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0年首先见到日出的地方(论文文献综述)
李莉[1](2021)在《代际理论视域下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基于对T镇中学的田野调查》文中认为从2015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颁布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在为打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而努力。但实际上,物质资源的倾斜并没有让乡村教师扎根乡村场域,向往进城的逃离倾向成为当下大部分乡村教师的真实写照。密切关注乡村教师群体内部的生存状况俨然已经成为研究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重要抓手。然而,处于同一学校场域内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称的乡村教师展现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诉求难免会存在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身份认同现状。鉴于此,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不同年龄阶段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让乡村教师安心从教、幸福生活。这将对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实现乡村振兴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代际理论视域下,以家乡T镇中学的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工作生活世界展开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之后按照“年代世代”的划分方法,将乡村教师划分为“60后”“70后”“80后”“90后”四个微群体。通过剖析四代乡村教师的生命历程及思想流变,挖掘其背后隐藏的“身份认知”“身份情感”“身份职责”和“身份关系”,以此展示四代乡村教师多元复杂的身份认知与情感价值体验,打破了对乡村教师的泛化性与刻板性概述。对本研究而言,首先,厘清代际理论的内涵及发展是研究的重要前提,是剖析不同代际乡村教师观念迥殊和代际差异的理论依据。其次,田野调查的性质决定了本研究需要对T镇中学教师们的工作生活场域,包括当地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社会经济变迁以及T镇中学的发展面貌等会对身份认同产生影响的地域因素做出介绍。研究通过记叙和分析教师们的成长经历、职业态度、同事关系及其流露出的情感表达全方位呈现了四代教师的身份认同状况。总体来看,在网络时代中成长起来的“90后”乡村教师开始进入了职业早期,他们工作认真但又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迷茫;经历了改革开放新观念冲洗的“80后”乡村教师开始重新审自我身份,他们希望被公平对待,力争取得更多的成就;处于教学攻坚期的“70后”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程度较低,他们一部分处于热情消散求稳定的状态,一部分力图抓住机遇评上高级职称。以上三代教师均表示只要有机会,一定会选择考进县城。迈过艰苦岁月,如今面临退休的“60后”乡村教师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及职业评价则给出了“满意”、“还不错”的答案。此外,访谈中还暴露出了职称评选不公、乡村教师人际关系冷淡,同事相处出现代内倾向性与代际间隔阂性等问题。来自社会外部变迁造成的代际差异、学校场域的人文环境及教师个人的性格特征无不影响着四代乡村教师对自我身份的认知。研究指出,社会应注重价值引领与相关政策的导向作用;乡村学校应聚焦人文环境建设,关心不同代际教师的诉求;乡村教师个人应探寻提高自我身份认同的内生力,以此增强乡村教师群体的身份认同进而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
张嘉烜[2](2019)在《台湾阿美人电光部落丰年祭仪式舞蹈传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首先,丰年祭歌舞宗教仪式研究在民族学、人类学与舞蹈结合是一个新的重要课题,在西方,研究土着歌舞宗教仪式比起台湾的研究较为普遍化。信仰的转变过程和舞蹈在仪式过程中的变化和关系,使得丰年祭舞蹈动作的身体语言意义透过仪式的过程传递文化情感,在不同时空环境背景下实践了主体的能动性。其次,用人类学和舞蹈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将动态的动作用理性科学的方式和思维转换以理论的形式表述,这样的方式到目前为止鲜少人去探讨,从丰年祭表达阿美人自我特色与形象的诉求。最后,丰年祭歌舞的意义对阿美人来说,是与祖先沟通和表达感谢怀念的仪式性活动,除了凝聚部落社会制度的力量也能加强彼此感情。崇拜祖先之信仰和基督教信仰都能带给阿美人心灵上的寄托,从不同丰富多元的丰年祭形式,观光商业化提供了自我意识强烈的诉求及舞蹈歌谣上的反思,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影响传统仪式的祭典。1642年荷兰人占领台湾,挟带进来的新制度让台湾当地部落的主体性面临瓦解。经历日据时代与光复的管理,台湾少数民族普遍受到强制干预同化,加上外来宗教影响,祭典仪式逐渐衰退冲击着族群的自身文化。动荡的时代,环境面临新的改变,不同族群频繁来往与通婚现象,使得后代子女无法取得身分,在适应现代环境和血缘、文化认同问题纷纷出现。族群意识抬头后,族群文化进入多元发展期,族群的文化新样式也开始出现,活动中相同习俗出现被混合应用,文化交融己无时空限制。台湾东部,由南到北的部落,依序地一一举办盛大的各式年祭。每年七月到九月是东海岸阿美人的大日子,沿着整个海岸北移歌声传遍每处土地,舞动欢乐到天明。各部落在早期为了求生存与自保有着强烈的地域观念,走过不同的历史文化强权时期。一年一次的阿美人丰年祭典,从不同的以地区划分的北部阿美、南势阿美和恒春阿美各自有着地域的特色,丰年祭内容具丰富性、多元性、文化性和产业性,主要活动包括河祭、祭祖灵、报信息(patakus)等。踏入进行年祭中的部落,很难不受齐扬的歌声、华美的服饰,以及踊跃跳浪的舞蹈身体吸引。而这个景象,俨然己经成为台湾少数民族舞蹈的形式表征,而且早在十八世纪之前已经有前人如此记录。本文以台东电光部落的丰年祭舞蹈为研究对象,由绪论、五章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研究的立场,提出研究电光部落阿美人舞蹈的意义。第一章从氏族迁移与部落形成,呈现出阶级制度重要性。第二章是通过电光阿美人日常生活机制如工艺、服饰等,理解丰年祭制度化的基础。第三章从丰年祭不同环节的舞蹈进行分析,透过当地人的口述及实际参与仪式,体现出电光部落阿美人对丰年祭舞蹈的态度、认知与情感,并运用拉班记谱动作,纪录舞蹈动作与队形进行初步的阐释。第四章介绍丰年祭运用不同形式和结合观光产业呈现,这种呈现使得电光部落歌舞、宗教信仰、仪式在不同时间、空间调度场景下舞蹈得以实践。第五章介绍电光阿美人在都市与部落的社会型态,他们面对丰年祭观光商业化,对部落传承愿景为何。电光部落受到时空背景而有不同的接触与认知经验,这些经验并且成为恒春阿美人自我表述的元素之一。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层面,提供对电光部落文化传承与观光商业化,以及民族舞蹈的认识,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反思。
陈书芳[3](2018)在《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景观不仅是一个与人类活动有着紧密联系的宏观生态学研究对象,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梅山地区聚居着汉、瑶、苗等多个民族,深受梅山文化影响,境内山峦叠嶂、森林苍莽、清溪潺潺,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近年来,梅山地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旅游业发展较快。然而,作为湖南省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在面临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矛盾时,如何走出一条合理利用景观资源之路,既能青山常在、文化永续,又能发挥资源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实现梅山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以梅山核心区的安化县和新化县为研究范围,综合运用生态旅游学、景观生态学、文化地理学、景观生态规划、景观设计等原理,利用RS、GIS等技术,对两县的旅游景观资源进行梳理归纳,分析其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的驱动因素,并从景观环境特征、人地作用关系、景观潜在利用方式等方面对景观适宜性进行评价,探讨生态旅游发展策略和模式,力图提出一套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的景观利用方案,探索一条适合梅山特色、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生态规划路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中国梅山文化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进而丰富并完善地域性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体系,为梅山文化的保护和梅山地区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有效途径。全文共分为八章,研究内容按逻辑关系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研究背景及理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策略及实践研究。第一章和第二章为课题背景及理论研究。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接着通过文献的收集与查阅,针对与论文密切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的技术路线等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第二章针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第二部分为对象分析研究,主要针对梅山地区景观资源、景观格局和景观适宜性评价做系统分析,涵盖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第三章,通过文献收集与实地调研,对梅山地区的景观资源生成发展语境进行分析,并将梅山地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资源进行分类整理,进而研究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在获得的梅山地区地形图、卫星图、土地利用图等基础数据上,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及数据的处理功能,对研究区的28项景观空间格局指数进行分析,并分析景观格局及其变化情况,从而提高后期景观生态规划定位的准确性、现实性和工作效率。第五章,运用GIS的综合分析功能,构建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AHP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景观资源环境特征、人地作用关系特征、景观潜在利用方式、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等方面对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进行系统评价。第三部分为策略及实践研究,包括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六章,通过SWOT分析、问卷调研等方法科学分析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条件,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第七章是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符合地域特色、整体优化的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方案,主要包括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优化规划、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环境文化保护规划等方面的系统研究。第八章,在操作层面上对提出的理论与方法进行验证,选取安化县梅山文化园景观规划设计为案例,遵循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方法展开研究,使理论与实践共同完善,从小尺度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为梅山地区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实证借鉴。最后的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创新点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孙作东[4](2018)在《东北满族民歌音乐形态与演唱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东北地区的满族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满族民歌发展的历史性回顾和深入的田野调查,结合已有的相关音乐文献资料,对满族民歌进行音乐形态分析和演唱研究。进而,对当代满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进行理论思考并提出应对之策。具体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东北满族民歌的演进历程。满族民歌的产生、在历史上的表现形式以及当代遗存与满族的历史发展、宗教信仰、民俗、语言等密切相关。清代是我国民歌发展的重要时期,不论在数量、质量以及题材等方面都远超前代。在清代民歌获得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满族民歌也迎来了一个繁荣发展时期。然而,也正是在清代,满语濒临消亡,满族民歌也呈现出与满族人口数量不相称的发展态势。第二章呈现东北满族民歌的田野调查成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满族民歌在当代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首要的是要对满族民歌的生存现状有一个全方位的观察和了解。在这一部分中,笔者详细记录了田野调查的过程,采访地域遍布东北地区,采访对象不仅有民歌传承人,还包括相关的文化工作者、音乐教师的调查采访。不同区域、不同对象的采访,为考察东北满族民歌的历史和现状提供了多元的视角。第三章深入剖析东北满族民歌的音乐形态。本章重点探讨满族民歌的题材和音乐形态。萨满神歌深刻影响了满族民歌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本章还着力考察了萨满神歌的“音乐特征”和“文学特色”。通过分析和研究,满族民歌具有主题的广泛性,体裁的多样化,调式的丰富性,旋律的优美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满族民歌具有独特的价值。第四章分析东北满族民歌的演唱。本章考察在不同语言环境下、不同方式下、各种展演场景中的满族民歌演唱。为深刻理解满族民歌的传统风格、发展特点和衍变趋势,本章还对比分析了满语民歌和鄂温克民歌的音乐形态,从两个同为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族群的具体音乐作品的样式、结构和逻辑来开展研究,进而找到满族与鄂温克民歌在音乐形态方面的异同和文化渊源。东北满族民歌的演唱展现了满族文化古老、通俗、兼容、独创的深邃内涵。第五章针对东北满族民歌的现代传承问题提出理论思考和具体策略。满族民歌的传承方式主要有民间化的自然传承、展演中的传承和学校教育中的传承。满族民歌的现代传承面临着城市化进程中发生的生态变化、商业化展演中的文化重构以及文化趋同化等挑战。对满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既要有理论上的进一步创新和指导,也要在实践中切实把传承人权益的维护、保护机制的完善、“非遗”保护意识的建构落到实处。
陈新阳[5](2018)在《“光复五年”间的上海影刊研究 ——从1945年8月至1949年5月》文中指出上海作为民国时期远东第一大城市,以其文化上独一无二的包容性吸纳了当时来自世界各地的新文化与新事物。其中电影通过独特的声光效果和丰富的剧情变化征服了观众,成为上海市民阶层文化消费的新宠。电影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上海电影期刊的发展。与其他消费媒介相比较而言,电影期刊购买便利,印刷精美,外观上极具吸引力,封面大多采用套色印刷搭配影星照片或彩绘,内容轻松活泼,多有上海市民喜闻乐见的明星轶事或隐私,同时又不乏电影知识的普及与一定思想深度的电影理论文章,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忠实读者,与上海电影一道成为民国时期上海摩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早期上海电影期刊的内容组成主要有四部分:影片信息、影人信息、电影评论及广告。而具体到某一本电影期刊,不同的办刊宗旨使其内容构成比例会发生相应变化。学界对于早期中国电影期刊的研究一般集中于“左翼电影时期”与“孤岛时期”,以其思想主张较为明显之故。而对于抗战结束后至上海解放即所谓“光复”期间电影期刊的研究则基本未见,有的也只是零散的孤立的个案研究。因此,1945年5月-1949年8月这一特殊短时段的上海电影期刊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通过“光复”期间上海影刊对影片的相关报道不仅可以看到此时期上海国产电影市场的发展,也可窥见国产电影与好莱坞电影对于市场的争夺;通过对影人的报道进行总结,不仅可见当时的明星文化,捕捉上海市民阶层的生活形态,也能透视上海的大众消费文化;通过对影评的分析,基本可见电影界的思想动态、影片的评价标准与社会的审美标准;通过其期刊定价、广告等现象的总结,能够从侧面反映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经济生活。因此,对“光复”期间上海电影期刊的考察与研究,不仅能尽可能地还原当时上海的电影市场,让我们能“重返历史”,也为我们研究分析抗战结束后上海的社会形态特别是上海市民阶层的文化形态与生活形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张楠[6](2018)在《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类型、功能及嬗变》文中研究说明天文仪器根据用途不同可以分为计时、观测、演示、占星和计算五种。这些功能或独立成器,或叠加为复合形式,构成各种已知的天文仪器。其中,具有演示功能的仪器,均可被称为天文演示仪器。天文演示仪器实际上是对某一时期特定文化背景下天文理论及其实践成果的综合体现,对天文演示仪器变迁的考察,是全面、完整书写天文学史的一个思路与方向。本文将集中讨论中国天文演示仪器演变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回答以下问题: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在天文学、社会及文化方面又具有什么样的功能?仪器类型与功能在各自的转变中是否存在相应的联系?中国天文演示仪器发展直到汇入世界体系的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重要的变化?而目前国人对天文演示仪器的认知现状以及光学天象仪在国内的传入与发展,是不是有迹可循?第一章为全文绪论,对选题由来、论文意义、研究目的、思路、方法与主要概念等相关内容进行了介绍与论述,并对既有研究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和评论,从中探索论文的撰写线索、空间与推进方向。目前学界对天文演示仪器的研究关注度较低,无论是古代演示仪器个案的考证还是天文仪象的概念辨析,以及对近代天文演示仪器转型过程的探讨,均存在一定的讨论空间。第二章首先从中国古代天文演示仪器的基本类型入手,通过对史料记载中具有演示功能的仪器进行考证,辨析了“浑象”概念中“球仪”与“环仪”的区别,并对古代天文仪象的命名规律进行了探索。中国古代盖天、浑天两种体系下皆有演示仪器,其中盖天演示仪器即盖天图(仪),而浑天演示仪器在明代前以水运天象演示为主要传统,明代后则以天球仪为主要类型。在仪象命名方面,基本遵循了演示为“象”,观测为“仪”,圆球为“象”,环规为“仪”的规律,但面对既非圆球又是演示仪器的情况时,则既有可能按照演示功能取名为“象”,又有可能按照结构类型取名为“仪”,并因此从文字记录的表面呈现出一种混乱状态。第三章对汉唐时期主要的演示仪器水运浑天仪进行分析,讨论了浑天仪除演示之外的间接测候用途,并由此对古代天文仪器的测候功能进行了追溯。水运浑天仪不仅能够完整的阐释浑天理论中所描述的天球结构,同时其运行还被用来与灵台观测结果进行即时对照,从而考察七曜的行度及历法的准确程度。“浑天仪”包括汉唐时期进行间接测候的演示仪器水运浑象,以及唐代之后具有黄道系统的直接测候仪器浑仪。这种既具有天象演示能力又可以用来进行间接测候的天文仪器制造传统,可以往前追溯至古璇玑玉衡。从玑衡到浑天仪,实际上是具有演示功能的测候仪器向具有测候功能的演示仪器的一种转变。而在唐代具有黄道系统的浑仪出现之后,演示仪器再次分化,浑象逐渐成为单纯的演示仪器,而浑仪则成为具有一定演示能力的观测仪器。第四章对宋元时大型天文演示仪器从俯察到仰观的变化进行了讨论,并由此提出了追认古代“假天仪”的两个必要条件:抬头仰观与自动运转。宋元时期我国文献中记载中有三件被现代学者追认为“假天仪”的仰观天文仪器,其中张思训“太平浑仪”是一座兼具报时功能的天文钟式自动演示仪器,其天象演示部分是一种类似于“盖天图仪”的穹形天顶;第二件是《曲洧旧闻》中所记载的“苏子容铜浑仪”,作者朱弁所述为此事目前可知的唯一来源,即一例孤证,并且记录中矛盾颇多,在没有其他史料进行确证的情况下,不应据此对仪象历史进行改写,将之追认为曾真实存在的“假天仪”;第三件是元代郭守敬所制玲珑仪,其并非浑仪,亦与一般意义上的“假天仪”有所区别,这是郭守敬创制的新型演示仪器,整体呈网格球结构,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继承了宋代仰观仪器的理念,并且很可能受到了阿拉伯天文仪器的影响。第五章通过对“天地仪”、“天球仪”与“日心说行星仪”等欧洲小型仪器的传入研究,讨论了明清时期在西器东传的背景下,天文演示仪器逐渐从皇家灵台走向民间社会的转变过程,这也是中国近代天文演示仪器转型的前奏。明代中后期开始,天文演示仪器的中西交流以欧洲传教士的民间活动与官方活动为线索随之展开。在官方,以传教士进入钦天监工作、皇家对天文演示仪器的收藏以及外国使团所带礼物为主要交流通道;而在宫廷之外,则以传教士交游、民间商品流通与知识分子的相关研制为扩散方式。小型天文演示仪器从皇家礼器、灵台密器,一步步走向民间,成为传播、教育的工具,甚至作为商品、产业流通于城市之中。第六章通过对近代之后光学天象仪在中国的传播和早期研制进行研究,再现了中国天文演示仪器最终完成近现代转型并汇入世界天象仪发展道路的转化过程。光学-机械式天象仪诞生于1923年的德国蔡司工厂,其出现颠覆了以往了天文演示方式,并使现代天文馆得以发源。在光学天象仪诞生后,国内及时对此天文演示仪器进行了介绍和传播,随后1957年建立了第一家大型天文馆,1958年开始了国产试制工作,1973年正式提出在全国建设天文馆的规划。然而我国并未参与到两次世界天文馆建设浪潮之中,并由此形成了目前天象仪、天文馆事业的格局,其中特别不能被忽视的是天文演示仪器文化传统的影响。整体来看,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的发展经历了四种不同层次的嬗变:主体结构类型从环规虚球到封闭实球的变化;演示功能与间接测候功能先集中再分化,从具有演示功能的测候工具二维璇玑玉衡、图仪到具有测候功能的演示仪器三维水运浑天仪,再到球仪浑象与复合浑仪的彻底分离;观看方式俯仰之间的变化;社会功能方面,天文演示仪器从皇家灵台走向民间大众,最终完成了与世界发展并轨的现代转型。因此在结论章中,通过总结观点,将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的发展变化置入到世界天象仪图景之中,从而透析其文化内蕴及现代影响。中国古代天文演示仪器的设计制造将所见之天视为一个有机整体,遵从于自然本身的运转方式和表现形式,对这种整体性不予以解构或者说不需要解构。唐代之前,中国的天文演示仪器具有明显的占候验历功能。唐代之后随着装置黄道游仪的复合型浑仪出现,以及星占在中国天学发展中主导程度的下降,演示仪器的占验功能也随之被逐渐消解,成为单纯的演示工具。但其皇家礼器功能则贯穿始终,具有明显的政治象征意义。这种文化传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为一种隐性基因遗留下来,影响深远。
谢健[7](2018)在《民国时期的基层司法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 ——以四川地区为中心(1927—1949)》文中提出在外来因素的影响之下,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制度、结构、习俗等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管理国家的政府而言,社会变迁所带来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对国家治理方式进行调整,以适应政府正常运转的需要。辛亥革命之后,虽然原有的封建政权被推翻,但新建立的共和国未能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模式,1927年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在北洋政府的基础之上继续追寻西方治国模式的本土化。在此背景之下,各种治国模式被探讨、实践,也正因于此,南京国民政府即便是在“党治”话语下一再强调国民党的权威,对于“法治”这个潮流性的治国模式并未完全摒弃,从中央到地方的司法体系被逐步的建立起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基层司法建设与基层社会的治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探讨这种联系,以自然、政治、历史都较为特殊的长江上游省份四川最为适宜。有鉴于此,本文以如何实现“依法治国”为问题导向,从法律制度的建构与实践出发,侧重于对基层社会中纠纷处理模式的探讨,从而还原出民国时期四川地区由官方构建起来的基层纠纷处理体系。通过梳理,我们可以将这个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审判系统,包括兼理司法、县司法处、地方法院、兼理军法等制度所形成的司法审判机构系统;二是司法辅助系统,包括律师制度、检察制度等;三是行政调解系统,包括乡镇调解委员会、警察局、乡镇公所、保甲等官方调解机构;四是官方认可的调解模式,如社会团体调解、宗族调解、中人调解等。对纠纷处理系统的历史还原和探讨,不仅是总结基层司法建设与社会治理的历史经验,同时也进一步的深化了这样一个认识:虽然在现代国家的构建中司法制度有统一的规范,但“法治”是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并行存在的,基层社会的治理也随着“法治”形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
孙昊德[8](2018)在《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文中研究指明建筑摄影,作为最早的摄影题材,为建成环境中的内容,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形象”,成为一系列视觉的衍生物,使得建筑的意义得以被理解、传播和具化,进而在特定社会以及文化场域中,建构一个建筑的视觉文化体系。面对这一横亘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端和当下建筑实践和理论研究之间的议题,该研究立足于对建筑摄影本源性的思考:如何理解建筑摄影这一看似概念宽泛而具有明确范式的系统;“中国建筑摄影”如何在一个视觉文化体系中构建自己的历史框架;中国建筑的现代性与视觉如何相互作用。基于这些思考,本文首先为“建筑摄影”这一概念构建更为系统性的研究体系,即将其视作建筑学意义通过摄影的“视觉装置”,在特定场域内投射的“机制”,而不仅仅是一个图像的结果。与此同时,本文立足“中国”,这一地理边界以及传播场域内的建筑摄影活动,挖掘建筑视觉文化建构主体从西方到本土的过渡。本文以摄影制产为线索,针对制产的特征转变,梳理出相应的历史断代,并深度挖掘特定历史时期,建筑摄影的视觉特征、表达维度、图像风格,以及同建筑学发展的互动机制。中国建筑摄影近代历史阶段,滥觞于1844年摄影术传入的历史原点,呈现从西方主体的经典观看,向科学以及本土现代性视觉建构的转型。随着1927年前后,中国现代建筑学与实践体系的建立、专业传播场域的设立以及中国社会的普遍的现代化,建筑摄影的制产模式呈现了根本的转向,并以此为契机,走入了现代的历史阶段。期间在社会主义制度的背景下,摄影制产呈现出强烈的集体组织与意志,并发展出了相应的“形象-技术-意涵”的风格表达。以“文革”的结束与改革开放为契机,建筑摄影进入了语义扩张的表现时代,并终止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集体性制产模式的逐渐消解,以及技术与传播模式的更迭。在理论研究体系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大量一手资料的挖掘、口述的历史归纳、以及多渠道图像和文献整理,建立起建筑学与摄影学的交叉研究体系,进行了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的断代与建构。同时,探索了历史进程中,中国建筑的视觉现代性议题,也为建筑摄影提出了一种研究方法的理论架构。
宋泉[9](2017)在《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文中研究说明地方出版史,尤其是历史上影响全局的出版中心,是出版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文化城”作为大后方的出版重镇,云集了众多的出版文化人、产生了大量的出版机构、出版了洋洋大观的战时读物,形成了“独特的历史现象”。“文化城”中的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化供应社”或“文供社”),诞生于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1939年,在短短的两年间,它逆势而生,迅速成长为桂林“文化城”最大的出版企业,与国际新闻社和救亡日报社并称为“三大进步团体”,对国统区抗战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传播媒介组织的文化供应社,在抗战出版史上有着独特的“地方性”、“政治性”和“进步性”的特征,对抗战时期出版传播活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由于出版史学界尚没有关于地方出版机构文化供应社的专门研究,传播学界对于非常态环境下的媒介组织也鲜有论述,本文探索性地以抗战时期的文化供应社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为什么文化供应社能够在非常态社会环境下逆势发展”和“文化供应社是如何开展抗战文化传播活动的”问题,并通过对史料的爬梳、整理和数理分析解决这一疑问,为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抛砖引玉。基于出版活动的文化传播特性,本文以传播学的视角切入出版史的个案,借助传播学者拉斯韦尔的“5W”理论,构建文化供应社的分析框架,并从文化供应社诞生的媒介生态环境出发,对其组织管理模式、出版同人群体、传播的信息内容以及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深入剖析,洞察文供社在非常态社会环境下的媒介生存和传播活动。一定媒介组织的诞生和发展是与社会系统的变化紧密相连的。本文首先从抗战的社会背景及桂林“文化城”的特殊环境入手,考察了文化供应社诞生的社会生态系统。在战争年代,民族矛盾激化、政治局势动荡、意识形态斗争激烈、出版机构大规模西迁,相对稳定的传播生态系统被打破。而这一时期的桂林,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新桂系开明的政治姿态,以及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实施,成为出版事业的再生之地。文化供应社便是在统一战线指导下,由新桂系民主人士与进步文化人共同建立的具有广西地方“官办”性质的特殊出版机构。在企业组织制度和人事构成上,文化供应社做到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桂系与中共之间的策略性平衡。以“股份制”为企业组织制度的文化供应社,在股东构成上体现了新桂系力量与进步文化人之间的融合,以新桂系官方的资本支持和进步文化人的智力支持,共同支撑了文化供应社在地方文化事业上的迅速发展。股份公司的管理制度甚至成为了文供社拒绝中央恶意“收编”的重要托辞。在人事构成上,文化供应社的管理层李任仁、陈劭先、万仲文等是国民党民主人士,编辑出版部门的核心成员胡愈之、邵荃麟、宋云彬等是中共领导下的进步文化人。他们联合了广大知名的作家,求同存异、互相合作,体现了文供社在统一战线指导下的包容性与进步性。文化供应社的出版物体现了抗战时期文化传播“大众化”的特点。“大众化”不仅是战争年代社会大众对抗战文化普及的迫切需求,也是媒介组织在面临巨大民族矛盾之时的自觉意识。文化供应社的编辑出版活动在胡愈之的主持之下,大规模地开展了通俗读物的生产与传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文化室图书”,该丛书不仅通过建立村街文化室实现了大众文化在空间上的布局,还通过连续出版物《新道理》实现了战时信息时间上的延展与更新。青少年文艺、社科类图书的出版也是文供社出版物重要的组成部分。“少年文库”、“青年文库”、“文学创作丛刊”等丛书,以及《新水浒》、《鲁迅语录》等书籍的畅销与普及,促进了进步文学作品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同时,文化供应社创办了《文化杂志》,倡导自由、批判的学术思想,树立严谨、理性的文化品格,引导了桂林“文化城”的文化建设;此外,还与广西地方文教组织进行合作,出版了《干部政策》、“国民教育丛书”等图书,服务于地方文化和教育事业,成为桂林“文化城”出版业的生力军。在书籍传播的工作上,文化供应社不仅积极拓展和建立渠道,还通过门市、批发、邮购和流动发行等发行方式将图书输送到读者手中。即使是物资匮乏、经济萧条的抗战年代,文供社也没有忽视对企业品牌的塑造和对出版物的营销,从《大公报》(桂林版)的“文化供应社书报联合广告”中就可窥视桂林“文化城”活跃的出版生态和文供社强大的营销能力。为了将进步的抗战文化更广泛地传播到受众之中,文供社开展了多种宣传方式,还加入“新出版业联合总处”为进步出版业争夺“话语权”。在文供社出版同人的共同努力下,其出版活动取得了显着的传播效果。不断再版的出版物体现了文供社在出版传播上“量”的积累,受众信件的反馈也体现了文供社出版物“质”的保证。此外,文化供应社对进步文化人的保护与转移,在抗战文化低潮时期的坚守与创造,都对桂林“文化城”文化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文化供应社发展历史的总结与反思,也是为改革路上的出版机构提供历史的镜鉴。抗战文化的构成不是单一性的,抗战文化的传播也非简单通达的,只有在宏观的历史视野下洞察个案,才能找出文化传播的内在动力和历史逻辑。文化供应社作为抗战时期地方性的出版机构,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抗战出版文化的一个横切面,为我们展示了非常态社会环境下一种成功的出版模式。尽管文供社在战争的硝烟中仅走过了 15年的艰难历程,但其轰轰烈烈的文化传播活动在历史的天空中也留下了光照的痕迹。
肖波[10](2016)在《俄罗斯叶尼塞河流域人面像岩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面像岩画是指岩画中以人面为表现形式的一种类型,其广泛分布于环太平洋地区。在俄罗斯西伯利亚,该类型岩画主要分布在东部的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地区,以及中部的叶尼塞河地区。相较而言,叶尼塞河地区的人面像岩画数量更为众多、类型更为丰富、作画方式更为多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地区考古学文化中发现了大量的人面形象,创作时间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铁器时代,其中尤以青铜时代的奥库涅夫文化中人面像最多,与人面像岩画的相似度也最高。这些人面像一部分敲凿在石柱或石板上,并作为墓葬的地面建筑使用;另外一部分则被制作在棺材盖板上;此外,该地区墓葬中还出土一些与其形象非常类似的石制或者骨制的人面形雕像,应属于同一文化观念下的作品。这些发现,为本地区人面像岩画的断代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证据。从作画环境上来看,叶尼塞河流域的人面像岩画基本上分布在河流两岸以及高山峡谷中,极少部分则位于洞穴内。这些人面像岩画分布范围广泛,形式多样,内涵丰富,随着时空环境的变化而显示出地域性的特点。但是,也必须注意到,这些多变的形式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变的内在结构,反映在作画地点的选择、作画方式的使用、岩画细部结构的刻画等等各方面。与邻近的中国内蒙、宁夏等地的人面像岩画相比较,部分岩画的类型、风格与之高度相似,但另外一些却与中国的人面像岩画有很大的差别。这些相似性和差异性正是该地区民族迁徙以及民族成分复杂性的一种具体表现。而另外一方面,中国北方和西伯利亚地区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密切的文化联系。但迄今为止,关于上述地区的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界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阿尔泰山地区。人面像岩画的传播路线表明,与经由阿尔泰山进行文化交流的同时抑或更早,还存在着一条从中国北方经外贝加尔、安加拉河直至叶尼塞河地区的岩画交流之路。这些人面像岩画最早出现于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中期阶段,到晚期阶段,其中的一些类型开始向外扩散到叶尼塞河地区,并在此形成了人面像岩画创作的一个高峰期。本文试图通过对上述地区人面像岩画资料的全面梳理,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它的起源、结构、功能和发展规律,并对人面像岩画的文化内涵进行剖析,进而在考古学文化动态演变的基础上来重建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部分片段。
二、2000年首先见到日出的地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首先见到日出的地方(论文提纲范文)
(1)代际理论视域下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基于对T镇中学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代际 |
2.乡村教师 |
3.身份认同 |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六)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七)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田野调查法 |
(八)研究过程 |
一、代际理论的内涵及其发展 |
(一)卡尔·曼海姆对“代”问题的最初洞察与深思 |
1.代际理论提出的文化背景 |
2.从社会学视角分析代问题 |
3.层层涵括的代际定义 |
(二)玛格丽特·米德对代际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1.“地球母亲”——玛格丽特·米德的传奇人生 |
2.代沟理论——玛格丽特·米德的思想精髓 |
3.跨越时空的交汇——米德与曼海姆代际思想的碰撞 |
(三)张永杰、程远忠关于代际理论的本土化研究 |
1.《第四代人》——我国代际研究的瑰宝之作 |
2.代的双重属性——代的内涵与释义 |
3.“跨代与滞代”——代的复杂性 |
4.“代”的文化表征 |
二、田野调查区域的背景介绍 |
(一)T镇及周边的自然地理 |
1.自然环境情况 |
2.自然灾害 |
(二)T镇及周边的人文历史 |
1.T镇延续的风土人情 |
2.T镇乡村生活的发展变迁 |
(三)T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变迁 |
1.新世纪以前,以农为本与固守乡土 |
2.新世纪以来,土地承包与外出打工 |
(四)T镇中学的发展历程 |
1.回溯小镇中学的历史轨迹 |
2.T镇中学的当下面貌 |
3.教师们的在校生活 |
三、不同“代”的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现状 |
(一)“上好最后一堂课”的“60 后”教师 |
1.迈过艰苦岁月、马上退休的T1M老师 |
2.洒脱淡然、自豪满足的T2M教师 |
3.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外来媳妇T3F老师 |
(二)处于教学“攻坚期”的“70 后”教师 |
1.得过且过的T5M老师 |
2.无欲无求,认真工作的T7F老师 |
3.苦闷无奈的T8F老师 |
(三)成为教学主力军的“80 后”教师 |
1.愤懑不平、想去县城的T10M老师 |
2.既来之,则安之的二胎准妈妈T11F老师 |
3.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中层教干T12F老师 |
(四)挑起教育新担的“90 后”教师 |
1.“乐天派”的异乡姑娘T13F老师 |
2.“压力山大”的T14M老师 |
四、不同代际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源自社会代际变迁的影响 |
1.生物年龄及成长背景的差异 |
2.社会文化的变迁 |
3.教育政策的变化 |
(二)源自乡村场域下的特殊影响 |
1.乡村文化的特殊性 |
2.乡村学校组织文化相对淡薄 |
3.乡村教师共同体松散 |
(三)源自乡村教师个人的独有影响 |
1.家庭因素导致的个人经验意识的分层化 |
2.关键性人物对乡村教师职业选择的引导 |
3.乡村教师的整合性态度在教育观念上的体现 |
4.性别之差导致乡村教师身份认同之异 |
五、增强不同代际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对策分析 |
(一)社会应注重价值引领与相关政策的导向作用 |
1.注重政策倾斜,“留住”乡村教师 |
2.保障乡村教师权利,关注其现实诉求 |
3.引导大众理解乡村教师的不同代际特征 |
(二)乡村学校应聚焦人文环境建设 |
1.提倡民主治校,共筑和谐校园 |
2.关注职称问题,遵循评选公平机制 |
3.构建和谐办公室,增强不同代际教师的凝聚力 |
(三)乡村教师应探寻提高自我身份认同的内生力 |
1.树立积极向上的职业理念 |
2.提升自我发展的职业能力 |
3.参与构建包容和谐的同事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2)台湾阿美人电光部落丰年祭仪式舞蹈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一章 阿美人电光部落的历史脉络 |
第一节 氏族迁移与部落形成 |
第二节 地理位置 |
第三节 部落历史 |
第四节 母系社会阶级 |
第五节 民间传说 |
第二章 丰年祭及其制度化 |
第一节 制度化的过程 |
第二节 丰年祭的特质 |
第三节 祭典中的服饰 |
第四节 日常生活中的艺术 |
第三章 舞蹈身体语言机制 |
第一节 歌舞仪式 |
第二节 实习阶级青少年Pakarongay开场舞蹈身体语言 |
第三节 青年阶级(Kapah)和实习阶级Pakarongay的舞蹈身体语言 |
第四节 结束舞蹈Malakacaw的身体语言 |
第四章 丰年祭的联合与差异 |
第一节 联合丰年祭的形成 |
第二节 部落与部落间的相异与差异性 |
第三节 时间与空间的转变 |
第四节 丰年祭与宗教 |
第五章 丰年祭仪式变迁 |
第一节 丰年祭传承 |
第二节 都市与部落的社会形态 |
第三节 不同空间的调度的作用与影响 |
第四节 商业与观光化的作用 |
第五节 部落传承愿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致谢 |
(3)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区域背景 |
1.1.3 课题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梅山地区 |
1.2.2 生态旅游 |
1.2.3 景观生态学 |
1.2.4 景观格局 |
1.2.5 景观生态规划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2.1 宏观领域 |
2.1.1 生态旅游学研究 |
2.1.2 景观生态学研究 |
2.2 中观领域 |
2.2.1 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
2.2.2 景观格局研究 |
2.2.3 景观生态评价研究 |
2.3 微观领域 |
2.3.1 梅山文化研究 |
2.3.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与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研究 |
第3章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与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3.1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生成发展语境 |
3.1.1 复杂丰沛的自然地理语境 |
3.1.2 优化融合的产业经济语境 |
3.1.3 神秘多元的人文社会语境 |
3.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分类及特征 |
3.2.1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分类 |
3.2.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特征 |
3.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3.3.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3.3.2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 |
第4章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分析 |
4.1 研究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1.1 研究数据的来源 |
4.1.2 研究数据的处理 |
4.2 梅山地区景观构成要素 |
4.2.1 基本要素 |
4.2.2 要素的空间配置形式 |
4.3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
4.3.1 梅山地区整体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
4.3.2 研究区景观类型水平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
4.4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4.4.1 梅山地区景观类型变化 |
4.4.2 梅山地区植被指数变化 |
4.5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 |
第5章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 |
5.1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
5.1.1 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 |
5.1.2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架 |
5.2 梅山地区景观资源环境特征评价 |
5.2.1 梅山地区景观自然度评价 |
5.2.2 梅山地区景观旷奥度评价 |
5.2.3 梅山地区景观美景度评价 |
5.3 梅山地区人地作用关系特征评价 |
5.3.1 梅山地区景观敏感度评价 |
5.3.2 梅山地区景观相容度评价 |
5.4 梅山地区景观潜在利用方式评价 |
5.4.1 梅山地区景观可达度评价 |
5.5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 |
5.5.1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
5.5.2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特征 |
5.5.3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价 |
5.5.4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适宜性评价 |
5.6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 |
第6章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与开发模式研究 |
6.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
6.1.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客观条件 |
6.1.2 梅山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
6.1.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
6.2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和定位 |
6.2.1 战略目标和开发原则 |
6.2.2 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 |
6.2.3 生态旅游发展定位 |
6.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
6.3.1 空间维度——保护性分区开发模式 |
6.3.2 产品维度——多元化导向开发模式 |
6.3.3 时间维度——阶段性渐进开发模式 |
6.3.4 关系维度——均衡型共管开发模式 |
第7章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
7.1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 |
7.1.1 系统性原则 |
7.1.2 保护性原则 |
7.1.3 多样性原则 |
7.1.4 地域性原则 |
7.1.5 可操作性原则 |
7.2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功能分区 |
7.2.1 核心生态保护区 |
7.2.2 外围保护性缓冲区 |
7.2.3 集中引导性开发区 |
7.3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优化规划 |
7.3.1 基质和斑块优化 |
7.3.2 廊道景观优化 |
7.4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 |
7.4.1 生态旅游景观资源空间布局规划 |
7.4.2 生态旅游线路规划 |
7.4.3 旅游服务要素提升规划 |
7.5 梅山地区环境文化保护规划 |
7.5.1 自然生态资源保护规划 |
7.5.2 文化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
第8章 理论实证与案例研究 |
8.1 项目概况与设计背景 |
8.1.1 项目概况 |
8.1.2 设计目标 |
8.1.3 设计理念 |
8.2 基地分析 |
8.2.1 基地周边环境 |
8.2.2 基地内部现状 |
8.3 梅山文化园景观空间格局规划 |
8.3.1 总体格局与景点设置 |
8.3.2 功能分区与旅游策划 |
8.3.3 道路规划与景观营造 |
8.3.4 视线组织与竖向设计 |
8.3.5 水系重塑与水景设计 |
8.3.6 植物配置与动物养殖 |
8.4 梅山文化园旅游开发模式 |
8.4.1 空间维度——保护性分区开发 |
8.4.2 产品维度——复合型多元开发 |
8.4.3 时间维度——阶段性渐进开发 |
8.4.4 关系维度——联动式多方开发 |
8.5 梅山文化园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线路规划 |
8.5.1 梅山文化园旅游产品开发 |
8.5.2 梅山文化园旅游线路规划 |
结语 |
研究总结 |
论文创新点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作品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目录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设计项目 |
附录D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市场状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4)东北满族民歌音乐形态与演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五、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第一章 东北满族民歌的演进历程 |
第一节 满族史略 |
一、族源及分布 |
二、人口、语言文字 |
三、民俗、宗教信仰 |
第二节 满族民歌 |
一、满族民歌的产生 |
二、满族民歌的当代遗存 |
第二章 东北满族民歌的田野寻踪 |
第一节 辽宁省满族民歌田野调查 |
一、新宾县 |
二、岫岩县 |
第二节 吉林省满族民歌田野调查 |
一、吉林市 |
二、九台市 |
第三节 黑龙江省满族民歌田野调查 |
一、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三家子 |
二、孙吴县四季屯 |
第四节 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民歌田野调查 |
一、调查背景 |
二、调查过程 |
第三章 东北满族民歌的音乐形态 |
第一节 满族民歌的题材 |
一、劳作歌 |
二、时政歌 |
三、仪礼歌 |
四、生活歌 |
五、情歌 |
六、童趣歌 |
第二节 满族民歌的音乐组织形式 |
一、旋律 |
二、节奏、节拍 |
三、曲式 |
四、歌词 |
第四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分析 |
第一节 语言环境下的满族民歌演唱 |
一、满语演唱的满族民歌 |
二、汉语演唱的满族民歌 |
三、满汉语交融演唱的满族民歌 |
第二节 多元形态下的满族民歌演唱 |
一、一声众和式的满族民歌演唱 |
二、半吟半唱式的满族民歌演唱 |
三、哼唱式的满族民歌演唱 |
第三节 展演中的满族民歌演唱 |
一、民俗信仰中的满族民歌演唱 |
二、媒体推崇下的满族民歌演唱 |
第四节 鄂温克民歌及其与满族民歌的比较 |
一、鄂温克民歌的演唱 |
二、满族民歌与鄂温克民歌的音乐形态 |
三、满族民歌与鄂温克民歌的演唱比较 |
第五章 东北满族民歌的现代传承 |
第一节 满族民歌的传承现状 |
一、民间化的自然传承 |
二、展演中的传承 |
三、学校教育中的传承 |
第二节 满族民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变化 |
二、商业化展演中的文化重构 |
三、文化趋同化中的民族认同 |
第三节 对满族民歌传承的对策 |
一、维护文化持有人的基本权益 |
二、完善传统文化的保护机制 |
三、呼唤全民“非遗”保护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5)“光复五年”间的上海影刊研究 ——从1945年8月至1949年5月(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缘由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资料汇编类研究成果 |
2、电影杂志的个案研究 |
3、电影杂志与电影史书写 |
4、电影杂志的形态特征分析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摩登上海:早期中国电影中心及其电影发展概况 |
一、封建社会中的另类——上海最初的发展 |
二、海纳百川:同乡会馆与同业会馆的发展 |
三、封闭中的窗口——开埠对上海的影响 |
四、“上海摩登”的建构力量之一——上海电影的开端及其发展 |
附:《青青电影》1949 年 1 月第一期刊载《全沪影院》 |
第二章 早期上海电影期刊的历史沿革及“光复的 5 年”间上海电影期刊的发展 |
一、早期上海电影期刊的诞生及其沿革 |
二、“光复的5年”间上海电影期刊的恢复与繁荣 |
三、“光复的5年”间上海电影期刊的主要类型 |
四、“光复的5年”间上海电影期刊与上海市民的娱乐生活 |
第三章 国产VS海外:“光复的5年”间上海电影期刊中的影片报道 |
一、电影期刊的立身之本——影片报道及其数量变化 |
二、精彩在剧外——“光复的5年”间上海影刊对《国魂》与《假凤虚凰》的报道. |
1、命途多舛——《国魂》 |
2、娱乐精神的良好体现——《假凤虚凰》 |
附:“光复的 5 年”间上海电影期刊国产电影报道情况一览表 |
第四章 偶像与消费:“光复的5年”间上海电影期刊的明星形象呈现 |
一、明星报道:社会重压下的窥私心理与刻板印象 |
1、明星私生活的呈现:作为“消费偶像”的明星 |
2、大众的明星消费及其窥私欲的满足 |
3、形象营造:明星报道与明星刻板印象的形成 |
二、白光与黄宗英——明星报道的形象定位功能 |
1、“坏女人”白光 |
2、“甜姐儿”黄宗英 |
三、“光复的5年”间上海影刊明星报道的特点 |
第五章 态度与立场:“光复的5年”间上海电影期刊中的影评 |
一、抗战结束前后的 1945 与空白的 1946 |
二、空白过后的 1947 |
三、逐渐成熟的 1948 |
四、天亮前的 1949 |
第六章 发行与广告:“光复的5年”间上海电影期刊的市场运作 |
一、发行与广告:“光复的5年”间上海影刊运营的基本要素 |
二、“光复的5年”间上海影刊的发行价格变化 |
三、“光复的5年”间上海影刊的广告刊例价格及广告内容的变化 |
1、“光复的5年”间上海影刊广告刊例价格的变化 |
2、“光复的5年”间上海影刊广告内容的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吉林大学申请博士学位论文自我评价表 |
在学期间完成的与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含获奖、专利) |
(6)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类型、功能及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主题与意义 |
1.1.1 天文演示仪器、天象仪与浑象 |
1.1.2 天文演示仪器:丰富天文学史研究的重要维度 |
1.1.3 中国的天象仪与天象仪在中国 |
1.2 研究现状与推进方向 |
1.2.1 天文演示仪器的相关研究 |
1.2.2 机械史、人物史与文化思想史方面的研究 |
1.3 史料、方法与目标 |
1.3.1 史料与文献 |
1.3.2 方法与思路 |
1.3.3 问题与目标 |
第2章 环仪、球仪与图仪:古代天文演示仪器的三种类型 |
2.1 古代天文演示仪器中的“浑象” |
2.1.1 “浑象”应定义为“天球仪”还是“浑天之象” |
2.1.2 记载中被称为“象”的演示仪器 |
2.1.3 关于张衡水运浑象的讨论和辨析 |
2.2 记载中天文演示仪器的类型辨析 |
2.2.1 被称为“浑仪”的演示仪器 |
2.2.2 记载中的浑天图与盖天图仪 |
2.2.3 古代天文演示仪器的综合讨论 |
2.3 关于球仪浑象的疑问与思考 |
2.3.1 球仪制作的基础条件分析 |
2.3.2 关于球仪浑象出现的几个问题 |
第3章 汉唐天文演示仪器的测候功能及其溯源 |
3.1 浑天仪:“演示用浑仪”还是“测候用浑象” |
3.1.1 间接测候:张衡密室漏水转浑天仪的主要用途 |
3.1.2 阐释浑天结构:浑天仪的演示功能 |
3.1.3 “浑天仪”一词用法考略 |
3.2 璇玑玉衡:具有演示功能的测候仪器 |
3.2.1 浑天仪是璇玑玉衡遗制吗? |
3.2.2 对古代测候仪器的追溯 |
3.2.3 璇玑与牙璧:文献考察及考古学讨论 |
第4章 宋元时期大型天文演示仪器观看视角的转变 |
4.1 宋代记录中的“假天仪” |
4.1.1 仰观与自动运转:“假天仪”的两个特征 |
4.1.2 “太平浑仪”:仰观天盖与水运系统的结合 |
4.1.3 《曲洧旧闻》中的“苏子容铜浑仪” |
4.2 元代玲珑仪:并非观测用浑仪 |
4.2.1 玲珑仪制造年谱考略 |
4.2.2 玲珑仪并非明清浑仪之原型 |
4.2.3 玲珑仪并非利玛窦日记中所述仪器 |
4.3 玲珑仪:创新复合型天文演示仪器 |
4.3.1 从“玲珑”一名看玲珑仪之形制 |
4.3.2 《玲珑仪铭》新解 |
4.3.3 一种推论:玲珑仪中的宋代影响与阿拉伯元素 |
第5章 明清时期欧洲小型天文演示仪器的传入 |
5.1 西方天文演示仪器发展评述 |
5.1.1 欧洲封闭天球仪的发展 |
5.1.2 欧洲行星演示仪器的发展 |
5.1.3 从俯视到仰视的大型天象仪 |
5.2 明清欧洲天文演示仪器的东传与融通 |
5.2.1 欧洲天文演示仪器的传入 |
5.2.2 欧洲演示仪器制造技术的介绍 |
5.2.3 清朝宫廷中的欧洲行星仪 |
5.3 明清时期天文演示仪器的制造 |
5.3.1 官方制造的演示仪器 |
5.3.2 走向民间的欧式小型演示仪器 |
第6章 近代后光学天象仪在中国的传播及早期研制 |
6.1 蔡司光学天象仪的诞生及在中国的传播 |
6.1.1 蔡司光学天象仪的诞生和早期发展 |
6.1.2 蔡司天象仪在中国的传入 |
6.1.3 光学天象仪的早期公众影响 |
6.2 国产大型光学天象仪的研制 |
6.2.1 1950年代末期国产光学天象仪首次试制 |
6.2.2 1970年代中国“新建天文馆规划”的提出 |
6.2.3 国产大型天象仪会战 |
6.2.4 大型天象仪研制成果与影响 |
第7章 结语: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的文化功能及其影响 |
7.1 中国天文演示仪器发展中的四种嬗变 |
7.2 从结构看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的制器之道 |
7.2.1 世界图景中的中国天文演示仪器 |
7.2.2 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的制造思想 |
7.3 从需求看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的文化功能 |
7.3.1 占候验历:中国古代天文演示仪器的文化功能 |
7.3.2 通天礼器:中国古代天文演示仪器的政治功能 |
7.4 天文演示仪器所蕴文化基因的现代影响....................................................................196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学术活动 |
致谢 |
(7)民国时期的基层司法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 ——以四川地区为中心(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概念及范围的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及资料说明 |
第一章 廿一军与防区制时代的四川基层司法(1927—1934) |
第一节 历史的回旋:廿一军防区的司法系统建设 |
一、沿袭旧制的县司法公署 |
二、基层法院体系建设 |
三、廿一军辖区的兼理司法制度 |
四、廿一军基层司法建设的认识与趋势 |
五、地方治安系统及其运作实效 |
第二节 防区制下司法系统的运作 |
一、基层司法中的人事问题 |
二、基层司法经费问题 |
三、监所运作与监犯管理 |
四、廿一军戍区内的其它司法行政事务 |
第三节 防区制下的基层司法实践 |
一、审案程序与规模分析 |
二、防区制下的案件处理及其弊端 |
第二章 基层司法机关的完善及运作(1935—1949) |
第一节 基层司法机关的发展演变 |
一、民国时期基层司法制度的比较分析 |
二、川政统一后川省基层司法机关的演变 |
第二节 基层司法机关人事与经费的制度分析 |
一、司法官的任用与考核 |
二、司法职员的招录与管理 |
三、司法经费的筹措与司法人员的薪津标准 |
第三节 基层司法机关的运作分析 |
一、基层司法机关处务规范 |
二、诉讼管理与审判实践 |
三、案件指数分析 |
四、监狱协进会与基层监狱的管理 |
第三章 战时实验地方法院与基层司法改革 |
第一节 战时司法改革背景下的实验地方法院 |
一、战时司法改革的背景与内容 |
二、实验地方法院的建立与撤销 |
第二节 实验地方法院案件审判事务的改革 |
一、案件审理的程序简化 |
二、自诉案件的移送与案件书表制作 |
第三节 实验地方法院的院务革新 |
一、实验地方法院的司法行政 |
二、监所改良与监犯管理 |
三、实验地方法院对司法事务的研究 |
第四节 实验地方法院的成果及弊端 |
一、实验地方法院的成果 |
二、对实验地方法院的质疑 |
第四章 兼理军法制度与四川基层社会治理 |
第一节 文本解读:兼理军法制度概览 |
一、兼理军法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
二、兼理军法制度审判范围的变化 |
三、兼理军法制度的审案规定 |
四、兼理军法制度的社会反响 |
第二节 县军法机关的组织与运作 |
一、县军法室的组织、人事及财政 |
二、县军法室受理案件分析 |
三、县军法监与军法监犯的管理 |
第三节 兼理军法制度的审判实效 |
一、军法判决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
二、军法审判中的地方势力因素 |
三、从优势到弊端:兼理军法制度设计与运作的偏离 |
第五章 基层司法建设中的律师与律师公会 |
第一节 基层司法体系中的律师与律师公会 |
一、律师的任职条件及其管理 |
二、律师公会法令的文本解读 |
三、基层律师公会的组织——以璧山律师公会为例 |
第二节 法条变化与权力争夺——成都律师公会换届纠纷中的管辖问题 |
一、1942 年与1946 年的两次选举纠纷 |
二、双重管辖权下的权力争夺 |
第三节 律师、律师公会与基层法治 |
一、基层司法实践中的律师与律师公会 |
二、律师、律师公会与基层司法改进 |
第六章 地方自治下的基层司法建设与法治实践 |
第一节 情、理、法之间:调解委员会制度及其实践 |
一、地方自治框架下的调解委员会 |
二、调解委员群体的历史面相 |
三、调解委员会的调解范围与成效 |
四、对调解委员会制度的反思 |
第二节 基层警政与地方治安维护 |
一、以警察局为中心的基层司法关系 |
二、警察局处理案件的来源与规模 |
三、治安实践:警察与基层案件处理 |
第三节 基层政权与地方法治:基于乡镇公所及保甲运作实效的分析 |
一、纠纷处理及案件评断 |
二、对治安事件的因应 |
三、案件审判中保甲及乡镇 |
第四节 民间组织与纠纷处理 |
一、行会组织与纠纷处理 |
二、默认与支持:宗族调解与纠纷处理 |
结语 |
附录 (一)法规编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概述 |
1.1.1 信息时代的建筑摄影“困局” |
1.1.2 建筑摄影的“中国性” |
1.1.3 本土建筑学研究中系统性的建筑摄影历史理论研究亟待填补 |
1.2 研究对象 |
1.2.1 研究的议题——建筑的视觉性 |
1.2.2 研究的跨度——近现代 |
1.2.3 研究的场域——以“中国”为地理空间和传播上的限定 |
1.3 研究综述 |
1.3.1 以建筑学切入的研究 |
1.3.2 以摄影和图像学切入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建筑摄影的制产、表达与意义 |
2.1 本章引论 |
2.2 以摄影制产为线索 |
2.2.1 意图:提供建成环境的可读 |
2.2.2 技术:前置的建筑摄影方法 |
2.2.3 媒介:摄影视觉的观看结构 |
2.3 以建筑摄影表达维度为切入 |
2.3.1 建筑表现 |
2.3.2 科学采集 |
2.3.3 建筑纪实 |
2.4 建筑的视觉性意义 |
2.4.1 空间和形象的视觉重构 |
2.4.2 建筑信息的文本化 |
2.4.3 建筑文化价值的形成 |
上篇:近代中国建筑摄影的启蒙与探索 |
第3章 建筑临摹:场景的祛魅与返魅(1844-1900) |
3.1 本章引论 |
3.2 建筑摄影的启蒙与影像殖民 |
3.2.1 成为科学性与客观性坐标系的建筑摄影 |
3.2.2 建筑摄影与欧洲城市场景 |
3.2.3 中国场景的初始建构与形象的“攫取” |
3.3 建筑摄影制产主体的雏形 |
3.3.1 固定的耕耘:中国早期照相业的形成 |
3.3.2 流动的纪实:独立及业余摄影师的实践 |
3.4 :中国场景再现的多元维度 |
3.4.1 菲利斯·比托:中国建筑场景的双向性格 |
3.4.2 约翰·汤姆森:社会调查视角下的时代图景 |
3.4.3 涌现的工业场景建筑摄影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筑写真:建筑学的装置和观念(1900-1927) |
4.1 本章引论 |
4.2 本土摄影理论的滥觞与场景的“真”与“意” |
4.2.1 中国本土摄影理论萌芽与建筑摄影 |
4.2.2 城市场景的新视觉 |
4.3 成为建筑学装置的建筑摄影 |
4.3.1 小川一真:建筑科考摄影与制图的“一致性” |
4.3.2 恩斯特·鲍希曼:中国传统建筑“基因”与画意表现 |
4.3.3 奥斯瓦尔·喜仁龙:北京城墙研究与类型学摄影 |
4.4 科学考察中的建筑摄影制产 |
4.4.1 威廉·埃德加·吉尔:场景的嬗变与清末的新政建筑 |
4.4.2 爱德华·沙畹:人文科考的类型采集 |
4.5 本章小结 |
下篇:现代中国建筑摄影的成熟与更迭 |
第5章 建筑媒介:民族性与现代性的斡旋(1927-1949) |
5.1 本章引论 |
5.2 建筑摄影的现代性制产 |
5.2.1 现代建筑纸媒与建筑摄影,以《中国建筑》和《建筑月刊》为例 |
5.2.2 建筑摄影在商业照相馆的成熟:“定妆照”与工程纪实 |
5.2.3 大众阅读中的建筑形象 |
5.3 中国建筑的民族性建构 |
5.3.1 梁思成:中国建筑“词汇”与“文法”的可读性 |
5.3.2 孙明经与庄学本: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科考与建筑摄影 |
5.3.3 郎静山:中国建筑场景的画意表达 |
5.4 建筑摄影的“新视觉” |
5.4.1 中国建筑现代性争辩中的建筑摄影 |
5.4.2 黑白影社与金石声:上海的现代都市场景 |
5.4.3 霓虹、夜景与现代 |
5.4.4 室内建筑摄影与日常的现代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建筑纪实:技术理性与集体叙事(1949-1976) |
6.1 本章引论 |
6.2 建筑摄影的集体性制产 |
6.2.1 建筑设计的集体转向与建筑摄影 |
6.2.2 建筑摄影的专业化传播场域 |
6.2.3 建筑摄影读者的强化 |
6.3 科学采集与功能性建筑表达 |
6.3.1 首都建设前期的街景拍摄调查 |
6.3.2 图纸化的摄影表达与工程纪实 |
6.4 建筑摄影的集体叙事 |
6.4.1 ―建筑设计十年”,建筑形象制产的巅峰 |
6.4.2 集体创作的高潮——人民大会堂的建设纪实 |
6.4.3 工业的跃进与技术“革命”的崇拜 |
6.4.4 现代城市的影像纪实与记忆锚点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建筑表现:建筑语义的扩张(1976-1990) |
7.1 本章引论 |
7.2 建筑摄影制产的市场化转向 |
7.2.1 建筑设计的企业化改制与建筑摄影 |
7.2.2 当代建筑纸媒与建筑摄影的多元化探索 |
7.3 建筑表现与彩色建筑摄影 |
7.3.1 建筑表现:新语境的催化剂 |
7.3.2 建筑摄影媒体的色彩革命 |
7.4 建筑摄影语义的扩张 |
7.4.1 建筑摄影与建筑批评 |
7.4.2 建筑摄影与当代设计思潮 |
7.4.3 建筑摄影与怀古主义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1.1 提出一种建筑摄影的理论研究体系 |
8.1.2 中国建筑摄影近现代历史的断代 |
8.1.3 中国建筑的视觉现代性的建构 |
8.2 问题与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建筑摄影师访谈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抗战文化”研究热与非常态社会环境下媒介研究的冷思考 |
一、“抗战文化”与“非常时期”的出版业研究 |
二、桂林“文化城”独特历史现象中的文化供应社 |
三、基于传播学理论框架下的抗战出版史个案研究 |
第二节 研究综述:有关“抗战文化”、“桂林'文化城'”和“出版史个案”的研究概况 |
一、关于“抗战文化”与“抗战出版史”的研究情况 |
二、关于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研究情况 |
三、关于抗战时期出版个案的研究情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主体内容与创新点:基于传播学理论构架的出版史个案研究 |
一、基于历史学研究的史料爬梳 |
二、基于传播学理论的内容构架 |
三、本文创新点 |
第一章 文化供应社:非常态社会环境下诞生的媒介组织 |
第一节 冲突与流徙:抗战时期的文化传播生态 |
一、战时文化变迁:出版业的西迁与空间格局的转变 |
二、意识形态博弈:日伪、中央、中共战时文化政策之比较 |
三、聚合与多元:战时出版业的文化传播特征 |
小结 |
第二节 求同存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桂林“文化城”的形成 |
一、新桂系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与开放的政治姿态 |
二、中国共产党南方局统一战线策略在广西的实践 |
三、地利与人和:桂林“文化城”形成的硬、软条件 |
四、桂林“文化城”独特的文化传播现象分析 |
小结 |
第三节 新军突起:文化供应社的诞生与发展 |
一、序曲:广西建设研究会对进步文化传播的铺垫 |
二、筹备与成立(1939年) |
三、发展期(1939年—1942年) |
四、转型期(1942年—1944年) |
五、重建期(1945年—1948年) |
六、转移期(1949年—1953年)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股份制”的出版企业与“进步性”的出版同人 |
第一节 “二元制”的股份有限公司模式与组织架构 |
一、文供社的董事会、监事会构成及股东会议制度 |
二、文供社的企业融资及增股状况 |
三、文供社的企业构架与运行 |
小结 |
第二节 进步性的人事组织策略与危机应变 |
一、建社初期的人事结构及学习型组织建设 |
二、皖南事变后的人事调整与出版人的坚守 |
小结 |
第三节 “监护人”:文供社的管理层 |
一、李任仁:“数茎红花带雨横” |
二、陈劭先:“海内几人同” |
三、陈此生:抗战文化合作的“桥梁” |
四、万民一、万仲文、赵晓恩:临危受命的“掌门人” |
小结 |
第四节 “把关人”及“舆论领袖”:文供社的编辑群与作者群 |
一、胡愈之:大众文化出版的操盘手 |
二、邵荃麟:进步文化建设的思想者 |
三、傅彬然、宋云彬、杨承芳等:学养深厚的出版专家 |
四、文供社的作者群:进步文化传播的“舆论领袖”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众化”语境下文供社的出版生产 |
第一节 抗战语境下的传播受众与文化出版 |
一、抗战时期的传播受众的特征 |
二、抗战时期“大众化”的出版特征 |
三、桂林“文化城”的出版物概况 |
小结 |
第二节 文化供应社的编辑方针及出版概况 |
一、制定与完善(1939年—1942年):以通俗读物为核心的编辑方针及书刊生产 |
二、发展与转型(1942年—1944年):以文艺类书籍为主的书刊生产 |
三、收缩与转移(1944年—1953年):以重版为主的维持性生产 |
小结 |
第三节 “文化室图书”与《新道理》:“大众化”传播语境下的通俗读物 |
一、大众文化传播的空间布局:“文化室图书” |
二、大众文化传播的时间延展:《新道理》杂志 |
小结 |
第四节 从“大众文艺读物”到“文学创作丛刊”:抗战文艺向深处挖掘之路 |
一、“大众文艺读物”的生产 |
二、通俗文学单行本的流行 |
三、青少年文艺类丛书的普及 |
四、“文学创作丛刊”的问世 |
小结 |
第五节 《文化杂志》月刊:学术理论的阐扬与抗战文艺的传播 |
一、《文化杂志》的创刊与编辑内容分析 |
二、文化建设的反思与学术理性的阐扬 |
三、“文艺”栏目的设置与抗战文学的传播 |
小结 |
第六节 地方性出版物:权力场的借势与平衡 |
一、《干部政策》:广西地方干部建设学校的教材出版 |
二、“国民教育丛书”:广西“新县制”下的国民基础教育指导书 |
三、其他广西地方性书籍及学术书籍的出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供社战时的发行策略与话语权的斗争 |
第一节 文供社发行渠道的建设与拓展 |
一、1939年—1941年:发行部门的草创与发展 |
二、1941年—1943年:发行业务的壮大与延伸 |
三、1944年—1953年:抗战末期发行工作的转移与战后的重建 |
小结 |
第二节 文供社的发行方式 |
一、门市与批发 |
二、邮购业务 |
三、流动发行 |
小结 |
第三节 文供社的营销策略 |
一、品牌形象的建立 |
二、行政力量推广 |
三、自办期刊推广 |
四、广告宣传推广 |
五、书刊促销策略 |
第四节 “文化供应社书报联合广告”与战时桂林出版生态 |
一、广告主体分析 |
二、广告内容分析 |
三、广告书价分析 |
小结 |
第五节 抗战文化的多形式传播与进步“话语权”的斗争 |
一、形式多样的抗战文化传播形式 |
二、进步“话语权”的斗争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供社的出版传播效果、历史贡献及思考 |
第一节 文化供应社出版活动的传播效果 |
一、出版物的传播覆盖面与数量 |
二、传播受众的反馈与影响 |
小结 |
第二节 文供社抗战文化传播的历史贡献 |
一、团结和保护了大量进步文化人维系了进步文化事业的开展 |
二、在文化运动低潮时期繁荣了抗战文化与地方文化 |
三、对抗战文化研究特别是抗战文学研究保存了大量的史料 |
四、为中国现代出版精神的建设提供历史参考 |
第三节 文供社出版活动的历史局限 |
一、通俗读物的过剩与经典作品的缺乏 |
二、权力场的博弈影响了出版生产的不稳定 |
三、战后未能延续文化生命服务地方出版事业的遗憾 |
第四节 对文化供应社出版传播活动历史的思考 |
一、“压制还是包容”:文化体制的策略选择 |
二、“顺为还是变革”:媒介组织的战时选择 |
三、“迎合还是引导”:传播主体的文化选择 |
本文结论 |
附录一: 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大事记 |
附录二: 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编印书籍目录 |
附录三: 《文化杂志》分类目录索引 |
附录四: 相关图片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10)俄罗斯叶尼塞河流域人面像岩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西伯利亚岩画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二、人面像岩画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三、人面像岩画的文化阐释 |
第三节 研究主题的界定与解析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选题的意义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叶尼塞河流域的自然地理及历史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一、地表河系 |
二、地质地貌 |
三、气候生态 |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 |
一、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
二、新石器时代文化 |
三、青铜时代文化 |
第二章 人面像岩画遗存址情况简介 |
第一节 上叶尼塞河地区 |
一、穆古尔—苏古尔岩画 |
二、阿尔德—莫扎加岩画 |
三、乌兹丘—莫扎加岩画 |
四、莫扎加—科穆扎普岩画 |
五、比日克提克—哈亚岩画 |
六、阿拉加山岩画 |
七、沙恩奇克岩画 |
八、多戈—巴雷岩画 |
第二节 中叶尼塞河地区 |
一、普洛斯库尔亚科娃岩画 |
二、捷普谢伊岩画群 |
三、沙拉博利诺岩画 |
四、焦伊斯基岩画 |
五、小马尔巴特岩画 |
六、昆杜苏克岩画 |
七、乌斯特—费德罗夫卡岩画 |
八、伊济里赫—塔斯岩画 |
九、萨满石岩画 |
十、丘梁岩画 |
十一、奥斯普岩画 |
十二、巴拉—季格伊岩画 |
十三、科伊岩画 |
第三节 下安加拉河地区 |
一、阿普林斯基岩画 |
二、季莫希岩画 |
三、画石岩画 |
四、穆尔斯基岩画 |
五、格奥菲济克岩画 |
六、曼兹亚岩画 |
七、伊瓦什金—克留齐岩画 |
八、卡缅卡岩画 |
九、维杜姆斯基—贝克岩画 |
十、雷布诺耶岩画 |
十一、塔谢耶瓦河岩画 |
小结 |
第三章 人面像岩画的分类 |
第一节 岩绘画分类情况及其特点 |
第二节 岩刻画分类情况及其特点 |
第四章 人面像岩画的年代 |
第一节 西伯利亚地区岩画年代研究历史回顾 |
第二节 叶尼塞河地区人面像岩画的年代 |
一、岩绘画年代的断定 |
二、岩刻画年代的断定 |
小结 |
第五章 人面像岩画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萨满教及萨满教岩画研究理论 |
一、萨满教和萨满教岩画研究历史回顾 |
二、西伯利亚萨满教岩画研究历史回顾 |
第二节 人面像岩画的文化内涵 |
一、人面像岩画反映了萨满教的三界宇宙观 |
二、人面像岩画反映了萨满教的灵魂观 |
三、人面像岩画反映了萨满教的通天观 |
第六章 与周边地区人面像岩画的关系 |
第一节 叶尼塞河地区与周边地区古代文化的关系 |
一、叶尼塞河流域与东部地区的古代文化联系 |
二、叶尼塞河流域与西部地区的古代文化联系 |
三、叶尼塞河流域与中国北方地区古代文化的关系 |
第二节 人面像岩画见证了亚洲北部地区的文化互动 |
一、“水珠形”眼睛人面像岩画反映的文化互动 |
二、其它类型人面像岩画反映的文化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着作类 |
中文论文和报纸类 |
俄文类 |
其它外文类 |
网络资源类 |
四、2000年首先见到日出的地方(论文参考文献)
- [1]代际理论视域下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基于对T镇中学的田野调查[D]. 李莉.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台湾阿美人电光部落丰年祭仪式舞蹈传承研究[D]. 张嘉烜.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0)
- [3]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D]. 陈书芳. 湖南大学, 2018(06)
- [4]东北满族民歌音乐形态与演唱研究[D]. 孙作东.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8)
- [5]“光复五年”间的上海影刊研究 ——从1945年8月至1949年5月[D]. 陈新阳. 吉林大学, 2018(12)
- [6]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类型、功能及嬗变[D]. 张楠.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7]民国时期的基层司法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 ——以四川地区为中心(1927—1949)[D]. 谢健. 南开大学, 2018(03)
- [8]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D]. 孙昊德. 清华大学, 2018(04)
- [9]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D]. 宋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10]俄罗斯叶尼塞河流域人面像岩画研究[D]. 肖波.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