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格栅总成零件装配论文和设计-任成林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格栅总成零件装配,包括通风孔与前挡板,所述前挡板的下端设置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前挡板通过套接连接,所述通风孔的上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外侧一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置有牌照板,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格栅总成零件装配中将挡板格栅的前挡板贴合在前保险杠上,然后通过左右两端的连接件将前挡板与前保险杠进行固定,然后通过左右两侧的侧挡板与前保险杠进行紧密的贴合,再通过卡扣将前挡板进行固定,使其也可以与车体底部进行牢固连接,并且通过在采用高耐磨的材料制成,这样对于汽车零件的安装更加的稳定,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格栅难以拆卸和连接方式单一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汽车格栅总成零件装配,包括通风孔(11)与前挡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6)的下端设置有通风孔(11),所述通风孔(11)与前挡板(6)通过套接连接,所述通风孔(11)的上端设置有卡槽(10),所述卡槽(10)的外侧一周设置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上端设置有牌照板(4),所述牌照板(4)的左端设置有连接孔(2),所述连接孔(2)的右端设置有主体(3),所述主体(3)的右端设置有卡扣(5),所述前挡板(6)的内部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车灯固定座(7),所述前挡板(6)的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侧挡板(8),两侧所述侧挡板(8)的表端设置有一个连接件(1);所述连接件(1)的组成包括有第一支杆(12)、第二支杆(13)、第三支杆(14)和固定孔(15),所述第一支杆(12)的右端设置有第二支杆(13),所述第二支杆(13)的右端设置有第三支杆(14),所述第三支杆(14)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孔(15),所述连接件(1)通过第三支杆(14)与主体(3)固定连接;所述车灯固定座(7)的组成包括有放置槽(71)、扣件(72)、本体(73)、缓冲板(74)和螺纹卡孔(75),所述本体(73)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板(74),所述缓冲板(74)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槽(71),所述本体(73)的上端设置有扣件(72),所述本体(73)的右端设置有螺纹卡孔(75),所述车灯固定座(7)通过本体(73)与前挡板(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9)的组成包括有散热孔(91)、固定扣(92)、板体(93)和凹槽(94),所述板体(93)的内部设置有凹槽(94),所述凹槽(94)的下端设置有散热孔(91),所述凹槽(94)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扣(92),所述固定板(9)通过板体(93)与前挡板(6)固定连接;所述车灯固定座(7)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车灯固定座(7)的大小形状规格相同,两个所述车灯固定座(7)分别呈对称设置在卡槽(10)的左右两端;所述凹槽(94)为内部中空的结构,所述凹槽(94)的内部一周设置有多个固定件,所述凹槽(94)的长度为三十五厘米;所述第一支杆(12)、第二支杆(13)和第三支杆(14)组成一个之字型的结构,所述第一支杆(12)与第三支杆(14)呈平行设置;所述侧挡板(8)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侧挡板(8)分别呈对称设置在前挡板(6)的左右两端。

设计方案

1.一种汽车格栅总成零件装配,包括通风孔(11)与前挡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6)的下端设置有通风孔(11),所述通风孔(11)与前挡板(6)通过套接连接,所述通风孔(11)的上端设置有卡槽(10),所述卡槽(10)的外侧一周设置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上端设置有牌照板(4),所述牌照板(4)的左端设置有连接孔(2),所述连接孔(2)的右端设置有主体(3),所述主体(3)的右端设置有卡扣(5),所述前挡板(6)的内部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车灯固定座(7),所述前挡板(6)的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侧挡板(8),两侧所述侧挡板(8)的表端设置有一个连接件(1);

所述连接件(1)的组成包括有第一支杆(12)、第二支杆(13)、第三支杆(14)和固定孔(15),所述第一支杆(12)的右端设置有第二支杆(13),所述第二支杆(13)的右端设置有第三支杆(14),所述第三支杆(14)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孔(15),所述连接件(1)通过第三支杆(14)与主体(3)固定连接;

所述车灯固定座(7)的组成包括有放置槽(71)、扣件(72)、本体(73)、缓冲板(74)和螺纹卡孔(75),所述本体(73)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板(74),所述缓冲板(74)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槽(71),所述本体(73)的上端设置有扣件(72),所述本体(73)的右端设置有螺纹卡孔(75),所述车灯固定座(7)通过本体(73)与前挡板(6)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板(9)的组成包括有散热孔(91)、固定扣(92)、板体(93)和凹槽(94),所述板体(93)的内部设置有凹槽(94),所述凹槽(94)的下端设置有散热孔(91),所述凹槽(94)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扣(92),所述固定板(9)通过板体(93)与前挡板(6)固定连接;

所述车灯固定座(7)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车灯固定座(7)的大小形状规格相同,两个所述车灯固定座(7)分别呈对称设置在卡槽(10)的左右两端;

所述凹槽(94)为内部中空的结构,所述凹槽(94)的内部一周设置有多个固定件,所述凹槽(94)的长度为三十五厘米;

所述第一支杆(12)、第二支杆(13)和第三支杆(14)组成一个之字型的结构,所述第一支杆(12)与第三支杆(14)呈平行设置;

所述侧挡板(8)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侧挡板(8)分别呈对称设置在前挡板(6)的左右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格栅总成零件装配,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种格栅总成零件装配装置进行装配,一种格栅总成零件装配装置进行装配包括支架(801)与工作台(802),所述支架(801)的上端设置有工作台(802),所述支架(801)与工作台(802)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工作台(802)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夹具(803),所述固定夹具(803)的上端设置有装配板(807),所述装配板(807)的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底板(804),两侧所述底板(804)的上端设置有升降装置(805),两侧所述升降装置(805)的上端各设置有一个顶杆(806),两侧所述顶杆(806)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杆(808),所述支架(801)的上端右端设置有控制箱(809)。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格栅总成零件装配。

背景技术

格栅又名汽车前脸、鬼脸、格栅以及水箱护罩等.其主要作用在于水箱、发动机、空调等的进气通风,防止行驶中外来物对车厢内部的不见造成破坏。

现有的格栅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格栅一般是直接装配在前保险杠上,然后再将前保险杠安装在车身骨架上,若挡板格栅发生损坏,则需要更换整个前保险杠,从而大大增加了汽车的维修保养费用,同时现有的后保下饰板的连接方式单一,仅仅连接在前保险杠上或者汽车骨架上,使其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格栅总成零件装配,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格栅难以拆卸和连接方式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格栅总成零件装配,包括通风孔与前挡板,所述前挡板的下端设置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前挡板通过套接连接,所述通风孔的上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外侧一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置有牌照板,所述牌照板的左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右端设置有主体,所述主体的右端设置有卡扣,所述前挡板的内部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车灯固定座,所述前挡板的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侧挡板,两侧所述侧挡板的表端设置有一个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的组成包括有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和固定孔,所述第一支杆的右端设置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右端设置有第三支杆,所述第三支杆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连接件通过第三支杆与主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车灯固定座的组成包括有放置槽、扣件、本体、缓冲板和螺纹卡孔,所述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本体的上端设置有扣件,所述本体的右端设置有螺纹卡孔,所述车灯固定座通过本体与前挡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组成包括有散热孔、固定扣、板体和凹槽,所述板体的内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下端设置有散热孔,所述凹槽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板通过板体与前挡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车灯固定座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车灯固定座的大小形状规格相同,两个所述车灯固定座分别呈对称设置在卡槽的左右两端。

优选的,所述凹槽为内部中空的结构,所述凹槽的内部一周设置有多个固定件,所述凹槽的长度为三十五厘米。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组成一个之字型的结构,所述第一支杆与第三支杆呈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侧挡板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侧挡板分别呈对称设置在前挡板的左右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格栅总成零件装配,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格栅总成零件装配中将挡板格栅的前挡板贴合在前保险杠上,然后通过左右两端的连接件将前挡板与前保险杠进行固定,然后通过左右两侧的侧挡板与前保险杠进行紧密的贴合,再通过卡扣将前挡板进行固定,使其也可以与车体底部进行牢固连接,并且通过在采用高耐磨的材料制成,这样对于汽车零件的安装更加的稳定,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格栅难以拆卸和连接方式单一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格栅总成零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灯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格栅总成零件装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固定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控制箱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件;12、第一支杆;13、第二支杆;14、第三支杆;15、固定孔;2、连接孔;3、主体;4、牌照板;5、卡扣;6、前挡板;7、车灯固定座;71、放置槽;72、扣件;73、本体;74、缓冲板;75、螺纹卡孔;8、侧挡板;9、固定板;91、散热孔;92、固定扣;93、板体;94、凹槽;10、卡槽;11、通风孔。

801、支架;802、工作台;803、固定夹具;8031、连接板;8032、固定块;8033、螺母;8034、硬性弹簧;8035、夹板;804、底板;805、升降装置;8051、支撑杆;8052、伸缩气缸;8053、滑动轴;8054、传动轴;8055、固定板;806、顶杆;807、装配板;808、连接杆;809、控制箱;8091、上升按钮;8092、箱体;8093、电源开关按钮;8094、下降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格栅总成零件装配,包括通风孔11与前挡板6,前挡板6的下端设置有通风孔11,通风孔11 与前挡板6通过套接连接,通风孔11的上端设置有卡槽10,卡槽10的外侧一周设置有固定板9,固定板9的上端设置有牌照板4,牌照板4的左端设置有连接孔2,连接孔2的右端设置有主体3,主体3的右端设置有卡扣5,前挡板6的内部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车灯固定座7,首先通过车灯固定座7使得车灯可以与前挡板6可以固定的更加的稳定,通过扣件72将本体73卡接到前挡板6的内部,之后通过螺纹卡孔75使得该车灯固定座7可以连接的更加的稳定,前挡板6的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侧挡板8,两侧侧挡板8的表端设置有一个连接件1。

进一步,连接件1的组成包括有第一支杆12、第二支杆13、第三支杆14 和固定孔15,第一支杆12的右端设置有第二支杆13,通过左右两端的连接件1将前挡板6与前保险杠进行固定,然后通过左右两侧的侧挡板8与前保险杠进行紧密的贴合,第二支杆13的右端设置有第三支杆14,第三支杆14 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孔15,连接件1通过第三支杆14与主体3固定连接。

进一步,车灯固定座7的组成包括有放置槽71、扣件72、本体73、缓冲板74和螺纹卡孔75,通过扣件72将本体73卡接到前挡板6的内部,之后通过螺纹卡孔75使得该车灯固定座7可以连接的更加的稳定,本体73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板74,缓冲板74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槽71,本体73的上端设置有扣件72,本体73的右端设置有螺纹卡孔75,车灯固定座7通过本体73与前挡板6固定连接。

进一步,固定板9的组成包括有散热孔91、固定扣92、板体93和凹槽 94,板体93的内部设置有凹槽94,凹槽94的下端设置有散热孔91,凹槽94 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扣92,固定扣92可以使得固定板9不会发生脱落的现象,固定板9通过板体93与前挡板6固定连接。

进一步,车灯固定座7共设置有两个,两个车灯固定座7的大小形状规格相同,从而可以使得车灯可以固定的更加的稳定,两个车灯固定座7分别呈对称设置在卡槽10的左右两端。

进一步,凹槽94为内部中空的结构,凹槽94的内部一周设置有多个固定件,通过固定件的设置,从而可以使得凹槽94有更好的工作环境,所述凹槽94的长度为三十五厘米。

进一步,第一支杆12、第二支杆13和第三支杆14组成一个之字型的结构,从而可以通过连接件1可以使得安装的更加的方便,第一支杆12与第三支杆14呈平行设置。

进一步,侧挡板8共设置有两个,从而可以通过左右两侧的侧挡板8,可以使得前挡板6可以固定的更加的稳定,两个侧挡板8分别呈对称设置在前挡板6的左右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当要进行该格栅的安装时,首先通过车灯固定座7使得车灯可以与前挡板6可以固定的更加的稳定,通过扣件72将本体73卡接到前挡板6的内部,之后通过螺纹卡孔75使得该车灯固定座7可以连接的更加的稳定,之后将固定板9通过前挡板6内部的扣环连接,之后将挡板格栅的前挡板6贴合在前保险杠上,然后通过左右两端的连接件1将前挡板6与前保险杠进行固定,然后通过左右两侧的侧挡板8与前保险杠进行紧密的贴合,并且连接件1为之字型结构,这样可以使得连接的更加的稳定,再通过卡扣5将前挡板6进行固定,这样当侧挡板8与前保险杠和车体进行连接,可以确保该汽车格栅不会轻易脱落,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上述的一种格栅总成零件装配采用格栅总成零件装配装置进行装配,格栅总成零件装配装置包括支架801与工作台802,支架801的上端设置有工作台802,支架801与工作台802通过焊接连接,通过焊接连接,从而可以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的稳定,工作台802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夹具803,固定夹具803 的上端设置有装配板807,装配板807的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底板804,两侧底板804的上端设置有升降装置805,两侧升降装置805的上端各设置有一个顶杆806,两侧顶杆806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杆808,支架801的上端右端设置有控制箱809。

进一步,固定夹具803的组成包括有连接板8031、固定块8032、螺母8033、硬性弹簧8034和夹板8035,连接板8031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块8032,固定块 8032的左侧设置有螺母8033,固定块8032的右侧设置有硬性弹簧8034,而在工作结束后可以回到原来的形状,硬性弹簧8034的右侧设置有夹板8035,固定夹具803通过连接板8031与工作台802固定连接。

进一步,升降装置805的组成包括有支撑杆8051、伸缩气缸8052、滑动轴8053、传动轴8054和固定板8055,固定板8055的下端设置有滑动轴8053,通过滑动轴8053的设置,从而可以更好的运动,滑动轴8053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杆8051,两侧支撑杆8051的内侧设置有伸缩气缸8052,伸缩气缸8052 的上端设置有传动轴8054,升降装置805通过固定板8055与顶杆806固定连接。

进一步,控制箱809的组成包括有上升按钮8091、箱体8092、电源开关按钮8093和下降按钮8094,箱体8092的内部上端设置有电源开关按钮8093,电源开关按钮8093的下端左侧设置有上升按钮8091,从而可以通过控制箱 809可以更好的进行控制装配板807进行运动,上升按钮91的右端设置有下降按钮8094,控制箱809通过箱体8092与支架801焊接连接。

进一步,工作台802为扁平状结构,工作台802是由三零四不锈钢材料制成的,从而可以使得工作台802可以具有更好的坚固性,工作台802的厚度为四厘米高。

进一步,伸缩气缸8052共设置有两个,从而可以使得通过两侧的伸缩气缸8052可以更好的进行工作,两个伸缩气缸8052分别呈对称设置在连接杆 808的左右两端。

进一步,控制箱809为内部中空的矩形体结构,从而可以使得更好的进行控制,控制箱809的长度为二十厘米、宽度为八厘米并且高度为三十厘米。

进一步,固定夹具80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工作台802上,固定夹具803 共设置有两个,从而可以使得更好的进行格栅主体的进行夹紧,两个固定夹具803呈对称布置在工作台802的上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汽车格栅总成零件装配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43477.9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776368U

授权时间:20191213

主分类号:B60R19/52

专利分类号:B60R19/52;B60R19/48;B23P19/04

范畴分类:32B;32G;

申请人:江阴道达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阴道达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4423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周庄镇周西村尤家坝58号

发明人:任成林;李陈龙;冯宇;张江海

第一发明人:任成林

当前权利人:江阴道达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代理人:赵海波;曹键

代理机构:11429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汽车格栅总成零件装配论文和设计-任成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