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作效应论文_杨丹丹,胡承孝,程勤,贾玮,赵小虎

导读:本文包含了互作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转录,效应,双季稻,直链,生物量,雾滴。

互作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杨丹丹,胡承孝,程勤,贾玮,赵小虎[1](2019)在《根肿菌与根系互作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根肿菌是一种专性寄生在十字花科植物根部的土传病原菌。简要介绍了根肿菌的生物学特性、危害、检测方法及根肿病的防治方法,重点介绍根肿菌在植物根际土壤中的行为过程及其与寄主植物的互作效应,总结了土壤理化因子、根系分泌物、根际微生物、矿质元素等根际土壤因素对根肿病发生过程的影响与调控。旨在为研发根肿病防治措施与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为促进十字花科作物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34期)

廖萍,刘磊,何宇轩,唐刚,张俊[2](2020)在《施石灰和秸秆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和氮素吸收的互作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壤稻田面临土壤酸化和肥力偏低的双重挑战。施石灰和秸秆还田分别是稻田土壤酸化改良和培肥的有效措施,但二者的互作效应尚不清楚。本研究连续4年(2015—2018年)在江西省开展施石灰和秸秆还田双因素田间定位试验,旨在探明施石灰和秸秆还田对红壤双季稻田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施石灰和秸秆还田均显着提高了早、晚稻的产量和氮素吸收,且二者具显着的协同促进效应。秸秆还田下,施石灰使早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分别增加10.7%和15.5%;而在秸秆不还田下,增幅仅分别为4.4%和9.7%。秸秆还田下,石灰使晚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分别提高18.7%和24.6%;但在秸秆不还田下,增幅则分别为10.5%和5.7%。施石灰对早、晚稻产量和氮素吸收的促进效应随试验年限的增加而减弱。石灰对土壤pH值的提升效应随试验年限的延长显着降低。试验4年后,石灰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无显着影响;秸秆还田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而对全氮含量无显着影响。因此,秸秆还田配施石灰能够协同实现双季稻增产、土壤酸化改良与培肥。本研究表明在此酸性的红壤双季稻田上每4年左右施用一次石灰为宜。(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20年01期)

管建慧,蒋阿宁,史建国[3](2019)在《遮阴和氮肥互作效应对金荞麦生长和生理生态机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遮阴度(全光、轻度遮阴约40%、重度遮阴约90%)与氮肥(0、1 g/株)互作对金荞麦叶片指标、形态指标、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度为40%时,叶片指标叶长和叶宽均为最大值,叶面积高于不遮阴处理52.15%;施氮处理(N)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分别较不施氮处理CK高186.51%、544.31%和315.61%;与CK处理相比,不同遮阴度与氮肥互作对叶绿素含量(SPAD)、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量子产量(YⅡ)、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指标影响显着。施用氮肥可以降低光照不足对金荞麦生长的抑制影响,各指标在遮阴度为40%时均显示最优状态,当遮阴度大于90%后,氮素对光照逆境的缓冲效果逐渐减弱,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本文来源于《中国饲料》期刊2019年13期)

周瑞琼,张慧春,周宏平,郑加强,胡汉春[4](2019)在《喷雾参数间互作效应对农药雾滴飘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了解喷雾参数间互作效应对农药雾滴飘移的影响,建立了风速调节是0~6 m/s的低速风洞,采用碳纤维棒收集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含荧光素钠的雾滴,由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收集杆上的荧光素钠的含量,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雾滴飘移沉积与喷头类型、压力、喷雾介质、风速密切相关,影响雾滴飘移沉积的喷头结构参数和操作技术参数因素次序依次为风速、喷头类型、喷雾介质、压力.喷雾参数之间存在互作效应,喷雾介质与喷头类型、风速与喷头类型、风速与喷雾介质、喷雾介质与喷头类型与风速之间的互作效应较显着,其余喷雾参数之间的互作效应不显着.随着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的增加,雾滴的沉积减少,随着喷雾压力和风速的增大,雾滴飘失严重,为了减少飘移,在实际田间喷雾作业时,要注重风速的选择.防飘移助剂Greenwet 720有效地控制了雾滴的飘移沉积,表面活性剂Greenwet X-100增大了雾滴的飘移沉积.研究喷雾参数对雾滴飘移的互作效应的机理能减少雾滴飘移,提高施药的作业效率、增强病虫害防治效果、减少环境污染,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排灌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马杰,杨泰,杨媚,陈清华,刘伟[5](2019)在《饲粮直链/支链淀粉和淀粉酶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互作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直链/支链淀粉和淀粉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4×3双因子设计,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960只,随机分为12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6羽肉鸡,饲粮直链/支链淀粉分别为0.11、0.23、0.35、0.47,淀粉酶的添加量分别为0、3 000、6 000 U/kg。试验期为21 d。试验测定了肉鸡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1)直链/支链淀粉为0.23的饲粮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显着提高(P<0.05),料重比以直链/支链淀粉为0. 47的饲粮组最高(P <0. 05),其他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饲粮中添加6 000 U/kg淀粉酶显着降低肉鸡平均日增重(P <0. 05),但对料重比影响不显着(P>0.05);二者的互作效应不显着(P>0.05)。2)能量、粗蛋白质、干物质、粗脂肪以及钙表观消化率以直链/支链淀粉为0.11的饲粮组最高(P<0.05),直链/支链淀粉为0.47的饲粮组最低(P<0.05);饲粮中添加淀粉酶对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影响不显着(P>0.05);二者的互作效应对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影响显着(P<0.05)。综上所述,饲喂直链/支链淀粉为0.23和淀粉酶添加量为3 000 U/kg的饲粮可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王中一[6](2019)在《多生命周期埃博拉病毒样颗粒构建及其与宿主细胞互作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可在人及非人灵长类动物间通过接触传播的一类病原微生物,致死率高达90%。埃博拉病毒有高防护、难获取的特点,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没有埃博拉病原,更没有资源、条件开展埃博拉病毒的相关研究。此外,有关埃博拉病毒的药物筛选与评价工作还要依靠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实验过程存在较高生物安全风险,并且成本昂贵,耗时较长,这些特点极大限制了埃博拉药物研发与应用。此外,与埃博拉病毒致病机制相关的宿主细胞因子研究还很不完善,缺乏系统性探索与总结。近年来,以假基因(Pseudogene)、lncRNA(Long non-coding RNA)和circRNA(circular RNA)为代表的内源竞争性RNA(Endogenous RNA,ceRNA)被发现可以特异性吸附miRNA(microRNA),进而影响miRNA对于下游基因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ceRNA在阿尔兹海默症、肺纤维症、乳腺癌等人类疾病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与埃博拉病毒增殖相关的ceRNA研究此前还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构建多生命周期埃博拉病毒样颗粒,实现生物安全二级(BSL-2)条件下模拟埃博拉病毒多生命周期;绘制病毒增殖相关RNA表达谱和ceRNA互作网络;探索埃博拉病毒增殖相关RNAs相互作用机制;建立基于该病毒样颗粒的快速筛选埃博拉抑制剂的研究平台,发现抑制埃博拉病毒增殖的宿主miRNAs;从而为该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以及溯源研究、临床诊断与治疗、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本研究包含如下四部分内容:1.多生命周期埃博拉病毒样颗粒的构建与鉴定运用反向遗传学技术和真核表达系统,构建多生命周期埃博拉病毒样颗粒,实现BSL-2条件下模拟埃博拉病毒黏附、入侵、转录、复制、病毒颗粒包装、病毒出芽、连续传代等多生命周期,从而为埃博拉病毒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在病毒形态学、基因和蛋白质水平,细胞内病毒增值与传代能力、遗传稳定性等多方面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病毒样颗粒具有典型的埃博拉病毒形态结构、基因和蛋白水平特异性、一定的增殖传代能力以及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可用于后续实验研究。2.埃博拉增殖相关RNA表达谱和ceRNA互作网络的构建将第一部分成功构建的多生命周期埃博拉病毒样颗粒系统应用于埃博拉全转录组学研究,在病毒侵染细胞后的0 h、24 h、48 h、72 h以及96 h对细胞进行全转录组数据监控,绘制了包括mRNA、miRNA、lncRNA和circRNA在内的RNA表达谱,并且通过RNA表达趋势分析、动态共表达基因分析、权重共表达基因分析、RNA靶向序列预测等生物信息学分析过程,预测ceRNA相互作用关系,进而绘制埃博拉病毒增殖相关ceRNA相互作用网络。本部分内容为该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3埃博拉增殖相关circRNA、miRNA、mRNA相互作用机制探索以第二部分研究成功绘制的RNA表达谱和ceRNA相互作用网络为基础,继续探究埃博拉病毒增殖相关RNAs潜在互作机制。选择在共表达网络中共表达能力最强的CLDN18基因以及与之相关的miR-30b-3p和circRNA-chr19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基因表达检测、RNA靶向序列验证、基因敲除、miRNA特异性抑制等相关实验,进一步阐明关键RNAs互作机制。结果表明CLDN18与circRNA-chr19表达趋势正相关,同时CLDN18与miR-30b-3p存在直接相互作用。并且circRNA-chr19通过与miR-30b-3p互作,进而调控CLDN18的表达。本部分内容为系统性阐述病毒增殖过程中宿主细胞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以及相关生命活动变化规律提供理论基础。4.抑制埃博拉病毒增殖的宿主microRNA研究依靠可模拟埃博拉病毒黏附、入侵、转录与复制、病毒包装、出芽等多生命周期的病毒样颗粒系统,建立在BSL-2实验室快速、高效、准确筛选和评价埃博拉病毒药物的研究平台,并且利用第二章已获取的转录组学数据,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及病毒学验证方法,筛选抑制埃博拉病毒增殖的宿主miRNAs。结果表明,miR-150-3p与GP及VP40转录本存在直接相互作用。miR-150-3p通过调控GP及VP40表达水平,进而抑制病毒增殖。本部分内容不仅发现了抑制埃博拉病毒增殖的宿主miRNAs,也为抗埃博拉病毒药物筛选与评价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平台。(本文来源于《军事科学院》期刊2019-05-31)

张敏瑜[7](2019)在《丛枝菌根真菌与香蕉Foc4的互作效应及其抗枯分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香蕉(Musa spp.)是世界上重要的热带水果。然而香蕉产业因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Foc4)引发的枯萎病遭到严峻的考验。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生防菌一直受到普遍关注。本文利用易感品种巴西蕉组培苗为试验材料,以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Gi)和Foc4为供试菌,盆栽试验设计接种AM真菌和Foc4两种外源微生物,在不同接种浓度、接种时间以及接种顺序叁个因素下,利用荧光定量PCR追踪两种微生物在香蕉根系中的物种丰度变化;为了探究菌根化巴西蕉的抗病机理和挖掘相关的抗病基因,本文通过转录组学手段分析巴西蕉在单一接种AM真菌、单一接种Foc4、双重接种AM真菌和Foc4以及对照组的根系差异表达基因,深入研究香蕉菌根抗枯的分子机制,挖掘菌根真菌对香蕉抗枯萎病的生物学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建立不同接种条件下,香蕉根系中的微生物的丰富度检测方法。AM真菌的扩增标准曲线方程Y=-3.14X+36,R~2=-0.999,E%=108.44。Foc4的扩增标准曲线方程Y=-3.46X+38.49,R~2=-0.992,E%=94.62。AM真菌和Foc4的特异性引物AMF_(250)50 Intra1/Intra2;Foc4_(242)FocSc-1/FocSc-2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在同一体系中不受其他生物信息干扰,定量准确。2.接种AM真菌有效抑制香蕉枯萎病发生。在本研究中发现接种AM真菌Gi的巴西蕉病情指数下降27%;接种Gi对Foc4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接种浓度的增加抑制效果愈加明显,接种浓度为100%时生物丰富度抑制率最高达70%。Gi在香蕉根系的时间优势显着影响其对Foc4的抑制作用,根系中Foc4的生物量随着Gi接种时间优势增加而减少,提前四周接种Gi抑制效果最高。3.接种Gi显着提高巴西蕉可溶性糖、总抗氧化能力、抗氧化酶的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酚类物质的积累,与CK处理组相比接种Gi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提高69.07%,POD、CAT、SOD活性显着提高了170.00%,11.11%,31.13%,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总酚含量分别提高了157.99%和99.02%。以上说明,AM真菌能促进香蕉积极响应枯萎病侵害,提高其生命活动的代谢能力。4.AM真菌能诱导巴西蕉的基因差异表达,总体上调基因个数小于下调基因个数,同时接种AM真菌和Foc4时,植物产生的基因差异数目最大,在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菌根共生诱导下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苯丙烷类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吞噬,甘油磷脂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氨基酸代谢,氧化磷酸化等途径有明显的差异表达。(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9-05-28)

李晓州[8](2019)在《降水年型和施肥量对小麦的互作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旱塬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同时是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该地区年际降水分布不均,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养分供应不平衡,产量年际间波动大,目前施肥技术多以经验为主,缺乏长期定位实验定量化研究,因此提高小麦产量及其稳定性,减少肥料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在我国的粮食生产安全上至关重要。为研究该地区小麦生产在不同降水年型下,不同施肥处理对产量的影响,在陕西省长武县十里铺开展小麦长期定位施肥实验,主要研究内容为在干旱年、常态年、丰水年叁种不同降水年型肥料效应方程,研究不同降水年型下不同氮磷施用量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计算得到小麦最大产量施肥量以及经济施肥量,用以指导农民的生产实践。研究结果表明:1.单施磷肥180 kg hm~(-2)时,小麦产量开始下降,年减产率达到0.44%;单施氮肥与单施磷肥不同,单施氮肥的情况下小麦产量略有增长,当施用施氮肥达到180 kg hm~(-2)时,年增产率达到0.5%;氮磷配施时小麦产量显着增高。其中氮磷用量为N 180 kg hm~(-2)、P(P_2O_5))180 kg hm~(-2)时,丰水年产量是常态年的1.16倍,是干旱年的1.42倍。随氮磷用量的增加,产量增幅的规律为:丰水年>常态年>干旱年。不同氮磷施用量小麦产量变异系数及可持续性指数不同,长期不施肥的产量变异系数(CV)较小,单施磷肥的变异系数最大,而单施氮肥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小,氮磷配施时的变异系数最小;不施肥的可持续性指数(SYI)较低,单施磷肥的SYI最低,而单施氮肥的SYI值相对较大,氮磷配施的SYI最大。单施磷肥在不同降水年型小麦亩穗数并无太大差异,常态年略高;氮磷配合施用在丰水年亩穗数明显高于常态年和干旱年。小麦穗粒数以丰水年增幅最大,丰水年穗粒数的变异范围为11.87%-26.5%,在叁种降水年型中最为稳定。常态年的千粒重在同等施肥条件下高于丰水年和干旱年,丰水年小麦千粒重变异系数最小,波动范围为5.40-9.20,最稳定。2.固定磷肥用量增加氮肥用量与固定氮肥用量增加磷肥用量在不同降水年型小麦增产情况不同,但产量最终会达到某一最大值而不再增加,最高产量均表现为干旱年丰水年>常态年>干旱年。小麦产量环比增长率因降水年型不同存在差异,干旱年下降速率最快,常态年和丰水年下降速率相对较为缓和。干旱年氮肥在137.65-148.24 kg hm~(-2),磷肥137.65-148.24 kg hm~(-2)范围内,小麦产量增长开始缓慢,继续施加氮磷肥,小麦增产无明显效果;常态年和丰水年一样在施氮量158.82-169.41 kg hm~(-2)、施磷量158.82-169.41kg hm~(-2)的范围内环比增长率开始出现负值,小麦产量达到峰值。3.不同降水年型小麦产量最大值所需要的氮磷肥用量不同,干旱年施氮量144.4 kg hm~(-2)、施磷量155.5 kg hm~(-2),小麦最高产量为3530.4 kg hm~(-2);常态年施氮量172.2 kg hm~(-2)、施磷量164.9 kg hm~(-2),小麦最高产量为4229.8 kg hm~(-2);丰水年施氮量175.8 kg hm~(-2)、施磷量162.9 kg hm~(-2),最高产量为4896.7 kg hm~(-2)。不同降水年型经济施肥量不同,干旱年经济施氮量为135.7 kg hm~(-2),经济施磷量为143.8 kg hm~(-2);常态年经济施氮量为161.7 kg hm~(-2),经济施磷量为151.4 kg hm~(-2);丰水年经济施氮量为167.1 kg hm~(-2),经济施磷量为153.3 kg hm~(-2)。经济氮磷肥施用量比最高产量氮磷施用量低6%-8%。(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25)

范陈斌[9](2019)在《砒砂岩改良风沙土水分和磷对紫花苜蓿生长的互作效应及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晋陕蒙接壤区由于矿产开发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区域内生态植被恢复迫在眉睫。风沙土是该区域的主要土壤类型之一,质地疏松,漏水漏肥,砒砂岩作为下伏地层在该区域广泛存在,结构性差,但吸水能力强,风沙土和砒砂岩在性质上表现出互补,利用砒砂岩改良风沙土,可以提高风沙土的保水保肥性质。水和肥是植物生长的关键影响因素,但是施入水肥对植物的效应受到土壤性质的影响。为探究改良后土壤中植物对施入水分和磷肥的响应,本研究选用该区域的风沙土和砒砂岩风化物,利用砒砂岩改良风沙土,选用紫花苜蓿作为供试植物,研究砒砂岩改良风沙土(改良土)和风沙土中不同供水、施磷水平及接种根瘤菌对紫花苜蓿生长、氮磷养分吸收及植株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以期为晋陕蒙接壤区植被恢复提供参考和依据。得出结论如下:(1)未接种根瘤菌与接种根瘤菌处理中,紫花苜蓿生物量均在改良土中充分供水(70%田间持水量)和高磷(20 mg·kg~(-1))施入条件下最大,较风沙土中干旱(35%田间持水量)不施磷条件下第一茬地上生物量最大增幅达到380%,第二茬地上生物量最大增幅达到597%,地下生物量增幅达到138%。风沙土和改良土中施入磷肥可以显着促进紫花苜蓿生长,增加生物量,提高植株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Y(II),增加根瘤数以及地上部氮磷含量和累积量。施磷可以减轻干旱对紫花苜蓿生长的损害,提高植物抗旱能力。(2)风沙土和改良土中干旱胁迫会抑制植物生长,充分供水处理中紫花苜蓿生物量、地上部磷含量和氮磷累积量均显着高于干旱胁迫处理,表明增加供水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施入磷肥对植物的有效性。(3)接种根瘤菌对紫花苜蓿生长及养分吸收没有显着影响,但是显着增加了植株根瘤数,从而提高植株固氮效率,减少植株生长对外源氮肥的依赖。(4)施磷与供水对植物的促进效应在土壤类型间表现出差异。在相同水磷供给条件下,植物在改良土中生物量和地上部磷含量及氮磷累积量均显着高于在风沙土中,表明改良土土壤生产力高于风沙土,施入改良土中的水肥对植物的有效性较高,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5)紫花苜蓿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在不施磷处理中显着高于施磷处理,同时酸性磷酸酶活性与植株磷利用效率显着正相关,说明低磷胁迫会诱导紫花苜蓿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加,提高有机磷的利用。紫花苜蓿根际有机酸包括草酸、酒石酸、苹果酸、丙二酸和柠檬酸,不同磷处理对根际有机酸含量有显着影响,在不施磷处理中有机酸含量高于施磷处理,说明增加有机酸分泌量也是紫花苜蓿对低磷胁迫的应对策略。紫花苜蓿根系有机酸分泌和阳离子吸收等生理活动会导致根际酸化,根际pH低于非根际pH,pH的降低可以提高根际土壤中磷的有效性。综合上述结果,改良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以及水分养分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晋陕蒙接壤区植被恢复建设中推荐使用,同时在改良土中供应适当水分和磷肥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加快植被恢复。(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覃金转,王秀荣[10](2019)在《不同基因型大豆磷镁养分互作效应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不同大豆基因型对磷和镁互作的响应,从而在养分缺乏条件下,指导磷和镁肥施用,提高大豆产量,通过盆栽试验,对磷高效大豆基因型HN89和磷低效大豆基因型HN112进行了高低磷(高磷500μmol/L,低磷25μmol/L KH_2PO_4)处理以及高低镁(高镁1 000μmol/L,低镁0μmol/L MgSO_4·7H_2O)处理,分析了大豆的生长情况和根系形态指标的变化,并且测定了植株对磷、镁、钾和钙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磷是限制大豆生长的主要因素,增加磷的施用,能改善大豆的生长状况,增加生物量,磷处理显着影响大豆的地上部镁含量、钾含量和钙含量;而镁处理显着影响大豆对镁和钙的吸收,但对钾的吸收没有影响。同时,磷和镁处理对大豆镁吸收的影响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低镁处理下,增加磷的供应只能够显着增加磷高效基因型植株体内镁含量,而在高镁处理下,增加磷的供应,无论磷高效还是磷低效大豆基因型的植株体内镁含量均显着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磷低效大豆HN112地上部镁含量与磷含量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表明磷能促进镁的吸收,磷镁存在互作;并且地上部的镁含量与钾和钙含量之间也只在磷低效大豆HN112中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表明镁与磷、钾、钙的互作受大豆基因型的影响。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选择适宜的大豆品种,并进行磷、镁肥的合理配合施用,更有利于大豆高产高效的栽培。(本文来源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互作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红壤稻田面临土壤酸化和肥力偏低的双重挑战。施石灰和秸秆还田分别是稻田土壤酸化改良和培肥的有效措施,但二者的互作效应尚不清楚。本研究连续4年(2015—2018年)在江西省开展施石灰和秸秆还田双因素田间定位试验,旨在探明施石灰和秸秆还田对红壤双季稻田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施石灰和秸秆还田均显着提高了早、晚稻的产量和氮素吸收,且二者具显着的协同促进效应。秸秆还田下,施石灰使早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分别增加10.7%和15.5%;而在秸秆不还田下,增幅仅分别为4.4%和9.7%。秸秆还田下,石灰使晚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分别提高18.7%和24.6%;但在秸秆不还田下,增幅则分别为10.5%和5.7%。施石灰对早、晚稻产量和氮素吸收的促进效应随试验年限的增加而减弱。石灰对土壤pH值的提升效应随试验年限的延长显着降低。试验4年后,石灰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无显着影响;秸秆还田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而对全氮含量无显着影响。因此,秸秆还田配施石灰能够协同实现双季稻增产、土壤酸化改良与培肥。本研究表明在此酸性的红壤双季稻田上每4年左右施用一次石灰为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互作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杨丹丹,胡承孝,程勤,贾玮,赵小虎.根肿菌与根系互作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9

[2].廖萍,刘磊,何宇轩,唐刚,张俊.施石灰和秸秆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和氮素吸收的互作效应[J].作物学报.2020

[3].管建慧,蒋阿宁,史建国.遮阴和氮肥互作效应对金荞麦生长和生理生态机制的影响[J].中国饲料.2019

[4].周瑞琼,张慧春,周宏平,郑加强,胡汉春.喷雾参数间互作效应对农药雾滴飘移的影响[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9

[5].马杰,杨泰,杨媚,陈清华,刘伟.饲粮直链/支链淀粉和淀粉酶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互作效应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2019

[6].王中一.多生命周期埃博拉病毒样颗粒构建及其与宿主细胞互作效应研究[D].军事科学院.2019

[7].张敏瑜.丛枝菌根真菌与香蕉Foc4的互作效应及其抗枯分子机制[D].华侨大学.2019

[8].李晓州.降水年型和施肥量对小麦的互作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9].范陈斌.砒砂岩改良风沙土水分和磷对紫花苜蓿生长的互作效应及作用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10].覃金转,王秀荣.不同基因型大豆磷镁养分互作效应初探[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植苗造林植被恢复措施下土壤有机质与...光散射图植苗造林植被恢复措施下土壤全N与凋...脱盐时间与脱乙酞温度的互作效应碱液浓度与脱乙酸温度的互作效应不同滴灌模式棉花产量的水氮互作效

标签:;  ;  ;  ;  ;  ;  ;  

互作效应论文_杨丹丹,胡承孝,程勤,贾玮,赵小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