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星天线的支架论文和设计-王立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卫星天线的支架,支架包括龙伯球固定板、升降机构、馈源支架;龙伯球固定板通过升降机构倾斜固定在底板上;龙伯球固定板低端垂直投影处于底板垂直投影范围以外。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对底板的裁剪,实现龙伯球固定板的较低侧可以低于底板,从而降低天线的整体高度;升降机构可调节龙伯球固定板的倾斜角度,以适应不同地域的寻星需求。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卫星天线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龙伯球固定板、升降机构、馈源支架;所述龙伯球固定板通过升降机构倾斜固定在底板上,馈源支架固定在龙伯球固定板的下表面;所述龙伯球固定板低端垂直投影处于底板垂直投影范围以外。

设计方案

1.一种卫星天线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龙伯球固定板、升降机构、馈源支架;所述龙伯球固定板通过升降机构倾斜固定在底板上,馈源支架固定在龙伯球固定板的下表面;所述龙伯球固定板低端垂直投影处于底板垂直投影范围以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星天线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龙伯球固定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龙伯球的放置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星天线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馈源支架固定在龙伯球固定板的下表面,馈源固定在馈源支架上,与龙伯球组成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卫星天线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馈源支架上开设有腰型孔,馈源通过螺栓穿过腰型孔固定在馈源支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卫星天线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馈源支架上开设有4个腰型孔,4个腰型孔环形排列,形成一个环形通道,以使馈源能够以环形通道的圆心为中心转动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卫星天线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馈源支架包括垂直段和平行段,垂直段与平行段形成L形结构;所述垂直段垂直于龙伯球固定板,平行段平行于龙伯球固定板;平行段的端部伸至龙伯球底部,固定所述馈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一种卫星天线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第二柱体的顶端与龙伯球固定板的下表面铰接,底端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所述第一柱体高于第二柱体,第一柱体处于龙伯球固定板的较高侧,且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其中一个高度可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卫星天线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高度可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卫星天线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为伸缩杆,其上设置有刻度尺。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卫星天线的支架。

背景技术

卫星天线是现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卫星天线的作用是收集由卫星传

来的微弱信号,并尽可能去除杂讯。

动中通是“移动中的卫星地面站通信系统”的简称。通过动中通系统,车辆、轮船、飞机等移动的载体在运动过程中可实时跟踪卫星等平台,不间断地传递语音、数据、图像等多媒体信息,可满足各种军民用应急通信和移动条件下的多媒体通信的需要。

目前的动中通天线系统中,多采用两轴、三轴或者四轴跟踪技术,包括方位轴、俯仰轴、横滚轴和极化轴,这种结构在车载或船载动中通中可以实现稳定的寻星和跟踪卫星的功能。但是,这样的结构方式存在固有的缺点,即通过方位转动、俯仰转动、横滚转动和极化调节的动中通天线就会严重增加系统的体积重量,特别是在车载动中通中。车载体无法接受过高的剖面结构和过重的整机重量,从而对汽车载体提出了比较高的需求,限制车载动中通的使用场景。通常的方式是以牺牲天线增益的前提下降低天线剖面和重量,以满足车载平台的要求,但是这样会产生通信速率降低频繁丢星甚至造成通信链路中断。

目前卫星通信卫星多使用的是同步轨道卫星,在不同的维度的情况下,所需要的天线的仰角不同,在低纬度的地方所需的仰角低,在高纬度的地方所需要的仰角大,所以在低纬度的地方天线的高度可以更低。现有技术中的卫星俯仰角或是不能调节,或是调节之后剖面高度过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卫星天线的轮廓,以及对不同地域的寻星需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卫星天线的支架,包括龙伯球固定板、升降机构、馈源支架;所述龙伯球固定板通过升降机构倾斜固定在底板上,馈源支架固定在龙伯球固定板的下表面;所述龙伯球固定板低端垂直投影处于底板垂直投影范围以外。

优选的,所述龙伯球固定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龙伯球的放置孔。

优选的,所述馈源支架固定在龙伯球固定板的下表面,馈源固定在馈源支架上,与龙伯球组成透镜。

优选的,所述馈源支架上开设有腰型孔,馈源通过螺栓穿过腰型孔固定在馈源支架上。

优选的,在所述馈源支架上开设有4个腰型孔,4个腰型孔环形排列,形成一个环形通道,以使馈源能够以环形通道的圆心为中心转动调节。

优选的,所述馈源支架包括垂直段和平行段,垂直段与平行段形成L形结构;所述垂直段垂直于龙伯球固定板,平行段平行于龙伯球固定板;平行段的端部伸至龙伯球底部,固定所述馈源。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第二柱体的顶端与龙伯球固定板的下表面铰接,底端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所述第一柱体高于第二柱体,第一柱体处于龙伯球固定板的较高侧,且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其中一个高度可调。

优选的,所述第一柱体高度可调。

优选的,所述第一柱体为伸缩杆,其上设置有刻度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通过对底板的裁剪,实现龙伯球固定板的较低侧可以低于底板,在倾斜角度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降低龙伯球固定板较高侧的高度,从而降低天线的整体高度;

升降机构可调节龙伯球固定板的倾斜角度,以适应不同地域的寻星需求;

通过腰形孔的设计,可调节馈源角度,以调节接收不同信号;

通过在伸缩杆上设置标尺,可精确调整龙伯球固定板的倾斜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卫星天线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卫星天线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馈源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卫星天线的支架,用于固定龙伯球和馈源。

支架包括龙伯球固定板31、升降机构32、馈源支架33、压盖34。龙伯球固定板31大体为一方形板状结构,在其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放置龙伯球的放置孔311。由于龙伯球为球体,由上下对称的上半球和下半球组成,每个半球被分为多层,每层都由立体十字单元结构组合而成。每个十字单元的中心为一立方体,从球体外缘至中心,立方体体积越来越大。放置孔311的尺寸与龙伯球下半球的2\/3位置的截面差不多相同,使龙伯球正好卡在放置孔311上。压盖34的结构为与龙伯球固定板31形状相同的桶装结构,倒扣在龙伯球固定板31上,并通过螺钉与龙伯球固定板31固定。压盖34与龙伯球固定板31固定成整体后,二者之间的空间与龙伯球处于龙伯球固定板31上方的高度一致,甚至可以略小一点,以对龙伯球起到压制作用,使龙伯球稳定在放置孔311内,即使在颠簸路段,龙伯球也不会发生位移。

底板2同样为一板状结构,龙伯球固定板31处于底板2的上方,并通过升降机构32固定。升降机构32包括第一柱体321和第二柱体322,为了能够调节龙伯球固定板31的倾斜角度,本实施例将第一柱体321和第二柱体322两个都采用伸缩杆,或者其中一个采用伸缩杆,通过调节伸缩杆的长度,来调节龙伯球固定板31的倾斜角度。具体为:第一柱体321、第二柱体322的底端与底板2的上表面固定,可采用焊接、螺栓固定,顶端与龙伯球固定板31的下表面铰接。本实施例中,在龙伯球固定板31较高侧的两个拐角处分别固定两根伸缩杆(第一柱体321),在较低侧的两个拐角处分别固定两个第二柱体322,第二柱体322可以为伸缩杆,也可以为固定长度的杆体。

为了便于掌握龙伯球固定板31高度调节的精度,本实施在第一柱体321、第二柱体322上设置了刻度尺323,根据刻度尺323,可以轻松获得第一柱体321和第二柱体322的高低,进而可以计算出龙伯球固定板31的倾斜角度。

为了降低轮廓,本实施采用将底板2处于龙伯球固定板31较低侧裁剪,使龙伯球固定板31倾斜时,其较低侧可以低于底板2,从而降低整个天线的高度。

每一个放置孔311处于较高侧的板体下表面均固定一个馈源支架33,馈源支架33为一L形板状结构,其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龙伯球固定板31上,另一端固定馈源并悬空伸至龙伯球底部与龙伯球组成透镜。

如图3、图4所示,馈源支架33包括垂直段331和平行段332,垂直段331与平行段332形成L形结构;垂直段331垂直于龙伯球固定板31,平行段332平行于龙伯球固定板31;平行段332的端部伸至龙伯球底部,固定馈源。

自所述垂直段331的端部向板体内开设螺孔,螺钉穿过龙伯球固定板与螺孔配合,将馈源支架固定在龙伯球固定板的下表面。在平行段332的端部板面上开设有4个腰型孔333,腰型孔333具有一定弧度,4个腰型孔333环形排列,形成一个环形通道,馈源通过4个非金属螺钉与4个腰型孔333配合,实现固定的同时,可根据实际需要,以环形通道的圆心为中心调节,调整馈源的角度。

具体使用时,根据地域经纬度的差异,可通过伸缩杆调节龙伯球固定板31的倾斜角度,以适应不同地域的寻星需求。也可同调剂馈源的角度,满足信号接收的需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设计图

一种卫星天线的支架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5335.7

申请日:2019-01-0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4(安徽)

授权编号:CN209282384U

授权时间:20190820

主分类号:H01Q 1/24

专利分类号:H01Q1/24;H01Q1/12

范畴分类:38G;39B;

申请人:合肥若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合肥若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36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望江西路5089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1#嵌入式研发楼413室

发明人:王立;刘培帅;刘斌

第一发明人:王立

当前权利人:合肥若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景云

代理机构:34124

代理机构编号: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卫星天线的支架论文和设计-王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