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黄瓜霜霉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霜霉病,黄瓜,药剂,角斑病,孢子囊,病情,茬口。
黄瓜霜霉病论文文献综述
吴燕君,赵蕖,章秀梅,方雪勇,洪文英[1](2019)在《黄瓜霜霉病盛发期高效防治药剂的筛选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黄瓜霜霉病盛发期进行18%吲唑磺菌胺悬浮剂、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等新型杀菌剂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药前病情指数19.7~29.2的病害盛发期用药1次,以18%吲唑磺菌胺悬浮剂2 000倍液处理防效最佳,至药后12 d防效仍在68%以上,其次为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2 000倍液处理,药后3~12 d防效63.5%~75.8%,速效性好,持效期长。(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续建花[2](2019)在《8种杀菌剂防治保护地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得到高效实用的保护地黄瓜霜霉病防治药剂,将8种市售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8种杀菌剂进行常规喷施方式使用,施药后3 d、7 d进行发病率、病情指数、防治效果的数据调查和统计,结果表明,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喷雾处理3 d、7 d的防效分别为94.18%、96.74%;250 g/L嘧菌酯悬浮剂3 d、7 d防效分别为93.59%、96.96%,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防治较为理想,各药剂防效均较高。(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10期)
王灏[3](2019)在《黄瓜霜霉病发生特点及防治试验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黄瓜霜霉病俗称黑毛病,是危害黄瓜生产的最大病害之一,在全世界凡有黄瓜栽培的地区均有发生,是黄瓜生产上发生较为普遍、具有毁灭性损失的病害。此病的发生特点是气流传播、再侵染频繁、潜育期短、流行性强。特别是北方地区,露地及保护地栽培的黄瓜发病均较重。黄瓜霜霉病在田间流行很快,叶片可在短期内迅速枯干,然(本文来源于《新农业》期刊2019年19期)
亢菊侠,赵家奇,吴雅茹,胡祖庆[4](2019)在《设施黄瓜霜霉病高光谱特征选择及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构建基于高光谱参数的设施黄瓜霜霉病发生级别预测模型,使用手持光谱仪ASD FieldSpec HandHeld检测不同黄瓜霜霉病为害下黄瓜叶片高光谱反射率,并分析400~900 nm波段内的光谱反射率参数与黄瓜霜霉病发生级别的相关关系和回归关系。结果表明,在400~718 nm波段范围内,随着霜霉病级别的增加,黄瓜光谱反射率均有明显上升,并在568~687 nm波段范围内达到极显着相关水平;在825~900 nm波段范围内,随着霜霉病级别的增加,黄瓜光谱反射率均有明显下降,在837~895 nm波段范围内达到极显着相关水平。利用可见光区特征波长点679 nm、近红外区特征波长点861 nm的光谱反射率以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系统比值植被指数(RVI)构建黄瓜霜霉病发生级别监测预警方程,其中前3个预测模型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因此,可以利用高光谱信息数据来预测设施黄瓜霜霉病发生的级别。(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7期)
吕红,唐秀丽,周建波,殷辉,秦楠[5](2019)在《不同类型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出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最佳药剂,选用13种不同类型的杀菌剂在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进行喷雾防治。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黄瓜霜霉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保护兼治疗剂防治效果较好,复配制剂防效好于单剂;66.5%霜霉威盐酸盐水剂、52.5%恶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22.5%啶氧菌酯悬浮剂和35%氰霜唑·烯酰吗啉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均达76%以上,其中,35%氰霜唑·烯酰吗啉悬浮剂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可达81.39%。建议在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选用以上4种药剂进行防治,间隔7~10 d用药一次,连续防治2~3次,生产中应轮换交替使用各药剂。(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杨帆,程智慧[6](2019)在《青蒜挥发物调控黄瓜霜霉病抗性的化感作用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索应用生物措施解决设施蔬菜病害问题是现代蔬菜产业技术的发展方向。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套作青蒜可有效消减黄瓜连作障碍和病害,尤其是套作青蒜可显着降低黄瓜早期霜霉病的发生,但青蒜活体挥发物对黄瓜霜霉病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使用青蒜挥发物主效化感物质二烯丙基二硫(DADS)处理2叶1心的黄瓜幼苗后接种霜霉病菌,分析病菌侵染过程中黄瓜叶片组织结构和生理生化变化,探讨黄瓜诱导抗性反应;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代谢途径和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对其进行时空表达分析,揭示青蒜活体挥发物诱导黄瓜霜霉病抗性的生理和分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DADS处理后可显着降低黄瓜幼苗的病情指数;组织染色观察发现DADS处理可诱导过氧化氢的积累,引起强烈的过敏反应,抑制病菌的侵染;同时叶片内活性氧、相关抗氧化酶和激素的含量也发生了显着变化;转录组分析发现,KO富集、GO富集和KEGG都集中在氧化代谢、激素代谢以及次生代谢途径,针对这些途径,我们筛选了差异基因CsPOD、Csa6G349840、Csa5G156180、Csa4G017140、Csa7G372360等进行了定量分析。综上所述,青蒜挥发物主效化感物质DADS可以有效诱导黄瓜对霜霉病菌的抗性,减轻发病程度。该研究将为直接利用青蒜挥发性化感物质消减设施蔬菜气传病害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第九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9-19)
高亚轻,苑磊,种道齐,黄晓梅,刘世琦[7](2019)在《不同时长UVA照射对黄瓜霜霉病发生和生理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津优35号"黄瓜为试材,在日光温室中采用不连续照射方式对黄瓜植株进行夜间辐照处理,UVA照射光强为60μW·cm~(-2),照射时间分别为0、3、4、5 h·d~(-1),以不辐照为对照,以期探明不同照射时间对黄瓜霜霉病发生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UVA照射时间增加,促进黄瓜生长及抗霜霉病的作用更加明显。UVA照射20 d后防效高达85.92%。随着UVA照射时间延长光合色素含量整体上均增加;UVA照射5 h·d~(-1)的处理,株高、茎粗、叶面积分别比CK高出36.05%,42.17%,47.01%。UVA照射5 h·d~(-1)处理的果实横径、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分别比CK高出94.44%、84.21%、18.60%。在5 h·d~(-1)的紫外光UVA辐射下,处理14 d和21 d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着高出CK 80.53%、89.12%。UVA辐射5 h·d~(-1),处理21 d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显着高于0、3、4 h分别是4.64 U·g~(-1)·min~(-1)>2.48 U·g~(-1)·min~(-1)>3.68 U·g~(-1)·min~(-1)>4.35 U·g~(-1)·min~(-1)。夜间辐照5 h·d~(-1)下,处理7、14、21 d时类黄酮含量与CK相比均有显着的差异分别比CK高出20.77%、67.42%、89.37%。(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17期)
龙誉铭,卲建明,赵竑博,邹优永,刘玉丹[8](2019)在《绿宝3号黄瓜霜霉病抗性鉴定及选育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提高黄瓜的产量、改善品质、增强黄瓜对霜霉病和非生物逆境的抗性。【方法】以国内外60份黄瓜自交系亲本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苗期和成株期人工接种的方法进行黄瓜霜霉病抗性鉴定,以实验室鉴定和田间选育相结合的模式,以津春5号黄瓜为对照种,选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黄瓜品种。【结果】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HG2×HG5黄瓜新组合。该品种生长势强,侧蔓、主蔓同时结瓜,连续结果性好,皮深绿色,有棱刺,质脆汁多,味微甜,抗霜霉病,田间表现抗逆性较强,于2018年通过农业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黄瓜〔2018〕440036。【结论】该选育方式简单易行,既可以缩短抗病性鉴定的周期,提高育种效率,又可以减少土地、人力、物力等资源浪费,为今后基层育种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赵福顺[9](2019)在《黄瓜霜霉病生态防治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霜霉病是由真菌浸染引起。病原菌以无性繁殖阶段的孢子囊,在各种茬口的黄瓜上靠气流传播。霜霉病的发生、流行与温湿度关系极为密切。孢子囊在5℃-30℃范围内均可萌发,适温为15℃-25℃,湿度为83%以上。这个条件正符合日光温室黄瓜生育条件,所以极容易发病。霜(本文来源于《吉林农村报》期刊2019-07-05)
刘凤丽[10](2019)在《黄瓜霜霉病诱发原因与防治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黄瓜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黄瓜的种植技术易掌握,产量较高,但是霜霉病是危害黄瓜的主要病害,该病会对黄瓜的叶片造成较严重的感染,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进而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主要是对诱发黄瓜感染霜霉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9年13期)
黄瓜霜霉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得到高效实用的保护地黄瓜霜霉病防治药剂,将8种市售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8种杀菌剂进行常规喷施方式使用,施药后3 d、7 d进行发病率、病情指数、防治效果的数据调查和统计,结果表明,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喷雾处理3 d、7 d的防效分别为94.18%、96.74%;250 g/L嘧菌酯悬浮剂3 d、7 d防效分别为93.59%、96.96%,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防治较为理想,各药剂防效均较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瓜霜霉病论文参考文献
[1].吴燕君,赵蕖,章秀梅,方雪勇,洪文英.黄瓜霜霉病盛发期高效防治药剂的筛选及应用[J].浙江农业科学.2019
[2].续建花.8种杀菌剂防治保护地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19
[3].王灏.黄瓜霜霉病发生特点及防治试验报告[J].新农业.2019
[4].亢菊侠,赵家奇,吴雅茹,胡祖庆.设施黄瓜霜霉病高光谱特征选择及预测模型[J].江苏农业科学.2019
[5].吕红,唐秀丽,周建波,殷辉,秦楠.不同类型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J].山西农业科学.2019
[6].杨帆,程智慧.青蒜挥发物调控黄瓜霜霉病抗性的化感作用机理[C].中国第九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
[7].高亚轻,苑磊,种道齐,黄晓梅,刘世琦.不同时长UVA照射对黄瓜霜霉病发生和生理特征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9
[8].龙誉铭,卲建明,赵竑博,邹优永,刘玉丹.绿宝3号黄瓜霜霉病抗性鉴定及选育过程[J].广东农业科学.2019
[9].赵福顺.黄瓜霜霉病生态防治法[N].吉林农村报.2019
[10].刘凤丽.黄瓜霜霉病诱发原因与防治技术[J].吉林农业.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