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病虫害电视预报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开展病虫害电视预报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一、开展病虫电视预报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邓彩霞[1](2021)在《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文中指出自然灾害风险一直以来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安全,也一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灾害治理经验的积累,人类的减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环境干预范围和深度的增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变得紧张,灾害风险日益加剧。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是一个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特点于一体的省份,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的安全风险时刻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青海特定的环境条件决定了当地灾害频发,同时也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点。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和基础。青海农牧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系统脆弱,受到自然灾害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程度较高,被认为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最薄弱地区。青海气象灾害多发,雪灾是青海省畜牧业的主要灾害,全省牧业区每年冬春期间不同程度遭受雪灾,“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已成为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下,“黑天鹅”型雪灾不但对农牧民安全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形成挑战,而且还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能力,思考如何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刻不容缓。随着情景分析法在危机管理领域的应用,情景分析和构建被认为是提升应急能力的有效工具,对于农牧社区雪灾的减灾而言,在情景构建基础上所形成的实践分析结果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战略指导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提升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这一核心问题,以情景分析理论、危机管理理论、极值理论、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实地调查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以“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为理论分析工具,首先从致灾因子的分析着手,对青海省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进行识别;其次通过情景要素分析、关键要素选择、情景描述等方面着手对识别的典型灾害进行“最坏可信”情景构建,然后基于典型灾害的情景构建梳理出相应减灾任务,总结归纳出农牧社区不同减灾主体完成减灾任务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条件,并结合现实对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最终分别从规则准备、资源准备、组织准备、知识准备、行动规划等方面提出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策略。本研究认为随着应急管理体系从“以体系建构”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的转变,着眼于全方位的能力建设,提升灾害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是农牧社区减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支撑应急全过程,以及应急管理中基础性行动的应急准备是能力建设的抓手。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这一基础性行动其关键在于一个具备战略能力、拥有良好灾害价值观的领导体系,运用情景构建做好全面应急准备。完善的规则体系是应急准备、乃至采取应急行动所应遵循的的法定依据和行为准则;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危机应急法规建设是做好农牧社区减灾工作的前提;良好的组织架构是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关键,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在农牧区减灾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责任,坚持村社本位,实现以农牧民群众为主体,多元主体有效整合,形成灾害治理的协同格局。完备的知识准备是激发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获取和累积灾害知识,形成正确的灾害价值观,占据减灾的主动地位;有针对性的借助信息技术,培养专门人才推动减灾专业化,助推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资源准备是农牧社区的减灾保障,构建合理的社区公共应急资源体系关键在于资源结构的优化。优先准备风险级别较高的减灾资源,优化资源存储数量和公共应急资源存储点,做好潜在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实现有限资源效用最大化。农牧社区减灾,规划先行,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减灾指标体系是青海农牧区减灾管理的“指挥棒”,一项科学周密的专项减灾规划,是农牧区减灾任务实施的“路线图”和“控制表”。总之,在青海农牧社区灾害治理中,灾害情景构建与分析为灾害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典型灾害具象化的“最坏可信情景”,让应急决策者、社区及其成员通过了解当前灾害态势,明确自身管理薄弱点,掌握可控干预节点,做好工作安排和充分的应急准备,预防灾害风险或者遏制灾后事态走向最坏局面。基于情景分析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研究对于改进和完善现行农牧社区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实现区域社会平安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王思源[2](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张倩[3](2021)在《新中国成立后苏北地区的蝗灾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史晓玲[4](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表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郑玲玲[5](2020)在《S省基于物联网的农业病虫害测报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农业大国,数千年的农耕文化造就了人类社会的文明,为中华文明的文化发展、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21世纪,农业现代化的蓬勃发展日趋迅猛,信息化水平成为新时代的农业核心助力。本论文基于当前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的革新及在农业领域的落地,论述了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智能网关设备在农业病虫害测报领域的应用情况及所带来的实际管理效益。以S省为例,深度介绍了该省农业植保体系在病虫害方面的测报、防治工作的内容,通过对测报的需求、方式、流程、业务功能等全面分析,发现了现有测报体系及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运用PEST分析法、关键成功因素法,结合物联网智能网关设备与信息能力,围绕S省农业病虫害的测报综合服务、管理能力提升为目标,对S省病虫害测报信息系统及价值进行研究。本次研究,以测报管理综合服务为基础,以行业发展和用户需求为导向,重点加强病虫害测报、防治方面的能力提升,实现实时监测管理平台、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大数据中心的建设,以期打破过去管理上的壁垒,解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提升决策效率,实现增产增量的战略目标。

教育部[6](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阎合[7](2020)在《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时空流行特点与风险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由金黄壳囊孢(Cytospora chrysosperma)引起的杨树腐烂病是一种枝干病害,在中国“三北”地区发生严重,已造成大量杨树死亡。控制杨树腐烂病的核心是预防,而摸清病害的流行规律是预防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在整理分析中国东北地区自2002年至2015年共14年间杨树腐烂病发生数据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纬度、海拔,不同森林经营区,不同功能区等分类方式,对比分析杨树腐烂病在不同类型区域的流行趋势;并以县(区、市)行政单元作为样本统计单元,采用时空扫描统计量(Sa TScan)技术,并结合回顾性时空扫描方法,分析了14年间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的时空分布与流行特点及其聚集模式;通过Max Ent模型与Arc GIS技术,结合不同环境变量对病害发生的贡献率,对杨树腐烂病潜在分布区及其适宜性进行了分析,预测了不同气候变化下未来30年和50年潜在分布区的变化情况,并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杨树腐烂病在东北地区传播扩散的风险性进行分析。旨在为该病害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的发生趋势与纬度区间的相关性并不显着,但相同纬度下高海拔地区的发病率明显低于低海拔地区。不同森林经营区中,杨树腐烂病发生程度差异较大,松辽平原农田防护林区林木种类相对单一,构成了一个相对集中的杨树腐烂病地理分布区;在长白山脉沿线与大兴安岭南部,常年以中、低程度发生;大兴安岭北部与小兴安岭基本不发生。不同功能区中,城市园林绿化区的发病率高于农田防护林区,且在整体发病率越高的地区,差异越显着。2、中国东北地区的杨树腐烂病平均发生率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均上升速度为27.62%。14年间共有149个县累计901县(次)受害,但不同地区发病率差异较大。病害的时空分布呈现“爆发-聚集-蔓延-稳定”的特点。病害的空间聚集效应明显。2002-2015年累计发病面积扫描显示1个一类聚集区和4个以上的二类聚集区;分年度空间扫描统计,探测到14个一类聚集区和37个二类聚集区,显示出“扩张-集中-扩张”的三阶段变化规律。一类聚集区主要集中在辽宁省(LLR=86469.86,p<0.001)。病害也表现出显着时空聚集效应,2002-2015年连续时间维度的时空扫描结果显示,存在1个一类聚集区和6个二类聚集区。一类聚类区集中在辽宁省,出现于2009-2015年(LLR=64182.00,p<0.001)。时空动态分析显示未来杨树腐烂病在局部区域的爆发流行可能更加趋于频繁和严重。3、杨树腐烂病在中国东北地区的适宜分布区覆盖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内蒙古东北部地区。在19个环境变量中,对腐烂病的发生影响最大的环境变量是降水量变异系数、最暖季度降水量和温度季节性变化的标准差,它们对病害发生的影响分别达到模型贡献率的28.0%、25.3%、24.8%。未来30年和50年杨树腐烂病在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和适宜程度出现扩张、加重的趋势。其中辽宁、吉林、黑龙江的大部分地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最适宜分布区呈现出加重趋势,内蒙古北部和西部的各等级适宜区在向外扩张,适宜等级有上升趋势。4、风险性分析结果显示,杨树腐烂病的寄主在中国东北地区分布广泛,病害的发生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危害。同时,该病害的潜伏侵染特征,造成苗木调运过程中的检疫鉴定困难,定殖后的防治难度大。杨树腐烂病风险综合评价值R=1.87,在中国东北地区属于中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的风险较大,监测和防控的重点应以发生区的防治和检疫为主。

马映荣[8](2020)在《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植物保护技术》教材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显着。中等职业学校承担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其教育的优质输出是每一位从事职业教育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中职教育的高质量输出又直接的反映在专业教学的每一堂课上,因此对于专业教材的充分挖掘分析对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植物保护技术》第三版为研究对象,以众多教育学者研究成果以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使用结构分析方法,并结合系统论教材分析模型的方法对教材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教材整体分析、教材局部分析和教材使用建议三个方面,以明确教材编写意图,挖掘教材中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领会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渗透,将教材中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编排与中职生心理特点和智力类型相结合,提出了相应使用建议。在分析过程中也将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通过分析,认为教材在整体设计中始终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以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为目的,在编排上以植物保护工作过程为基本依据,整体上分为两部分内容,首先是基于植物保护工作过程的基本内容学习,其次是基于植物保护工作的针对性学习和训练,为学生系统学习植物保护工作流程和专业知识技能提供了载体。局部分析发现,教材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了合理搭配,在每一项目编排了任务学习和技能训练,将植物保护工作细分为不同的片段,再将知识和技能渗透于其中,切实为提升学生植物保护工作能力奠定基础。对审美要素分析认为,教材趣味性的体现有待进一步改进,可以适当增设和植物保护工作或专业就业前景相关栏目,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并拓展学生视野。在教材使用过程中,建议结合本地常见病虫害为例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本课程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同时让学生依据教材内容,以本地特色作物为对象调查病虫害发生情况,提升专业能力。其次通过创设情景,并使用合作学习、汇报演讲等多种形式满足学生社会需求、自尊需求,从而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对于中职专业课教学而言,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隐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理念,研究教材内容编排规律,将教材内容与学生思维类型和真实需求相互结合。高效能的实施课堂教学,以获得良好教学效果,促进中职教育质量的提升。

于艳丽[9](2020)在《地理标志保护下茶农绿色生产行为及其收入效应研究 ——以茶农施药环节绿色生产为例》文中指出茶农的绿色生产行为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标的主要实现路径。绿色生产不仅可以保护环境,打造“绿水青山”,在“优质优价”市场体系完善的条件下,还可以有效提高绿色生产的茶叶价格,实现农户收入的“金山银山”。而且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是将农产品质量导向放在首位的时代,而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是缓解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严峻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恶化风险的关键途径之一,严格控制农户施药行为成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发展绿色农业,生产生态产品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经之路。近年来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尤其是茶叶等经济作物尤为突出,农业部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对农药的消费量仍居世界首位,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是发达国家的一倍以上,农药利用率也远低于发达国家50%~65%的平均水平。如何有效推进农户施药减量化、确保在安全间隔期内采茶及采取物理防治措施,使绿色生产成为农户的自觉行动,实现政府以最低监管成本达到最优监管效果的目标,是理论界和政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地理标志保护区地方政府、社区等基层组织对小规模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监督管理更为规范,因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声誉主要来源于原产地,为了维护共有的品牌效应,农户必须要严格按照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规范进行生产,也为保证地理标志产品的品质要求和品牌价值,社区等基层组织必须更加重视对生产者生产行为的监督。因此,利用地理标志保护来提升茶农的绿色生产行为,在提升绿色生产行为的同时提高茶农的收入效应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基于地理标志保护视角,利用陕西、四川、浙江及安徽四个省份的818户农户数据、45份村级数据、8份茶叶产业管理部门数据、98个合作社数据及131份茶厂数据,考察了地理标志保护主体对茶农绿色生产行为影响的内在作用机理和影响效应,并提出推动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及提升农户绿色生产收入效应的对策建议。由此,本文的重要研究结论如下:(1)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空间集聚现象明显,对不同地区其绿色生产行为的集聚状况不同,陕西省农户的减量施药行为概率集聚比较明显,而安徽省和浙江省的农户在减量施药行为方面的集聚效应不明显;确保在安全间隔期采茶方面,安徽省与浙江省的集聚现状较为明显,而陕西省的茶农未能确保在安全间隔期采茶的行为集聚较多;安徽省农户采取物理防治措施的概率较多一点,而浙江省茶农未能采取物理防治措施的行为集聚最明显。(2)通过地理标志保护对农户绿色生产认知影响实证分析可知:在没有其他地理标志保护主体参与的情境下,政府保护力度有力地提升了茶农的绿色生产认知;当有社区保护加入时,政府保护力度无显着影响,而社区保护力度则会有力提升茶农的绿色生产认知;收购商保护力度对茶农绿色生产认知有负向显着影响。农户收入分化对茶农绿色生产认知有显着负向影响,而职业分化对茶农绿色生产认知有正向影响,主要原因在于具有兼业化的农户一般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因此兼业化对茶农绿色生产认知有正向影响,但因兼业带来的茶农绿色生产素养差异不大,因此影响不显着。(3)地理标志保护力度对茶农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也存在异质性,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地理标志保护中的社区保护力度能显着促进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水平,社区保护力度对农户减少施药量、保证在安全间隔期内采茶均有显着正向影响;而合作社保护力度对农户物理防治措施的采纳有显着促进作用;绿色生产认知能显着影响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尤其是安全风险认知能显着促进农户减量施药行为、在安全间隔期内采茶及提高农户物理防治措施采纳率;而绿色生产标准认知对农户确保在安全间隔期采茶有显着抑制作用,但对减量施药行为有显着促进作用;绿色生产认知在政府保护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影响中有显着的中介效应。(4)地理标志保护对农户非绿色生产中的无知与无良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如下:有过量施药行为的茶农中,69%的茶农是一种无良行为,无知行为仅占31%,但未按安全间隔期采茶的茶农中,65%的茶农是一种无知行为,无良行为占35%;而且不同地区茶农非绿色生产中的无知与无良行为存在差异化的空间聚集现象;依据政府、社区及收购商保护力度对无知与无良行为的差异化影响程度,针对不同的无知与无良行为分布,在不同区域采取差异化的地理标志保护策略。(5)本文通过对茶农绿色生产的收入效应实证分析可得以下结论:茶叶种植户不同安全间隔期内采茶行为决策对茶叶收入产出效应影响显着,减量施药组的茶农茶叶收入水平低于未减量施药组的茶农收入水平,但确保在安全间隔期采茶或采取物理防治措施组的茶农茶叶收入水平均高于未能确保在安全间隔期采茶或未采取物理防治措施组的茶农茶叶收入水平。

刘奕[10](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二、开展病虫电视预报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展病虫电视预报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社区减灾能力研究
        1.2.2 情景分析法相关研究
        1.2.3 情景分析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用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设计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灾害情景分析
        2.1.2 农牧社区
        2.1.3 社区减灾能力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情景分析理论
        2.2.2 危机管理理论
        2.2.3 极值理论
        2.2.4 复杂系统理论
    2.3 研究设计
        2.3.1 基于“情境—任务—能力”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分析框架
        2.3.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基于致灾因子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3.1 农牧社区孕灾环境分析
        3.1.1 农牧社区自然环境
        3.1.2 农牧区社会经济状况
    3.2 农牧社区致灾因子分析
        3.2.1 气象致灾因子
        3.2.2 地质致灾因子
        3.2.3 生物致灾因子
    3.3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
        3.3.1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表现
        3.3.2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
        3.3.3 农牧社区灾情分析
        3.3.4 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情景构建
    4.1 农牧社区的雪灾情况
        4.1.1 雪灾的成因及影响
        4.1.2 近年来青海雪灾事件
        4.1.3 雪灾区域选择
    4.2 农牧社区特大雪灾情景构建
        4.2.1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构建的参数分析
        4.2.2 基于极值理论的关键情景参数选择
        4.2.3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描述
        4.2.4 雪灾演化过程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灾害情景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任务与能力分析
    5.1 农牧社区多元减灾主体
        5.1.1 政府组织
        5.1.2 社区组织
        5.1.3 居民个体
        5.1.4 社会力量
    5.2 基于雪灾情景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分析
        5.2.1 基于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社区常规减灾任务
        5.2.2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任务识别
        5.2.3 雪灾情景下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
        5.2.4 基层政府雪灾减灾任务归属
    5.3 基于任务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分析
        5.3.1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能力分析
        5.3.2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方案设计
        5.3.3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模型
        5.3.4 农牧社区雪灾能力矩阵分析
        5.3.5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实践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面向能力构建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对策
    6.1 规则准备:提升制度运行能力
    6.2 组织准备:提升应对协调联动能力
    6.3 资源准备:提升持续保障能力
    6.4 知识准备:激发农牧社区减灾动力
    6.5 行动规划:增强行动执行能力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和学术贡献
        7.1.1 研究结论
        7.1.2 学术贡献
    7.2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1 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2 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3 第三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4 青海省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
附录5
附录6 青海农牧区雪灾减灾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7 青海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公众评判

(2)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二、研究背景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五、研究思路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六、研究方法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一)能动性
        (二)实践性
        (三)真实性
        (四)发展性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一)学科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S省基于物联网的农业病虫害测报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分析
    2.1 物联网技术相关理论
    2.2 物联网网关相关功能
    2.3 病虫害防治手段定位
    2.4 信息系统研究理论
    2.5 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思路
        2.5.1 基于SOA思想实现系统整合
        2.5.2 基于模块化、组件化的应用开发
        2.5.3 基于可持续的运行保障技术
        2.5.4 系统安全设计
第三章 病虫害测报系统现状与需求分析
    3.1 病虫害测报系统现状
        3.1.1 政治环境现状
        3.1.2 经济环境现状
        3.1.3 社会环境现状
        3.1.4 技术环境现状
    3.2 现有病虫害测报系统问题分析
        3.2.1 业务管理效能问题
        3.2.2 业务服务及应急能力问题
    3.3 问题引发的原因分析
        3.3.1 管理局限性
        3.3.2 技术局限性
    3.4 物联网技术的病虫害测报系统需求分析
        3.4.1 农业病虫害测报业务新时期发展需求
        3.4.2 综合管理业务系统服务趋势分析
        3.4.2.1 测报方式需求分析
        3.4.2.2 数据积累利用分析
        3.4.2.3 病虫害检测数据传输方式分析
        3.4.2.4 统一规范标准的大融合平台分析
        3.4.3 综合管理业务系统目标需求分析
第四章 测报系统的整体设计
    4.1 整体设计
        4.1.1 测报系统总体设计目标
        4.1.2 测报系统设计原则
        4.1.3 总体设计架构及平台单元
        4.1.3.1 病虫害智能监测站设计
        4.1.3.2 病虫害物联网实时监测管理平台设计
        4.1.3.3 病虫害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平台设计
        4.1.3.4 病虫测报大数据平台设计
        4.1.3.5 “农乐网”APP系统设计
    4.2 测报系统详细设计
        4.2.1 病虫害智能监测站核心能力及具体设计
        4.2.1.1 物联网智能网关系统
        4.2.1.2 病虫害物联网数据分析系统
        4.2.1.3 病虫害预警系统
        4.2.2 病虫害物联网实时监测管理平台设计
        4.2.2.1 功能架构
        4.2.2.2 基本信息管理
        4.2.2.3 设备管理
        4.2.2.4 数据管理
        4.2.3 病虫害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平台设计
        4.2.3.1 功能架构
        4.2.3.2 多途径数据采集平台
        4.2.3.3 综合图形分析能力
        4.2.3.4 地图分析能力
        4.2.3.5 系统安全及业务管理
        4.2.4 病虫测报大数据平台设计
        4.2.4.1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数据库
        4.2.4.2 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模型
        4.2.4.3 平台实施计划
        4.2.5 “农乐网”APP设计
    4.3 流程保障
        4.3.1 服务需求分析
        4.3.2 服务保障流程
        4.3.2.1 业务实施服务保障流程
        4.3.2.2 培训服务流程
        4.3.2.3 运维服务
        4.3.3 确保服务质量的技术、组织保障措施
第五章 物联网病虫害测报系统实际效益分析
    5.1 重塑系统及管理新模式,提升管理效能
        5.1.1 统一系统及设备标准
        5.1.2 全面规划提升安全标准
        5.1.3 制定数据标准,构建大数据能力
    5.2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时空流行特点与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杨树腐烂病的研究概况
        1.1.1 杨树腐烂病的病原菌
        1.1.2 杨树腐烂病症状
        1.1.3 杨树腐烂病的侵染循环
        1.1.4 影响杨树腐烂病发生的因素
        1.1.5 杨树腐烂病的综合防治
    1.2 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
    1.3 在时-空尺度上研究植物病害流行的方法
        1.3.1 扫描统计量(Scan statistic)的发展
        1.3.2 扫描统计量的工作原理
    1.4 物种适生区预测与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研究概况
        1.4.1 物种适生区预测研究概况
        1.4.2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研究概况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2 研究目的
        1.5.3 研究意义
        1.5.4 研究内容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大兴安岭地区
    2.2 呼伦贝尔护牧林区
    2.3 松辽平原地区
    2.4 小兴安岭地区
    2.5 长白山脉地区
3 中国东北地区不同类型区域对杨树腐烂病流行的影响
    3.1 数据获取
        3.1.1 测报数据
        3.1.2 NDVI数据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杨树腐烂病的发生与纬度和海拔的关系
        3.2.2 杨树腐烂病的发生与不同森林经营区的关系
        3.2.3 杨树腐烂病发生与不同功能区的关系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杨树腐烂病在不同纬度与海拔地区的流行趋势
        3.3.2 杨树腐烂病在不同森林经营区的流行趋势
        3.3.3 杨树腐烂病在不同功能区的流行趋势
    3.4 小结与讨论
4 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时空传播与聚集效应
    4.1 数据获取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杨树腐烂病整体发生趋势
        4.3.2 杨树腐烂病分县区发生趋势
        4.3.3 杨树腐烂病时空分布规律
        4.3.4 杨树腐烂病空间聚集效应
        4.3.5 杨树腐烂病时空聚集效应
    4.4 小结与讨论
5 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潜在分布区预测及风险性分析
    5.1 数据获取
        5.1.1 测报数据
        5.1.2 生物气候数据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潜在分布区预测分析
        5.2.2 风险性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潜在分布区预测分析
        5.3.2 风险性分析
    5.4 小结与讨论
6 主要结论与创新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植物保护技术》教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
        二、教材
        三、教材分析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系统理论
    第二节 情景学习理论
    第三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第四节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维类型
第三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思路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结构分析法
        二、基于系统论的教材分析方法
        三、文献研究法
第四章 《植物保护技术》教材整体分析
    第一节 教材编写背景和指导思想
    第二节 教材内部结构分析
    第三节 教材外部联系分析
        一、教材内容与初中生物学和化学知识的联系
        二、教材内容与农作物植保员中级工标准的联系
        三、教材与中职学校专业目标的联系
    第四节 教材整体功能分析
        一、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功能
        二、知识传递功能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第五章 《植物保护技术》教材局部分析
    第一节 项目一认知昆虫的局部分析
        一、知识要素分析
        二、技能要素分析
        三、审美要素分析
    第二节 项目二认知植物病害的局部分析
        一、知识要素分析
        二、技能要素分析
        三、审美要素分析
    第三节 项目三植物病虫害的田间调查和统计的局部分析
        一、知识要素分析
        二、技能要素分析
        三、审美要素分析
    第四节 项目四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的局部分析
        一、知识要素分析
        二、技能要素分析
        三、审美要素分析
    第五节 项目五农药的使用的局部分析
        一、知识要素分析
        二、技能要素分析
        三、审美要素分析
    第六节 项目六至项目十一的局部分析
        一、知识要素分析
        二、技能要素分析
        三、审美要素分析
第六章 教材使用建议及教学设计案例
    第一节 教材使用建议
        一、结合本地特色,充分利用教材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二、创设真实情境,满足学生合理需求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第二节 教学设计案例
        一、昆虫的外部形态教学设计案例
        二、教学反思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研究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反思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9)地理标志保护下茶农绿色生产行为及其收入效应研究 ——以茶农施药环节绿色生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项目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1.3.1 地理标志保护研究
        1.3.2 多主体协同治理研究
        1.3.3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研究
        1.3.4 绿色生产收入效应研究
        1.3.5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地理标志保护
        2.1.2 茶农绿色生产认知
        2.1.3 茶农绿色生产行为
        2.1.4 绿色生产收入效应
        2.1.5 无知与无良行为
    2.2 理论分析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多主体协同治理理论
        2.2.3 经济地理学理论
        2.2.4 计划行为理论
    2.3 理论框架构建
        2.3.1 地理标志保护对农户绿色生产影响的理论分析
        2.3.2 地理标志保护下茶农绿色生产行为及效应的作用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理标志保护区茶农绿色生产行为现状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3.2 茶农基本特征
    3.3 样本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现状
        3.3.1 样本农户绿色生产认知现状
        3.3.2 样本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现状
        3.3.3 不同地理标志品牌下样本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状况
        3.3.4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空间分布状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理标志保护力度的测度及解析
    4.1 地理标志保护指标体系建立
        4.1.1 数据说明
        4.1.2 各类指标设计原则
    4.2 地理标志保护的测度过程
        4.2.1 测度方法
        4.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4.2.3 因子分析结果
    4.3 地理标志保护力度的特征分析
        4.3.1 各地理标志保护力度原始表征指标的分析
        4.3.2 各地理标志保护力度的区域差异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理标志保护对茶农绿色生产认知的影响分析
    5.1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5.2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5.2.1 数据来源
        5.2.2 绿色防控认知测度
        5.2.3 不同特征农户样本描述性统计
        5.2.4 总体样本描述性统计
    5.3 计量经济模型与实证分析结果
        5.3.1 计量经济模型
        5.3.2 实证分析结果
        5.3.3 农户分化的调节效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理标志保护对茶农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分析
    6.1 理论基础及模型设立
        6.1.1 理论基础
        6.1.2 模型建立
    6.2 数据来源、样本描述性统计
        6.2.1 样本选择来源及数据来源
        6.2.2 样本描述性统计
    6.3 估计结果与分析
        6.3.1 模型估计结果
        6.3.2 中介效应检验
        6.3.3 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地理标志保护下茶农绿色生产行为收入效应分析
    7.1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对茶叶收入效应影响机理分析
    7.2 茶叶收入效应计量模型设定
        7.2.1 计量模型设定
        7.2.2 平均处理效应估计
    7.3 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性统计
    7.4 绿色生产行为效应估计结果
        7.4.1 减量施药行为效应的估计结果分析
        7.4.2 在安全间隔期采茶效应的估计结果分析
        7.4.3 采用物理防治措施效应的估计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地理标志保护下茶农绿色生产完善路径分析
    8.1 数据来源
    8.2 农户无知与无良视角下的地理标志保护完善路径
        8.2.1 样本描述性统计
        8.2.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8.2.3 “无知”与“无良”概率空间分布
        8.2.4 “无知”与“无良”行为的实证分析
    8.3 优质优价视角下的地理标志保护完善路径
        8.3.1 样本描述性统计
        8.3.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8.3.3 实证分析结果
    8.4 地理标志保护主体下绿色生产完善路径
        8.4.1 理论机理
        8.4.2 地理标志保护实现路径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完善现有制度环境,提高茶农绿色生产水平
        9.2.2 多方主体普及茶叶绿色生产知识,提高茶农绿色生产认知
        9.2.3 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力度,提升茶农绿色生产行为水平
        9.2.4 制定因地制宜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有效规制非绿色生产行为
        9.2.5 完善“优质优价”市场体制,提升茶农绿色生产的收入效应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地理标志保护下茶农绿色生产行为及其效应研究
致谢
个人简历

(10)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四、开展病虫电视预报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D]. 邓彩霞. 兰州大学, 2021(09)
  • [2]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新中国成立后苏北地区的蝗灾治理研究[D]. 张倩.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5]S省基于物联网的农业病虫害测报系统研究[D]. 郑玲玲.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7]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时空流行特点与风险分析[D]. 阎合.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8]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植物保护技术》教材分析[D]. 马映荣.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地理标志保护下茶农绿色生产行为及其收入效应研究 ——以茶农施药环节绿色生产为例[D]. 于艳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10]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标签:;  ;  ;  ;  ;  

开展病虫害电视预报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