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亦菲:先秦道家文化中的生态哲学及现代价值论文

韩亦菲:先秦道家文化中的生态哲学及现代价值论文

摘 要:当前环境恶化、生态危机日益凸显,由此引发人们对生态问题的关切与思考,人类呼唤生态文明。先秦道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其中所蕴含的生态智慧,即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由观、生态平等观、生态价值观与生态实践观等,为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培养健康的人生价值观、实践科学的社会发展观,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源泉。

关键词:先秦;道家;生态哲学;现代价值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失衡、环境污染问题的凸显,人们开始反思自身的生活态度、生存方式及与大自然的关系,生态问题日益成为全球性的热点问题。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历史性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党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具有现实价值,而且关乎民生福祉、国家民族的发展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在西方学者眼里,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的生态思想,或许是解决生态问题的良药之一。美国学者卡普拉(F.Capra)认为:“在伟大的诸传统中,在我看来,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美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潜在两者的统一。”[1]先秦道家文化所蕴含的生态智慧,对于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迁安智慧城市建设路径探索 …………………………………………………………………………………………… 李双双(3/57)

一、先秦道家文化中的生态哲学

宇宙万物,无论人类的精神表达还是物质的客观存在,无一能脱离自然之外。自然是万物之母、无限包容、博大。但由于工具的发明、科技的进步,人类在与自然较量的实践活动中严重破坏了生态的平衡,这是自然的不幸,也是人类的悲哀。面对生态的失衡,人类的理性选择必然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先秦道家明确表达了人类对待自然的立场和态度。

1.“鸟养养鸟”的生态自然观。“自然”是先秦道家思想的核心之一,《老子》揭示“自然”之意:一为自然界最高法则,即客观规律;二为自然界万物的本来状态。作为最高法则,人类应“合于道”去遵从;既然是本来状态,人类就该善待自然,“回归自然”。庄子认为,“天”是事物不加人为改变的自然而然的本来状态,“万物皆有其自然”、“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人类只有遵从于自然,达到天人合一,人类自身生命价值才能实现。但许多情况下,人类不能约束自身行为,把驾驭自然、征服自然视为壮举,造成万劫不复之灾难。《庄子·达生》中讲述了以“己养养鸟”的故事:“昔者有鸟止于鲁郊,鲁君说之,为具太牢以飱之,奏《九韶》以乐之,鸟乃始忧悲眩视,不敢饮食。此之谓以己养养鸟也。若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浮之江湖,食之以鳅鲦,委蛇而处,则安平陆而已矣。”庄子反对人为破坏事物内在规律,而是“法自然”,也就是善待自然、遵从自然。不是以“己养养鸟”,而是以“鸟养养鸟”。

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有自身生存、生活的法则,人类不能无限地肆意改变,如若过度凭借技巧任意开发自然,破坏万物之生存环境,必然会引发生态危机。人类只有善待自然、让万物回归自然,才能避免生态危机的发生。

自然界有其内在规律,人类不能违背,否则就会造成恶果,现代环境伦理学也科学地证明了这一观点。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中不仅获得了自身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源,同时也促进了自然自身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的良性互动有利于自然的生态平衡,更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但自然界的生态机制有其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各项活动应遵从自然规律,防止自然生态的失衡。“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能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4]但现实社会中生态危机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健康,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恶果往往需要太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有些甚至是不可逆转的,人类遭到了大自然的惩罚。因此,人类应吸取教训,必须尊重自然规律。自然万物自然天成,人类需尊重自然界客观规律与秩序,尊重万物生存及平等权利,不得破坏生态平衡。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二十五章)。老子认为“道”是万物之母、天地之始,是万物之根本。庄子认为“道”乃宇宙之根本,“道者,万物之由也”(《庄子·渔父》)、“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庄子·达生》)天地万物皆由道化生,因此就无贵贱之分。《庄子·秋水》指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庄子认为万物皆能体现“道”之价值,无贵贱之分,人类应“以道观之”看万物,从“道”之高度看,人与世间万物皆为自然一部分,是平等的。因此,人类在利用天下之物时,不可任意残害,若破坏客观规律与秩序,即破坏生态平衡,就应彻底反省自身。

3.“以道观之”的生态平等观。先秦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而平等,无贵贱之分,无尊卑强弱之别。人类应自觉遵守生态自由法则,做到“顺物自然而无容私”,达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和谐共生状态。

冬日的暖阳下,苗乡三七石林马鞍山基地400多亩三七摇曳生辉,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来自海内外的客商组团考察云南三七种植领域的科技创新。刚刚在北京与片仔癀、同仁堂等多家药企签下订单的苗乡三七董事长余育启说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让民企吃下了‘定心丸’,我们发展的动力更足、信心更强了。”

道家强调“道法自然”,并非让人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不妄为。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是取决于征服自然,而是要尊重、顺应自然。老子“道法自然”的生态自由观,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提供了广阔的思想空间。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今天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认真思考且亟待解决的问题。道家极具智慧的生态哲学,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与文化源泉。

自然作为万物之母,是价值产生的源泉。她不仅为人类提供生存所需的生态、生物、矿物资源,其自身也有内在价值。“自然是一个多元系统,既有生命的创造力,履行着天地母亲的生物养物的神圣职责,也有生存的反冲力、竞争、衰败与死亡,自然系统的创造性是价值之母,凡存在自发创造的地方,就存在着价值。”[2]价值即“这样一种东西,它能够创造出有利于有机体的差异,使生态系统丰富起来,变的更加美丽、多样化、和谐、复杂。”[3]构成生态系统的每种生物都有其内在价值,自然把价值馈赠与人类。人类追求的多种价值如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等都由自然本身具有多重价值决定,人类应尊重自然的价值存在。

1.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在这个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是谁领导的、谁负责、评价方式等问题,依据笔者的调查与工作经验来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负责人应该是分管内部控制工作的领导,由审计内部机构的特定部门进行评价。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主要有框架式与问题式两种类型。

5.“为而不争”的生态实践观。“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老子》十六章)“知常”,了解、把握事物的根本、本真、规律。世间事物样态各异,随时而变,但其根本是静而常安的。正因静而常安这一根本,如此之命,事物得以存在、生发、繁荣,因此万物都应“归根、复命”。“归根”即回归本根,“复命”即复归性命本真“静”,即“静曰复命”。“知常”为“明”,即明了、明白、明达,若不知常,不能“守静”,任意而为,定会非常凶险。

晚清最后10年,清政府也开始以较为保守的方式进行自我变革。变革的方向对后世影响较大,其中,办新学、编练新军等措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八十一章)圣人做事原则是不与人争。《庄子·天地》指出,“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熏鼻,困惾中颡;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对物的追求应保持一定限度、适可而止,如若放纵欲望、任意而为,将带来巨大危害,因此人类应“知止”、“知足”。人类要守住“道”,以“为而不争”、“知止”、“知足”的态度处理和万物的关系。

二、先秦道家生态智慧的现代价值

4.“见素抱朴”的生态价值观。在先秦道家眼里,人的自然本性无异于婴儿,所谓“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但随环境的变化,私欲会逐渐膨胀,纯真的自然本性慢慢丧失。贪欲是人类最大的祸害,私欲过多会给社会带来灾难、引起动荡、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四十六章)为避免这些祸害,道家希望人类复归于朴,“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二十八章)实现人性复归于朴,要摒弃过度物欲,形成质朴合理的消费理念,消除内心贪欲,以知足心态应对外部诱惑。

1.尊重规律、善待自然,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无论是现代科学还是生态伦理学,都承认自然是万物(包括人类在内)之母,有其价值、有其规律,其价值应得到尊重,其规律不容违背。

在衡阳市水稻生产工作流程建立的过程中,要对土地流转分类指导予以重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指导农民开展土地资源体系的监督工作,确保能积极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从而运行适度规模化管理。另外,要强化土地流转形式的多样化和合法化,在管理机制建立的同时并行服务机制,妥善解决农户土地流转中的矛盾和争议,从根本上维护农户的合法权益,也为衡阳市规模化农业管理奠定基础[3]。

节约、保护资源也是先秦道家生态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甚爱必太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人类过多爱好必然导致资源过量耗费,过多收藏而不用必会造成严重损失,要适可而止才不会有危险,才能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老子提出“三宝”说,即“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六十七章)人类对待消费资源要有慈心、爱心,要合理、节约利用,不要破坏生态环境。老子的弟子文子指出,“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于山林”、“鱼不长尺不得取,犬豕不期年不得食”(《文子·上仁》),人类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目光长远,合理利用资源,创造价值。

自然是万物之母,人类要善待自然。现代环境科学实践证明,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是平等关系,不是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人类如何对待自然实际就是如何对待自己。人类在处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时,不仅要从自身利益出发,更要有长远打算,凡是有利于自然的事情应努力去做,不利于自然的事情应避免去做。道家“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的生态思想,提倡人类和自然界万物平等无贵贱之分,人类应努力做到“顺物自然而无容私”,进而达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和谐状态。

2.“道法自然”的生态自由观。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精神文明的创造,只有遵循“道”的法则、合乎“道”的规律,才能拓展自身实践的广度和深度,真正获得自由发展。老子认为万物皆有其内在规律,“道”即宇宙最本质、最普遍的规律。世间万物产生于道,同时又都遵循于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万物由道而生,人应自觉遵循道的原则与之和处共生。“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七十七章)“天之道,利而不害。”(《老子》八十一章)老子认为“天之道”,是天地间最根本的法则,这一根本法则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利而不害”,也就是对万物有利而不是有害。“人法地”、“地法天”,人应以地为法,以天为法,人的基本操守是“利而不害”。“道法自然”即道以自然为法,“自然”之“自”是自己,“自然”之“然”是样态,“自然”是无外力强迫的自得其然。

2.节约资源、绿色消费,培养健康的人生价值观。工业文明带来的是物质生活的充裕、富足,人类追求高消费、高发展。但人类在获得巨大物质财富、优越的物质生活的同时缺少了应有的幸福和满足,在精神世界里迷失了方向,没有了信念、信仰,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困惑。考察先秦道家的生态思想不难发现,少私寡欲的价值追求、注重节俭的生活态度、自然无为的处事方式,对于人类解决今天的精神困惑无疑是一剂良药。道家倡导节俭消费。老子提出“三宝”之一即“俭”,要求人类对待消费资源在有慈心、爱心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节约利用,不要破坏生态环境。老子弟子文子的“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于山林”、“鱼不长尺不得取,犬豕不期年不得食”也提倡人类是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创造价值。

节俭消费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绿色消费。如果说原始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生态文明应是绿色文明,绿色文明提倡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适度消费,合理消费,要求消费产品以适应人的个性需要、爱好为标准,人们消费是以实用、简朴为目的,而不是以追求高档、豪华、奢侈为目标。过度的物质消费会带来生理上的疾病,影响到身体健康,如当前中国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较高;过度的欲求给人们带来精神的诱惑,心理失衡影响到心理健康,生出令人困惑的各式“现代病”。我们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健康、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先秦道家提出的“清心敛念、少私寡欲”,这一理念对于人类依然适用。量腹而食、度形而衣,降低不必要的生活开支,为减少环境污染源做一些贡献,才能获得身体的健康和精神的愉悦。

3.追求和谐、维护公平,实践科学的社会发展观。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目的是为了创造美好的生存、生活环境。发展应是可持续发展,人类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是发展应遵循的原则,而发展的目标是保证公平。道家提倡人类要与自然和谐共生,认为“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道通为一”(《庄子·齐物论》)。道家指出,人、社会、自然是有机整体,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界。这些观点是我们正确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基础。从道家“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有机整体思想出发,今天人类的发展不仅要关注个人的利益,更要照顾其他生命和自然界的利益,要有利于“人、社会、自然”整体系统的发展,尤其是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有利于生态的保护。

科学发展是摆在人类面前的时代主题。如改变原有的工业生产模式,提倡清洁生产,即利用现代科技使生产中废物减量、污染降低、工艺清洁,采用少投入、低污染、低能耗的新工艺;再如,发展生态农业等等。老子提倡“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是“平等与均衡”发展思想的体现,也是今天科学发展应遵循的理念。道家把自然界生态平衡的现象归结为“减损有余来补充不足”,认为人类要遵守“将欲夺之,必先予之”的资源消耗守恒观念。《庄子·齐物论》指出,“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其意是说事物的形成和毁灭没有明确界限,一事物的消散促成另一事物的形成,此事物的形成即预示着彼事物的毁灭。道家的生态智慧启示我们,要发展就要改变传统的资源消耗方式,降低消耗,有限度地索取自然资源,合理有效利用资源进行生产,在实践中以科学社会发展观为指导,达到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

矿区内节理裂隙发育,赋矿层礁灰岩中大量不规则的垂直、斜交、平行于层理的不规则(弯曲状)裂隙;上覆白云岩中节理裂隙发育尤甚,短小节理纵横交错;下伏地层(清虚洞组下段第三亚段底界面以下)中节理裂隙发育相对较少。赋矿层礁灰岩不规则(弯曲状)裂隙见铅锌矿化,下伏与上覆地层节理裂隙中尚未发现含矿。

当然,对于先秦道家的生态思想我们需要辩证的对待。道家生态思想不是在深刻认识生态规律基础上产生的,其时代背景是科学与技术未曾高度发展,因此带有一定的直观性和猜测性。而今天的生态危机、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也不能归于仅仅是意识、观念的问题。合理、全面地评价先秦道家的生态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其进行现代改造及转化,对于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葛容晋.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194.

[2][3](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M].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55,303.

[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8.

EcologicalPhilosophyandModernValueinTaoistCultureofPre-QinDynasty

HAN Yi-fei

(School of Marxism,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Hebei, 050024 China)

Abstract:The environmental is deteriorating and ecological crisi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now days, which has caused worries and thinks about ecological issues. Humans call for " conservation culture".The culture of Pre-Qin Taoism is one of the essenc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view of ecological nature, such as ecological freedom, ecological equality, ecological values, ecological practice and other views is one of the ideological basis and culture source of contemporary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o establish correct ecological ethics for us,cultivate healthy life values,the practice scientific concept of social department.

Keywords:Pre-Qin; Taoist; ecological philosophy; modern Value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38(2019)05-0047-03

收稿日期:2019-02-15

作者简介:韩亦菲(1996-),女,在读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研究。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文化自信视域下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研究(SD181054)

(责任编辑 董翔薇)

标签:;  ;  ;  ;  ;  ;  ;  ;  ;  ;  ;  ;  

韩亦菲:先秦道家文化中的生态哲学及现代价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