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论文和设计-周振坤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厕所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包括厕所本体及设于厕所本体内的便器,厕所本体包括固定厕体和可折叠厕体,固定厕体设有具有开口的第一内部空间,可折叠厕体可活动连接于固定厕体,可折叠厕体可相对固定厕体由盖合于开口的叠合状态朝向背离第一内部空间的方向展开,并形成与第一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二内部空间。采用这样的设计,由于可折叠厕所为预先做好的备用厕所,具有可运输性,且安装便捷,可快速、及时送往所需地点供公众使用,可充分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此外,由于其可重复安装和拆除,不会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经济性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其特征在于,包括厕所本体及设于所述厕所本体内的便器,所述厕所本体包括:固定厕体,所述固定厕体设有具有开口的第一内部空间;以及可折叠厕体,所述可折叠厕体可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厕体;所述可折叠厕体可相对所述固定厕体由盖合于所述开口的叠合状态向背离所述第一内部空间的方向展开,并形成与所述第一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二内部空间。

设计方案

1.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其特征在于,包括厕所本体及设于所述厕所本体内的便器,所述厕所本体包括:

固定厕体,所述固定厕体设有具有开口的第一内部空间;以及

可折叠厕体,所述可折叠厕体可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厕体;

所述可折叠厕体可相对所述固定厕体由盖合于所述开口的叠合状态向背离所述第一内部空间的方向展开,并形成与所述第一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二内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厕体包括折叠侧板以及相对设置的折叠顶板和折叠底板,所述折叠侧板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厕体,所述折叠顶板和所述折叠底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厕体,所述折叠顶板和所述折叠底板可相对所述固定厕体转动叠合于所述折叠侧板或转动至与所述折叠侧板形成一定角度,且当所述折叠顶板和所述折叠底板转动至与所述折叠侧板形成所述一定角度时,所述折叠侧板可相对所述固定厕体由盖合于所述开口的叠合状态向背离所述第一内部空间的方向展开,并与所述顶板及所述底板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内部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厕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顶板和固定底板、以及围合连接于所述固定底板和所述固定顶板之间的固定侧板;

所述折叠顶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顶板,所述折叠底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底板,所述折叠侧板可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侧板;

所述折叠顶板、所述折叠底板分别相对所述固定顶板及所述固定底板转动至与所述固定顶板和所述固定底板位于同一平面时,所述折叠侧板与所述折叠顶板及所述折叠底板之间形成所述一定角度,且所述折叠侧板可相对所述固定侧板展开并与所述折叠顶板和所述折叠底板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内部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侧板包括固定背板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固定背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

所述折叠侧板包括门板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分别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所述门板与所述固定背板相对设置,且所述门板连接于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之间;

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相对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处于所述叠合状态时,所述门板盖合于所述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其特征在于,所述便器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背板;

所述便器可相对所述固定背板转动至所述便器叠设于所述固定背板,以使所述便器位于所述第一内部空间;以及,所述便器还可相对所述固定背板转动至所述便器远离所述固定背板并叠设于所述折叠底板,以使所述便器位于所述第二内部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其特征在于,所述便器设有抽屉式粪便收纳箱和抽屉式踏板,所述抽屉式踏板和所述抽屉式粪便收纳箱朝向相互垂直的方向设置,所述抽屉式粪便收纳箱和所述抽屉式踏板可相对所述便器滑动至藏设于所述便器内或相对所述便器滑动至露出所述便器外。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其特征在于,所述便器设有用于排风的第一排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或所述第二侧板在临近所述便器的位置设有第二排风口,且所述第二排风口朝向所述第一排风口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背板上还设有与所述便器管道连接的集成水箱,所述集成水箱设于所述便器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或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容纳槽以及转动设于所述容纳槽的洗手盆,所述容纳槽内设有感应式水龙头,所述洗手盆可相对所述容纳槽转动容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或转动至所述容纳槽外。

11.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厕板还包括厕所门板,所述门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内部空间连通的厕所入口,所述厕所门板可转动连接于所述门板,以封闭所述厕所入口或开放所述厕所入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其特征在于,所述厕所门板设有一体成型于所述厕所门板的内嵌式把手。

13.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顶板和\/或所述折叠顶板为太阳能板。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厕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

背景技术

在商场、写字楼等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一般都建立有向公众提供方便的公共厕所,但对于灾后临时避难处、马拉松长跑现场、火车站、码头、旅游景点、大型工地等公共场所,由于其具有突发性人口密集和阶段性人口密集等特点,其公共厕所的建立会存在如下问题:

1、对于灾后突然人口密集的临时避难场所,由于建造公共厕所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及时满足公众的使用需求。

2、对于马拉松长跑现场、大型工地等公共场所,由于其只在某一特殊时段内人口密集,建立的公共厕所在该特殊时段结束后便拆除且不能再次组装重复利用,会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

3、对于火车站、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虽然建立有公共厕所,但由于其公共厕所的数量是以平时的客流量为基准设计的,在春节或国庆等节假日客流量会以几倍的量剧增,这时公共厕所远远低于其正常需求量,但若以最大的客流量来建立厕所,则会造成占地面积大和使用率低等空间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安装便捷且运输方便,可提高公共厕所的使用率以及降低占地空间,节约社会资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包括厕所本体及设于所述厕所本体内的便器,所述厕所本体包括:

固定厕体,所述固定厕体设有具有开口的第一内部空间;以及

可折叠厕体,所述可折叠厕体可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厕体;

所述可折叠厕体可相对所述固定厕体由盖合于所述开口的叠合状态向背离所述第一内部空间的方向展开,并形成与所述第一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二内部空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可折叠厕体包括折叠侧板以及相对设置的折叠顶板和折叠底板,所述折叠侧板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厕体,所述折叠顶板和所述折叠底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厕体,所述折叠顶板和所述折叠底板可相对所述固定厕体转动叠合于所述折叠侧板或转动至与所述折叠侧板形成一定角度,且当所述折叠顶板和所述折叠底板转动至与所述折叠侧板形成所述一定角度时,所述折叠侧板可相对所述固定厕体由盖合于所述开口的叠合状态向背离所述第一内部空间的方向展开,并与所述顶板及所述底板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内部空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厕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顶板和固定底板、以及围合连接于所述固定底板和所述固定顶板之间的固定侧板;

所述折叠顶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顶板,所述折叠底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底板,所述折叠侧板可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侧板;

所述折叠顶板、所述折叠底板分别相对所述固定顶板及所述固定底板转动至与所述固定顶板和所述固定底板位于同一平面时,所述折叠侧板与所述折叠顶板及所述折叠底板之间形成所述一定角度,且所述折叠侧板可相对所述固定侧板展开并与所述折叠顶板和所述折叠底板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内部空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侧板包括固定背板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固定背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

所述折叠侧板包括门板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分别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所述门板与所述固定背板相对设置,且所述门板连接于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之间;

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相对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处于所述叠合状态时,所述门板盖合于所述开口。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便器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背板;

所述便器可相对所述固定背板转动至所述便器叠设于所述固定背板,以使所述便器位于所述第一内部空间;以及,所述便器还可相对所述固定背板转动至所述便器远离所述固定背板并叠设于所述折叠底板,以使所述便器位于所述第二内部空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便器设有抽屉式粪便收纳箱和抽屉式踏板,所述抽屉式踏板和所述抽屉式粪便收纳箱朝向相互垂直的方向设置,所述抽屉式粪便收纳箱和所述抽屉式踏板可相对所述便器滑动至藏设于所述便器内或相对所述便器滑动至露出所述便器外。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便器设有用于排风的第一排风口。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和\/ 或所述第二侧板在临近所述便器的位置设有第二排风口,且所述第二排风口朝向所述第一排风口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背板上还设有与所述便器管道连接的集成水箱,所述集成水箱设于所述便器上方。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和\/ 或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容纳槽以及转动设于所述容纳槽的洗手盆,所述容纳槽内设有感应式水龙头,所述洗手盆可相对所述容纳槽转动容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或转动至所述容纳槽外。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折叠厕板还包括厕所门板,所述门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内部空间连通的厕所入口,所述厕所门板可转动连接于所述门板,以封闭所述厕所入口或开放所述厕所入口。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厕所门板设有一体成型于所述厕所门板的内嵌式把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顶板和\/ 或所述折叠顶板为太阳能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通过设置包括固定厕体和可折叠厕体的装配式可折叠厕所,可折叠厕所可在折叠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相互转换。采用这样的设计,由于可折叠厕所为预先做好的备用厕所,具有可运输性,且安装便捷,对于灾后突然人口密集的临时避难场所,可快速、及时送往所需地点供公众使用。且因为可折叠厕所可重复安装和拆除,对于只在某一特殊时期人口密集的地方,可避免使用时间短和不能重复利用造成的人力、财力的浪费。同时,因为折叠状态的厕所具有体积小,运输方便的特点,可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搬运去不同的地方,例如春节时搬运去火车站、马拉松长跑时期搬运去长跑现场、工作日可搬运去施工现场,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充分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

此外,由于可折叠厕所的厕所本体采用顶板和太阳能板一体化的设计,可将太阳能转化为可折叠厕所所需使用的电能,有效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的叠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的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的固定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的可折叠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的可折叠厕体的第二内部空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的折叠顶板和折叠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的折叠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的固定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展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安装便捷且运输方便,可提高公共厕所的使用率以及降低占地空间,节约社会资源。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该装配式可折叠厕所能够在叠合状态(如图1)和展开状态(如图2)之间转换。本可折叠厕所包括厕所本体及设于厕所本体内的便器3,厕所本体包括固定厕体1和可折叠厕体2,固定厕体1设有具有开口的第一内部空间a,可折叠厕体2可活动连接于固定厕体1,可折叠厕体2可相对固定厕体1由盖合于开口的叠合状态向背离第一内部空间a的方向展开,并形成与第一内部空间a连通的第二内部空间b。

即,当可折叠厕所处于叠合状态时,折叠厕体被折叠,则固定厕体的第一内部空间a则形成该可折叠厕所的内部空间,用于放置便器3、水箱等基础设施;当可折叠厕所处于展开的使用状态时,可折叠厕所的内部空间由第一内部空间a和第二内部空间b构成,第二内部空间b用于公众如厕的如厕空间。

结合图1、图2、图6以及图7,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尽可能地缩小可折叠厕体2在叠合状态时的体积,以便于运输及减小可折叠厕所的占用空间,可折叠厕体2包括折叠侧板21以及相对设置的折叠顶板22和折叠底板23。折叠侧板21活动连接于固定厕体1,折叠顶板22和折叠底板23转动连接于固定厕体1,折叠顶板22和折叠底板23可相对固定厕体1转动叠合于折叠侧板21或转动至与折叠侧板21形成一定角度,且当折叠顶板22和折叠底板 23转动至与折叠侧板21形成一定角度时,折叠侧板21可相对固定厕体1由盖合于开口的叠合状态向背离第一内部空间a的方向展开,并与折叠顶板22 及折叠底板23围合形成第二内部空间b。

具体地,当可折叠厕体2处于盖合于固定厕体1开口的叠合状态时,折叠侧板21盖合于固定厕体1的开口,且折叠顶板22和折叠底板23叠合于折叠侧板21;当需要将折叠侧板21由盖合于固定厕体1开口的叠合状态向背离第一内部空间a的方向展开时,首先需将折叠顶板22沿X方向转动折叠侧板21形成90°,且折叠底板23沿Y方向转动折叠侧板21形成90°(如图 6),然后将折叠侧板21向背离第一内部空间a的方向拉伸即可。

结合图3、图8,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厕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顶板 11和固定底板12、以及围合连接于固定底板12和固定顶板11之间的固定侧板13。折叠顶板22转动连接于固定顶板11,且折叠顶板22可由叠合于折叠侧板21转动至与固定顶板11位于同一平面;折叠底板23转动连接于固定底板12,且折叠底板23可由叠合于折叠侧板21转动至与固定底板12位于同一平面;以及折叠侧板21可活动连接于固定侧板13。

进一步地,折叠顶板22、折叠底板23分别相对固定顶板11及固定底板 12转动至与固定顶板11和固定底板12位于同一平面时,折叠侧板21刚好垂直于折叠顶板22和折叠底板23,且折叠侧板21的上下两侧贴合于折叠顶板22和折叠底板23,折叠侧板21可相对固定侧板13展开,在展开的过程中,折叠侧板21的上下两侧在折叠顶板22和折叠底板23上滑动前行直至与折叠顶板22和折叠底板23围合形成最大的第二内部空间b。

更进一步地,固定顶板11和\/或折叠顶板22为太阳能板,用于采集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以提供可折叠厕所的所需用电(如室内照明等),做到自给自足。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侧板13包括固定背板131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 132和第二侧板133,固定背板131连接于第一侧板132和第二侧板133之间,优选地,固定顶板11、固定底板12、固定背板131、第一侧板132和第二侧板133均为矩形板,固定顶板11、固定底板12、固定背板131、第一侧板132 和第二侧板133共同围合形成具有第一内部空间a的长方体固定厕体1。

进一步地,折叠侧板21包括门板211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板212和第四侧板213,第三侧板212和第四侧板213分别活动连接于第一侧板132和第二侧板133,且门板211连接于第三侧板212和第四侧板213之间,门板 211与固定背板131相对设置。优选地,折叠顶板22、折叠底板23、门板211、第三侧板212和第四侧板213同样采用矩形板,其中,第三侧板212和第四侧板213采用可拉伸和叠合的高密度聚乙烯板。当第三侧板212和第四侧板 213相对第一侧板132和第二侧板133处于展开状态时,折叠顶板22、折叠底板23、门板211、第三侧板212和第四侧板213共同围合形成具有第二内部空间b的长方体可折叠厕体2,此时,门板211的上下两侧分别抵接于折叠顶板22和折叠底板23。当第三侧板212和第四侧板213相对第一侧板132 和第二侧板133处于叠合状态时,门板211盖合于开口。

优选地,由于可折叠厕所用设置在公共场所,且使用人数较多,因此,在第三侧板212和第四侧板213上还设有用于贴设广告的广告位(未图示)。

在本实施例中,便器3转动连接于固定背板131,当可折叠厕所为叠合状态时,可折叠厕体2处于盖合于固定厕体1开口的叠合状态,便器3可相对固定背板131转动至便器3叠设于固定背板131(如图3),以使便器3 位于第一内部空间a,从而减小可折叠厕所的整体体积以降低对放置空间的占用;或者,当可折叠厕所处于使用状态时,可折叠厕体2展开围合成第二内部空间b,便器3还可相对固定背板131沿Z方向转动至便器3远离固定背板131并叠设于折叠底板23(如图9),以使便器3位于第二内部空间b,以供公众使用。具体地,便器可为蹲便器或坐便器。优选地,为了节省该可折叠厕所的使用空间,该便器优选用蹲便器。

进一步地,便器3设有抽屉式粪便收纳箱31和抽屉式踏板32(如图8),抽屉式粪便收纳箱31和抽屉式踏板32朝向相互垂直的方向设置,抽屉式粪便收纳箱31和抽屉式踏板32可相对便器3滑动至藏设于便器3内或相对便器3滑动至露出便器3外。抽屉式粪便收纳箱31用于收集和暂时储存便器3 内的粪便,在便器3处于使用状态时,抽屉式粪便收纳箱31藏设于便器3 内,在需要清理便器3内粪便时,方将抽屉式粪便收纳箱31滑动至露出于便器3外供清理。抽屉式踏板32用于提供使用者从折叠底板23踏上便器3的台阶,所以抽屉式踏板32朝向门板211设置,当便器3转动至位于第二内部空间b时,即可将抽屉式踏板32滑动至露出于便器3外。

更进一步地,便器3上还设有用于排风的第一排风口(未图示),以将便器3内的气体排出,由于如厕空间为第二内部空间b,可将第一排风口设于靠近固定背板131的区域。对应地,第一侧板132和\/或第二侧板133在临近便器3的位置设有第二排风口(未图示),且第二排风口朝向第一排风口设置,即当第一排风口设于靠近第一侧板的位置时,第二排风口对应设于第一侧板,或者当第一排风口设于靠近第二侧板的位置时,第二排风口对应设于第二侧板,或者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均设置第二排风口,以将由第一排风口排出的气体排出至可折叠厕所外。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背板131上还设有与便器3管道连接的集成水箱13a (如图8),集成水箱13a与固定背板131采用一体化设计设于第一内部空间a,并且集成水箱13a设于便器3上方,第一内部空间a刚好完全容纳便器3和集成水箱13a,以使固定厕体1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保持最小的体积。

进一步地,为了不增大可折叠厕体2的整体体积,将洗手盆13b设于可折叠厕所的外侧,具体地,在第一侧板132和\/或第二侧板133上朝向室外的一侧设有容纳槽13c以及转动设于容纳槽13c的洗手盆13b,即可单独在第一侧板132或第二侧板133上设置洗手盆13b,或者在第一侧板132和第二侧板133上设置两个不同高度的洗手台,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人群使用,本实施例只对在第二侧板133上设置洗手盆13b进行说明。容纳槽13c内设有感应式水龙头13d,洗手盆13b可相对容纳槽13c转动容置于容纳槽13c内 (如图1)或转动至容纳槽13c外(如图10),当洗手盆13b容置于容纳槽 13c时,将洗手盆13b沿L方向转动90°即转变为使用状态,方便快捷。

在本实施例中,折叠侧板21还包括厕所门板214,门板211上开设有与第二内部空间b连通的厕所入口,厕所门板214可转动连接于门板211,以封闭厕所入口或开放厕所入口。厕所门板214设有一体成型于厕所门板211 的内嵌式把手,相比于传统的明拉手,可避免磕碰问题,且更有利于运输。

以下对可折叠厕所的展开至使用状态和折合至叠合状态的过程做详细的描述:

展开过程:第一步:将折叠顶板22和折叠底板23向背离第一内部空间 a的方向转动90°至折叠顶板22和折叠底板23分别与固定顶板11和固定底板12位于同一平面,然后向背离第一内部空间a的方向移动门板211,在移动门板211的过程中,第三侧板212和第四侧板213随着门板211向背离第一内部空间a的方向拉抻,并最终形成第二内部空间b,可折叠厕所的基本框架已经展开完成。第二步:将叠设于固定背板131的便器3相对固定背板 131转动至便器3远离固定背板131并叠设于折叠底板23,并将抽屉式踏板 32滑动至露出于便器3外,可折叠厕所内部空间的展开完成。此外,将洗手盆13b向背离第一内部空间a的方向转动90°至使用状态。完成上述步骤,可折叠厕所即由折合状态展开至使用状态。

折合过程:第一步:将抽屉式踏板32由露出于便器3外滑动至容置于容纳槽13c内,并将叠设于折叠底板23的便器3相对于固定背板131转动至便器3叠设于固定背板131,可折叠厕所内部空间的折合完成。第二步:将门板211向朝向第一内部空间a的方向移动,在移动门板211的过程中,第三侧板212和第四侧板213随着门板211向朝向第一内部空间a的方向折合,第二内部空间b逐渐缩小,直至门板211盖合于第一内部空间a的开口,再将折叠顶板22和折叠底板23向朝向第一内部空间a的方向转动90°至折叠顶板22和折叠底板23叠合于门板211。此外,将洗手盆13b向朝向第一内部空间a的方向转动90°至容置于容纳槽。完成上述步骤,可折叠厕所即由展开状态折合至叠合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通过设置固定厕体、可折叠厕体以及便器的可折叠厕所,可折叠厕所处于叠合状态时,便器位于固定厕体的第一内部空间内,可减小可折叠厕所的整体体积,当可折叠厕所处于展开状态时,可折叠厕体展开形成第二内部空间,并且便器可转动至位于第二内部空间,第二内部空间即可为公众使用的如厕空间,从而提供一种体积小、安装便捷的可移动厕所。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设计图

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2312.X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469050U

授权时间:20191008

主分类号:E04H 1/12

专利分类号:E04H1/12;E04B1/343;E04D13/18;E03D7/00

范畴分类:36C;

申请人: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32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振华路8号设计大厦

发明人:周振坤;王键;唐尚飞;宾菲

第一发明人:周振坤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代理人:万振雄;林玉旋

代理机构:44381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德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一种装配式的可折叠厕所论文和设计-周振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