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核铜模型物论文_钟爱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核铜模型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酪氨酸,咪唑,铜模,双核,活性,磷酸酯,动力学。

双核铜模型物论文文献综述

钟爱国[1](2008)在《夹心双核模型物Cp_2Cu_2稳定结构的量子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DFTBLYP/6-31G(d)及MP2/6-31G(d)等方法优化了夹心型双核模型物Cp2Cu2的分子结构。结果发现,横向/重迭型Cp2Cu2(Cs)比轴向/交叉型Cp2Cu2(D5h)的分子构型稳定;用能量分析方法探讨了该模型分子的优势作用项,发现决定分子总能量高低的不是原子(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而是前线分子轨道能级差的大小;同时还预言了该分子中的原子净电荷布居规律、前线分子轨道能量以及组成特征。(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08年11期)

袁代蓉[2](2004)在《含多个咪唑基双核铜酶模型物的合成及酚的邻位羟化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仿酶催化是生物有机化学领域的挑战性课题。近年来,仿酶催化研究进展迅速。酪氨酸酶在温和条件下能高效、高选择性实现单酚的邻位羟化(单酚酶活性)以及氧化邻二酚为邻二醌(儿茶酚酶活性)。本文对一部分双、叁核铜酶结构、功能及其反应机理和化学模拟工作的进展作了评述。鉴于咪唑基是双核铜蛋白活性中心的配位基团,以生物配体咪唑基为配位基团的模型物应能更好的模拟双核铜蛋白。全以咪唑基为配位基团的双核铜配合物在温和条件下催化邻羟化外加基质还未见报道。本文以苯酚为原料,与二溴代烷选择性偶联得到酚醚,经溴甲基化、咪唑季铵化和在碱存在下发生Hoffmann型消去反应合成了酚醚桥联的含多个咪唑基模型配体,以均叁甲苯为原料,按照类似路线,获得了多醚键桥联的多咪唑模型配体,随后与[Cu(CH3CN)4]ClO4反应制得了一系列的双核铜酶模型物。以2,4-二叔丁基苯酚(DTBP)为底物考察了模型物的单酚酶活性。考察发现该系列模型物都显示具有酚酶活性,其中用催化量的模型物5b,在温和条件下高产率、高选择性的由2,4-二叔丁基苯酚制备了3,5-二叔丁基邻苯二酚,其产率和选择性最高可达81.6%和94.8%,原料转化率达到87.2%。并讨论了其可能的反应机理。研究了溶剂,催化剂用量,底物浓度,反应时间等对邻羟化反应的影响,找到了该反应的适宜条件。本文所报道的双核铜酶模型物成功地模拟了酪氨酸酶的单酚酶活性.(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4-05-10)

肖蓉[3](2004)在《多咪唑双核铜酶模型物的合成和催化安息香及酚类的高选择性氧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金属酶的结构与功能,合成它们的模拟物,探索仿酶催化的高效高选择性及其在有机合成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是生物有机化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论文将当今有机化学中的两个重要前沿问题:高选择性有机合成反应与仿酶研究很好地结合起来,通过酪氨酸酶的有效模拟,进而实现迄今传统化学方法尚难成功的多种酚类化合物高选择性的邻位氧化反应,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大量研究工作表明,咪唑是优良的“生物配体”,它特异的质子授-受性能、共轭酸碱、亲核活性和选择络合性能,无论在天然酶还是人工酶中都起着极重要的作用,是现有文献报道的仿酶模型物中常用的吡唑、吡啶、胺类及亚胺类等配体难于代替的。 鉴于已有的模拟酪氨酸酶研究中,研究模型物氧合作用较多,催化外加基质的氧化较少,尤其尚未实现多种酚类化合物高选择性的邻位羟化反应。本文主要设计开发含多个咪唑配位基的新型仿酶模型,研究了它们的仿酪氨酸酶的催化活性,获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应用前景的创新性结果。 本文在模型物的设计中,针对传统模型物自身易于氧化失活的难题,将兼可配位又可作桥基的联咪唑引入模型物是文献中未曾报道过的。联咪唑是咪唑的偶联体,其双芳杂环的性质受到电子和立体因素的影响,表现为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和几乎平面的构型。这就提供了有利的配位和催化环境,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双配位基,可做为桥联配体。利用联咪唑还易于修饰的特点,引入侧臂基团后,可以合成结构不同的多咪唑配体。本文共设计合成了联咪哇衍生物、桥联苯并咪哇、醚桥联多咪哇、希夫碱四个系列49个新化合物,包括9个中间体,20个模型配体及20个相应的模型物。这些新型模型配体及模型物的结构各具特色,分别含二至四个咪哇基。模型分子有相对刚性和柔性部分,其活性部位保持一定的柔性是酶表现其催化活性的关键。 本文对合成方法和条件进行了反复探索,实现了简便高效的选择性合成。首次以双官能团的联咪哇与二澳代烷选择性N-烷化,得到联咪哇的烷基澳代中间体,经进一步多咪哇化或苯并咪哇化、联咪哇化生成含多咪哇配基的酶模型配体;首次以叁官能团的叁苯基叁节澳与二元醇选择性醚化桥联,经多咪哇化反应制得节醚桥联四咪哇模型配体;改进了酚醚桥联多咪哇配体的合成路线,以苯酚为原料,先与二澳代烷偶联成酚醚,再进行咪哇甲基化反应.避免了原路线中先咪哇甲基化、后偶联时,澳代烷与咪哇易于发生的季按化副反应,提高了产率。 通过对模型物的催化安息香的氧化研究,证实了模型物能够键合,活化氧。实验结果表明,双核Cu(D酶模型物催化安息香氧化的产率(7}80%)明显高于单核Cu(I)酶模型物(l企18%)和铜盐[Cu(CH3CN)4]CI认(2 1 .2%):除T希夫碱系列,其余联咪哇衍生物、桥联苯并咪哇、醚桥联多咪哇叁个系列均有模型物显示较好(氧化产率>6 00/0)的催化安息香的氧化反应的性能;实验结果还显示,双核模型Cu(I)与Cu(II)的催化活性相比,二价铜模型物活性较低,原因在于二价铜较一价铜稳定,氧化态不易变化,其次二价铜配位数较高,空间较拥挤,不利于底物键合。 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这些模型物对于酚的高选择性邻经化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在选定的条件下催化氧化2,4一二叔丁基苯酚(D珊P)的邻轻化反应,所有双核Cu(D模型物均有一定的催化效果,其中45、50、51的效果更好,使用催化量的模型物可以获得目标物3,5一二叔丁基邻苯二酚的产率和选择性分别为:72.9%一80.4%和83.0%一92.5%。若在干冰浴条件下,S1催化氧化的产率和选择性分别达到:81 .6%和94.8%,偶联产物(3,3’,5,5一四叔丁基一2,2一联苯二酚)的产率较低仅为4.5%,原料的转化率也达到了87.2%。因此,在温和条件下用催化量的模型物,首次高产率、高选择性地制备了3,5一二叔丁基邻苯二酚。所得3,5一二叔丁基邻苯二酚和偶联产物(3,3’,5,5一四叔丁基一,2-联苯二酚)经波谱验证。同时,45对其它单酚底物也显示了催化活性。 比较而言,模型物45、50、51的催化活性是其它类似模型物的一倍左右,无论是催化安息香的氧化产率还是单酚氧化产率,都比铜盐高3倍。50、51是第一次全以咪哇为配位基的成功的双核铜酶模型。 采用新型模型物在温和条件下键合氧分子、催化氧化安息香及多种单酚底物,成功地模拟了酪氨酸酶的酚氧化酶活性。关键词:酪氨酸酶,双核铜酶模型物,多咪哇配体,多咪哇双核铜配合物, 安息香的氧化,酚的邻轻化。(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4-04-30)

杨频,周春琼[4](2003)在《两种新稀土双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对磷酸二酯键模型物(BDNPP)和DNA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和表征了两种新的双核配合物 [Eu2 (bbimp) (CH3 COO) (CH3 CH2 O) 2 (CH3 CH2 OH ) ] (ClO4) 2 (A)和 [Nd2 (bbimp) (CH3 COO) (CH3 CH2 O) 2 (CH3 CH2 OH) ] (ClO4) 2 (B) .用紫外光谱法分别研究了磷酸二酯键模型物双 (2 ,4 二硝基苯基 )磷酸盐(BDNPP)与配合物 (A ,B)的水解动力学反应 .当BDNPP与A ,B的浓度均为 2 .5× 10 -5mol/L时 ,反应为二级反应 ;在 2 5℃ ,pH 7.2 6时 ,二级水解速率常数分别为 2 479(mol/L) -1·min-1,1678(mol/L) -1·min-1,半衰期分别为 16.1min和 2 3 .8min ,比单独的Eu3 + ,Nd3 + 水解BDNPP的速率均快得多 ,3 7℃时反应更快 ;在 2 5℃ ,pH 6.5 0~ 8.5 0时 ,两个反应的水解速率常数的lgK与pH值均呈正的线性关系 .两种配合物与小牛胸腺 (CT)DNA作用 ,使CTDNA最大吸收峰发生减色和红移 ,使溴化乙锭 (EB) DNA复合物体系荧光强度减弱 .两种配合物对超螺旋质粒pBR3 2 2DNA的断裂在 5 0℃ ,pH 8.0时 ,效果最好 .(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03年09期)

双核铜模型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仿酶催化是生物有机化学领域的挑战性课题。近年来,仿酶催化研究进展迅速。酪氨酸酶在温和条件下能高效、高选择性实现单酚的邻位羟化(单酚酶活性)以及氧化邻二酚为邻二醌(儿茶酚酶活性)。本文对一部分双、叁核铜酶结构、功能及其反应机理和化学模拟工作的进展作了评述。鉴于咪唑基是双核铜蛋白活性中心的配位基团,以生物配体咪唑基为配位基团的模型物应能更好的模拟双核铜蛋白。全以咪唑基为配位基团的双核铜配合物在温和条件下催化邻羟化外加基质还未见报道。本文以苯酚为原料,与二溴代烷选择性偶联得到酚醚,经溴甲基化、咪唑季铵化和在碱存在下发生Hoffmann型消去反应合成了酚醚桥联的含多个咪唑基模型配体,以均叁甲苯为原料,按照类似路线,获得了多醚键桥联的多咪唑模型配体,随后与[Cu(CH3CN)4]ClO4反应制得了一系列的双核铜酶模型物。以2,4-二叔丁基苯酚(DTBP)为底物考察了模型物的单酚酶活性。考察发现该系列模型物都显示具有酚酶活性,其中用催化量的模型物5b,在温和条件下高产率、高选择性的由2,4-二叔丁基苯酚制备了3,5-二叔丁基邻苯二酚,其产率和选择性最高可达81.6%和94.8%,原料转化率达到87.2%。并讨论了其可能的反应机理。研究了溶剂,催化剂用量,底物浓度,反应时间等对邻羟化反应的影响,找到了该反应的适宜条件。本文所报道的双核铜酶模型物成功地模拟了酪氨酸酶的单酚酶活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核铜模型物论文参考文献

[1].钟爱国.夹心双核模型物Cp_2Cu_2稳定结构的量子化学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

[2].袁代蓉.含多个咪唑基双核铜酶模型物的合成及酚的邻位羟化反应研究[D].四川大学.2004

[3].肖蓉.多咪唑双核铜酶模型物的合成和催化安息香及酚类的高选择性氧化[D].四川大学.2004

[4].杨频,周春琼.两种新稀土双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对磷酸二酯键模型物(BDNPP)和DNA的作用研究[J].化学学报.2003

论文知识图

1/kob与1/[S]t的关系图科研成果附表1 1998年获部级科技进步叁等奖...科研成果附表1 1998年获部级科技进步叁等奖...科研成果附表1 1998年获部级科技进步叁等奖...科研成果附表1 1998年获部级科技进步叁等奖...科研成果附表1 1998年获部级科技进步叁等奖...

标签:;  ;  ;  ;  ;  ;  ;  

双核铜模型物论文_钟爱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