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红梅: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

徐红梅: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

摘 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58 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9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人文关怀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精神病评定量表(BRPS)评分及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分。结果 入院前两组患者BRPS 评分、IPROS 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6 个月、12 个月观察组患者BRPS 评分、IPRO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关键词:人文关怀;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护理效果

0 引言

精神分裂症为常见一种精神疾病,该疾病病程迁延,易复发,临床多表现为言行紊乱,敏感多疑,妄想、幻觉等症状,存在思维、行为及感知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临床治疗主要以抗精神病药物并结合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为主,后者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病情。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58 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人文关怀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较高的学习兴趣。语文课可以借助美术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我在教学《列夫·托尔斯泰》这篇课文时,先拿出向美术老师借来的阿格里巴的石膏像,学生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了,然后我问他们阿格里巴的面部特征是什么?学生看着石膏像,兴趣盎然观察起来,并积极回答。“今天我们看看大文豪托尔斯泰是什么样子的。”自然地导入到课文教学上来,学生都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对课文的学习中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6 年1 月至2018 年9 月收治的58 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诊断及分类标准中的精神分裂症相关诊断标准[2];②无意识障碍;排除标准:①心脏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者;②严重中枢神经系统障碍者;③拒不配合者。58 例患者与家属了解研究内容后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均为29 例;对照组男性15 例,女性14 例,年龄23-56 岁,平均(39.5±4.6)岁,病程1-7 年,平均(4.1±1.2)年;观察组男性12 例,女性17 例,年龄25-56 岁,平均(40.1±4.7)岁,病程2-5 年,平均(3.9±1.0)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及疾病分型等一般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具体内容包含常规饮食指导、生活指导、用药指导,保持正常的作息时间,禁忌烟酒。观察组接受人文关怀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环境改善。病房应每日定期打扫,将窗户打开,保持整洁、通风;在病房放置电视、书籍,为患者提供更多感兴趣的娱乐项目;尽量选择图案颜色鲜明的床上用品,营造一个温馨的病房环境。②生活护理。给予患者更多的呵护与关心,帮助患者清洗衣物、床单被罩、折被子、修剪指甲、洗澡、刮胡须、代购物品;根据温度变化,提醒患者适当添减衣物,为患者做好保暖措施;为患者提供喜欢的饭菜,让患者感受更多的温暖。③健康宣教。通过个别教育、集体教育、黑板报、宣传册等形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详细为患者讲解治疗方案、预后知识及定时用药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减少并发症。④康复训练。引导患者打牌、做手工、画画、读报、唱歌跳舞、园艺种植等训练;引导患者进行菜园收种活动,使患者在劳动中体验到乐趣,促进患者的功能康复。⑤心理护理。多与患者沟通、交流,随时掌握患者的情绪动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鼓励患者积极表达内心想法,针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3]。①采取精神病评定量表(BRPS)[2]对患者入院前、入院6 个月、12 个月进行评分,患者得分超过35 分需继续进行治疗,患者得分低于35 分则表示精神状态恢复平稳;②采取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对患者入院前、入院6 个月、12 个月进行评分,评分内容共4 个维度(兴趣与关心、生活能力、卫生能力、社交能力),问题共计31 个,满分为124 分,患者得分与康复疗效呈负相关。

‘花杆实心竹’与昆明实心竹的关键区别在于其秆具有宽窄不一的金黄色条纹,秆箨紫色纵条纹不明显,近无毛;笋淡黄色,紫色纵条纹不明显,且近无毛。两者的特征对比见图1—图3。

精神分裂症属于临床常见的严重精神疾病之一,关于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无明确定论,多与遗传、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近年来,精神分裂症发病率持续上升,青壮年发病率上升更为明显,临床表现为思维形式障碍、言语行为紊乱、情感不协调等,患者患病后出现自知力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严重降低,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必须加强患者对患者的人文护理力度[4]。人文关怀护理是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不仅注重对患者的生活护理,给予患者更多生活帮助,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同时,给予患者更多的情感关怀和人性化服务,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分析患者不良情绪来源,给予有效的疏导措施,与此同时,还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使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5]。

2 结果

入院前两组患者BRPS 评分、IPROS 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6 个月、12 个月,观察组患者BRPS 评分、IPRO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BRPS 评分、IPROS 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BRPS 评分 IPROS 评分入院前 入院6 个月 入院12 个月 入院前 入院6 个月 入院12 个月观察组 29 42.32±6.67 22.34±4.20 24.12±3.74 48.67±7.23 18.23±2.65 12.33±2.16对照组 29 43.21±6.65 28.45±4.33 29.55±3.20 49.95±6.82 27.35±3.56 17.59±2.86 t-0.508 5.454 5.940 0.693 11.066 7.903 P-0.612 0.000 0.000 0.490 0.000 0.000

3 讨论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 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做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58 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及人文关怀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点BRPS 评分分别为:入院前(42.32±6.67)分、入院6 个月(22.34±4.20)分、入院12 个月(24.12±3.74)分;不同时间点IPROS 评分分别为:入院前(48.67±7.23)分、入院6 个月(18.23±2.65)分、入院12 个月(12.33±2.16)分;对照组患者不同时间点BRPS 评分分别为: 入院前(43.21±6.65)分、入院6 个月(28.45±4.33)分、入院12个月(29.55±3.20)分;不同时间点IPROS 评分分别为:入院前(49.95±6.82)分、入院6 个月(27.35±3.56)分、入院12 个月(17.59±2.86)分,入院前两组患者BRPS 评分、IPROS 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6 个月、12 个月观察组患者BRPS 评分、IPRO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明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科学性和优越性。

2.孵化器的核心竞争力集中表现在“专业的技术服务平台”和“服务团队整体素质高、能力强”。调查显示,孵化器企业对自己的竞争力判断,以专业的技术服务平台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孵化器企业占92%,以服务团队整体素质高、能力强为核心竞争力的占84%,有36%的孵化器企业以在孵企业凝聚力强和独特的区域环境作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先进的孵化器文化、优秀的经营者、其他等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分别占24%、16%、8%。

综上所述,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尹丹.人文关怀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2):1558-1559.

[2]黄晓霞.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护理效果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7):3308-3309.

[3]陈芳.人文关怀应用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心理医生,2018,24(36):263-264.

[4]王兆星.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8,25(3):399-402.

[5]董春杏,李登丽.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心理医生,2019,25(1):273-275.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90.215

本文引用格式:徐红梅. 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319-320.

标签:;  ;  ;  ;  ;  ;  ;  ;  ;  ;  ;  ;  

徐红梅: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