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虹:生活的苟且和诗意论文

陈虹:生活的苟且和诗意论文

朋友圈里有一个外地的朋友,我常看她晒自己的生活。她经营着一家服装店,店里各种应季的华服。她今天与儿子一起吃大餐,明天带着母亲出国旅游。我看了一般会点个赞。那天看见她陪着母亲在城市暮色中散步,我在下面评论道:好羡慕你的生活,每天赚着大钱,还能和母亲一起看夕阳,真幸福。

哪知她在微信中回复说:羡慕什么啊?母亲的两个儿子根本就不赡养她,平时连个问候都没有,只能依靠我和姐妹照顾;你看我开着商店挺风光,可每个月要考虑6000多元的房租;看我和儿子吃各种美食,其实我是单身妈妈,只能一个人多陪陪孩子。

朋友开心地说:“幸福就要晒出来与朋友一起分享,这样快乐就多了一份。”

谈到生活审美与养生时,黄婉秋说:“一个人除生理年龄外,还有心理年龄和艺术年龄。传统观念认为,老年人必须老成稳重,否则会被视为老不正经。然而,现在许多老年人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老来俏’就是很多老年人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些老人并不在意生理上的日渐衰老,也不计较别人怎么评判他们,因为‘老来俏’不仅使自己获得了好心情,更重要的是找到了一种积极、有效应对生理衰老的好办法。

我忽然意识到,生活中晒出来的都是诗意生活,背后还有不少生活的艰难苦涩。

双桐巷旁边的和平大戏院不见了,唯有青弋江畔的新百大厦尚在。这眼前的建筑也不知翻修了多少遍,唯有赤豆酒酿的滋味永恒不灭。我们去得晚了,老奶奶牛肉面馆已歇业关门。当年,她家的牛肉面辣得登峰造极——我独喜欢门口小炉子里焖煮的卤干。

有时陪着90多岁的母亲,依偎在母亲身边,像个孩子一样,让人感叹岁月静好,羡慕这恬静温软的慢时光。

我的一个闺蜜,朋友圈也是阳光一片。她热爱太极,自己成立了太极培训班。她喜欢美食,每天都会晒出自己做的佳肴。她喜欢养花,家中各种绿植萦绕,清新恬淡,绿意盎然。黄昏时坐在阳台的摇椅上,捧一杯绿茶,执一本闲书,于是清淡之中便有了别样滋味。

殊不知,她的母亲患有老年痴呆,曾多次病危,每一次的陪伴都可能是和母亲最后的相聚;太极队的一个学员在活动室滑倒摔伤了腿,她要赔付医药费、护理费,几乎掏空家里的积蓄。可她脸上仍然阳光灿烂,朋友圈晒的依然是诗意生活。

生活原本就充满了隐藏的苟且与妥协,也充满了菽水之欢的小幸福。如果只看到生活的艰难,没有那些细微的美好来支撑,怎能有勇气面对生活的艰难和挫折?

“是新村一队队长家的女儿,他家就一个女儿……大是大了点儿,可我也不小了……胖是胖了点儿,可易非,你不也曾经胖过吗?……”

生活中有阳光明媚,也有阴霾密布;有春和景明,也有红衰翠减。我们选择给别人看的是生活的幸福、喜悦和诗意,而隐藏着的是生活的苟且。把那些苦难挂在脸上,只会让人过得更压抑,而把微笑、幸福绽放出来,才会让自己轻松地面对生活的压力、艰难。生活中的诗意,还有背后的那些苟且,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它们相互依赖相互映照相互依存,这才是我们平凡的人生。

(卧龙摘自《滨海时报》2019年5月20日)

标签:;  ;  ;  ;  ;  ;  ;  ;  ;  

陈虹:生活的苟且和诗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