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生命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及实践

小学教育专业《生命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及实践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摘要:众所周知,人们的生活及学习以及工作均与生命科学之间密切相关,因此,各大高校开设生命科学的课程已经成为当今的一种热潮。本文探讨了《生命科学》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方法以及考察评估的办法,以及对于这门课程的改革,并且详细说明了改革所实现的效果。

关键词:生命科学;教育教学方法;评估方法

首先,《生命科学》这门课程是一门领导学生充分了解人类,明白人类以及整个生物圈之间的关系,并且是一门综合性的以生命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的关系为基础的课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我们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均与生命科学之间产生了密切的关系,学生对于生命科学中的奥妙也极为推崇,因此,在各大高校中开展《生命科学》就一门课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目前,许多高校针对于小学的师范专业开展了生命科学这门课程,因为小学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需要很高的思想素质、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较高的科研水平和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开设《生命科学》这一门课程可以增长师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可以运用生命科学中的知识应用到自己所涉及的范围,从而使得交叉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以及全方位的发展。但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上课内容多,涉及范围广,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环节,学生个人能力不同,态度不好等各种问题,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因此针对上面存在的这些问题,本人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经验,探索了一套教学方法,并且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完善教学方法

(一)知识点与当今社会热点融合

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以及加深他们对于知识的影响,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当前的社会热点入手,将不会引起同学的注意。例如在上课过程中讲解蛋白质的构成。这一章节是,我们可以从之前众所周知的三鹿奶粉事件,切入主题,与三聚氰胺本身是一种含有较多,但元素的化合物姐,但是由于被一些无良的商家添加在了食品当中,虽然可以提高食品的蛋含量,但是有害于人的身体健康。这样一来学生对于蛋白质的构成就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且知道了可以通过检测得到出氮的含量。再比如近年来影响较大的禽流感事件,让人闻风丧胆,那么利用于这一事件可以带领学生了解病毒。

(二)利用众所周知的例子进行讲解

由于《生命科学》这门课程是一门文科的课程,因此,没有实践课,这就导致学生只能够单纯的接触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理论知识,那么如果可以在课堂上介绍一些相关的实验,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也能够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老师在介绍胃的分泌的时候,为同学们讲解了一个假饲的实验,这是我国著名学者在验证胃液分泌时候所操作的实验,运用实验学生对知识有了更好的掌握,也激发了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在讲解到条件反射的时候,又是这名著名学者,当学生们听到这个名字时,就会产生很多的疑问,因此学生的兴趣也被很大程度的激发了。

(三)复杂的知识简单化

我们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常识,常识是平常所容易见到的和掌握的知识,他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依赖的知识的源泉。他是最普遍也是最普通的知识。有的时候简单的知识比复杂的知识更容易,让人接受也更容易让人理解。老师在讲解蛋白质变性这一章节的课程时,他告诉学生:例如衣服上有血渍或者沾染上牛奶时,不要用热水清洗,这是由于蛋白质遇热后会产生变性的现象。学生们在听到这一知识点时候纷纷点头,可以看得出他们已经掌握了这个知识。因此,当学生在接下来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于这样的事情时,他们一定会想起老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知识。

二、将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中

(一)培养学生关怀他人的优良品质

作为一门文科性的课程,其主要目标不是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自身素质,是一门能够将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当中的课程。而作为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能够将素质教育融入,其中,能够更好地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及能力。如课程中在很多时候都会讲解的遇到突发状况时的应急方法,由此来培养学生关怀他人的优良品质,对于患病者不能够嘲笑和蔑视,要多一些理解和关爱,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他人,理解他人。

(二)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除了要关怀他人,自己也一定要有防范的意识。要知道,就爱自己,才能够爱,别人,只有保护了自己才能够保护别人,这一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老师在课堂中讲解艾滋病是,除了爱滋病的发病原因以及预防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让学生了解了艾滋病的危害,从而引起学生的极大重视。

(三)提高使命感

当代的社会由于在外界多种环境的影响下,很多学生的使命感会大幅下降,有仲裁清德的现象,因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使命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这种现象的发生,可以开展大量的讨论或研究,例如环境问题、海洋生物问题。学生们可能刚开始觉得与自己无关,但是在长期了解的情况下,就会发现这些现象以及产生的危害均与人类的生活与生存息息相关。

三、考核方式的变革

利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法来代替传统的考核方法,例如可以让学生上台演讲代替期中,期末考试。因为课堂的讨论、刻下作业、课程论文以及学生的出勤状况,各种平时的考核方法相结合,更能够全面地反映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及掌握程度。为了减少抄写作业和复制论文的状况,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减少类似于这种现象的发生,作业或论文相似度高达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扣除一定的分数。这种方法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抄袭现象的发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变革的思考以及效果

经过短时间的实践,改革效果较为明显。生命科学这门课程不再是学生们为了获取学分而选择课程,而是他们每周都期望上了一门课程。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热情,也成为改革这门课程的动力,由于这门课程涉及到有关人的各种方面,因此,一名老师很难做到将《生命科学》这门课程的各个领域都深入的授课,那么随着课程改革的加强,类似于这样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五、小结

由于人们的生活及学习以及工作均与生命科学之间密切相关,因此,各大高校开设生命科学的课程已经成为当今的一种热潮。本文探讨了《生命科学》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方法以及考察评估的办法,以及对于这门课程的改革,并且详细说明了改革所实现的效果,希望对于之后的这门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探索与体会[J].唐建军.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2(04)

[2]独立学院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重要性[J].于秀敏,于秀玲,梁晓忠.中外企业家.2011(04).

作者简介:赵丹平(1971.02-),男,呼和浩特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生物学。

标签:;  ;  ;  

小学教育专业《生命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及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