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齿刀论文_李佳,李清泉,郑淑贤

导读:本文包含了插齿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齿轮,刀具,误差,精度,齿根,非标,外径。

插齿刀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李清泉,郑淑贤[1](2018)在《无理论刃形误差插齿刀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行插齿刀存在的理论齿形误差,以及刃磨后加工精度一致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理论刃形误差的渐开线齿轮插齿刀设计方法。依据齿轮啮合原理,建立了虚拟齿轮齿面的数学模型;采用球面作为前刀面,建立能够同时满足直齿及斜齿插齿刀设计要求的前刀面数学模型;通过虚拟齿轮齿面与前刀面求交,获得无理论刃形误差的切削刃;为保证刃磨后加工精度的一致性,以多条无理论刃形误差切削刃构造插齿刀后刀面;最后用设计实例证明了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2018年07期)

孟晓烨[2](2017)在《硬质合金插齿刀新构形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现有的硬齿面插齿刀受构形方法的限制,不能满足加工高精度硬齿面齿轮的要求。提出了硬齿面插齿刀的新构形方法——凸曲前刀面的硬齿面插齿刀。新构形的插齿刀,获得了较高的构形精度和合理的切削刃切削角度,并提高了抗崩刃能力,使硬质合金的性能得以很好的发挥。(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7年22期)

姚佳维[3](2017)在《修磨后内齿轮插齿刀加工产生内齿轮齿根圆变化原因及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加工内齿轮用的插齿刀,其切削角度、齿面形状、刀具本身分度圆压力角的修正等,和加工外齿轮用的插齿刀是没有区别的。但随着插齿刀的修磨,其加工的内齿轮齿根圆会不断变小,尤其是内齿轮本身变位系数较大时,齿根圆变小的现象尤为突出。本文讨论用插齿刀加工内齿轮时齿轮根圆变小的原因,以及解决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7年11期)

崔州平,何凌[4](2017)在《碗形插齿刀的叁维造型与结构有限元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碗形直齿插刀的加工原理,利用Pro/E软件的参数化功能与程序设计功能完成精确的叁维造型设计,再利用Pro/E软件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功能对其进行结构静强度仿真分析。该产品精确的叁维设计方法效率高、修改难度低,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开发周期与成本。(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7年09期)

于岳[5](2017)在《基于SolidWorks的非标插齿刀齿廓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非渐开线齿轮加工困难的问题,给出了一种快速设计插齿刀的方法。将待加工齿轮单个齿一侧的曲线参数化,用坐标变换的方法转换到插齿刀的坐标系中,并将得到的参数方程代入Solid Works从而得到插齿刀的齿形。实践表明,此方法得到的插齿刀可以保证加工精度且生产成本低。(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期刊2017年03期)

杨卓旻[6](2017)在《大径定心内渐开线花键插齿刀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插齿刀加工的渐开线花键是齿侧定心的花键链接,由于插齿为展成加工,工件大径公差严格且不允许有过渡曲线干涉,而大径定心的花键链接会产生过渡曲线。在加工中,渐开线花键不参加啮合,插齿加工内花键时的过渡曲线起始点大于外花键外径,并且插齿加工的齿轮根径误差较大,因此难以保证大径定心的要求。虽然插齿刀在单件或小批量加工中的优势明显,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插齿刀外径公差较大,超出工件大径公差;2加工内齿时,随着插齿刀的修磨(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7年02期)

李清泉[7](2016)在《无理论刃形误差插齿刀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插齿刀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齿轮加工刀具之一,但是现行的插齿刀存在理论齿形误差、刃磨后加工精度一致性差、难以在保证齿形精度的条件下增大前后角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在了解了现阶段国内外插齿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用的无理论刃形误差插齿刀设计方法。首先,从插齿刀结构入手,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新的插齿刀设计原理。依据齿轮啮合原理,建立虚拟齿轮齿面的数学模型;采用球面作为前刀面,建立能够同时满足直齿及斜齿插齿刀设计要求的前刀面数学模型;通过虚拟齿轮齿面与前刀面求交,获得无理论刃形误差的切削刃;为保证刃磨后加工精度的一致性,以多条无理论刃形误差切削刃构造插齿刀后刀面。给出了新型插齿刀的设计步骤,并用一组设计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其次,对设计结果进行检验,分析了现有插齿刀检测方法的弊端,采用VERICUT仿真加工的方式检验插齿刀设计结果。从仿真实验原理出发,根据插齿加工运动过程,建立了插齿机仿真运动模型;模拟实际插齿加工编制了仿真数控程序;为了验证设计结果的正确性及优越性,安排了采用现行方法设计的插齿刀进行对比实验;最后对比两种插齿刀仿真加工结果得出结论。最后,以前文研究成果为基础,应用VB与Matlab混合编程的方式开发了插齿刀设计系统,通过设计示例检验设计系统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6-11-01)

赵轶轩,关姗,甘冲[8](2016)在《改制标准插齿刀加工大径定心变位内花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插齿加工时内花键和插齿刀的中心距位置,得出改制后的插齿刀齿顶尺寸,达到使用改制标准插齿刀加工大径定心变位内花键的目的。(本文来源于《重工与起重技术》期刊2016年03期)

杨卓旻[9](2016)在《插齿刀齿形角修正与齿顶增厚量快速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原有的插齿刀设计齿形角必须修正,但是修正后插齿刀顶的增厚量却没有验算公式,着重推倒了齿顶增厚量的精确计算公式,和用微分计算的简化计算公式,使插齿刀更加完善细致。(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6年25期)

李敏,吕垚,何猛[10](2016)在《插齿工艺加工倒锥齿插齿刀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插齿工艺加工倒锥结合齿进行了研究,根据零件参数提供的分圆螺旋角设计插齿刀,确定实际加工时的机床搬转角度;根据实际搬转角度确定刀具在修磨过程中对实际分圆螺旋角造成的误差,进而判定插齿刀的理论有效使用寿命。(本文来源于《金属加工(冷加工)》期刊2016年15期)

插齿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现有的硬齿面插齿刀受构形方法的限制,不能满足加工高精度硬齿面齿轮的要求。提出了硬齿面插齿刀的新构形方法——凸曲前刀面的硬齿面插齿刀。新构形的插齿刀,获得了较高的构形精度和合理的切削刃切削角度,并提高了抗崩刃能力,使硬质合金的性能得以很好的发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插齿刀论文参考文献

[1].李佳,李清泉,郑淑贤.无理论刃形误差插齿刀设计方法[J].机械设计.2018

[2].孟晓烨.硬质合金插齿刀新构形方法的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7

[3].姚佳维.修磨后内齿轮插齿刀加工产生内齿轮齿根圆变化原因及改进[J].工具技术.2017

[4].崔州平,何凌.碗形插齿刀的叁维造型与结构有限元仿真[J].工具技术.2017

[5].于岳.基于SolidWorks的非标插齿刀齿廓设计[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7

[6].杨卓旻.大径定心内渐开线花键插齿刀设计[J].工具技术.2017

[7].李清泉.无理论刃形误差插齿刀设计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6

[8].赵轶轩,关姗,甘冲.改制标准插齿刀加工大径定心变位内花键研究[J].重工与起重技术.2016

[9].杨卓旻.插齿刀齿形角修正与齿顶增厚量快速计算[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

[10].李敏,吕垚,何猛.插齿工艺加工倒锥齿插齿刀优化设计[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6

论文知识图

在滚齿机上滚切加工花键轴另一种展成...插齿加工原理小模数的插齿刀  2 加工方法(h)8号插齿刀应力图1砂轮与插齿刀布局·2685·插齿刀的结构-图11-83 插齿刀不同剖...

标签:;  ;  ;  ;  ;  ;  ;  

插齿刀论文_李佳,李清泉,郑淑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