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心抗拉强度论文_尤志国,陶志强,徐国强,韩玉涛,周云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轴心抗拉强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抗拉强度,轴心,混凝土,强度,抗压强度,立方体,岩心。

轴心抗拉强度论文文献综述

尤志国,陶志强,徐国强,韩玉涛,周云龙[1](2019)在《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在自密实混凝土中单掺、混掺聚丙烯长纤维、高分子聚合物纤维、50 mm钢纤维和35 mm钢纤维四种不同种类和尺寸的纤维,制作成棱柱体和立方体两种试件进行轴心抗拉试验,研究纤维种类、尺寸、掺量等因素对自密实混凝土抗拉强度的影响情况和混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当纤维的体积掺量小于0.3%时,纤维对基体抗拉强度的增强效果由强到弱的顺序是:50 mm钢纤维>35 mm钢纤维>聚丙烯长纤维>高分子聚合物纤维;而当纤维掺量较大时,两种合成纤维表现出更好的增强效果;长纤维优于短纤维的增强效果;当固定35 mm钢纤维掺量为20 kg/m~3时,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抗拉强度随着聚丙烯长纤维掺量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当其掺量为4 kg/m~3时,增强效果最佳,呈现出正混杂效应。(本文来源于《结构工程师》期刊2019年01期)

石燚,李凯[2](2017)在《钢纤维陶粒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及粘结锚固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钢纤维陶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粘结锚固性能随钢纤维掺量和钢筋直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体积率的增加,陶粒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逐渐提高,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拟合得到轴心抗拉强度随钢纤维体积率变化的计算公式;相同钢纤维体积率下,陶粒混凝土粘结强度随钢筋直径的增大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峰值滑移量逐渐降低,钢筋直径为18 mm时,粘结强度最大;相同钢筋直径下,粘结强度随钢纤维体积率的增大而提高,峰值滑移量也逐渐增大;运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基于轴心抗拉强度、钢纤维体积率、la/d、c/d的极限粘结强度公式;在极限粘结强度公式的基础上推导出钢筋在钢纤维陶粒混凝土中的锚固长度公式,并且钢纤维陶粒混凝土的锚固长度可按照GB 50010—2010进行设计。(本文来源于《新型建筑材料》期刊2017年08期)

何淅淅,张延赫[3](2017)在《粉煤灰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关系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混凝土直接拉伸试验得到的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试件尺寸与粉煤灰对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关系的影响,并给出建议计算式。通过试验数据回归分析,提出了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与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换算关系,并与国内外几种主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相关建议计算式进行了比较。(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7年04期)

丁晓唐,袁存,郑艳[4](2016)在《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与轴心抗拉强度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外学者对混凝土劈拉与轴拉强度的强度关系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为更好地研究两者强度关系,基于黏聚裂纹模型理论,进行了的圆柱体试件尺寸为150 mm×300 mm,垫条宽度变化范围为5~20 mm共8个级别的劈拉试验和尺寸为100 mm×100 mm×550 mm的棱柱体轴拉试验。建立了劈拉强度和直拉强度关系比fts/ft与圆柱体试件直径和特征长度比D/Lch的回归方程,并给出了公式中参数的取值,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及检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Satoh,H,Enomura,Y[5](2013)在《试验测定心墙料的劈裂抗拉强度和轴心抗拉强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日本,现行抗震规范要求大坝抗震按照传统的准静力分析设计。按此规范设计的大坝,在经历地震后,没有给下游人民带来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在2005年3月,由日本国土资源部的河流局、公共建设部、交通运输部联合签署的"大坝抗震安全评估方法(草案)"中指出:土石坝抗震性能分析主要是评估坝体动力分析中的滑动变形。评估方法基于技术和经验的判据,即不发生滑动变形的地震导致的沉降量约等于将来的固结沉降,并小于由滑移引起的沉降。针对在近期日本地震中损伤的土石坝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大坝预计在以后经历大地震时,将产生相当大的无滑移沉降。此外,在日本东北部地震后不久,对震区300多座大坝进行特殊安全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有超过10%的大坝出现了损伤。对土石坝而言,该比例是18%。土石坝的损伤主要是在坝顶部位出现大的裂缝,尽管一座非河流法规划区外的灌溉塘坝因地震溃决,但辖区内没有一座大坝产生威胁整个坝体安全的损伤。通过采用动力分析方法,分析土石坝地震过程中坝顶的开裂和沉降,提高土石坝抗震性能评估。心墙材料的拉伸行为对评估心墙材料的开裂非常重要。为了在动力分析中输入准确的数据以重现土石坝坝顶的开裂过程,对现存的一座堆石坝的中心钻取心墙材料进行劈裂抗拉实验和轴心抗拉实验。试验发现心墙材料的轴心抗拉强度大于劈裂抗拉强度,并且压实度为100%的抗拉强度要比压实度为95%的抗拉强度高。(本文来源于《水电2013大会——中国大坝协会2013学术年会暨第叁届堆石坝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3-10-25)

林国平[6](2012)在《应用弹性力学原理求解立方体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拉强度是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指标之一,可用它间接地测量混凝土的冲切强度等其它力学性能。用直接受拉的实验方法测定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存在比较大的偏差,如果借助于弹性力学中沿直径受压圆盘拉应力的分布特点,工程上可用圆柱体或立方体的劈裂实验来间接测定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文章主要以此作为探讨重点。(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期刊2012年04期)

陈萌,毕苏萍,刘立新,彭少民[7](2008)在《商品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与受拉弹性模量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制约混凝土结构收缩裂缝发展的角度,针对3种不同强度等级(C20,C40和C60)的45个混凝土构件(100 mm×100mm×375 mm),分别进行了5个龄期(3 d,7 d,14 d,28 d和60 d)的轴心抗拉强度和受拉弹性模量试验研究,得出了轴心抗拉强度随龄期增长的经验公式,并给出了60 d龄期内各个龄期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之间的换算公式;提出了混凝土受拉弹性模量随龄期增长的经验公式,上述公式对指导商品混凝土的生产与工程应用有适用意义,为今后修订现行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有关耐久性的条文,提供了重要的试验数据和背景材料。(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08年02期)

王岩,王爱青[8](2005)在《高强砼的轴心抗拉强度的分析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国内有关轴拉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说明高强混凝土轴心受拉强度与普通混凝土轴心受拉强度是有差异的.并给出了计算模型.(本文来源于《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期刊2005年11期)

韩嵘,王冠月,曲福来,赵顺波[9](2004)在《钢纤维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试验统计分析,研究了钢纤维体积率、钢纤维长径比、钢纤维类型对钢纤维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及轴心抗拉强度的影响,提出了钢纤维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间的关系式。(本文来源于《先进纤维混凝土 试验·理论·实践——第十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4-11-01)

尹健,周士琼[10](2001)在《高性能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就 C70~ C1 0 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拉性能明显改善 ,脆性有所降低 ,同时其轴心抗拉强度、抗压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均有良好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长沙铁道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2期)

轴心抗拉强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钢纤维陶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粘结锚固性能随钢纤维掺量和钢筋直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体积率的增加,陶粒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逐渐提高,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拟合得到轴心抗拉强度随钢纤维体积率变化的计算公式;相同钢纤维体积率下,陶粒混凝土粘结强度随钢筋直径的增大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峰值滑移量逐渐降低,钢筋直径为18 mm时,粘结强度最大;相同钢筋直径下,粘结强度随钢纤维体积率的增大而提高,峰值滑移量也逐渐增大;运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基于轴心抗拉强度、钢纤维体积率、la/d、c/d的极限粘结强度公式;在极限粘结强度公式的基础上推导出钢筋在钢纤维陶粒混凝土中的锚固长度公式,并且钢纤维陶粒混凝土的锚固长度可按照GB 50010—2010进行设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轴心抗拉强度论文参考文献

[1].尤志国,陶志强,徐国强,韩玉涛,周云龙.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试验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9

[2].石燚,李凯.钢纤维陶粒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及粘结锚固性能分析[J].新型建筑材料.2017

[3].何淅淅,张延赫.粉煤灰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关系的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7

[4].丁晓唐,袁存,郑艳.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与轴心抗拉强度关系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5].Satoh,H,Enomura,Y.试验测定心墙料的劈裂抗拉强度和轴心抗拉强度[C].水电2013大会——中国大坝协会2013学术年会暨第叁届堆石坝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3

[6].林国平.应用弹性力学原理求解立方体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J].安徽建筑.2012

[7].陈萌,毕苏萍,刘立新,彭少民.商品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与受拉弹性模量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

[8].王岩,王爱青.高强砼的轴心抗拉强度的分析计算[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5

[9].韩嵘,王冠月,曲福来,赵顺波.钢纤维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C].先进纤维混凝土试验·理论·实践——第十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2004

[10].尹健,周士琼.高性能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1

论文知识图

试验所用的地震加速度时程曲线劈拉强度与轴心抗拉强度的关系纤维掺量对混凝土钢筋握裹力和轴心劈裂抗拉强度与轴心抗拉强度的相...换算轴心抗拉强度条形图混凝土轴心抗拉信息采集仪表4-4混凝土...

标签:;  ;  ;  ;  ;  ;  ;  

轴心抗拉强度论文_尤志国,陶志强,徐国强,韩玉涛,周云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