应考虑日常检验的经济适用性,不能一味地求全、求新。目前,有些标准过于复杂,应研究方法简化标准,如一测多评、一标多测方法。标准起草完成后,应征求企业意见,既要注重保证药品安全性与检测方法的专属性和灵敏度相结合,还要注意环保,尽量不使用毒性较大的试剂,并进行耐用性考察,提高标准的经济和实用性、避繁就简、绿色检验。

[7][10]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巡视工作的一组重要论述》,《党的文献》2015年第1期。

[8]《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人民日报》2018年08月27日。

氢气吸入——氢气治疗的传统手段。氢气是小分子气体,最直接的使用方法是经呼吸道吸入,通过肺泡的换气作用可迅速经血液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因此,氢气吸入作为一种疾病治疗手段较早地出现在氢气医学领域。研究发现,吸入低浓度氢气能够改善脑、心脏、肺以及肠道等脏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在临床上,长期卧床的病人常常会出现机械通气肺损伤,主要由呼吸机的使用引起,如果通气中给予低浓度的氢气可以有效减少这种损伤并且能够改善气体交换。此外,吸入低浓度氢气还可以降低肿瘤化疗过程中的副作用,例如听力损失。目前,氢气吸入不仅仅可以在医院内实现,家庭制氢仪也已经问世,人们可以足不出户进行日常保健或者疾病治疗。

将第三代的MSCs消化后制成细胞悬液,取50万细胞,重悬于0.5 ml细胞培养液中。根据商品说明书按1:1 000比例用无血清培养液稀释DCFH-DA,调整终浓度为10 μmol/L。离心收集细胞后,加入适当稀释好的探针溶液,调整细胞密度为5.0×106。以无血清细胞培养液洗涤细胞2次,充分去除未进入细胞内的DCFH-DA。流式细胞仪测定相对荧光强度。激发波长488 nm,发射波长525 nm。

[12]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巡视办、中央电视台:《电视专题片〈巡视利剑〉第一集〈利剑高悬〉脚本》,中央纪委国家 监 察 委 网 站 。 http://v.ccdi.gov.cn/2017/09/08/VIDEijJVhq8CQT6BUcMHNgrT170908.shtml.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47(2019)05-0068-06

【DOI】10.19632/j.cnki.11-3953/a.2019.05.010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5CDJ004)、北京市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十八以来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KDC027)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宣传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凤 翔

标签:;  ;  ;  ;  ;  ;  ;  ;  ;  ;  ;  

王峰:新时代以巡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基本经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