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框架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框架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框架,遗产,话语,菲律宾,南海,联合早报,医疗机构。

框架分析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周明杰[1](2019)在《《新京报》的报道框架分析——以“杭州保姆纵火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延展,人们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获取越来越便捷化、智能化,主动的参与事件的发展进程在这样的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杭州保姆纵火案"一经发生,便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舆论。《新京报》作为一家综合类大型城市日报,对此案件进行了详尽报道本文以《新京报》发表的"纵火案"的相关文章作为取样对象,以内容分析法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对它的报道内容从报道数量、报道重点、报道对象、消息来源、报道题材、报道篇幅等六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解析,以此来解读《新京报》的品牌定位以及报道的风格特色。(本文来源于《新闻前哨》期刊2019年12期)

张炜超,郭安宁,孙昱,任浩[2](2019)在《现阶段我国地震应急技术框架分析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快速高效地开展地震应急工作离不开地震应急技术的基础支撑。为进一步掌握我国地震应急技术现状,持续增强我国应急能力,通过梳理现阶段我国地震应急指挥、地震烈度调查与损失评估、地震现场流动监测3大技术系统,从技术构成、技术功能、存在问题等方面探讨我国现有地震应急技术。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的地震应急技术发展显着,但仍存在不足和薄弱环节,标准化、智能化、综合化或将成为新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李言[3](2019)在《组合式房产税改革的宏观经济效应——兼顾居民用房与商业用房的DSGE框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构建包含房产税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框架,兼顾居民用房与商业用房,模拟分析房产税改革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提高居民用房房产税税率对总消费、投资、房价和总产出等变量的均衡值和波动均以负面影响为主,但会降低社会福利损失;(2)降低商业用房房产税税率对总消费、投资、房价和总产出等变量的均衡值和波动均以正面影响为主,但会提高社会福利损失;(3)提高居民用房房产税税率与降低商业用房房产税税率同时实施时,不仅能够对冲居民用房房产税改革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能够有效对冲改革对投资和总产出的负面影响,还会降低社会福利损失。因此,中国下一步试点改革应当重点关注组合式改革方案。(本文来源于《经济与管理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徐桐[4](2019)在《文化线路视野下的米仓道(巴中段)遗产认知框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文物保护体系下,古道等遗产线路类的文物保护工作尚未能完全对接国际文化线路的保护理念,文化线路的国内文物保护体系和国际保护视野面临无法衔接的困境。以国际文化线路"物质线路"和"衍生要素"的分析视野,将具有申遗背景同时需要对接文物保护工作的米仓道(巴中段)作为对象,通过梳理其时空范畴和价值认知,分别辨析作为国内文物保护体系的交通遗产构成框架,以及对接申遗工作的文化线路衍生遗产要素。基于此,遗产线路衔接国内文物保护体系和"文化线路"申遗保护要求的工作框架得以厘清,可为国内面临类似研究需求的文化线路类遗产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风景园林》期刊2019年11期)

叶淑兰,易妍,王乃一[5](2019)在《菲律宾媒体南海话语合法性的构建:基于甘姆森“诠释包裹”的框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海问题一直是影响中美、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重要议题。文章运用国际政治与传播学交叉研究视角,在甘姆森"诠释包裹"框架理论基础上,分析了菲律宾媒体如何建构南海话语的合法性。研究发现,菲律宾媒体的话语建构存在受害者、守法者以及合作者叁大框架,同时使用了包含隐喻对潜意识的调用、二元对立的描述、短语警句的情绪动员、逻辑性数据的运用以及视觉影像的冲击这五方面的策略。菲律宾南海话语合法性的构建给中国造成了相当大的国际舆论压力,这需要进一步思考中国如何加强南海法理理据的对外传播,主动设置与引领南海议题等问题,从而加强与海外媒体的话语沟通和合作,提升南海话语传播的技巧与艺术,讲好中国的南海故事。(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李宝仪,陈岳芬[6](2019)在《灾难报道的框架分析——以“木里森林火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木里森林火灾为研究对象,以《中国青年报》和《四川日报》的新闻报道为研究样本,分别从议题主题、消息来源、报道基调、报道数量展开分析,发现灾难报道的复合型框架:在采用瑟曼特克和沃肯伯格五种常见框架的基础上,融合了党报的喉舌属性及"以人为本"理念,形成具有人情味的宣传框架和责任框架,构成我国主流媒体灾难报道的特色框架。(本文来源于《新闻知识》期刊2019年11期)

丁和根[7](2019)在《新闻传播研究中话语分析与框架分析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话语分析和框架分析两种研究方法发端于20世纪中叶的西方,最近20年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新闻传播研究领域。它们之所以可以进行比较,首先是两者的研究取向相同,都具有人文思辨的色彩;其次是研究旨趣相近,都在于通过文本这个枢纽来观察作为内容生产者的个体、群体或机构,在文本生产过程中是如何受到知识背景、文化惯习和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影响的;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有时也会有研究者将二者相混淆。实际上,从理论渊源、研究旨趣、研究方法等方面来看,两者既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也有着显着的差异。弄清两者的联系和区别,是恰当地运用合理的研究方法以便更好地达到研究目的的基础和前提。(本文来源于《当代传播》期刊2019年06期)

熊雪晨,周奕男,曹晓琳,何世英,戴瑞明[8](2019)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医疗机构管理立法框架分析和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立法框架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立法框架的内在逻辑。根据文献检索、专家咨询方法,按照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内容、管理手段,明确当前立法框架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大陆地区各地方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医疗机构管理立法经验,提出立法框架修改建议,为后续医疗机构管理立法的修正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管理》期刊2019年11期)

刘艳楠[9](2019)在《基于价值为基础和战略导向的企业管理会计研究框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借鉴国外管理会计研究成果,构建管理会计研究分析框架,将管理会计实务归纳成以企业价值创造为基础的研究问题,具体包括成本管控与企业业绩评估。根据相关理论进行文献分析,提出可检验的假设,对问题涉及的假设进行分析,得出具有基础性与原创性的研究证据,丰富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使研究成果成为企业价值创造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9年21期)

张剑,韦俞妃[10](2019)在《《联合早报》“一带一路”专网的新闻框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联合早报》"一带一路"专网2018年1月份为期1个月的新闻进行框架分析,发现其通过"片段式框架"或"主题式框架"两种叙事框架构成了宏观层面的各国"独立自由"框架;中观层次建构起"中国安全可靠""新加坡邻国灾祸频繁""沿线各国同等重要"等叁个议题层次的新闻框架;微观层次表达了"‘一带一路’为东南亚各国带来积极影响"的新闻框架。作为境外媒体,《联合早报》"一带一路"专网丰富、拓展了"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等意义空间,传达的价值观与"一带一路"组织者、媒介、受众叁方一致,具有共时性。其所传递的信息通过全球传播对"一带一路"的普遍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新闻论坛》期刊2019年05期)

框架分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快速高效地开展地震应急工作离不开地震应急技术的基础支撑。为进一步掌握我国地震应急技术现状,持续增强我国应急能力,通过梳理现阶段我国地震应急指挥、地震烈度调查与损失评估、地震现场流动监测3大技术系统,从技术构成、技术功能、存在问题等方面探讨我国现有地震应急技术。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的地震应急技术发展显着,但仍存在不足和薄弱环节,标准化、智能化、综合化或将成为新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框架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周明杰.《新京报》的报道框架分析——以“杭州保姆纵火案”为例[J].新闻前哨.2019

[2].张炜超,郭安宁,孙昱,任浩.现阶段我国地震应急技术框架分析及评价[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

[3].李言.组合式房产税改革的宏观经济效应——兼顾居民用房与商业用房的DSGE框架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

[4].徐桐.文化线路视野下的米仓道(巴中段)遗产认知框架分析[J].风景园林.2019

[5].叶淑兰,易妍,王乃一.菲律宾媒体南海话语合法性的构建:基于甘姆森“诠释包裹”的框架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6].李宝仪,陈岳芬.灾难报道的框架分析——以“木里森林火灾”为例[J].新闻知识.2019

[7].丁和根.新闻传播研究中话语分析与框架分析之比较[J].当代传播.2019

[8].熊雪晨,周奕男,曹晓琳,何世英,戴瑞明.健康中国背景下医疗机构管理立法框架分析和建议[J].中国医院管理.2019

[9].刘艳楠.基于价值为基础和战略导向的企业管理会计研究框架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

[10].张剑,韦俞妃.《联合早报》“一带一路”专网的新闻框架分析[J].新闻论坛.2019

标签:;  ;  ;  ;  ;  ;  ;  

框架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