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潇:论《解放》的政治宣传功能论文

王潇:论《解放》的政治宣传功能论文

摘 要:《解放》是中国共产党公开出版的政治理论刊物,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解放》所开展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其一,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其二,积极推进民主政治进程;其三,宣传我党的群众路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其四,宣传艰苦奋斗的精神,号召民众开展生产运动;其五,宣传我党的政治主张和军事策略。《解放》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增强了根据地军民对于抗战胜利的信心,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对于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入研究《解放》的办刊经验,对于促进党报党刊更好地发挥喉舌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解放》;政治宣传;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4月24日,《解放》在延安创刊。《解放》是中共中央在抗日战争时期出版的机关刊物,起初为周刊,后改为半月刊。 1941年8月31日,《解放》终刊。在4年时间里,《解放》共出版了134期,登载各类文章1100余篇。《解放》在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笔者将《解放》的政治宣传功能概括为五个方面,同时对其宣传效果作具体分析。

一、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我党历来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更是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革命必胜信念视为推翻三座大山、争取民族解放的精神支撑。为了使广大民众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信念,我党利用机关刊物《解放》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教育工作。

办公的多媒体化除了文本格式的文档,还包含一些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因此对多媒体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纸质文档资源以及服务模式很难满足这种需求,而电子文档的多媒体性正好满足读者的这一需求。

(一)开展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使民众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坚定信仰是《解放》的重要使命。《解放》自创刊以来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取得抗战胜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一,《解放》采取刊载马列著作译文、马列经典要论、马列书籍广告,以及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平、马克思主义学习方法等方式向民众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解放》先后登载了《马克思与中国》(《解放》第36期)、《纪念恩格斯》(《解放》第47期)、《纪念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恩格斯》(《解放》第47期)、《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的书信》(《解放》第 52、53、54、56 期)、《列宁关于辩证法的笔记》(《解放》第60、61期合刊)、《列宁与中国人民解放的事业》(《解放》第62期)、《马克思墓前演说》(《解放》 第 66 期)、《马克思小传》(《解放》第66期)、《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解放》第66期)、《恩格斯传略》(《解放》第 106、107 期合刊)、《社会的存在与社会的意识》(《解放》第108期)、《宣传家的列宁》(《解放》第112期)、《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唯物论》(《解放》 第 129 期)、《论创造性的学习》(《解放》第131、132期合刊)等多篇文章。1938年9月至11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全会通过了《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强调全党必须自上而下地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要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国际经验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反对教条主义。会后,中共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组织全党开展学习,在延安掀起了干部学习的热潮[1]。《解放》积极响应党的理论学习号召,发表了一系列理论研究文章。其二,《解放》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放》较早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登载了多篇文章讨论文化的民族形式,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理论准备。《解放》第57期登载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论新阶段》。毛泽东在文章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2]。他提出,马克思主义应当具体化和民族化,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解放》由此成为我国最早登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文章的刊物。《解放》作为我党的重要理论宣传阵地,在引导工农大众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从而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开展革命必胜信念教育

在抗战期间,一些革命志士自觉把个人的荣辱与国运的兴衰联系起来,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革命理想高于天”这一理念。为了教育和启发民众,《解放》登载了很多介绍革命志士英勇事迹的文章。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许多根据地,革命队伍不断壮大。在这一时期,《解放》大量登载介绍抗日战争中我军战略战术创新和对敌斗争经验的文章。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有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经验对于当前抗战的教训》(《解放》第27期)、《论七年来东北抗日游击运动的经验和教训》(《解放》第34期)、《再论东北抗日游击运动的经验和教训》(《解放》第38期)、《我们在晋西北与敌人作战的经验》(《解放》第51、52期)、《晋察冀边区粉碎日寇大举围攻中的经验教训》(《解放》第58期)、《晋察冀边区粉碎敌人进攻中的几个重要经验》(《解放》第 65、67 期)、《艰苦奋斗中的冀南》(《解放》第71期)、《一二〇师抗战两年来的总结》(《解放》第79期)等。这些文章极大地鼓舞了民众,增强了他们对抗战胜利的信心。《解放》还登载了一批报道八路军、新四军战绩的文章。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平汉线上八路军大胜利》(《解放》第 31 期)、《八路军的新胜利》(《解放》第34期)、《我们在晋西北的新胜利》(《解放》第38期)、《八路军一月来的胜利》(《解放》第 63、64 期)、《八路军二月份的胜利》(《解放》第67期)、《八路军、新四军抗战两年来的战绩》(《解放》第75、76期合刊)、《一二〇师抗战三周年》(《解放》第117期)等。这些文章对八路军、新四军的战斗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其中既有对所取得战绩的描写,也有对汉奸和投降分子的批判[3]。

二、积极推进民主政治进程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危机,中国共产党以救亡图存、民族解放为旗帜,以推翻三座大山为目的,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为了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解放》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在创刊初期,《解放》就在“论著”专栏宣传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以“团结”为核心开展宣传,倡导国共合作以及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广州、武汉,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解放》在“论著”和“时评”两个专栏集中登载宣传持久战战略、鼓舞民众斗志的文章,与此同时,《解放》还发文批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某些成分的动摇性和不彻底性[7]。《解放》作为我党早期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刊物,先后登载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目前阶段的任务》(《解放》第2期)、《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解放》第4期)、《论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持久性》(《解放》第17期)、《国共两党统一战线成立后中国革命的迫切任务》(《解放》第18期)、《动员全体人民参加抗战》(《解放》第55期)、《批评国民党两面政策——抗日反共》(《解放》第127期)等文章,号召国共合作和全民抗战。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七七事变。7月8日,《解放》全文登载了《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解放》第10期),呼吁全民族共同抗战。1937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洛川会议。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确定了党的政治任务及各项政策。《解放》第15期登载了上述3个文件。

三、宣传我党的群众路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一)宣传我党的群众路线

针对实验室环境条件,不担要遵循相应的技术规范和要求,还要与工作人员的健康需求相适应。实验室必须要提高对实验室设施、采光、通风等方面的高度重视,最大程度地与监测工作需求相符合,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而且还要注重实验室的内部管理,确保实验室环境的高度清洁性和整齐性。

《解放》大力宣传陕甘宁边区的生产运动,以此促进抗日根据地的生产。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由积极抗日转为积极反共,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挑衅和经济封锁,使根据地遭遇了极大的经济困难。在此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号召边区军民开展以自给自足为目的的大生产运动,边区的党政机关、军队、学校积极响应这一号召。通过开展大规模的生产自救运动,陕甘宁边区基本实现了经济自给自足,为坚持持久抗战和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了物质上的准备。《解放》及时登载了介绍生产运动开展情况的文章,相关文章有《加紧生产,坚持抗战》(《解放》第 65期)、《陕甘宁边区生产运动的初步总结》(《解放》第85期)、《陕甘宁边区生产运动的初步总结——1940年2月18日在延安生产总结大会上的报告》(《解放》第106、107期合刊)等。其中,《加紧生产,坚持抗战》是时任中央财政经济部部长李富春同志于1939年2月2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生产动员大会上所作的动员报告。李富春在报告中指出,要“把我们开展生产运动的经验与成绩告诉全国,提供克服困难的方针和办法,使全国各地的生产运动大大的开展起来”[8]。李春富同志在《陕甘宁边区生产运动的初步总结》中提出,要“使千百万人民从实际斗争中,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更加体验了克服困难,坚持抗战,抗战必胜,建国必胜的信心与勇气”[9]。在“自己动手”思想的指导下,轰轰烈烈的生产运动逐渐在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起来。生产运动使抗日军民的生活有了显著改善,根据地有了较为充足的物资储备,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及其他抗日根据地的封锁。在号召开展生产运动方面,《解放》功不可没。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提出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为了宣传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解放》登载了《印度共产党宣言》(《解放》第113期)、《意大利共产党宣言》(《解放》第115期)、《法国共产党宣言》(《解放》第116期)、《德国共产党宣言》和《英国共产党宣言》(《解放》第117期),向民众系统地介绍了各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明确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工人党,是为实现人民的利益而斗争的政党[6]。《解放》第122期、第123期、第125期开设了“书报介绍”栏目,登载了《关于〈共产党宣言〉》一文。文章详细介绍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强调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同时反驳了敌人对共产党的种种责难。《解放》登载这些文章是为了表明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人民,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二)宣传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是多元化抗日政治派别合法共存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进行了不懈斗争,同时不断探索推进边区政府民主政治进程的办法。在这一背景下,《解放》登载了许多与民主政治建设相关的文章。这方面的文章主要有《新民主主义论》(《解放》第98、99期合刊)、《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其在乡的具体措施》(《解放》第104期)、《什么是社会主义》(《解放》第 119、120 期)、《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解放》第122期)、《晋察冀边区民主政治的新建设》(《解放》第129期)等。文章指出,边区政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边区政权“对于日寇、汉奸是无情的专政;而对于一切抗日民主的人们则给予最大的民主权利”[4]。其中一些文章以陕甘宁边区和晋察冀边区为例,从政权性质、政权运行机制、选举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边区政府民主政治建设的情况,这些文章对于向民众宣传我党的政治主张,增强我党的号召力、影响力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解放》所登载的很多文章都引用了毛泽东同志关于在抗日根据地政府人员的构成上实行“三三制”原则的论述,这对于“三三制”的贯彻落实和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意义。实行“三三制”是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推进民主政治的一个创举,它体现了党的政治主张和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总要求,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国特定的政治形势相适应,对于振奋国人精神、推动全民抗战具有重要的意义。毛泽东同志在《解放》上发文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在行动上保证“三三制”的落实,要切实做好民意机关和政府机关中占三分之一的这部分共产党员的工作,使他们发挥模范先锋作用[5]。《解放》还对抗战时期的国民参政会作了介绍。1939年9月,国民参政会一届四次会议在重庆召开,大会迫使国民党承认争取宪政合法。会议闭幕后,宪政宣传与宪法讨论迅速在全国各地展开。我党主要领导人先后在《解放》上发表了《国民参政会之观感》(《解放》第96期)、《新民主主义的宪政》(《解放》第101期)等文章,阐述我党有关宪政问题的政治主张。在那个通信并不发达的时代,《解放》成为我党政策理论宣传的主要载体。

四、号召民众艰苦奋斗,开展生产自救

(一)宣传艰苦奋斗的精神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党的“传家宝”,艰苦奋斗的主旨在于奋斗,价值在于为事业而奉献。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物质生活条件很差,但广大军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保持着高昂的革命斗志。在这一时期,《解放》登载了多篇宣传根据地军民艰苦奋斗精神的文章。“抗大”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最高学府,培养了众多的军事指战员和政治骨干。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知识分子和来自海外的青年爱国华侨在抗大接受培养和锻炼,之后走向全国各地,成为抗日战场上的生力军。“抗大”学员以窑洞为教室,以石头砖块为桌椅,以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学习。他们边学习边战斗,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为了宣传中国军民艰苦奋斗的精神,《解放》先后登载了《抗大的过去与现在》(《解放》第 48 期)、《抗大教学的经验》(《解放》第73期)等多篇文章。

(二)号召开展生产运动

崔国祯等[3]通过对斑马鱼肠下静脉(SIVc)血管直径、内皮细胞数及节间血管(ISVs)的观察,发现不同浓度的丹参素衍生物(ADTM)对于正常、损伤型模型均能起到增加与保护作用。可以激活胰岛素信号通路,发挥血管新生作用。

五、宣传我党的政治主张和军事策略

(一)宣传我党的政治主张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自觉担负起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解放》登载文章阐述了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任务、方针和政策,“及时阐明中华民族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正确道路与方法”[10]。 《解放》作为政治理论刊物,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毛泽东同志对《解放》在每个时期的宣传要点都一一过问,并且亲自审阅重要的文章。毛泽东同志还为《解放》题写了刊名,从第17期开始,《解放》正式使用由毛泽东题写的刊名。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功绩就是开创了一条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革命道路,他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特征,带领中国人民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据统计,毛泽东在《解放》上发表的署名文章多达29篇,《论新阶段》(《解放》第57期)、《新民主主义论》(《解放》第 98、99期合刊)等重要文献均是在《解放》上首发。《解放》积极宣传我党的政治主张,在统一思想、引导民众投身抗战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图2为不同添加量FeCrBSi对304L不锈钢试样显微组织的影响.从图2可以看出:当FeCrBSi添加量为1%时,孔隙较多不规则,且大都分布在晶界处,这是由于烧结试样中液相量较少导致的;随着添加量的增加,液相在晶界处、气孔-晶粒边界处及颗粒接触处迅速发生扩散,孔隙由不规则形状逐渐球化且孔隙度明显减少,晶粒开始长大;当FeCrBSi添加量增大到7%时,孔隙进一步球化,但晶粒出现异常长大的现象,表现为大晶粒吞并小晶粒,显微组织粗化.

(二)总结战略战术

《解放》登载了多篇总结抗日战争战略战术的文章,相关文章主要有 《抗日游击战争战术上的基本方针》(《解放》第28期)、《论抗日游击战争的基本战术——袭击》(《解放》第28期)、《怎样进行持久抗战?》(《解放》第30期)、《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术——破坏)(《解放》第31期)、《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解放》第40期)、《论持久战》(《解放》第43、44期合刊)等。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毛泽东同志深刻阐述了抗日战争中的政治动员、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兵民是胜利之本等重要问题,指引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六、结语

党报党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喉舌,担负着宣传党的政治主张、武装党员干部和广大民众的重要任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解放》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政治理论刊物,承载着重要的宣传功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认真研究《解放》的办刊经验,对于促进党报党刊发挥宣传主阵地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世纪历程》连载之九: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在全党开展学习竞赛 [EB/OL].(2013-07-25)[2019-02-28].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725/c366646-22322800.html.

[2] 毛泽东.论新阶段[J].解放,1938(57):4-37.

[3]邹华斌,赵芳.论《解放》周刊在抗日宣传中的重大作用[J].党史文苑(纪实版),2004(10):21-22,27.

[4]郭洪涛.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J].解放,1941(122):5-22.

[5] 冯慧.《解放》与中共政权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7.

[6] 英国共产党宣言[J].吴文焘,译.解放,1940(117):44.

[7]李娜,崔建莉.《〈解放〉周刊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宣传》[J].青年记者,2010(6):105-106.

[8] 李富春.加紧生产,坚持抗战[J].解放,1939(65):8-13.

[9] 李富春.陕甘宁边区生产运动的初步总结[J].解放,1939(85):7-9.

[10]站在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前进岗位上:纪念解放报出版一百期[J].解放,1940(100):1-4.

中图分类号:K2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26(2019)07-0064-04

收稿日期:2019-05-19

基金项目:2017—2018学年南开大学访学课题“民主革命时期党报党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作者简介:王潇(1981—),女,吉林扶余人,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 王 素】

标签:;  ;  ;  ;  ;  ;  ;  ;  ;  ;  ;  ;  

王潇:论《解放》的政治宣传功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