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机制论文_胡晓雅,兰翔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正式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机制,正式,全球经济,大港,犯罪预防,国际,集装箱。

非正式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胡晓雅,兰翔[1](2018)在《探讨正式与非正式机制下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旨在探讨两种不同机制下的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借鉴社会学习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我们假设创业教育首先改变态度,主观规范,个人的感知行为控制,最后导致创业意向的变化。最后,对理论和实践意义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读与写(教育教学刊)》期刊2018年01期)

丁云洁,张斌[2](2016)在《经济转型时期公司治理的非正式机制研究——以反腐败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公司治理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反腐败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正式机制,能够对公司治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选取沪深两市531家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反腐败与代理成本、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反腐败能够降低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提高管理层代理效率;反腐败还能够通过经营途径、财务途径以及公司治理途径对公司的绩效产生深刻影响,在短期内会导致企业经营业绩显着下降,而在长期则会使企业经营业绩恢复甚至上升。(本文来源于《滁州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范洪颖[3](2015)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非正式机制探析——以G20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正式治理机制的合法性得到普遍认可,但其有效性欠缺。机制的设计不能适应国际权力结构变迁,相对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增量出现规则的滞后性,以及对全球变化的反应迟钝,缺乏灵活性和协调性。而G20这一非正式治理机制是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对全球经济进行集体治理的重要平台,具有丰富的国际制度资源,直接对接各国国内体系并与各国内部形成行动上的互动和规则上的渗透,与正式治理机制相互借重,能够快捷、高效地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新问题。中国对G20要适时引导,充分利用和塑造这一平台。(本文来源于《新兴经济体创新发展与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2015年会暨2015新兴经济体论坛(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期刊2015-12-04)

杨梦辉[4](2015)在《经济转型时期公司治理的非正式机制研究——以税收征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转型时期,公司治理问题已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良好的公司治理不但是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必要条件,更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然而由于法律与规制等正式制度的低效或失灵,导致了公司治理结构严重失效。此时税收作为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非正式机制,其在改善公司治理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来源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黄燕玲[5](2015)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非正式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建立了一系列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对全球经济进行治理。本文选G20为案例,探讨在全球经济治理的背景下非正式机制的作用和特点与预测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探讨中国参与非正式机制的途径。由于新兴经济经济体的崛起,导致国际体系的改变是G20形成的根本原因,而全球金融危机是直接原因。在全球经济治理中,G20具有非正式机制的灵活性,交易成本低,应对危机能力强与正式机制互补的特点使它在扩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促进国际金融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非正式机制也有着代表性不足、有效性不足、议题设置的外溢问题。非正式机制对中国提高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利益有着重要意义: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为中国协调其它大国关系提供平台,利用议题设置争取国家利益,中国应该充分参与和主导G20这样的非正式机制发展多边治理机制。(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5-05-18)

齐飞[6](2014)在《美国海上防扩散非正式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40年代核武器诞生以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里进行了历久经年的核军备竞赛,并导致了“恐怖的平衡”(balance of terror);在这一时期防扩散是以美苏之间的核裁军与核军控为主。然而随着90年苏联的解体和恐怖主义的日渐肆虐,全球范围内的防扩散形势愈发严峻。911事件以惨烈的事实提醒美国,美国本土已不再是绝对安全的堡垒。出于防止恐怖组织或恐怖分子利用海运集装箱袭击美国的目的,海关与边境保卫局、能源部核安全署相继推出了“集装箱安全倡议”和“大港倡议”。旨在加强美国海上防扩散能力,将美国海关由第一道防线变成最后一道防线。美国于2002年率先推出了集装箱安全倡议(CSI)及与其配套措施。主要通过海关与边境保卫局驻派外国海关的CSI小组利用非侵入性检测的方式侦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能源部核安全署随后推出了特大港口倡议,通过在帮助外国海关安装门式检测设备检测来甄别货运集装箱中是否有防身性物质;二者构成了美国海上防扩散的左膀右臂。与此同时,海上防扩散政策的迅速普及也清晰地将霸权国是如何向其他国家推广公共产品的过程展现在世人面前。(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4-06-30)

孙玉琢[7](2011)在《非正式机制在预防犯罪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重视采取正式机制来预防犯罪,却忽视了非正式机制预防犯罪的重要作用,与此相应的是犯罪愈来愈成为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单纯依靠正式机制很难有效地抑制犯罪行为的发生,而非正式机制在这方面则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在犯罪预防中应重视对非正式机制的运用,主要从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注重利用媒体介质、加强道德教育等方面入手。(本文来源于《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刘金霞[8](2011)在《核不扩散体系中的正式与非正式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核武器作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一种,自诞生之日起,就给世界笼罩了一层核恐怖阴影。2009年朝鲜进行第二次核试验,更是加剧了人们对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担忧,如何有效地防止核扩散,在当前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主要运用规范分析与案例分析方法,在分析现存的相关法律规约以及实践中所发生的核危机基础上,从有效性、局限性及完善叁个方面对防核扩散的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进行研究。有效性方面,作为正式机制的核心法律规范《核不扩散条约》及其制度基石国际原子能组织,自其产生后的近40年的时间里,为阻止条约缔约国的横向与纵向核扩散、促进其核裁军、维持国际社会的核和平与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核供应国集团与《防扩散安全倡议》作为防核扩散体系的非正式机制,其通过对核材料的出口控制,对阻止条约的非缔约国及非国家行为体的核扩散发挥了突出作用。两种机制在防核扩散体系中,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然而,由于正式机制条约规定的缺陷,监督机构的效力低下及执行机制的匮乏和非正式机制中的协议文本规定的不确定性及违法性等局限性的存在,导致两种机制在防核扩散中并没有实现机制最初设立的目标——全面禁止核扩散、实现无核世界。针对两种机制目前所存在的缺陷与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及完善措施,包括修改《核不扩散条约》的有关规定、完善监督机构、建立相应的执行机构、遵守评定机构及审查机构等;结合当前核危机的实例,提出了建立区域核安全合作机制的设想。本文对核不扩散体系内的两种机制的有效性、局限性及提出的完善措施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从理论层面更深刻地认识及分析当前核危机的成因,也有助于在实践中为应对核危机采取合理的措施。(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1-06-01)

孙祎单[9](2010)在《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中的非正式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金融全球化的时代,如何抵御本国金融风险,防止金融风险在国家之间的蔓延成为了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伴随着各国监管意识的不断加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深化和发展了起来,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也日益成熟。文章首先对主流的国际机制理论进行了梳理,通过国际机制的概念、有关国际机制形成的主要理论流派,以及非正式国际机制的形成进行阐述。其次是对国际经济机制与金融监管机制的形成的历史回顾,以及对原有金融监管机制的突破以及现代国际金融监管机制的形成进行论述,从而引出《巴塞尔协议》这一非正式国际机制作为本文的个案研究对象。再次通过《巴塞尔协议》的历史演绎和回顾了解其产生背景、形成过程以及其自身不断更新优化规则的过程,从而为后文的分析论述做好铺垫。第四部分,是对《巴塞尔协议》的深入分析,依据协议文本对《巴塞尔协议》的非正式性做出了判定,然后从多种层次上的均衡的实现、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程序化经常化、意见交互融合的规则制定过程和非正式性能够减少不确定性、加快协议达成这四个角度论述非正式机制的优越性。再从机制遵守行为的非约束性、机制规定的模糊性、机制目标与成员国范围的不相合性以及机制管理手段的缺位四个方面对非正式机制下的局限性展开分析。文章的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论述了《巴塞尔协议》对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的重要影响和其局限性,归纳了其作为非正式国际机制的特点与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0-05-01)

李国昊[10](2008)在《产业集群治理中正式和非正式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产业集群已经成了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形态,本文对产业集群的正式和非正式机制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商场现代化》期刊2008年35期)

非正式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公司治理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反腐败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正式机制,能够对公司治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选取沪深两市531家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反腐败与代理成本、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反腐败能够降低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提高管理层代理效率;反腐败还能够通过经营途径、财务途径以及公司治理途径对公司的绩效产生深刻影响,在短期内会导致企业经营业绩显着下降,而在长期则会使企业经营业绩恢复甚至上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正式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胡晓雅,兰翔.探讨正式与非正式机制下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

[2].丁云洁,张斌.经济转型时期公司治理的非正式机制研究——以反腐败为例[J].滁州学院学报.2016

[3].范洪颖.全球经济治理中的非正式机制探析——以G20为例[C].新兴经济体创新发展与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2015年会暨2015新兴经济体论坛(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2015

[4].杨梦辉.经济转型时期公司治理的非正式机制研究——以税收征管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5

[5].黄燕玲.全球经济治理中的非正式机制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

[6].齐飞.美国海上防扩散非正式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7].孙玉琢.非正式机制在预防犯罪中的应用[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

[8].刘金霞.核不扩散体系中的正式与非正式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9].孙祎单.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中的非正式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10].李国昊.产业集群治理中正式和非正式机制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8

论文知识图

特大城市区域灵活企业组织的全球和~#...本文的整体理论模型电信运营企业创新管理能力二级指标测...应用式创新的双轨网络治理机制家族企业双重内部治理模式的种类软件分析界面图

标签:;  ;  ;  ;  ;  ;  ;  

非正式机制论文_胡晓雅,兰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