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参数识别论文_赵丽洁,林东钦,杜永峰,李万润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线性参数识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参数,正弦,小波,油气藏,线性化,腭裂,风洞。

非线性参数识别论文文献综述

赵丽洁,林东钦,杜永峰,李万润[1](2019)在《基于WMRA的隔震结构时变非线性参数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小波多分辨率分析(wavelet multi-resolution analysis,简称WMRA)理论,建立结构时变非线性参数识别方法,研究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时变非线性力学行为。首先,以描述隔震支座的迟滞非线性Boucwen模型为研究对象,引入3阶有效数值差分技术,将运动方程中非线性模型的恢复力增量进行线性化,形成递推观测方程;其次,基于WMRA理论,将观测方程中每一待识别参数采用小波多分辨率展开,将模型参数识别问题转化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小波重构系数的估计问题;最后,分别采用数值模拟、串联隔震体系(serial seismic isolation system,简称SIS)振动台试验测试数据,识别结构及隔震层参数随时间的演化规律,验证该识别方法的正确性和适用性,为隔震结构在施工、运营期各阶段状态评估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振动.测试与诊断》期刊2019年03期)

曹树谦,黄亚明[2](2018)在《转子系统支承松动故障非线性参数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端支承松动的转子-滚动轴承系统,利用遗传算法对松动端的故障非线性参数进行识别。针对传统遗传算法的早熟收敛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通过适应度函数的构建,将参数识别问题转化为参数优化问题,改进了遗传算法中新一代种群的生成机制。父代种群进行交叉与变异操作后,并不直接产生新一代种群,而是取父代种群与生成的种群中适应度排序靠前的个体组成新一代种群。改进的遗传算法能以较大的变异率进行遗传进化,克制了遗传算法的早熟收敛问题,加快进化速度。用改进遗传算法识别了转子支承松动参数,并研究了变异率和噪声对识别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改进的方法能有效提高松动参数的识别效率,变异率最高可达0.3,噪声不超过10%时能具有理想的识别精度。基于支承松动转子实验台的实测信号,利用改进遗传算法进行了参数识别,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振动.测试与诊断》期刊2018年03期)

张鹏飞,付玮,苏华昌,吴家驹[3](2017)在《基于随机振动响应的结构非线性参数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材料结构呈现出典型的量级非线性特征,非线性刚度的研究是结构设计和分析的基础。结构使用环境多数存在随机振动载荷,在更接近真实使用环境下对非线性参数的识别结果更加适用。文章提出了基于随机减量法和连续小波变换的非线性参数识别方法,设计了基于随机振动响应的非线性刚度识别程序;通过立方刚度单自由度非线性系统算例,验证了识别方法和程序;并通过试验研究了典型复合材料结构的量级非线性特征。结果表明,基于随机减量法和连续小波变换的非线性参数识别方法具有较好的识别精度,多自由度系统不同谐振阶次的非线性特性存在差别。研究结论对于随机振动环境下结构非线性参数识别和建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航天器环境工程》期刊2017年06期)

尹恒,何凌,张劲,李杨[4](2013)在《基于非线性参数的腭裂患者高鼻音自动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对腭裂患者高鼻音的自动识别,提出了基于语音信号非线性能量算子及K-最近邻分类器的高鼻音自动识别算法。实验对腭裂语音数据库中非高鼻音及高鼻音信号提取基于香农能量和非线性能量算子的语音特征参数,结合模式识别分类器,实现了对高鼻音语音的自动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应用非线性能量算子,能实时跟踪语音信号瞬时能量变化,实现了对高鼻音较高的判别正确率,其分类器正确识别率在90%以上,且优于传统的香农能量算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13年10期)

张正旺,李爱平,刘雪梅,谢楠[5](2013)在《基于非参数化与有限元的主轴刀柄结合面非线性参数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视主轴-刀柄结合面的双面接触部为一个可以用系统状态变量描述的非线性单元,基于非参数化方法结合有限元分析技术对主轴-刀柄结合面的非线性动态特征参数进行了识别.在HyperMesh中建立主轴-刀柄系统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Radioss求解器对该模型进行非线性瞬态响应分析,得到结合面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瞬态响应,再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推导得出结合面处非线性接触力的时间历程数据,基于最小二乘法采用切比雪夫多项式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主轴-刀柄结合面之间非线性接触力的解析表达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9期)

周实[6](2013)在《基于小波理论的超高层建筑风致非线性参数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小波变换理论的非线性系统参数识别方法及其在超高层建筑模型风洞试验中的运用。通过对Duffing和Van derpol两个经典非线性系统的研究,讨论了系统在无阻尼、有阻尼情况下的自由振动以及简谐激励下的受迫振动非线性参数识别方法。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风洞试验为背景,针对刚性模型同步测压风洞试验和气动弹性模型测振风洞试验数据,采用小波变换的方法,对风洞模型在风致作用下的非线性系统参数进行了识别,并进行了稳定性评价。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1. Van der pol单自由度非线性系统,能较好的模拟风致作用下结构的自激力、阻尼和振幅,常作为风洞试验结构的理论模型。在现有的非线性振动方程的近似解析解方法中,平均值法运算较为便捷,解析解表达式精确误差小。基于复Morlet小波进行小波变换的理论,采用模的最大值提取小波基线,并由此可以得到非线性系统的瞬时频率、瞬时振幅,是解决非线性系统参数识别的有效途径和方法。2.基于小波变换理论对无阻尼、有阻尼Duffing系统参数的识别具有较高的精度。简谐激励下基于特定尺度区间的提取小波脊线的方法,能较好的分离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对Van der pol单自由度非线性系统的识别表明,识别系统参数的误差在2%以内,具有较高的精度。采用谐波线性化的方法,将非线性系统转化为线性系统,再将线性系数导入非线性方程,同样能识别系统参数。3.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风洞试验为背景,介绍了建筑气动弹性模型测振风洞试验和刚性模型同步测压风洞试验。采用连续小波变换的方法对风洞模型的风致位移响应进行分析,识别出了系统阻尼系数、频率及非线性小量。通过与初激励法、环境随机振动频域法、环境随机振动时域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可知,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方法对风致非线性振动的参数识别具有较高的精度。结果表明,此模型在受到风向角为135°,风速为9m/s的风荷载作用下的振动是不稳定的,这解释了涡激共振情况下结构的不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3-05-01)

张根辈,臧朝平[7](2013)在《基于振动测试的非线性参数识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利用特殊的正弦扫频技术识别非线性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目前线性系统成熟的模态分析技术,并结合等效线性化理论,通过振动测试识别结构的非线性参数,可建立一个更加准确的模型来反映非线性结构的动力学特性,从而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该方法包括常位移测试识别非线性刚度与常速度测试识别非线性阻尼。常位移测试是在一次正弦扫频过程中,通过调整各频率下的激励力幅值使得位移响应的幅值为常数,获得一组频响函数,再进行模态分析获得等效刚度;改变位移响应的幅值进行多次测试,获得多组等效刚度;对获得的一系列恒定位移响应下的等效刚度进行曲线拟合,即可获得所有线性和非线性刚度参数。常速度测试与其类似。以叁自由度非线性系统为例,进行了常位移测试和常速度测试的数值仿真,并用随机激励进行验证,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3年01期)

张根辈,臧朝平[8](2011)在《通过振动测试识别非线性参数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采用常位移测试和常速度测试的振动测试识别系统非线性参数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以叁自由度非线性系统的数值仿真为例,重点讨论以下问题:(1)非线性系统频响函数的表达方式,介绍了一种用常力测试来近似表达并进行叁维显示以全面反映非线性对系统动力学特性影响的方法;(2)非线性系统在常力测试下稳态响应和频响函数的跳跃现象,以及利用这种现象用常力测试代替常位移测试和常速度测试来识别非线性的可行性,并介绍了几种实现常位移测试和常速度测试的方法;(3)用动力学测试方法识别非线性静力学特性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振动测试中对非线性参数等效线性化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1-03-25)

窦苏广,叶敏[9](2009)在《基于谐波平衡的参激系统非线性参数识别频域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与谐波平衡非线性参数识别法相结合应用于非线性参数激励系统的参数识别。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Mathieu-Duffing方程在周期、倍周期和混沌响应下的参数识别,以及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其不仅识别结果精度高,而且速度快,并能有效地解决系统在非周期响应状态下的参数识别问题。(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09年12期)

李海涛,唐庆,吴杰生,谭灿[10](2009)在《油气藏相渗特征参数的非线性参数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复杂多相流体体系相渗特征曲线是认识多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机理和进行数值模拟及油气藏开采动态预测的基础。利用非稳定法实验原理,采用室内实验获取非稳定驱替过程的压力历史和各相的生产资料,根据非线性参数识别技术,通过LMF算法和最优控制算法来实现相对渗透率特征参数变化步长的自动调节,使模拟压力拟合非稳定流实验的压力历史数据,解决了复杂多相流体渗流相渗特征参数的识别问题,由此获得的相对渗透率曲线不但快速、饱和度范围宽、曲线形态好,而且消除了常规方法假设条件带来的结果误差。非线性参数识别结果和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了方法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5期)

非线性参数识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一端支承松动的转子-滚动轴承系统,利用遗传算法对松动端的故障非线性参数进行识别。针对传统遗传算法的早熟收敛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通过适应度函数的构建,将参数识别问题转化为参数优化问题,改进了遗传算法中新一代种群的生成机制。父代种群进行交叉与变异操作后,并不直接产生新一代种群,而是取父代种群与生成的种群中适应度排序靠前的个体组成新一代种群。改进的遗传算法能以较大的变异率进行遗传进化,克制了遗传算法的早熟收敛问题,加快进化速度。用改进遗传算法识别了转子支承松动参数,并研究了变异率和噪声对识别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改进的方法能有效提高松动参数的识别效率,变异率最高可达0.3,噪声不超过10%时能具有理想的识别精度。基于支承松动转子实验台的实测信号,利用改进遗传算法进行了参数识别,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线性参数识别论文参考文献

[1].赵丽洁,林东钦,杜永峰,李万润.基于WMRA的隔震结构时变非线性参数识别[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9

[2].曹树谦,黄亚明.转子系统支承松动故障非线性参数识别[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8

[3].张鹏飞,付玮,苏华昌,吴家驹.基于随机振动响应的结构非线性参数识别[J].航天器环境工程.2017

[4].尹恒,何凌,张劲,李杨.基于非线性参数的腭裂患者高鼻音自动识别[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3

[5].张正旺,李爱平,刘雪梅,谢楠.基于非参数化与有限元的主轴刀柄结合面非线性参数识别[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6].周实.基于小波理论的超高层建筑风致非线性参数识别[D].中南大学.2013

[7].张根辈,臧朝平.基于振动测试的非线性参数识别方法[J].振动与冲击.2013

[8].张根辈,臧朝平.通过振动测试识别非线性参数的几个问题[C].第十叁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2011

[9].窦苏广,叶敏.基于谐波平衡的参激系统非线性参数识别频域法[J].振动与冲击.2009

[10].李海涛,唐庆,吴杰生,谭灿.油气藏相渗特征参数的非线性参数识别[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论文知识图

14第1层结构刚度边际谱曲线表刚度#~叁自由度弱非线性系统各组随机振动下m1、m2和m3加速度响应有...非线性模型的参数识别过程单自由度振动系统的力学模型选取稳态位移响应信号和简谐激振力信...

标签:;  ;  ;  ;  ;  ;  ;  

非线性参数识别论文_赵丽洁,林东钦,杜永峰,李万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