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取钉装置论文和设计-龙明春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取钉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外壁四角处均设有支柱,且四个支柱顶部外壁焊接有同一个底板,所述底板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板,且滑动板顶部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顶部外壁一边铰接有支撑件,且转动板顶部外壁另一边两个拐角处均铰接有电动伸缩杆,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顶部均与支撑件底部外壁铰接,所述底座顶部外壁两边均通过螺丝固定有沿底座宽度分布的立柱机构。本实用新型骨科取钉装置,避免手持取钉器取钉的不稳定性,无需医护人员人为调整患者姿势,可以以最佳角度取出非垂直钉入的钢钉,降低取钉过程中钢钉与患者骨头之间产生的摩擦,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取钉过程的可靠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骨科取钉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外壁四角处均设有支柱(2),且四个支柱(2)顶部外壁焊接有同一个底板(3),所述底板(3)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板(4),且滑动板(4)顶部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板(5),所述转动板(5)顶部外壁一边铰接有支撑件(6),且转动板(5)顶部外壁另一边两个拐角处均铰接有电动伸缩杆(8),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8)顶部均与支撑件(6)底部外壁铰接,所述底座(1)顶部外壁两边均通过螺丝固定有沿底座(1)宽度分布的立柱机构,所述立柱机构包括电动导轨(9),且电动导轨(9)的滑动端顶部外壁中心处通过螺丝固定有立杆(10),所述立杆(10)外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件(11),两个所述立杆(10)顶部外壁均通过螺丝固定有同一个吊杆(13),且吊杆(13)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件(14),两个所述第一滑动件(11)和第二滑动件(14)均螺接有取钉器(12),且取钉器(12)为T字型结构。

设计方案

1.一种骨科取钉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外壁四角处均设有支柱(2),且四个支柱(2)顶部外壁焊接有同一个底板(3),所述底板(3)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板(4),且滑动板(4)顶部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板(5),所述转动板(5)顶部外壁一边铰接有支撑件(6),且转动板(5)顶部外壁另一边两个拐角处均铰接有电动伸缩杆(8),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8)顶部均与支撑件(6)底部外壁铰接,所述底座(1)顶部外壁两边均通过螺丝固定有沿底座(1)宽度分布的立柱机构,所述立柱机构包括电动导轨(9),且电动导轨(9)的滑动端顶部外壁中心处通过螺丝固定有立杆(10),所述立杆(10)外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件(11),两个所述立杆(10)顶部外壁均通过螺丝固定有同一个吊杆(13),且吊杆(13)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件(14),两个所述第一滑动件(11)和第二滑动件(14)均螺接有取钉器(12),且取钉器(12)为T字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取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件(11)靠近支撑件(6)的一侧与远离支撑件(6)的一侧开设有贯通的螺纹孔,且第一滑动件(11)远离支撑件(6)的一侧沿螺纹孔设有螺纹管,所述螺纹孔与螺纹管的规格均与取钉器(12)的规格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取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件(14)底部与顶部开设有贯通的螺纹孔,且第二滑动件(14)顶部外壁沿螺纹孔开设有螺纹管,所述螺纹孔与螺纹管的规格均与取钉器(12)的规格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取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6)为凹字型结构,且支撑件(6)顶部外壁四角处均通过螺丝固定有固定带(7),位于所述支撑件(6)一边的两个固定带(7)均缝接有卡扣插槽件(701),且位于支撑件(6)另一边的两个固定带(7)均缝接有卡扣插块件(7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取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钉器(12)包括把手、螺纹杆和取钉头,且把手外壁开设有防滑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取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件(11)与第二滑动件(14)远离支撑件(6)的一边均开设有限位螺孔,且限位螺孔内壁螺接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与立杆(10)和吊杆(13)形成紧固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取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杆(8)和电动导轨(9)均连接有开关,且开关连接有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有电源。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科取钉装置。

背景技术

医学临床中,骨折是常见的骨创伤疾病,而治疗骨折最常用的方法是实施内固定手术,即用接骨板和钢钉将骨骼连接起来,待愈合以后,将钢钉取下。

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20537935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骨科取钉装置,包括L型静架、托肢槽、捆绑带、手术钉固定架、L型动架、套圈、手摇棘轮、承载销轴。

上述专利中的一种骨科取钉装置存在以下不足:当患者体内钢钉在侧面时,需要医护人员人为调整患者姿势,给患者增加负担,当患者体内钢钉时非垂直状态时,取出时会因设备角度问题而增加钢钉与患者伤痛处的摩擦,增加患者恢复难度,严重的,会将钢钉折断,增加取出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骨科取钉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骨科取钉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外壁四角处均设有支柱,且四个支柱顶部外壁焊接有同一个底板,所述底板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板,且滑动板顶部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顶部外壁一边铰接有支撑件,且转动板顶部外壁另一边两个拐角处均铰接有电动伸缩杆,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顶部均与支撑件底部外壁铰接,所述底座顶部外壁两边均通过螺丝固定有沿底座宽度分布的立柱机构,所述立柱机构包括电动导轨,且电动导轨的滑动端顶部外壁中心处通过螺丝固定有立杆,所述立杆外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件,两个所述立杆顶部外壁均通过螺丝固定有同一个吊杆,且吊杆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件,两个所述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均螺接有取钉器,且取钉器为T字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动件靠近支撑件的一侧与远离支撑件的一侧开设有贯通的螺纹孔,且第一滑动件远离支撑件的一侧沿螺纹孔设有螺纹管,所述螺纹孔与螺纹管的规格均与取钉器的规格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动件底部与顶部开设有贯通的螺纹孔,且第二滑动件顶部外壁沿螺纹孔开设有螺纹管,所述螺纹孔与螺纹管的规格均与取钉器的规格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支撑件为凹字型结构,且支撑件顶部外壁四角处均通过螺丝固定有固定带,位于所述支撑件一边的两个固定带均缝接有卡扣插槽件,且位于支撑件另一边的两个固定带均缝接有卡扣插块件。

优选的,所述取钉器包括把手、螺纹杆和取钉头,且把手外壁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动件与第二滑动件远离支撑件的一边均开设有限位螺孔,且限位螺孔内壁螺接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与立杆和吊杆形成紧固配合。

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和电动导轨均连接有开关,且开关连接有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有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将取钉器固定,可以避免手持取钉器取钉的不稳定性,减少患者因此而带来的伤痛,另外,支撑件可以通过自动伸缩杆的伸缩实现向一边的侧倾,同时立杆上也设有取钉器,可以使任何角度垂直于骨头的钢钉被顺利取出,将取钉过程中对患者的损伤降到最低。

2.通过底座上转动板的转动,可以取出非垂直钉入的钢钉,降低因钢钉与患者骨头的摩擦力,更好的保护患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骨科取钉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骨科取钉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骨科取钉装置的支撑部件主视图。

图中:1底座、2支柱、3底板、4滑动板、5转动板、6支撑件、7固定带、8电动伸缩杆、9电动导轨、10立杆、11第一滑动件、12取钉器、13吊杆、14第二滑动件、701卡扣插槽件、702卡扣插块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骨科取钉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外壁四角处均设有支柱2,且四个支柱2顶部外壁焊接有同一个底板3,底板3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板4,且滑动板4顶部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板5,转动板5顶部外壁一边铰接有支撑件6,支撑件6为凹字型结构,且支撑件6顶部外壁四角处均通过螺丝固定有固定带7,位于支撑件6一边的两个固定带7均缝接有卡扣插槽件701,且位于支撑件6另一边的两个固定带7均缝接有卡扣插块件702,且转动板5顶部外壁另一边两个拐角处均铰接有电动伸缩杆8,两个电动伸缩杆8顶部均与支撑件6底部外壁铰接,底座1顶部外壁两边均通过螺丝固定有沿底座1宽度分布的立柱机构,立柱机构包括电动导轨9,且电动导轨9的滑动端顶部外壁中心处通过螺丝固定有立杆10,立杆10外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件11,两个立杆10顶部外壁均通过螺丝固定有同一个吊杆13,且吊杆13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件14,两个第一滑动件11和第二滑动件14均螺接有取钉器12,且取钉器12为T字型结构,取钉器12包括把手、螺纹杆和取钉头,且把手外壁开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滑动件11靠近支撑件6的一侧与远离支撑件6的一侧开设有贯通的螺纹孔,且第一滑动件11远离支撑件6的一侧沿螺纹孔设有螺纹管,螺纹孔与螺纹管的规格均与取钉器12的规格相适配,第二滑动件14底部与顶部开设有贯通的螺纹孔,且第二滑动件14顶部外壁沿螺纹孔开设有螺纹管,螺纹孔与螺纹管的规格均与取钉器12的规格相适配,支撑件6为凹字型结构,且支撑件6顶部外壁四角处均通过螺丝固定有固定带7,位于支撑件6一边的两个固定带7均缝接有卡扣插槽件701,且位于支撑件6另一边的两个固定带7均缝接有卡扣插块件702,取钉器12包括把手、螺纹杆和取钉头,且把手外壁开设有防滑纹,第一滑动件11与第二滑动件14远离支撑件6的一边均开设有限位螺孔,且限位螺孔内壁螺接有限位螺栓,限位螺栓与立杆10和吊杆13形成紧固配合,电动伸缩杆8和电动导轨9均连接有开关,且开关连接有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型号为ARM9TDMI系列,微控制器连接有电源。

工作原理:患者伤处放置于支撑件6上,通过卡扣701卡接将患者伤处固定,调节电动滑块10、第一滑动件11和第二滑动件14的位置并固定,再调整支撑件6与转动板5的角度,使装置能在最合理的方位进行取钉作业,将取钉器12一端的取钉件与体内钢钉啮合,转动取钉器12另一端的把手取出钢钉,取钉过程实现了最佳方位取钉,并避免了手持取钉器12取钉的不稳定性,并且无需医护人员人为调整患者姿势,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取钉过程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骨科取钉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2471.3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2(贵州)

授权编号:CN209899555U

授权时间:20200107

主分类号:A61B17/92

专利分类号:A61B17/92

范畴分类:申请人:龙明春;余义涛;陆勇

第一申请人:龙明春

申请人地址:558000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环东北路74号9栋1单元2层附4号

发明人:龙明春;余义涛;陆勇

第一发明人:龙明春

当前权利人:龙明春;余义涛;陆勇

代理人:刘佳

代理机构:34157

代理机构编号:亳州速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骨科取钉装置论文和设计-龙明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