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的疗效观察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的疗效观察

一、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冯万松,于凤琴[1](2019)在《磷酸肌酸钠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文中认为目的研究磷酸肌酸钠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妇幼保健院80例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患儿,依据建档顺序分组,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建档的40例患儿为对照组,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建档的40例患儿为研究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磷酸肌酸钠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磷酸肌酸钠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阿氏(Apgar)评分、心肌酶[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水平。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0%(29/40),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两组Apgar评分和CK、CK-MB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Apgar评分和CK、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效果显着,可明显提高Apgar评分,改善心肌酶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申琴玉[2](2018)在《1,6-二磷酸果糖与多巴酚丁胺联合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与多巴酚丁胺联合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1,6-二磷酸果糖联合多巴胺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多巴酚丁胺联合多巴胺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及心力衰竭纠正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其他心肌酶谱指标(CK、CK-MB、LDH、HBDH)均较对照组改善显着(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显着高于对照组(86.67%)(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采用多巴酚丁胺联合多巴胺进行治疗,能够显着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心肌酶谱水平,同时可以有效缩短症状恢复时间,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武楠,林丽星[3](2017)在《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评价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疗效。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中FDP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所有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7年4月。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同时提取纳入文献的基本资料、评价偏倚风险,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文Meta分析最终纳入24篇研究文献(n=1754)。Meta分析结果显示:(1)治疗疗效:FDP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显效率[OR=3.31(95%CI:2.714.04),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OR=5.59(95%CI:4.137.57),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不良反应:纳入文献中3篇报道均无不良反应,其余文献未见报道。结论:FDP可显着提高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

梁高连[4](2017)在《1,6-二磷酸果糖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窒息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窒息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怀化巿第二人民医院靖州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100例,随机分为B组和A组,各50例。B组患儿采用常规综合治疗,A组患儿在B组基础上给予1,6-二磷酸果糖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肌酶指标[磷酸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结果 A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磷酸肌酸激酶、CK-MB、cTn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儿磷酸肌酸激酶、CK-MB、cTn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1,6-二磷酸果糖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窒息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心肌酶。

梁文[5](2017)在《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伴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伴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玉林市玉州区妇幼保健院2015年11月—2016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伴心肌损伤患儿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1,6二磷酸果糖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相关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CK-MB、CK、AST、L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CK-MB、CK、AST、LDH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并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的心功能,且安全可靠。

潘雅芳[6](2017)在《新生儿窒息伴心肌损害应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的有效性评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伴心肌损害应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的有效性。方法:研究对象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76例新生儿窒息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进行治疗;试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1,6-二磷酸果糖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试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心肌酶谱指标均有所下降,且试验组患儿结果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试验组患儿左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伴心肌损害应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对于提高整体疗效、改善患儿的心肌酶谱指标和心功能指标具有较好的作用,可以作为该病的辅助治疗药物。

岑惠玲,郑文雅,张辉云,潘淑玲,陈少英[7](2016)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疗效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查阅2014年3月2015年9月在我院产科窒息复苏后心肌损害患儿5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下回顾整理的患儿采用的治疗方法都在患儿家属知情的条件下实施的,对采取不同治疗方法,现归类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各25例。治疗组患儿25例,除常规疗法外,辅助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1,6-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法,对照组患儿25例,仅使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相关心肌酶谱辅助检查变化(CK、AST、CK-MB、LDH、HBDH和c Tn I)。其中症状包括心悸、惊厥和皮疹等。结果治疗组患儿的疗效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8.00%;且其显效率很显着,多于50%,证明其疗效突出,见效快,说明联合优势显着。两组数据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524,P=0.0400);两组患儿治疗后的CK、AST、CK-MB、LDH、HBDH和c Tn I的对比均明显小于治疗前的(P<0.05)。这说明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显着优于单一使用的,直接表明辅助1,6-果糖二磷酸钠的作用较大;两组临床记载显示治疗后均未出现相关心悸、惊厥和皮疹等并发症的情况,说明两组治疗方案对患者治疗后影响都较小。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显着,优于接受常规治疗方法的疗效,故临床上应加强辅助联合该诊治法。

招芳霞,李玲玲,齐建雄[8](2016)在《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的临床治疗体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14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患儿71例。给予观察组患儿1,6-二磷酸果糖复合丹参进行治疗,仅给予对照组患儿1,6-二磷酸果糖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心电图,并对心肌酶谱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儿心肌酶谱结果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在临床症状消失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06 6,P<0.05);观察组患儿ECG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患儿ECG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82 3,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治疗后CK和CK-MB方面均显着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71例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8.73%;对照组71例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1.83%。两组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6-二磷酸果糖复合丹参对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能够对患儿心肌组的恢复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对预后也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可在临床中推广。

庞爱华[9](2016)在《1,6-二磷酸果糖治疗窒息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害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治疗窒息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窒息伴缺氧性心肌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12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方案(辅酶A+三磷酸腺苷+维生素+肌苷),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FDP),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的变化,并行统计学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二者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窒息新生儿能显着降低其心肌损害程度,改善其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雷学维[10](2015)在《10%转化糖注射治疗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探讨10%转化糖注射治疗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旨在为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和新生儿预后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患儿60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静脉注射1,6-二磷酸果糖,研究组患儿静脉注射10%转化糖,对比治疗前后CK、CK-MB、LDH、AST的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儿心肌损伤症状消失时间、心功能恢复时间、循环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并统计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CK为(151.48±7.26)U/L、CK-MB为(20.43±1.12)U/L、LDH为(128.04±5.18)U/L、AST为(57.30±6.26)U/L,均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心肌损伤症状消失时间为(3.54±0.78)d、心功能恢复时间为(4.83±0.39)d、循环恢复时间为(4.96±0.79)d、住院时间为(7.16±1.02)d、治疗有效率为93.33%,均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转化糖注射治疗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能快速改善心肌功能、提高治疗效率。

二、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磷酸肌酸钠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选取标准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1.3.2 研究组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2.2 Apgar评分
    2.3 心肌酶谱
3 讨论

(2)1,6-二磷酸果糖与多巴酚丁胺联合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评定标准[4]: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各项症状恢复时间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心肌酶谱比较: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3)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研究类型
        1.1.2 研究对象
        1.1.3 干预措施
        1.1.4 结局指标
        1.1.5 排除标准
    1.2 数据检索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1.4 文献质量评价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及纳入文献质量
    2.2 Meta分析结果
        2.2.1 治疗疗效
        2.2.2 不良反应
    2.3 发表偏倚评价
3 讨论

(4)1,6-二磷酸果糖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窒息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2 心肌酶水平
3 讨论

(5)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伴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心肌酶谱相关指标
    2.2 临床疗效
    2.3 不良反应
3 讨论

(6)新生儿窒息伴心肌损害应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的有效性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1.3.2 心肌酶谱指标
        1.3.3 心功能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儿心肌酶谱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儿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3 讨论

(7)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疗效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核定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患儿的总体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相关辅助检查变化比较
    2.3 两组患临床症状对比结果
3 讨论

(8)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的临床治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磷酸肌酸钠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J]. 冯万松,于凤琴. 河南医学研究, 2019(23)
  • [2]1,6-二磷酸果糖与多巴酚丁胺联合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效果观察[J]. 申琴玉. 北方药学, 2018(01)
  • [3]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疗效的Meta分析[J]. 武楠,林丽星. 中国药物评价, 2017(06)
  • [4]1,6-二磷酸果糖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窒息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J]. 梁高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24)
  • [5]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伴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J]. 梁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18)
  • [6]新生儿窒息伴心肌损害应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的有效性评析[J]. 潘雅芳. 中外医学研究, 2017(16)
  • [7]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疗效的临床观察[J]. 岑惠玲,郑文雅,张辉云,潘淑玲,陈少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16(03)
  • [8]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的临床治疗体会[J]. 招芳霞,李玲玲,齐建雄. 吉林医学, 2016(02)
  • [9]1,6-二磷酸果糖治疗窒息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害疗效观察[J]. 庞爱华.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02)
  • [10]10%转化糖注射治疗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的临床观察[J]. 雷学维. 中国现代医生, 2015(31)

标签:;  ;  ;  ;  ;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