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玩具车的发条后入式变速箱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玩具车的发条后入式变速箱,包括齿轮组件、转轴、发条以及通过一次注塑成型的壳体,所述转轴贯穿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齿轮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轴传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装入发条的开槽,所述转轴经所述开槽突伸出所述壳体,所述发条自所述开槽装配入所述壳体并卷绕于所述转轴。本实用新型通过把发条在注塑成型壳体后再进行组装,能够在获知发条参数前即可把变速箱除发条以外的部件先进行组装,能够在获知发条的参数以后仅组装发条即可完成变速箱的组装,使得变速箱的组装步骤更为灵活。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玩具车的发条后入式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齿轮组件、转轴、发条以及通过一次注塑成型的壳体,所述转轴贯穿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齿轮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轴传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装入发条的开槽,所述转轴经所述开槽突伸出所述壳体,所述发条自所述开槽装配入所述壳体并卷绕于所述转轴。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玩具车的发条后入式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齿轮组件、转轴、发条以及通过一次注塑成型的壳体,所述转轴贯穿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齿轮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轴传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装入发条的开槽,所述转轴经所述开槽突伸出所述壳体,所述发条自所述开槽装配入所述壳体并卷绕于所述转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玩具车的发条后入式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设置有承托环,所述承托环用于承载发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玩具车的发条后入式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件包括若干个传动齿轮,若干个传动齿轮依次啮合,其中一个传动齿轮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每个传动齿轮分别装配有轴柱,轴柱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玩具车的发条后入式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远离所述开槽的一端设置有传动槽;

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稳定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玩具车的发条后入式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槽与所述转轴的其中一横截面重合,所述稳定槽贯穿于所述转轴的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玩具车的发条后入式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有侧开口,所述侧开口与所述开槽连通。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玩具车的发条后入式变速箱。

背景技术

非电动的玩具,如非电动的玩具车,大多都是通过变速箱来把动力进行转换传动,从而变为自身的动力来实现动作的。而由于这种玩具一般体积较小,为了节省成本,其所用到的变速箱,除了转轴和发条用金属制成以外,其余的零件例如齿轮、壳体等都是采用金属制成,且在制作时,通常都是先把壳体内的部件放入注塑壳体的模具中,然后再进行壳体的注塑,这样子制作出来的变速箱,其零配件都是直接固定在壳体内的,这有利于避免壳体散架而导致零配件分离。

但是这种方式具有以下不足:可能不同的买方对于大小相同的变速箱所要求的发条的扭矩都不同,使得变速箱厂家只能够在跟买方确定了买方的需求以后,才能够进行发条的卷绕和壳体的注塑,而无法提前进行壳体的生产,这不仅会延长交货时间,还导致在没有变速箱需求时,变速箱厂家无法提前进行外壳的生产而浪费了劳动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玩具车的发条后入式变速箱,能够让厂家能够提前进行外壳的生产,从而缩短交货时间以及避免劳动力的浪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玩具车的发条后入式变速箱,包括齿轮组件、转轴、发条以及通过一次注塑成型的壳体,所述转轴贯穿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齿轮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轴传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装入发条的开槽,所述转轴经所述开槽突伸出所述壳体,所述发条自所述开槽装配入所述壳体并卷绕于所述转轴。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设置有承托环,所述承托环用于承载发条。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组件包括若干个传动齿轮,若干个传动齿轮依次啮合,其中一个传动齿轮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每个传动齿轮分别装配有轴柱,轴柱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远离所述开槽的一端设置有传动槽;

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稳定槽。

进一步的,所述稳定槽与所述转轴的其中一横截面重合,所述稳定槽贯穿于所述转轴的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有侧开口,所述侧开口与所述开槽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变速箱的壳体设置有开槽,使得厂家能够在注塑成型壳体时,先把齿轮组件和转轴放入模具内而使得成型壳体,而在确认好发条的参数以后,再把发条经开槽装入壳体并包住转轴,然后通过转动转轴的方式来使得发条随着转轴转动而卷绕于转轴,实现了后装入发条的效果,既缩短了交货时间,还让变速箱厂家能够提前进行壳体的成型制作,从而提升了变速箱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组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2—齿轮组件,3—转轴,4—开槽,5—承托环,6—传动齿轮,7—轴柱,8—传动槽,9—稳定槽,10—侧开口,11—转轴齿轮,12—啮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玩具车的发条后入式变速箱,包括齿轮组件2、转轴3、发条(图中未标注)以及通过一次注塑成型的壳体1,所述转轴3贯穿设置于所述壳体1,所述齿轮组件2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转轴3传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装入发条的开槽4,所述转轴3经所述开槽4突伸出所述壳体1,所述发条自所述开槽4装配入所述壳体1并卷绕于所述转轴3。

相较于现有的变速箱,本实用新型在壳体1上设置有开槽4,在无收到买方的需求时,厂家可以预先进行壳体1的注塑,即先把齿轮组件2、转轴3以及壳体1进行组装;而当收到需求时,再进行发条的选择,然后把发条的一端弯折以后,再先把发条的弯折端自开槽4中插入壳体1内,并使得该弯折端包住转轴3;然后转动转轴3,使得发条随着转轴3的转动而不断卷绕于该转轴3,直至发条完全自该开槽4进入壳体1内,即可完成发条的组装。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发条是在壳体1成型以后再进行组装的,因此无需预先获知发条的参数才进行变速箱的壳体1注塑和组装,从而有利于在收到需求信息以后仅需往变速箱内装入发条即可,可以有效节省从收到信息到交货之间的时间,并让厂家能够提前完成变速箱的大部分零部件的组装,从而避免浪费时间。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3设置有承托环5,所述承托环5用于承载发条。通过承托环5来承托发条,避免发条在组装入壳体1以后与齿轮组件2发生接触,从而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齿轮组件2包括若干个传动齿轮6,若干个传动齿轮6依次啮合,其中一个传动齿轮6与所述转轴3传动连接,具体为该传动齿轮6与图2中所标注的转轴齿轮6啮合,虽然图2中并无显示该转轴齿轮6的啮齿,但是该转轴齿轮6的形状为本领域内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每个传动齿轮6分别装配有轴柱7,轴柱7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侧壁。即每个传动齿轮6都分别装配有一根轴柱7,用来作为传动齿轮6转动的轴心,能够保证传动齿轮6之间传动的稳定性,避免传动齿轮6发生移位而导致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减弱。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3远离所述开槽4的一端设置有传动槽8;所述转轴3的另一端设置有稳定槽9。即通过传动槽8和稳定槽9的设置,让转轴3的转动能够通过自动化设备来完成,具体为:当需要转动转轴3时,由一根活动设置的轴来插入稳定槽9,然后把动力源插入传动槽8,即可通过动力源来带动转轴3进行转动;而稳定槽9的设置,则是用来通过外界的机构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固定,例如通过外接机架上转动设置的转动轴插入稳定槽9来实现固定,从而保证动力源的能量能够最大效率地传递至转轴3进行转动。具体的,该传动槽8的形状为十字状,而稳定槽9的形状为“丨”状。

如图1或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稳定槽9与所述转轴3的其中一横截面重合,所述稳定槽9贯穿于所述转轴3的侧壁。即当发条的弯折端自开槽4装入壳体1后,发条的本体装配在稳定槽9内,且发条的弯折端扣在转轴3的外侧壁上,这样当转轴3转动时,就可以可靠地保证发条是随着转轴3一起转动的,从而保证了发条能够随着转轴3的转动而卷绕入壳体1内。

具体的,转轴3设置有啮齿12,该啮齿12位于承托环5的下方,虽然图2中并无把啮齿12的形状以及结构画出来,但是啮齿12属于简单的机械结构,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必须要懂的知识,因此哪怕图2中未显示其具体形状,也不会影响到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本技术的理解;而该啮齿12用于与齿轮组件2进行啮合,从而实现传动效果。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的侧壁设置有侧开口10,所述侧开口10与所述开槽4连通。即当发条自开槽4进入壳体1后,发条与壳体1保持在同一水平面,然后随着转轴3转动,发条未进入壳体1的部分是经侧开口10进入壳体1内的,能够保证发条进入壳体1的流畅度,避免发条在进入壳体1的过程中被卡住而影响了组装的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速箱的发条组装方法,该方法用于向组装处实施例1所述的变速箱,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0:把齿轮组件2、转轴3放入壳体1注塑设备中,然后注塑成型壳体1,使得齿轮组件2与转轴3位于壳体1内;具体的,该方式属于本领域内的常规技术;

a、与变速箱的壳体1的一侧开设开槽4,并使得转轴3的一侧经所述开槽4突伸出所述壳体1;

b、把待组装的发条的一端进行弯折;

c、把待组装的发条的弯折端经所述开槽4插入所述壳体1,并让待组装的发条的弯折端包裹于变速箱的转轴3;

d、转动转轴3,使得发条经转轴3转动的带动下卷绕于所述转轴3,直至发条经所述开槽4完全装配于所述壳体1内。

通过上述方式,即可实现先把变速箱除壳体1以外的其他部件进行组装,然后等获知了所需求的发条的卷绕数等参数以后,再把发条组装入壳体1内,从而增加了变速箱生产步骤的灵活性,有利于合理利用生产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d中,具体包括:

d1、采用稳定轴插入转轴3的稳定槽9内;

d2、采用转动机构插入转轴3的传动槽8,然后通过转动机构带动转轴3进行转动,以使得发条随转轴3的转动而卷绕于转轴3。通过稳定槽9和传动槽8的设置,让本实用新型能够更加稳定地通过自动化设备来进行转轴3的转动,从而完成卷绕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e:转轴3的外侧壁设置有承托环5,发条装配于壳体1内以后,承托环5承托发条,保证了发条组装入壳体1以后不会与齿轮组件2进行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a中,具体包括:

a1、外壳的侧壁设置有侧开口10,该侧开口10与开槽4连通;

a2、发条的弯折端经开槽4组装入壳体1内,且发条的另一端位于侧开口10内;

a3、发条位于稳定槽9内,且发条的弯折端包裹于转轴3的其中一侧。即当发条的弯折端进入壳体1内时,其本体是位于稳定槽9内且弯折端扣在转轴3的一侧的,然后在转轴3转动时,通过转轴3转动导致带动发条往侧开口10的一侧内壁移动并使得发条与侧开口10的改侧内壁抵触,然后发条就会以该抵触点作为支点,随着转轴3转动的带动而不断进入壳体1内,直至发条完全卷绕于转轴3而完成发条的组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用于玩具车的发条后入式变速箱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4440.0

申请日:2019-03-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900706U

授权时间:20200107

主分类号:A63H17/26

专利分类号:A63H17/26;A63H29/02;A63H29/24

范畴分类:15J;

申请人:东莞伟嘉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东莞伟嘉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麻涌镇新基工业大道

发明人:郑镇炎;岑燕飞;周金辉

第一发明人:郑镇炎

当前权利人:东莞伟嘉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万江

代理机构:44215

代理机构编号: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用于玩具车的发条后入式变速箱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