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像识别用无人机摄像头论文和设计-蒋再新

全文摘要

一种摄像识别用无人机摄像头,它涉及无人机摄像头技术领域。一种摄像识别用无人机摄像头它包含旋转体、安装架、连接包裹件、球体、连接杆、壳体、摄像装置、红外摄像镜头、保护镜、连接杆、侧缓冲弹簧、上缓冲弹簧,安装架设置在旋转体的上方,连接包裹件和旋转体固定连接,球体包覆连接在连接包裹件下部,球体的左侧设置连接杆,壳体设置在球体的一侧,壳体的前侧表面设置摄像装置,红外摄像镜头外部设置保护镜,旋转体和连接包裹件的连接处上侧设置上缓冲弹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它具有变向方便、容易拆装维修、拍摄清晰的优点,并且具有可以在夜间进行拍摄工作的功能,实用性强,适合推广使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摄像识别用无人机摄像头,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旋转体(1)、安装架(11)、连接包裹件(12)、球体(13)、连接杆(131)、壳体(2)、摄像装置(21)、红外摄像镜头(211)、保护镜(212)、连接杆(131)、侧缓冲弹簧(3)、上缓冲弹簧(4),安装架(11)设置在旋转体(1)的上方,连接包裹件(12)和旋转体(1)固定连接,球体(13)包覆连接在连接包裹件(12)下部,球体(13)的左侧设置连接杆(131),壳体(2)设置在球体(13)的一侧,壳体(2)的前侧表面设置摄像装置(21),红外摄像镜头(211)设置在摄像装置(21)内部,红外摄像镜头(211)外部设置保护镜(212),旋转体(1)和连接包裹件(12)的连接处左侧设置侧缓冲弹簧(3),旋转体(1)和连接包裹件(12)的连接处上侧设置上缓冲弹簧(4)。

设计方案

1.一种摄像识别用无人机摄像头,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旋转体(1)、安装架(11)、连接包裹件(12)、球体(13)、连接杆(131)、壳体(2)、摄像装置(21)、红外摄像镜头(211)、保护镜(212)、连接杆(131)、侧缓冲弹簧(3)、上缓冲弹簧(4),安装架(11)设置在旋转体(1)的上方,连接包裹件(12)和旋转体(1)固定连接,球体(13)包覆连接在连接包裹件(12)下部,球体(13)的左侧设置连接杆(131),壳体(2)设置在球体(13)的一侧,壳体(2)的前侧表面设置摄像装置(21),红外摄像镜头(211)设置在摄像装置(21)内部,红外摄像镜头(211)外部设置保护镜(212),旋转体(1)和连接包裹件(12)的连接处左侧设置侧缓冲弹簧(3),旋转体(1)和连接包裹件(12)的连接处上侧设置上缓冲弹簧(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摄像识别用无人机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体(1)内部设置凹槽(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摄像识别用无人机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包裹件(12)上部设置凸部(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摄像识别用无人机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2)表面左右两侧设置散热孔(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摄像识别用无人机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摄像装置(21)内部设置凹部(2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摄像识别用无人机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包裹件(12)和旋转体(1)的连接处下部设置橡胶垫(5)。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摄像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摄像识别用无人机摄像头。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越来越强大,无人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固定翼机、无人垂直起降机、无人飞艇、无人直升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伞翼机等。摄像头是无人机中的重要组成部件。中国专利CN201620329681.0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的摄像头装置,包括摄像头组件,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扣合件、万向节和保护箱,扣合件设有用于咬合无人机臂的开口,摄像头组件位于保护箱内。该实用新型虽然具有变向方便、容易拆装以及可以防止摄像头组件损坏的优点,但是它不具有防抖动的功能,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会出现抖动而造成拍摄画面不清晰的情况出现,并且它不能在夜间进行拍摄工作,实用性较差,不适合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摄像识别用无人机摄像头,它具有变向方便、容易拆装维修、拍摄清晰的优点,并且具有可以在夜间进行拍摄工作的功能,实用性强,适合推广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旋转体1、安装架11、连接包裹件12、球体13、连接杆131、壳体2、摄像装置21、红外摄像镜头211、保护镜212、连接杆131、侧缓冲弹簧3、上缓冲弹簧4,安装架11设置在旋转体1的上方,连接包裹件12和旋转体1固定连接,球体13包覆连接在连接包裹件12下部,球体13的左侧设置连接杆131,壳体2设置在球体13的一侧,壳体2的前侧表面设置摄像装置21,红外摄像镜头211设置在摄像装置21内部,红外摄像镜头211外部设置保护镜212,旋转体1和连接包裹件12的连接处左侧设置侧缓冲弹簧3,旋转体1和连接包裹件12的连接处上侧设置上缓冲弹簧4。

所述的旋转体1内部设置凹槽111。

所述的连接包裹件12上部设置凸部121。

所述的壳体2表面左右两侧设置散热孔14。

所述的摄像装置21内部设置凹部213。

所述的连接包裹件12和旋转体1的连接处下部设置橡胶垫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旋转体的旋转实现摄像装置的摄像角度的左右调节,连接包裹件包裹的球体上下旋转带动连接杆上的壳体上下转动,实现摄像装置的上下摄像角度的调节,摄像装置损坏时可以从连接杆处旋出,进行拆卸更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1、它的拍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上下、左右进行调节,实现变向方便的优点,更加方便拍摄;2、壳体和连接杆的可拆卸式连接具有方便维修更换的优点,实用性更强;3、保护镜的设置可以保护红外摄像镜头的洁净,使拍摄画面更加清晰;4、橡胶垫和缓冲弹簧的设置使其具有防抖动的功能,使无人机在飞行的过程中可以拍摄更清晰的画面;5、红外摄像镜头的设置使其可以实现在夜间拍摄工作的功能。总的来说,它具有变向方便、容易拆装维修、拍摄清晰的优点,并且具有可以在夜间进行拍摄工作的功能,实用性强,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对应图1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旋转体1和连接包裹件12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旋转体1、安装架11、凹槽111、连接包裹件12、凸部121、球体13、连接杆131、散热孔14、壳体2、摄像装置21、红外摄像镜头211、保护镜212、凹部213、侧缓冲弹簧3、上缓冲弹簧4、橡胶垫5。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旋转体1、安装架11、连接包裹件12、球体13、连接杆131、壳体2、摄像装置21、红外摄像镜头211、保护镜212、连接杆131、侧缓冲弹簧3、上缓冲弹簧4组成,安装架1的下部安装在旋转体1的上部内部,旋转体1为圆柱形结构,旋转体1的下部和连接包裹件12的上部固定连接,通过旋转体1的旋转来调节无人机摄像头的左右拍摄的角度,连接包裹件12的下部连接球体13,球体13的左侧焊接固定连接杆131,连接杆131的另一侧和壳体2的背部固定连接,壳体2的前侧表面安装有摄像装置21,摄像装置21的内部安装红外摄像镜头211,红外摄像镜头211的设置使该无人机可以在夜间进行拍摄工作的功能,红外摄像镜头211的外侧安装一个保护镜212,保护镜212的设置可以防止红外摄像镜头211受到损伤,旋转体1和连接包裹件12的连接处防止了侧缓冲弹簧3和上缓冲弹簧4,侧缓冲弹簧3和上缓冲弹簧4的设置具有防抖动的功能,使无人机在飞行的过程中可以拍摄更清晰的画面。

所述的旋转体1的内部和连接包裹件12的连接处设置凹槽111,凹槽111和旋转体1一体成型。

所述的连接包裹件12和旋转体1中设置的凹槽111的对应处设置凸部121,凸部121和连接包裹件12一体成型。

所述的壳体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若干散热孔14。

所述的摄像装置21的内侧设置凹部213,红外摄像镜头211安装在凹部213中。

所述的连接包裹件12和旋转体1的连接处的下部胶接固定橡胶垫5,橡胶垫5的设置加强了防抖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旋转体的旋转实现摄像装置的摄像角度的左右调节,连接包裹件包裹的球体上下旋转带动连接杆上的壳体上下转动,实现摄像装置的上下摄像角度的调节,摄像装置损坏时可以从连接杆处旋出,进行拆卸更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1、它的拍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上下、左右进行调节,实现变向方便的优点,更加方便拍摄;2、壳体和连接杆的可拆卸式连接具有方便维修更换的优点,实用性更强;3、保护镜的设置可以保护红外摄像镜头的洁净,使拍摄画面更加清晰;4、橡胶垫和缓冲弹簧的设置使其具有防抖动的功能,使无人机在飞行的过程中可以拍摄更清晰的画面;5、红外摄像镜头的设置使其可以实现在夜间拍摄工作的功能。总的来说,它具有变向方便、容易拆装维修、拍摄清晰的优点,并且具有可以在夜间进行拍摄工作的功能,实用性强,适合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设计图

一种摄像识别用无人机摄像头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9954.2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5(广西)

授权编号:CN209170517U

授权时间:20190726

主分类号:H04N 5/225

专利分类号:H04N5/225;B64C39/02

范畴分类:39C;

申请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钦州供电局

第一申请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钦州供电局

申请人地址:53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三沿路一号

发明人:蒋再新;陈池;池小兵;李汉锋;程海艳;付双

第一发明人:蒋再新

当前权利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钦州供电局

代理人:郭元聪

代理机构:32327

代理机构编号:南京鼎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摄像识别用无人机摄像头论文和设计-蒋再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