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pH自调节能力的陶粒在污水除铜中的应用

具有pH自调节能力的陶粒在污水除铜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

重金属污水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其中含铜污水因污染严重、回收价值高而受到重视。以造纸白泥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高温固相反应制备具有pH自调节能力的陶粒,将其作为吸附剂用于含铜污水的处理。采用静态吸附法及单因素变量法,分析原料配比、Cu2+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初始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合XRD、SEM及EDS探究陶粒的除铜机制。结果表明:陶粒的主要矿物相为钙长石、钙铝黄长石和硅灰石;在水溶液中部分矿物相发生非全等水解,从而自主释放OH-形成碱性氛围;在污水除铜时,Cu2+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并被陶粒吸附。当初始Cu2+溶液为20 mg/L、陶粒投加量为4 g/200 mL时,含铜污水经静态吸附10 h后,剩余Cu2+质量浓度为0.36 mg/L,Cu2+去除率达98.2%,吸附容量达0.998 6 mg/g。除铜后污水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0.5 mg/L。

论文目录

  •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不同Cu2+初始质量浓度和陶粒的影响
  •   2.2 不同吸附时间的影响
  •   2.3 不同初始pH的影响
  •   2.4 陶粒的再生除铜
  •   2.5 陶粒吸附除铜机理
  • 3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秦娟,汤若文,刘蔚,吴妤婕,李姝璇,农正杰

    关键词: 污水,陶粒,静态吸附,自调节

    来源: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03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Ⅱ辑,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802162),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BK20180955)

    分类号: X703

    页码: 47-51+57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1503K

    下载量: 28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具有pH自调节能力的陶粒在污水除铜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