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苣提取物论文_白云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菊苣提取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肠道,提取物,酪氨酸,甘油,肥胖,高尿酸,糖苷酶。

菊苣提取物论文文献综述

白云飞[1](2018)在《基于肠道嘌呤转运蛋白CNT2探讨菊苣提取物降尿酸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受到国家自然基金NO.81673618资助,旨在通过CNT2探讨菊苣提取物降尿酸作用机制。研究背景高尿酸血症全球发病率逐年增加,在我国已达到10%,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甚至达到25%。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饮食的变化等因素更是加剧了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的增长,并且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肾脏疾病、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已成为继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后不容忽视的第四高。高尿酸血症(Hyperuricaemia,HUA)是血尿酸水平在体内持续性升高或者血尿酸过饱和的一种病理状态。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血尿酸水平是基于嘌呤的吸收、嘌呤的代谢以及尿酸的排泄之间的平衡,嘌呤摄入增多、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或叁者共同作用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临床中常用的降尿酸药物主要包括两类,抑制嘌呤代谢酶活性的药物,如非布司他、托匹司他、别嘌呤醇等;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丙磺舒、新型URAT-1抑制剂、尿酸酶等,而目前临床上尚无作用于嘌呤吸收途径的降尿酸药物。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富含嘌呤饮食的过量摄入是高尿酸血症发病的危险因素,并且有实验证明摄入酵母核酸仅在几天内就能诱发健康受试者血尿酸水平升高。同时有实验证明,低嘌呤饮食可使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尿酸水平降低。因此可以看出嘌呤摄入增加确可增加血尿酸水平,抑制其肠胃吸收可以作为防治高尿酸血症的一个作用环节。嘌呤(Purine)类物质胃肠道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肠,吸收主要形式是核苷,核苷的跨膜运输需要依赖核苷转运蛋白。人体内核苷转运蛋白主要有两类:浓度型核苷转运体(concentrative nucleoside transporter,CNTs 或 SLC28)和平衡型核苷转运体(equilibrative nucleoside transporter,ENTs或SLC29)。CNTs是Na+依赖的富集型核苷转运蛋白,是一种主动转运蛋白,可逆浓度差将细胞外核苷转运至细胞内,主要分布在肠上皮细胞顶膜;ENTs是通过易化扩散方式转运嘧啶和嘌呤类物质,主要分布在肠上皮细胞基底外侧膜,其中,浓度型核苷转运体CNT2是肠道吸收转运嘌呤核苷的主要转运体。hCNT2是嘌呤核苷特异性转运蛋白,在胃、空肠、回肠和肾等脏器丰富表达,在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嘌呤核苷的过程中,CNT2起主要作用。已有研究发现CNT2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升高,使外源添加的核苷酸经载体转运量增加。亦有实验证实口服给予猴CNT2选择性抑制剂可通过抑制肠道嘌呤核苷的摄入显着降低血尿酸水平。同时实验室前期虚拟筛选出菊苣中含有的可与CNT2结合的咖啡酸类、黄酮类及倍半萜类等21个化合物,其中含量较高、专属性相对较强的菊苣酸可抑制IEC-6细胞CNT2对腺苷的转运。那么菊苣提取物能否通过干预CNT2的表达而影响肠道的嘌呤核苷吸收?嘌呤的过量吸收对内源性核苷酸合成途径及嘌呤的分解代谢途径的关键酶以及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又是如何?尚有待研究。基于这些生活与临床中的问题,提出如下假说:高尿酸血症的发病原因之一是过量的嘌呤摄入使得肠道嘌呤转运蛋白CNT2表达增多,而CNT2的表达增加又可引起肠道嘌呤吸收增加,嘌呤代谢酶活化,尿酸生成增多。健脾祛湿中药菊苣可通过对肠道CNT2的调控发挥降尿酸的作用机制。为验证此假说,本实验利用大鼠和鹌鹑两种高尿酸血症模型动物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目的第一:切入肠道嘌呤转运蛋白CNT2,从肠道嘌呤吸收角度明确HUA大鼠和鹌鹑CNT2表达与高尿酸血症发病的病理联系,并结合嘌呤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进一步阐释两种模型动物的病理表现。第二:通过分析菊苣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大鼠及鹌鹑肠道CNT2、嘌呤代谢途径关键酶的影响,以及菊苣提取物对HUA鹌鹑空肠外翻肠囊转运腺苷的干预,探讨其降尿酸可能的干预环节和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本论文包括文献综述研究和实验研究两部分。文献综述部分通过查阅国内外近十年文献,对高尿酸血症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以及肠道嘌呤转运蛋白的研究进展及其与高尿酸血症的关联进行梳理,为后续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基础。实验研究部分采用病因诱导法复制动物模型,利用高嘌呤食饵一定剂量的酵母诱导的HUA鹌鹑模型,利用同大鼠模型相同剂量的酵母合用小剂量腺嘌呤诱导HUA大鼠模型。结合生化检测、实时荧光PCR、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化、高效液相等实验手段,从整体动物、器官、组织、分子多层面对嘌呤转运蛋白CNT2病理状态下的表达变化进行研究,阐释菊苣提取物对于两种模型动物血清尿酸水平、嘌呤代谢酶活性、嘌呤吸收量、CNT2蛋白、mRNA表达量等的干预作用。实验研究内容分为两个章节。第一章高尿酸血症状态下模型动物小肠CNT2的表达研究结合实验室前期基础及文献检索结果,选择嘌呤摄入增多为诱因的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筛选造模剂剂量,复制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观察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水平、大鼠肠道CNT2表达变化。复制高嘌呤食饵诱导的高尿酸血症鹌鹑模型,检测其小肠CNT2的表达变化,探讨高尿酸血症状态下CNT2的表达变化,为后续药理药效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探讨菊苣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大鼠、鹌鹑小肠CNT2表达的影响在病理研究的基础上,明确菊苣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大鼠、鹌鹑小肠CNT2mRNA及蛋白表达的干预,探讨菊苣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大鼠、鹌鹑嘌呤代谢关键酶的影响,以及菊苣提取物对HUA鹌鹑空肠外翻肠囊腺苷转运的干预,阐释菊苣提取物降尿酸可能的作用环节及机制。研究结果高尿酸血症状态下模型动物小肠CNT2的表达研究结果显示:①一定剂量酵母联合腺嘌呤诱导的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高嘌呤食饵诱导的高尿酸血症鹌鹑模型的血清尿酸水平持续稳定的升高,模型比较稳定。②与正常组相比,高尿酸血症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CNT2 mRNA相对表达量均增加,其中空肠的CNT2 mRNA表达增加显着。③与正常组相比,高尿酸血症鹌鹑空肠CNT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着增加。菊苣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大鼠、鹌鹑的小肠CNT2表达的干预结果显示:①菊苣提取物可稳定降低模型动物的血清尿酸水平、血清及肝脏中嘌呤代谢酶活性。②菊苣提取物可显着下调高尿酸血症大鼠CNT2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显着下调高尿酸血症鹌鹑CNT2蛋白相对表达量。③肠囊外翻实验中菊苣提取物可降低高尿酸血症鹌鹑空肠底物的转运量。研究结论1.HUA大鼠、鹌鹑肠道嘌呤转运蛋白CNT2相对表达量上调与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存在病理联系。2.中药菊苣的成分可与CNT2结合,干预小肠CNT2的相对表达量,及肠道嘌呤的吸收转运。菊苣提取物可显着下调高尿酸血症大鼠肠道嘌呤转运蛋白CNT2mRNA及蛋白表达、高尿酸血症鹌鹑肠道CNT2蛋白表达,减少模型动物肠道嘌呤吸收,降低嘌呤代谢酶活性,从而达到降尿酸的作用机制。创新点:1.从嘌呤吸收的角度切入,探讨高尿酸血症大鼠、鹌鹑两种动物模型HUA与肠道嘌呤转运蛋白CNT2的相对表达量的病理联系。2.发现菊苣提取物降尿酸的作用机制之一是显着下调模型动物肠道CNT2的相对表达量,减少嘌呤吸收。(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6-01)

王雨,林志健,边猛,张冰[2](2018)在《维药菊苣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状态下肠道屏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维药菊苣提取物对高血尿酸状态下肠道屏障的影响,明确其促肠道尿酸排泄的作用环节。方法:质量浓度为100g/L的果糖饮水制备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检测血清尿酸(SUA)、粪便尿酸排泄量(FUA)、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水平,Elisa检测血清D-乳酸、血清内毒素(LPS)、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 Ig A)、肠道β-防御素1(DEFB1)水平,HE染色观察肠道病理形态,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肠道菌群宏观结构,实时荧光PCR分析肠道主要宿主菌数量。结果:高尿酸血症大鼠SUA、FUA、DAO、D-乳酸、LPS、肠道DEFB1水平较正常组显着升高(P<0.01,P<0.05),肠道s Ig A水平显着降低(P<0.01),肠道组织形态与肠道菌群宏观结构发生病理改变,大肠杆菌数量显着增加(P<0.01)。菊苣提取物可显着降低模型大鼠SUA、FUA、DAO、D-乳酸、LPS与肠道DEFB1水平,升高肠道s Ig A水平,改善模型动物肠道组织形态及肠道菌群宏观结构,显着减少大肠杆菌、粪肠球菌数量,增加双歧杆菌数量。结论:高尿酸血症状态下肠道尿酸排泄异常与肠道屏障病理改变有关,综合调节肠道屏障,维护肠道内稳态,是维药菊苣提取物促进肠道尿酸排泄的重要环节。(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向莉琳,李巍,武欣,王新春,简炎林[3](2015)在《维药菊苣提取物对Balb/c小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维药菊苣正丁醇提取物(CGB)抗雄性小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刀豆凝集素(Con A)在Balb/c雄性小鼠诱导肝纤维化,造模成功后第6周分别用低剂量(100 mg/kg)和高剂量(500 mg/kg)CGB干预治疗,并以秋水仙碱(0.1 mg/kg)做阳性对照。治疗第10周处死小鼠留取肝脏组织和血清,比较各组小鼠肝功能、关键性肝纤维化指标。病理分析肝脏组织变化和TGF-β1/Smad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差异。结果与模型组比较,CGB治疗组的肝功能指标(ALT,AST)和血清肝纤四项指标(PC-Ⅲ、CIV、LN和HA)指标不同程度降低(P<0.05);肝组织TGF-β1蛋白表达下降,Smad7蛋白表达升高(P<0.05)。肝脏组织病理显示,不同剂量CGB治疗均能一定程度上减缓小鼠肝纤维化的发展。结论 CGB具有抗肝纤维化的活性,影响TGF-β1/Smad信号通路可能是其潜在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8期)

王红坡,张冰,林志健,孙博喻,牛红娟[4](2015)在《菊苣提取物对高甘油叁酯并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菊苣提取物对高果糖饮水诱导的高甘油叁酯并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甘油叁酯、总胆固醇水平的影响,并从肠道菌群新的视角探讨菊苣提取物干预高甘油叁酯并高尿酸血症模型的特点。方法: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菊苣高剂量组,菊苣低剂量组,非诺贝特组,苯溴马隆组。正常组给予自来水,其余各组均给予10%果糖水,生化法检测血清尿酸、甘油叁酯、总胆固醇指标,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各组肠道菌群宏观结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造模第7天,模型组血清TG水平显着升高;造模第14天,模型组血清TG水平显着升高,血清UA水平有升高趋势;造模第21天,大鼠血清TG、UA均显着升高,大鼠高甘油叁酯并高尿酸血症模型塑造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第14天,菊苣高剂量,菊苣低剂量,非诺贝特,苯溴马隆均显着降低血清TG水平;实验第21天,菊苣高剂量组显着降低血清TG、UA水平;菊苣低剂量组有降低血清TG和UA水平的趋势;非诺贝特组显着降低血清TG水平;苯溴马隆组显着降低血清UA水平。ERIC-PCR指纹图谱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肠道菌群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而菊苣高、低剂量组对肠道菌群有干预作用。结论:菊苣提取物治疗高甘油叁酯并高尿酸血症作用显着,并可改善紊乱的肠道菌群,说明菊苣提取物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发挥治疗作用,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医药信息》期刊2015年03期)

孙博喻,张冰,林志健,王红坡,李丽玉[5](2014)在《菊苣提取物对腹型肥胖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肠道菌群为切入点,探讨菊苣提取物干预腹型肥胖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菊苣大、小剂量组和非诺贝特组,正常组给予去离子水,其他组给予10%果糖水,生化法检测甘油叁酯(TG)、总胆固醇(TC),测量体质量、腹围,ERIC-PCR指纹图谱宏观观察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大鼠体质量、腹围、腹脂量、腹脂率、TG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菊苣提取物大、小剂量组、非诺贝特组可以显着降低TG水平及腹脂量和腹脂率(P<0.05,P<0.01)。肠道菌群ERIC-PCR条带发生明显的变化。结论:菊苣提取物可治疗腹型肥胖,并可调节腹型肥胖大鼠菌群紊乱,提示肠道菌群可能是菊苣干预腹型肥胖的药效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4年08期)

孙博喻,张冰,林志健,李丽玉,王红坡[6](2014)在《菊苣提取物对腹型肥胖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肠道菌群探讨菊苣提取物干预腹型肥胖大鼠的药效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菊苣高、低剂量组和非诺贝特组。正常组给予去离子水,其他组给予果糖水并给予菊苣、非诺贝特治疗,生化法检测甘油叁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测量体重、腹围,实时荧光定量PCR微观观察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大鼠甘油叁酯水平、腹围明显升高(P<0.05),体重、高密度脂蛋白有所增加但未见明显变化,大肠杆菌、乳酸菌数量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菊苣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及非诺贝特组可以显着降低甘油叁酯水平(P<0.05)、降低大肠杆菌及乳酸菌的数量、增加双歧杆菌的数量;非诺贝特组可显着降低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结论:菊苣治疗腹型肥胖效果显着,其干预腹型肥胖的药效机制可能与肠道中大肠杆菌、乳酸菌数量的降低及双歧杆菌的数量增加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4年11期)

庞市宾,吴发宝,刘晓燕,徐磊,哈木拉提·哈斯木[7](2013)在《毛菊苣提取物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毛菊苣提取物抗慢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毛菊苣提取物低、中、高剂量(50、100、150 mg/kg)组,秋水仙碱(colchicine,0.5 mg/kg)组,模型组和正常组,ig给药。给药同时各组sc四氯化碳(CCl4)造模,每周2次。于60d后,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肝组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羟脯氨酸(Hyp)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毛菊苣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ALT、AST的含量及肝组织中MDA和Hyp的含量(P<0.01),明显提高血清TP、ALB水平(P<0.05、0.01)及肝组织GSH-Px活性(P<0.01);肝脏组织学检查表明,毛菊苣提取物可明显改善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其作用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毛菊苣提取物对实验性慢性肝损伤具有保护肝细胞,减少肝损伤,抗肝纤维化作用。(本文来源于《药物评价研究》期刊2013年06期)

秦冬梅,胡利萍,文志萍,王新春,陈文[8](2012)在《维药毛菊苣提取物对小鼠四氮化碳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菊苣根是菊科植物毛菊苣(Cichorium glandulosum boiss)的根,菊苣别名苦苣、法国苦苣、蓝苣等,学名Cichorium inty-bus L是菊科菊苣属的两年生或多年生宿根植物,其嫩叶、叶球或根可食用或药用[1],具有开通阻滞、利尿、消肿、清热、营养胃肝等之功效。国家药材标准《维吾尔药志》上有记载:"菊苣可入药,味微苦、咸,性凉。维吾尔医临床广泛应用于(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通报》期刊2012年08期)

信学雷,吴汉夔,吕俏莹,阿吉艾克拜尔·艾萨[9](2012)在《维吾尔药毛菊苣提取物降糖活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药物筛选中的关键靶点:PTP1B、α-葡萄糖苷酶和蛋白非酶糖化过程,对维吾尔药毛菊苣中提取分离后获得11个标准提取物进行降糖活性成分筛选。结果表明它们都具有PTP1B抑制剂作用,其中活性最好的组分IC50为5.8±0.15μg/mL,五种毛菊苣根提取物和一种毛菊苣籽(CGS-1)提取物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力,仅CGS-1具有一定的抑制蛋白非酶糖化过程的能力,其他组分均未见此活力,最后在转染的CHO细胞上对CGS-1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观察到CGS-1可使磷酸化AKT蓄积,提示该组分可能通过PI3K/AKT途径刺激GLU4的转运从而达到降糖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期刊2012年02期)

杨红莲,张冰,刘小青,林志健[10](2011)在《菊苣提取物对雌性鹌鹑高尿酸血症模型胰岛素抵抗和雌二醇、叁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胰岛素抵抗(IR)、雌二醇(E2)、叁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为观察指标,探讨菊苣提取物降尿酸的机理。方法鹌鹑按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菊苣提取物大、小剂量组,每组15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均予以造模饲料,同时各给药组予相应药物干预,连续给药28 d。检测血清尿酸(UA)、胰岛素(Ins)、E2水平及全血GAPDH活性,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SI)。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用药28 d期间模型组UA水平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菊苣提取物各剂量组UA水平显着降低(P<0.05)。各组比较Ins、ISI均未见显着变化(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E2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菊苣提取物大剂量组E2显着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GAPDH显着降低(P<0.05),各给药组GAPDH显着升高(P<0.05)。结论菊苣提取物降尿酸的机理可能一方面通过直接升高E2水平促进UA排泄,另一方面还与其升高E2水平,使GAPDH间接升高有关。此外,菊苣提取物还可通过直接升高GAPDH活性降低UA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期刊2011年11期)

菊苣提取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维药菊苣提取物对高血尿酸状态下肠道屏障的影响,明确其促肠道尿酸排泄的作用环节。方法:质量浓度为100g/L的果糖饮水制备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检测血清尿酸(SUA)、粪便尿酸排泄量(FUA)、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水平,Elisa检测血清D-乳酸、血清内毒素(LPS)、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 Ig A)、肠道β-防御素1(DEFB1)水平,HE染色观察肠道病理形态,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肠道菌群宏观结构,实时荧光PCR分析肠道主要宿主菌数量。结果:高尿酸血症大鼠SUA、FUA、DAO、D-乳酸、LPS、肠道DEFB1水平较正常组显着升高(P<0.01,P<0.05),肠道s Ig A水平显着降低(P<0.01),肠道组织形态与肠道菌群宏观结构发生病理改变,大肠杆菌数量显着增加(P<0.01)。菊苣提取物可显着降低模型大鼠SUA、FUA、DAO、D-乳酸、LPS与肠道DEFB1水平,升高肠道s Ig A水平,改善模型动物肠道组织形态及肠道菌群宏观结构,显着减少大肠杆菌、粪肠球菌数量,增加双歧杆菌数量。结论:高尿酸血症状态下肠道尿酸排泄异常与肠道屏障病理改变有关,综合调节肠道屏障,维护肠道内稳态,是维药菊苣提取物促进肠道尿酸排泄的重要环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菊苣提取物论文参考文献

[1].白云飞.基于肠道嘌呤转运蛋白CNT2探讨菊苣提取物降尿酸作用机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2].王雨,林志健,边猛,张冰.维药菊苣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状态下肠道屏障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

[3].向莉琳,李巍,武欣,王新春,简炎林.维药菊苣提取物对Balb/c小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

[4].王红坡,张冰,林志健,孙博喻,牛红娟.菊苣提取物对高甘油叁酯并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15

[5].孙博喻,张冰,林志健,王红坡,李丽玉.菊苣提取物对腹型肥胖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

[6].孙博喻,张冰,林志健,李丽玉,王红坡.菊苣提取物对腹型肥胖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4

[7].庞市宾,吴发宝,刘晓燕,徐磊,哈木拉提·哈斯木.毛菊苣提取物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J].药物评价研究.2013

[8].秦冬梅,胡利萍,文志萍,王新春,陈文.维药毛菊苣提取物对小鼠四氮化碳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2

[9].信学雷,吴汉夔,吕俏莹,阿吉艾克拜尔·艾萨.维吾尔药毛菊苣提取物降糖活性的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2

[10].杨红莲,张冰,刘小青,林志健.菊苣提取物对雌性鹌鹑高尿酸血症模型胰岛素抵抗和雌二醇、叁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

论文知识图

1 菊苣提取物对酒精性肝损伤的肝...各处理对腹脂重量的影响:苯溴马龙组鹌鹑肝组织:苯溴马龙组鹌鹑肝组织菊苣根不同溶剂提取物对黑麦草幼芽生...菊苣根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A...

标签:;  ;  ;  ;  ;  ;  ;  

菊苣提取物论文_白云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