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轻钢集成房屋基础快速施工装置论文和设计-吴信锋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绿色轻钢集成房屋基础快速施工装置,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架、夹持机构、以及定位机构,固定架包括顶环以及支杆;夹持机构包括螺杆、呈弧形的夹持板以及与供螺杆活动穿过且与螺杆螺纹配合的呈长条形的螺母,螺杆的一端经螺母伸入容置通腔内且与夹持板凸侧面的中间位置枢接固定,夹持板凹侧面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定位机构包括定位环、以及若干用于固定定位环且与支杆一一对应的螺栓,定位环固定于支杆之间且位于夹持板的下方;整体方便轻便龙骨支柱的初步定位,节约施工人员,也方便轻钢龙骨支柱的拆卸与调整,减少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设计方案

1.一种绿色轻钢集成房屋基础快速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固定架(1)、固定于所述固定架(1)上的两相互对称的夹持机构、以及定位机构,所述固定架(1)包括顶环(11)以及若干固定于所述顶环(11)底部且绕所述顶环(11)圆周均匀分布的支杆(12),所述顶环(11)中间形成容置通腔;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螺杆(21)、呈弧形的夹持板(23)以及与供所述螺杆(21)活动穿过且与所述螺杆(21)螺纹配合的呈长条形的螺母(22),所述顶环(11)外周壁上分别对称设有贯穿所述顶环(11)且供所述螺母(22)穿过的第一通孔(111),所述螺母(22)通过所述第一通孔(111)与所述顶环(11)固定连接,所述螺杆(21)的一端经所述螺母(22)伸入所述容置通腔内且与所述夹持板(23)凸侧面的中间位置枢接固定,所述螺杆(21)的一端水平朝向所述顶环(11)的圆心,所述夹持板(23)凹侧面之间形成夹持空间;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环(31)、以及若干用于固定所述定位环(31)且与所述支杆(12)一一对应的螺栓(32),所述定位环(31)中间设有避让通腔,所述定位环(31)固定于所述支杆(12)之间且位于所述夹持板(23)的下方,所述定位环(3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顶环(11)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定位环(31)的外周壁上固定有若干绕所述定位环(31)圆周分布且与所述螺栓(32)对应的第一环形凸起(311),所述第一环形凸起(311)内设有供所述螺栓(32)的一端伸入的第一内凹孔,所述第一内凹孔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螺栓(32)螺纹配合的第一内螺纹面,所述支杆(12)的一侧壁上设有贯穿所述支杆(12)且供所述螺栓(32)穿过的第二通孔(121),所述螺栓(32)的一端经所述第二通孔(121)伸入所述第一环形凸起(311)内且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311)固定连接,所述螺栓(32)的头部与所述支杆(12)接触相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轻钢集成房屋基础快速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板(23)凸侧面上于中间位置固定有第二环形凸起(231),所述第二环形凸起(231)内设有第二内凹孔(2311),所述第二内凹孔(2311)内嵌设有与所述螺杆(21)一端配合的径向轴承(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轻钢集成房屋基础快速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环(11)的底部固定有若干与所述支杆(12)对应的第三环形凸起(112),所述第三环形凸起(112)内设有供所述支杆(12)顶端伸入的第三内凹孔(1121),所述第三内凹孔(1121)侧壁上设有第二内螺纹面,所述支杆(12)于伸入所述第三内凹孔(1121)内的杆段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内螺纹面配合的外螺纹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轻钢集成房屋基础快速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转动杆(24),所述螺杆(21)位于所述顶环(11)外的杆段上于靠近所述螺杆(21)另一端位置设有贯穿所述螺杆(21)且供所述转动杆(24)穿过的第三通孔(211),所述转动杆(24)通过所述第三通孔(211)与所述螺杆(21)固定连接且呈T形分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轻钢集成房屋基础快速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板(23)的凹侧面上固定铺设有防滑胶垫(26)。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绿色轻钢集成房屋基础快速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轻钢龙骨,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轻钢龙骨广泛用于宾馆、候机楼、车运站、车站、游乐场、商场、工厂、办公楼、旧建筑改造、室内装修设置、顶棚等场所;轻钢龙骨吊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适应防水、防震、防尘、隔音、吸音、恒温等功效,同时还具有工期短、施工简便等优点;轻钢结构住宅有着环保,节能,经济等优点,轻钢结构住宅在国内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其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轻钢结构住宅的基础就是由很多轻钢龙骨搭建的基架,现有技术中在基架的搭建过程中,在施工地点上根据设计图纸将对应的轻钢龙骨立柱初步固定,而这一固定是不能完全固定死的,因为还需要做一些实际的调整,保证轻钢龙骨立柱与横梁等之间的配合,因此轻钢龙骨立柱在固定与校准定位中往往需要多个施工人员进行配合,其浪费较多的人员成本,而如果是直接在地面开孔进行固定,一旦位置校准出现偏差的话,而需要重新开孔,这也就导致了施工工序的增加,浪费较多的时间,而且二次拆卸也较为麻烦,降低整体的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绿色轻钢集成房屋基础快速施工装置,通过顶环上固定的两夹持机构,通过转动夹持机构的螺杆实现对夹持板的位置调整,从而实现对轻钢龙骨支柱的夹持固定,而利用位于夹持板下方的定位环可以用于轻钢龙骨支柱的安装点进行定位,通过对齐定位环的中心点与轻钢龙骨支柱的安装点实现定位;整体方便轻便龙骨支柱的初步定位,节约施工人员,也方便轻钢龙骨支柱的拆卸与调整,减少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轻钢集成房屋基础快速施工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的两相互对称的夹持机构、以及定位机构,所述固定架包括顶环以及若干固定于所述顶环底部且绕所述顶环圆周均匀分布的支杆,所述顶环中间形成容置通腔;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螺杆、呈弧形的夹持板以及与供所述螺杆活动穿过且与所述螺杆螺纹配合的呈长条形的螺母,所述顶环外周壁上分别对称设有贯穿所述顶环且供所述螺母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螺母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顶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一端经所述螺母伸入所述容置通腔内且与所述夹持板凸侧面的中间位置枢接固定,所述螺杆的一端水平朝向所述顶环的圆心,所述夹持板凹侧面之间形成夹持空间;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环、以及若干用于固定所述定位环且与所述支杆一一对应的螺栓,所述定位环中间设有避让通腔,所述定位环固定于所述支杆之间且位于所述夹持板的下方,所述定位环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顶环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定位环的外周壁上固定有若干绕所述定位环圆周分布且与所述螺栓对应的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内设有供所述螺栓的一端伸入的第一内凹孔,所述第一内凹孔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螺栓螺纹配合的第一内螺纹面,所述支杆的一侧壁上设有贯穿所述支杆且供所述螺栓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螺栓的一端经所述第二通孔伸入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内且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固定连接,所述螺栓的头部与所述支杆接触相抵。

可选地,所述夹持板凸侧面上于中间位置固定有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二环形凸起内设有第二内凹孔,所述第二内凹孔内嵌设有与所述螺杆一端配合的径向轴承。

可选地,所述顶环的底部固定有若干与所述支杆对应的第三环形凸起,所述第三环形凸起内设有供所述支杆顶端伸入的第三内凹孔,所述第三内凹孔侧壁上设有第二内螺纹面,所述支杆于伸入所述第三内凹孔内的杆段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内螺纹面配合的外螺纹面。

可选地,还包括转动杆,所述螺杆位于所述顶环外的杆段上于靠近所述螺杆另一端位置设有贯穿所述螺杆且供所述转动杆穿过的第三通孔,所述转动杆通过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螺杆固定连接且呈T形分布。

可选地,所述夹持板的凹侧面上固定铺设有防滑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顶环上固定的两夹持机构,通过转动夹持机构的螺杆实现对夹持板的位置调整,从而实现对轻钢龙骨支柱的夹持固定,而利用位于夹持板下方的定位环可以用于轻钢龙骨支柱的安装点进行定位,通过对齐定位环的中心点与轻钢龙骨支柱的安装点实现定位;整体方便轻便龙骨支柱的初步定位,节约施工人员,也方便轻钢龙骨支柱的拆卸与调整,减少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绿色轻钢集成房屋基础快速施工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绿色轻钢集成房屋基础快速施工装置俯视图。

图3是图1的A位置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的B位置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的C位置放大示意图。

图中:1、固定架;11、顶环;111、第一通孔;112、第三环形凸起;1121、第三内凹孔;12、支杆;121、第二通孔;21、螺杆;211、第三通孔;22、螺母; 23、夹持板;231、第二环形凸起;2311、第二内凹孔;24、转动杆;25、径向轴承;26、防滑胶垫;31、定位环;311、第一环形凸起;32、螺栓;100、轻钢龙骨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绿色轻钢集成房屋基础快速施工装置,包括固定架1、固定于固定架1上的两相互对称的夹持机构、以及定位机构,固定架1包括顶环11以及若干固定于顶环11底部且绕顶环11圆周均匀分布的支杆12,顶环11中间形成容置通腔;具体来说,支杆12以及顶环11均可以是铝合金空心管制成,这样使得装置整体质量轻便,便于运输安装。

如图1至图3所示,夹持机构包括螺杆21、呈弧形的夹持板23以及与供螺杆21活动穿过且与螺杆21螺纹配合的呈长条形的螺母22,顶环11外周壁上分别对称设有贯穿顶环11且供螺母22穿过的第一通孔111,螺母22通过第一通孔111与顶环11固定连接,螺杆21的一端经螺母22伸入容置通腔内且与夹持板23凸侧面的中间位置枢接固定,螺杆21的一端水平朝向顶环11的圆心,夹持板23凹侧面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具体来说,螺母22直接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与顶环11的固定,利用螺杆21与螺母22之间的转动配合实现螺杆21的行进后退,从而调整夹持板23的位置,控制夹持板23之间的夹持距离,从而适应不同的轻钢龙骨支柱100的固定使用;夹持板23整体呈弧形状,夹持板23 之间形成的夹持空间呈圆柱形,其能够使用多截面形状的轻钢龙骨支柱100的夹持;其中螺杆21的一端水平朝向顶环11的圆心,其保证夹持板23之间的形成的夹持空间能够处于容置通腔中间,保证定位的准确性。

如图1至图3、图5所示,定位机构包括定位环31、以及若干用于固定定位环31且与支杆12一一对应的螺栓32,定位环31中间设有避让通腔,定位环 31固定于支杆12之间且位于夹持板23的下方,定位环31的中心轴线与顶环 11的中心轴线重合,定位环31的外周壁上固定有若干绕定位环31圆周分布且与螺栓32对应的第一环形凸起311,第一环形凸起311内设有供螺栓32的一端伸入的第一内凹孔(图中未示),第一内凹孔的侧壁上设有与螺栓32螺纹配合的第一内螺纹面,支杆12的一侧壁上设有贯穿支杆12且供螺栓32穿过的第二通孔121,螺栓32的一端经第二通孔121伸入第一环形凸起311内且与第一环形凸起311固定连接,螺栓32的头部与支杆12接触相抵;具体来说,定位环 31可以是由铝合金板条折弯拼接成型,通过螺栓32以及第一环形凸起311之间的配合实现可拆卸的固定,其方便后续的维护以及收纳;其定位的原理就是使得定位环31的圆心与施工地上的设定安装点处于同一轴心线,即可实现对位;整体的操作过程是,先将固定架1移动至待测试的安装点位置,并将实现固定架1内定位环31与安装点的定位操作,定位完成后,可以在固定架1支杆12 的底部一侧放置若干混凝土块对固定架1进行限位固定,通过定位将固定架1 固定好后,则在调整螺杆21使得夹持板23之间形成足够的空间供轻钢龙骨支柱100插入,将轻钢龙骨支柱100插入后再利用夹持板23进行夹持固定,从而完成轻钢龙骨支柱100的初步固定。

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通过顶环11上固定的两夹持机构,通过转动夹持机构的螺杆21实现对夹持板23的位置调整,从而实现对轻钢龙骨支柱100的夹持固定,而利用位于夹持板23下方的定位环31可以用于轻钢龙骨支柱100的安装点进行定位,通过对齐定位环31的中心点与轻钢龙骨支柱100的安装点实现定位;整体方便轻便龙骨支柱的初步定位,节约施工人员,也方便轻钢龙骨支柱100的拆卸与调整,减少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可选地,如图4所示,夹持板23凸侧面上于中间位置固定有第二环形凸起 231,第二环形凸起231内设有第二内凹孔2311,第二内凹孔2311内嵌设有与螺杆21一端配合的径向轴承25;具体来说,利用第二环形凸起231内的径向轴承25能够实现与螺杆21之间的转动枢接配合,从而实现螺杆21转动行进的过程,夹持板23不会因螺杆21的转动而转动,能够保证夹持板23的安装角度,从而保证夹持固定的进行。

可选地,如图3所示,顶环11的底部固定有若干与支杆12对应的第三环形凸起112,第三环形凸起112内设有供支杆12顶端伸入的第三内凹孔1121,第三内凹孔1121侧壁上设有第二内螺纹面,支杆12于伸入第三内凹孔1121内的杆段外侧壁上设有与第二内螺纹面配合的外螺纹面;具体来说,利用第三环形凸起112来实现与支杆12之间的可拆卸配合,方便支杆12的拆卸安装,这样便于不使用时的拆卸收纳,节约空间;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环形凸起311、第二环形凸起231以及第三环形凸起112均可以是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可选地,如图1所示,还包括转动杆24,螺杆21位于顶环11外的杆段上于靠近螺杆21另一端位置设有贯穿螺杆21且供转动杆24穿过的第三通孔211,转动杆24通过第三通孔211与螺杆21固定连接且呈T形分布;具体来说,转动杆24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固定,利用转动杆24可以节约转动螺杆21的施加力,更加方便施工人员操作。

可选地,如图2所示,夹持板23的凹侧面上固定铺设有防滑胶垫26;具体来说,通过设置防滑胶垫26能够对轻钢龙骨支柱100形成夹持保护,而且增加夹持板23凹侧面与轻钢龙骨支柱100的接触摩擦,使得夹持更加牢固,其中防滑胶垫26可以是橡胶胶垫,通过胶水直接进行粘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设计图

一种绿色轻钢集成房屋基础快速施工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5998.8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6(江西)

授权编号:CN209891232U

授权时间:20200103

主分类号:E02D27/42

专利分类号:E02D27/42

范畴分类:36C;36E;

申请人:江西峰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西峰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34300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经济开发区F-6

发明人:吴信锋

第一发明人:吴信锋

当前权利人:江西峰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代理人:文珊

代理机构:36129

代理机构编号: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  

一种绿色轻钢集成房屋基础快速施工装置论文和设计-吴信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