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论文和设计-陈志欣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其包括内轮、外轮、深沟球轴承、内轮座板和外轮座板,所述内轮上设有螺栓孔,所述外轮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皮带槽,所述内轮与外轮之间嵌有深沟球轴承,两块所述内轮座板通过螺栓对称连接在所述内轮的同侧,两块所述外轮座板通过螺栓对称连接在所述外轮的同侧,所述内轮座板与外轮座板位于同一平面上,两块所述内轮座板与两块所述外轮座板间隔放置,之间设有间隙。通过在内外轮座板之间存留一定间隙,使外轮对曲轴输入转速振动的响应有一个滞后空间,可以有效减弱前端轮系转速的振幅,使之工作在较稳定的转速范围内。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轮(1)、外轮(2)、深沟球轴承(3)、内轮座板(4)和外轮座板(5),所述内轮(1)外圈设有阶梯柱,包括轮柱一(101)和轮柱二(102),内圈为直筒型空心内芯(103),所述内轮(1)上设有螺栓孔,所述外轮(2)内圈设有阶梯槽,包括轮槽一(201)、轮槽二(202)和轮槽三(203),外圆周面上设有皮带槽(204),所述内轮(1)置于所述外轮(2)的内圈,所述轮柱一(101)的位置对应在所述轮槽二(202)内,所述轮柱二(102)的位置对应在所述轮槽三(203)内,所述轮柱一(101)与轮槽二(202)之间嵌有深沟球轴承(3),两块所述内轮座板(4)通过螺栓对称连接在所述轮柱一(101)的外端面上,两块所述外轮座板(5)通过螺栓对称连接在所述轮槽一(201)的内端面上,所述内轮座板(4)与外轮座板(5)的位于所述轮槽一(201)内,所述内轮座板(4)与外轮座板(5)两两间隔放置,且之间设有间隙。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轮(1)、外轮(2)、深沟球轴承(3)、内轮座板(4)和外轮座板(5),所述内轮(1)外圈设有阶梯柱,包括轮柱一(101)和轮柱二(102),内圈为直筒型空心内芯(103),所述内轮(1)上设有螺栓孔,所述外轮(2)内圈设有阶梯槽,包括轮槽一(201)、轮槽二(202)和轮槽三(203),外圆周面上设有皮带槽(204),所述内轮(1)置于所述外轮(2)的内圈,所述轮柱一(101)的位置对应在所述轮槽二(202)内,所述轮柱二(102)的位置对应在所述轮槽三(203)内,所述轮柱一(101)与轮槽二(202)之间嵌有深沟球轴承(3),两块所述内轮座板(4)通过螺栓对称连接在所述轮柱一(101)的外端面上,两块所述外轮座板(5)通过螺栓对称连接在所述轮槽一(201)的内端面上,所述内轮座板(4)与外轮座板(5)的位于所述轮槽一(201)内,所述内轮座板(4)与外轮座板(5)两两间隔放置,且之间设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座板(4)与外轮座板(5)均为圆弧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座板(4)的内圆弧直径与所述直筒型空心内芯(103)的直径大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轮座板(5)的内圆弧直径比所述轮柱一(101)的外圆直径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座板(4)与外轮座板(5)的厚度大于所述轮槽一(201)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1)上设有六个螺栓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沟球轴承(3)与内轮(1)、外轮(2)紧密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柱二(102)与所述轮槽三(203)之间设有间隙。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

背景技术

对于四冲程发动机来说,每个活塞行程做功一次,即只有做功行程做功,而排气、进气、压缩三个行程都要消耗功。因此,曲轴对外输出的转矩呈周期性变化,曲轴转速也不稳定,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会在曲轴后端装置飞轮。飞轮是转动惯量很大的盘形零件,其作用如同一个能量储存器。在做功行程中发动机传给曲轴的能量,除对外输出外,还有部分能量被飞轮吸收,从而使曲轴转速不会升高很多;另外在进气、压缩和排气三个行程中,飞轮将其储存的能量放出来补偿这三个行程所消耗的功,从而使曲轴转速不致降低太多,所以发动机曲轴转速整体呈现稳定状态。

对于搭载在自动挡车型的发动机来说,由于取消了飞轮,曲轴后端直接与自动变速箱的液力变矩器相连,液力变矩器的转动惯量没有飞轮那么大,稳定曲轴转速能力不足,使得曲轴输出转速的振动过大。

特别的对自动张紧轮来说,由于其是靠弹簧的作用力来绷紧皮带,当曲轴的输出转速即曲轴皮带轮的转速振动过大时,皮带的张力也会随之变化,反映在张紧轮上就表现为张紧轮抖动幅度变大,导致其使用寿命会大大减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通过在内外带轮座板之间存留一定间隙,使外带轮对曲轴输入转速振动的响应有一个滞后空间,可以有效减弱前端轮系转速的振幅,使之工作在较稳定的转速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其包括内轮、外轮、深沟球轴承、内轮座板和外轮座板,所述内轮外圈设有阶梯柱,包括轮柱一和轮柱二,内圈为直筒型空心内芯,所述内轮上设有螺栓孔,所述外轮内圈设有阶梯槽,包括轮槽一、轮槽二和轮槽三,外圆周面上设有皮带槽,所述内轮置于所述外轮的内圈,所述轮柱一的位置对应在所述轮槽二内,所述轮柱二的位置对应在所述轮槽三内,所述轮柱一与轮槽二之间嵌有深沟球轴承,两块所述内轮座板通过螺栓对称连接在所述轮柱一的外端面上,两块所述外轮座板通过螺栓对称连接在所述轮槽一的内端面上,所述内轮座板与外轮座板的位于所述轮槽一内,所述内轮座板与外轮座板两两间隔放置,且之间设有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中,所述内轮座板与外轮座板均为圆弧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中,所述内轮座板的内圆弧直径与所述直筒型空心内芯的直径大小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中,所述外轮座板的内圆弧直径比所述轮柱一的外圆直径大。所述内轮座板与外轮座板的厚度大于所述轮槽一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中,所述内轮上设有六个螺栓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中,所述深沟球轴承与内轮、外轮紧密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中,所述轮柱二与所述轮槽三之间设有间隙。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内外带轮座板之间存留一定间隙,使外带轮对曲轴输入转速振动的响应有一个滞后空间,可以有效减弱前端轮系转速的振幅,使之工作在较稳定的转速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轴侧图一;

图2为本发明结构的轴测图二;

图3 为本发明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的外轮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结构的内轮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其包括内轮1、外轮2、深沟球轴承3、内轮座板4和外轮座板5,内轮1外圈设有阶梯柱,包括轮柱一101和轮柱二102,内圈为直筒型空心内芯103,内轮1上设有螺栓孔,外轮2内圈设有阶梯槽,包括轮槽一201、轮槽二202和轮槽三203,外圆周面上设有皮带槽204,内轮1置于外轮2的内圈,轮柱一101的位置对应在轮槽二202内,轮柱二102的位置对应在轮槽三203内,轮柱一101与轮槽二202之间嵌有深沟球轴承3,两块内轮座板4通过螺栓对称连接在轮柱一101的外端面上,两块外轮座板5通过螺栓对称连接在轮槽一201的内端面上,内轮座板4与外轮座板5的位于轮槽一201内,内轮座板4与外轮座板5两两间隔放置,且之间设有间隙,工作时固定在曲轴上的内轮1通过内轮座板4带动外轮2一起转动,由于发动机的工作特性,曲轴转速会存在一定波动即为曲轴转速的振动。在一个振动周期中,当曲轴转速升高时,内轮座板4与外轮座板5紧密贴合,皮带轮转速与曲轴转速一致;当曲轴转速下降时,内轮座板4与外轮座板5会分开,此时内轮1相对外轮2会向反方向旋转,但由于内轮座板4与外轮座板5之间设定有一定间隙,曲轴转速的下降不会即时传递到外轮2上,外轮2由于惯性依旧保持原转速继续转动,待曲轴转速升上来后,两者又达到相同转速,周期循环往复,在这种传动方式下,曲轴输入给内轮1的转速依旧存在较大波动,但传递到外轮2的输出转速振动幅度会大大减小,从而达到对整个前端轮系转速减振的效果。

其中,内轮座板4与外轮座板5均为圆弧板,当曲轴转速升高时,能够使得内轮座板4与外轮座板5之间紧密贴合,带动外轮2一起转动。

内轮座板4的内圆弧直径与直筒型空心内芯103的直径大小相同,便于曲轴的安装。

外轮座板5的内圆弧直径比所述轮柱一101的外圆直径大,预防工作时,外轮座板5与内轮1端面之间产生额外的作用力,带动外轮2产生不必要的转动,影响工作。

内轮座板4与外轮座板5的厚度大于轮槽一201的宽度。

内轮1上设有六个螺栓孔,四个螺栓孔用于将内轮1固定在曲轴上,然后随曲轴一起转动。

深沟球轴承3与内轮1、外轮2紧密配合。

轮柱二102与轮槽三203之间设有间隙,预防工作时,轮柱二102与轮槽三203之间产生额外的作用力,带动外轮2产生不必要的转动,影响工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在发动机工作时,固定在曲轴上的内轮通过内轮座板带动外轮一起转动,在一个振动周期中,当曲轴转速升高时,内轮座板与外轮座板紧密贴合,皮带轮转速与曲轴转速一致;当曲轴转速下降时,内轮座板与外轮座板会分开,此时内轮相对外轮会向反方向旋转,但由于内外轮座板之间设定有一定间隙,曲轴转速的下降不会即时传递到外轮上,外轮由于惯性依旧保持原转速继续转动,待曲轴转速升上来后,两者又达到相同转速,周期循环往复,在这种传动方式下,曲轴输入给内轮的转速依旧存在较大波动,但传递到外轮的输出转速振动幅度会大大减小,从而达到对整个前端轮系转速减振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3712.1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6(江西)

授权编号:CN209354614U

授权时间:20190906

主分类号:F16H 55/46

专利分类号:F16H55/46

范畴分类:27D;

申请人:江西五十铃发动机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西五十铃发动机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小蓝经济开发区金沙大道366号

发明人:陈志欣;刘凯;饶志华;王小瑜;刘将发

第一发明人:陈志欣

当前权利人:江西五十铃发动机有限公司

代理人:贺楠

代理机构:36133

代理机构编号:南昌卓尔精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减振皮带轮论文和设计-陈志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