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研究刘蔓洋

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研究刘蔓洋

天津倚天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天津300061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基础素质教育的普及化,文化水平和法制意识的双向提高,国家越来越重视法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成为主流思想。合同成为了法律的代表,在各行各业的应用逐渐变多,在建筑工程亦是如此,它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所以,如何有效加强和规范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使用是现阶段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BIM;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是建筑企业和承包方为了完成工程目标,相互确认关系,明确义务权益,具有法律强制束缚而存在的合同。它对整个工程实施起到主要控制作用。合同是否能签订成功,得到有效管理不仅仅会直接影响发包企业与承包方双方的权利,更会决定此项工程是否能按时按量完成目标。最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建筑市场这块蛋糕,为促进建设方能够知法用法,依法签订和履行合同,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相继颁布了合同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文件。本文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进行了探究。

1BIM的特点

1.1可视化

所谓的可视化,就是能见性,利用BIM技术构建的各种信息结构是透明的,因此可以有效的规避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难题,由于BIM技术的可视性,可以让施工者实际看见工程结构,而不是靠大脑的想象。虽然目前在建筑行业也有许多效果设计图,但是这些图往往都是提供给设计人员进行设计用的,整个图都是二维线条组成的,而不是根据构建信息进行三维图形,这就导致这些二维图缺乏构建的互动性以及必要的信息反馈。

1.2协调性

不管是施工单位还是设计单位,都可以利用BIM技术实现施工的协调和配合工作,从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在实际施工中,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就可以组织技术人员,利用BIM技术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而且可以利用模拟操作寻找最有效的解决方案。而如果利用传统的二维图纸,在与设计进行交流时,就需要沟通,因为在二维图纸上进行研究很容易忽视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

1.3模拟性

BIM技术具有很高的模拟性,其不仅可以模拟出建筑的外部形态,还能对内部的结构进行精准的模拟,同时还可以在模型上进行有效的模拟操作。在实际施工之前,首先利用收集到的各项数据,利用BIM技术就可以在电脑上构建出一栋建筑物,并且可以在这个框架上进行模拟修改,从而得到一个最优的设计方案。

2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相应制度保障

合同的签订不是说甲乙两方把自己名字签在合同书上就完事,这样不负责任的签订会接二连三的产生许多后续问题。实际上合同的签订存在着许多专业的法律问题,需要有专业的人进行法律上的指导和监督,避免一些人钻法律的漏洞,也避免施工途中出现了纰漏导致无法估量的损失,所以合同管理必须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合同的每一条约定都要有法可循,有法可依,要有细致而专业的监督。同时相关的部门,政府也要完善有关的法律条文,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使得合同双方都能切实保障自己的权益,把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程建设之中。

2.2合同定制的规范性,平等性

根据近年来工地安全事故产生原因与解决方案,机构专门出面调查的工程事故数据统计来看,我们发现即使签订了合同,依然存在着不按规章办事情,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尤其是不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审批,不通报工程进度与安全情况的现象非常严重。在进行招标环节中,不少发包企业的招标只是形式主义,他们表面进行招标,实则私下签订不合理的合同[4]。还有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输出,迫使承包方以低廉的价格做事,让他们接受苛刻的条件,比如:要求承包方垫付资金,市场中的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给承办方,还有不按原先计划,胁迫承包方加快工程进度等等。这时候的承包方为了得到这个项目,忍气吞声或者牺牲其他自身利益来讨好发包企业,再加上承办方法律意识的薄弱导致了合同的不规范与不平等,而这样埋下了不少工程安全隐患。

3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

3.1提高重视度提高

发包企业对合同的重视度,不少“草根”企业认为合同只是一个形式,没有考虑到合同背后的作用和意义。敷衍的制定和签订合同,当工程出事以后,他们没有办法维护自身的权利,丧失了维权的有力证据[5]。提高承包方对合同的重视,承包方是最容易因为合同漏洞而受到迫害的劳动者,加强法律意识,知法签合同对他们来说尤其重要。不同类型的合同类型按照不同格式使用,分门别类,分级别管理,有据可依。这样做不单单能把握主动权,建设部门的监管也较为方便。

3.2完善健全规章制度

在现有的规章制度加以完善健全,根据现阶段合同管理特征,风险监控等问题下,进行项目合同的审查,交底和评价。构建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比如建立健全合同的管理束缚条例,奖励惩罚机制,提高实施者的能动性,使工程可以高效进行。

3.3建立全国统一的BIM标准和合同范本

面对我国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相关部门应根据国情制定出适应于我国建设工程的合同管理体制,建立建筑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在国外,美国所使用的BIM标准包括NBIMS、COBIE、IFC标准等,不同的项目可以选择不同的标准,目的是为利益双方带来最大效益。因此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的BIM标准,在传统建筑合同的基础上以附件的形式阐述BIM。

3.4明确建设项目各阶段参与方的责任划分

在项目准备阶段,应在合同条款中合理划分各个参与方的角色和责任。首先,明确各参与方相应信息提交的要求,包括提交信息的方式,纸质的还是电子化提交;说明提交信息的时间和信息创建者;注明信息是否能被修改。其次,确保各方清楚每个过程中的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同时设置有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的责任条款,以及相关知识产权归属条款,并对信息保密。

3.5国家应大力培养BIM技术人才

由于BIM技术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建筑企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而BIM技术涉及学科较多,对综合性技能要求较高。因此,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硕士教育可增设BIM技术的专业方向,大力培养BIM技术专门人才;建筑企业也应加大BIM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BIM软件商也要大力开展BIM的商业培训;政府更应该积极引导BIM技术人才的培养,并提供环境支持。

结束语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建筑建设在城市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给建设工程创造好的发展机会,定制合同,定然不能得过且过,签订合同,要细致小心,沟通合同内容时要有法有矩。合同管理的意见不完善就宛如建设工程水桶上的短板,会制约建筑建设工程的进行,严重的说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国家经济的繁荣。为进一步加快完成我们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的富强与中国梦,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应该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相信在各部门,专业人士的领导下,我们以前人的成功为始点,不断努力下,不久的将来建筑合同这一块不会是短板,完善的成果将会早日得到呈现。

参考文献:

[1]王威然.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J].门窗,2017(10):73.

[2]李江林.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现实意义及实践举措[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06):63.

[3]贾旭.谈建筑施工合同管理[J].山西建筑,2017,43(20):245-246.

[4]林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措施探讨[J].中华建设,2017(06):80-81.

[5]王佳嘉.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7.

标签:;  ;  ;  

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研究刘蔓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