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学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近代学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近代学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学科,近代,学科建设,达尔文主义,唯物史观,近代中国,政治。

近代学科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施泽玉[1](2019)在《基于学科大概念整合重构历史知识——以“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与艺术发展”一轮复习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首次强调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即用少数的核心概念整合学科内容中零散的概念,围绕核心概念组织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高叁一轮复习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体系的理解、建构及其能力的提升。复习教学的目标就是要使学生从对碎片化知识的掌握提升到对学科大(本文来源于《教学考试》期刊2019年53期)

贺文[2](2019)在《留学生对近代中国教学论学科体制化发展的历史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近代教学论学科的发展基本上是从西方引介移植过来的,这个过程也是我国留学生先驱将西方近代教学理论知识传入我国的过程。就实践而言,留学生们躬耕教坛,改善教学论课程,丰富课程内容,培养学科人才,出版学术研究及论着,建立学科共同体,创办专业期刊,完善学科体系,为学科发展奠定根基的同时,提供了新生力量。就历史贡献而言,留学生们清理了传统教学思想的弊端,促进了近代中国教学论学科的构建,推动了近代中国教学论的中国化发展。(本文来源于《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王浦劬[3](2019)在《近代中国政治学科的发轫初创及其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时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无疑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指南。今年适逢我国近现代政治学科发端创立120周年,当此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政治学科之际,站在人类文明和(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文摘》期刊2019年09期)

韩戍[4](2019)在《近代上海高校历史学科的创设、发展与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上海高校的历史学科创设于清末,经历了从课程到学程,再到科系、院系的发展过程,到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已有诸多高校开设历史学科,并基本形成了文学院之下历史系或近似于历史系的学科建制。然而,近代上海缺乏综合性国立大学,高校以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为主体,因此,历史学科繁荣发展的背后,存在着学科设置重复、师资力量紧缺、人才培养功能不足的深刻危机和内在限制。20世纪30年代以后,上海高校的历史学科不断寻求转型突破之路,形成了几种形态各异的发展模式。(本文来源于《史学月刊》期刊2019年09期)

谭淑敏[5](2019)在《论陈一得与近代云南自然科学学科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陈一得先生是云南近代天文、气象和地震等自然科学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从事自然科学教育及研究四十余载,成就斐然。天文学方面,制成《昆明恒星图》和步天规,并参与实测昆明经纬度;气象学方面,设立一得测候所,积极推动云南气象学科建设;地震学方面,通过实地考察,撰写分析报告,使地震学研究深具科学性和现实性。陈一得先生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积极探索,对云南乃至中国的近代天文、气象、地震学科的发展贡献卓着,因此被誉为民国时期云南"自然科学之鲁殿灵光"。(本文来源于《玉溪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梁尔铭[6](2019)在《近代中国大学电化教育学科建构的叁重维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近代中国大学电化教育学科的建构过程中,学科课程体系逐步完善,学科知识领域日益固定,学科规训制度也初步形成。就不同的维度而言,近代中国大学电化教育学科的建构进程各不相同。从课程维度和知识维度判断,近代中国大学电化教育学科已经相对成熟。从规训维度判断,近代中国大学电化教育学科尚处于起步阶段。近代中国大学电化教育学科在不同维度的建构,为中国大学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教育史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斯日古楞[7](2019)在《从学科建制看中国国立大学的近代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学科建制探讨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有助于整体上分析高等教育的职能。依据历史研究法,从清末到民国中期,国立大学学科建制经历了"科—门"、"科—系"、"院—系"、"研究院—所—部"的演进历程,实现了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国立大学学科建制改革与尝试为制度层面上大学学科制度的规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坚实的实践基础。因此,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绝不是简单的西化,而是本土的尝试和探索基础上辩证地汲取西学的过程。(本文来源于《高教探索》期刊2019年08期)

陆诗悦,甘婷,杨俊光[8](2019)在《近代麻醉学科发展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医学的发展也就刻不容缓。进步是在经验中不断地总结与创新中进行的,医学史的研究归纳工作也就必不可少。本篇文章在此大背景下,研究了近代麻醉学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9年21期)

张少恩[9](2019)在《从经学到国学:近代以来孟子学诠释的学科演进与范式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以来,伴随着西学东渐的冲击与学科置换的推动,孟子学经历了从西学化经学到经学解体并分散到文史哲的历程。在进入学科坐标后,孟子学的存在形态和研究范式也随着学科演进而发生转型:经学解体后,孟子学最初沿着史学化路径发展,但随即陷入了史料实证化和理论碎片化的境况;其后,哲学化的研究路向使其进入概念范畴,重返了形上学领域。然而,无论是哪一种研究范式,孟子学研究均面临着陷入专业隔阂以及传统与现代研究方法二元割裂的弊端,使孟子学整体研究难以推进。为此有必要设立统摄文、史、哲的国学学科,使其成为未来学科的建构方向,从而进一步推动孟子学的现代转型与未来发展。(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王浦劬[10](2019)在《近代中国政治学科的发轫初创及其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中国政治学科发轫和创立的历史,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政治学科的智慧源流和鉴知明镜。以宏大历史的视野,基于近代中国政治学科发端和拓展的研究,可知近代中国政治学科是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背景下发轫,在启蒙知识分子努力以近代西学取代传统儒家、以西方制度变革拯救民族危亡的知识努力下创建的。为此,近代中国政治学的诞生是偶然与必然、传承与转换、移植与选择多重矛盾辩证作用的产物,具有特定的样态和特征。近代中国政治学科的发轫创立,既对于近现代中国社会政治和文明的转换和发展具有开拓性意义,标志着中国政治思想、知识传统和教育体系的重大转折和突破,又必然带有旧传统的深刻遗痕和新学术的先天不足和缺憾。它在学科建设宗旨确定、学术思想确立、体制机制优化以及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等方面,对于我们今天建设一流政治学科具有多方面启发意义。(本文来源于《政治学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近代学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近代教学论学科的发展基本上是从西方引介移植过来的,这个过程也是我国留学生先驱将西方近代教学理论知识传入我国的过程。就实践而言,留学生们躬耕教坛,改善教学论课程,丰富课程内容,培养学科人才,出版学术研究及论着,建立学科共同体,创办专业期刊,完善学科体系,为学科发展奠定根基的同时,提供了新生力量。就历史贡献而言,留学生们清理了传统教学思想的弊端,促进了近代中国教学论学科的构建,推动了近代中国教学论的中国化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近代学科论文参考文献

[1].施泽玉.基于学科大概念整合重构历史知识——以“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与艺术发展”一轮复习为例[J].教学考试.2019

[2].贺文.留学生对近代中国教学论学科体制化发展的历史贡献[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9

[3].王浦劬.近代中国政治学科的发轫初创及其启示[J].社会科学文摘.2019

[4].韩戍.近代上海高校历史学科的创设、发展与转型[J].史学月刊.2019

[5].谭淑敏.论陈一得与近代云南自然科学学科建设[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9

[6].梁尔铭.近代中国大学电化教育学科建构的叁重维度[J].教育史研究.2019

[7].斯日古楞.从学科建制看中国国立大学的近代化[J].高教探索.2019

[8].陆诗悦,甘婷,杨俊光.近代麻醉学科发展初探[J].才智.2019

[9].张少恩.从经学到国学:近代以来孟子学诠释的学科演进与范式转型[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10].王浦劬.近代中国政治学科的发轫初创及其启示[J].政治学研究.2019

标签:;  ;  ;  ;  ;  ;  ;  

近代学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