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力线论文_邹劲松,潘东洋,周启武,董淳

导读:本文包含了低压电力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力线,信道,通信,低压,正交,噪声,复用。

低压电力线论文文献综述

邹劲松,潘东洋,周启武,董淳[1](2019)在《一种改进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压缩感知信道估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低压电力线通信信道多径传输的特点,建立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多径信道传输特性的数学模型。结合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强大的抗干扰和抗频率选择性衰落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的广义正交匹配追踪(generalized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GOMP)改进算法。该算法以傅里叶基作为稀疏基,将傅里叶变换的共轭对称性与原子选择的相关性相结合。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和最小二乘(least square,LS)算法等传统方法相比有更好的估计性能;和其他压缩感知算法相比,能克服稀疏度未知的缺点,并在原子选择方面进行了优化,提高了信道估计的精度和效率,为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提供更加优化、稳定的信道估计方案。(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曹婷,陈华敏[2](2019)在《基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低压电力线通信系统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低压电力线通信技术的传输复杂性及外部噪声失真等问题,本文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调制技术模型,建立了低压电力线信道的通信传输模型,并在MATLAB软件中仿真研究了低压电力线通信系统的传输特性及抗噪声效果。研究结果表明,OFDM技术能够有效提升低压电力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并显着降低通信系统的噪声影响。该技术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及竞争力。(本文来源于《液晶与显示》期刊2019年09期)

邓磊,古发辉,王文祥[3](2019)在《探究低压电力线通信的双种群遗传蚁群路由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智能电网技术高速发展过程中,低压电力载波通信载波技术作为较为关键的技术手段,其具有阻抗匹配、衰减强以及噪声干扰强等诸多问题,利用中继拖计算实现对衰减信号的再生以及发送则可以有效的提升载波通信运行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基于此,文章主要对低压电力线通信的双种群遗传蚁群路由算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研究。(本文来源于《数码世界》期刊2019年09期)

魏义镇,华伟,王伟[4](2019)在《带有空气开关的低压电力线通信信道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低压电力线网络结构的复杂性和时变性是影响电力线通信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为实现高速、可靠的低压电力线通信,需要对其信道有充分的了解。利用矢量匹配法给出了空气开关的RLC等效电路模型研究空气开关对室内电力线通信的影响。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电力线网络信道建模方法,利用级联矩阵方法,获得了含有空气开关的室内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传递函数。在1~200MHz频带,仿真与实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度,表明建模方法及仿真模型正确。研究对于室内宽带电力线通信技术的频带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9年07期)

朱迷颖[5](2019)在《基于OFDM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压电力线通信系统保障智能电网安全可靠运行,促进发电机组与输电线路集成化和信息化。利用现有电力线作为通信传输媒介,对节约社会资源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电力线信道传输环境异常恶劣,噪声干扰严重,信号随着线路传输距离增加而快速衰减;电力网络拓扑结构复杂,负载端阻抗不恒定、不匹配且频繁投切,以及线路老化发热、外界天气等多因素影响,使得电力线信道具有衰减时变性和频率选择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测量真实低压电力环境的信道特性,通过测量数据建立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模型,模拟真实电力环境,找到合适的负载阻抗匹配,掌握电力线衰减变化规律有效避免信号衰减,确认噪声干扰频段来抵抗噪声,从而提高信号传输功率、速率等性能。论文主要完成以下内容:首先,对低压电力线现场测量采样,根据阻抗特性、衰减特性、噪声特性的测量方案,采集波形、剖析数据,绘制输入阻抗与频率关系图、时域衰减特性图,仿真出频率衰减特性图、不同噪声类型的时域波形图、不同采样率下噪声时域波形图以及不同噪声程度的频域功率谱图。研究测量数据的潜在规律,分析现场电力线产生阻抗、衰减和噪声特性的原因,综合归纳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特性。然后,根据测量的阻抗特性与衰减特性,依据低压电力传输线理论,在频域范围内建立了基于ABCD传输矩阵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模型。利用Multisim软件仿真模拟模型的衰减特性与测量环境相拟合,并且与多径信道模型进行建模思路与模拟性能的比较,证明论文所建立模型能够充分反映电力信道传输特性,方便操作观测。根据测量所得噪声干扰数据,建立LSTV背景噪声和MCA脉冲噪声的模型,通过迭加两者噪声模型仿真出噪声时域波形与功率频谱,与测量环境数据相拟合、随机分布概率参数相一致。最后,基于已建立的低压电力线信道模型,提出一种最优传输速率的OFDM非递进迭加自适应比特功率算法。仿真测试OFDM优化算法的传输速率、信噪比等性能比现有算法有所提高。论文研究表明,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模型研究对模拟真实的低压电力线环境传输特性、传输速率、功率稳定输出等性能方面有改善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9)

胡学涛[6](2019)在《低压电力线噪声建模、优化及FPGA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智能电网和泛在物联网概念的提出,电力线通信技术受到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作为现有覆盖范围最大的物理网络,频率范围高达30MHz的低压电力线,在其之上进行信息传输成为“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在当今时代背景之下,对电力线通信的针对性研究已经成为一大热点,具有广大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应用价值。但研究发现,电力线本身并非理想的通信媒介,其信道特性复杂多变,衰减、阻抗、噪声都会影响电力线通信性能。因此要想将整个电力线通信技术推广应用,就必须对这叁大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噪声干扰特性作为主要研究点,在现有的理论成果之上,研究了一种低压宽带电力线噪声FPGA实现方法以及一种基于复杂拓扑网络结构的噪声建模方法,两者分别从工程应用角度和理论建模角度,对电力线噪声做进一步研究,为后续电力线通信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广泛应用奠定基础。首先,本文对低压电力线通信技术及噪声干扰进行介绍,引出并分析了电力线噪声的传统五大分类及其相关特性,接着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主流的几大噪声建模方法:ARMA背景噪声建模、Middleton Class A脉冲噪声建模以及Markov脉冲噪声建模方法。然后,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缺乏标准化的噪声硬件实现方法的不足,依据经典的Markov-Middleton脉冲噪声模型,提出了一个改进型的噪声实现方法,利用System Generator和Vivado软件仿真工具,将脉冲噪声模型通过FPGA硬件开发板进行实现,并利用PicoScope测量结果以及实际电力线通信过程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的工程应用价值。最后,本文研究发现现有噪声建模方法在应对现实复杂用电场景下的局限性,据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线网络复杂拓扑结构的多源端噪声建模方法,从源端噪声建模出发,结合多节点信道建模,最后在接收端综合完成整个多源端噪声模型,随后通过FPGA实现该模型。实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噪声建模方法可以较好地规避传统噪声模型的不足,有效体现出复杂用电场景下电力线噪声的诸多特性,相较于现有的噪声建模方法,有更好的适用性和更大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期刊2019-06-09)

郭以贺,霍然,杨哲,谢志远[7](2019)在《低压电力线宽带通信信道建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线网络的高频阻抗和传输特性是设计低压电力线宽带通信系统的重要依据。该文分析趋肤效应和邻近效应对单位长度电阻和电感的影响,以及复介电常数对单位长度电容和电导的影响。基于电磁仿真方法求解单位长度参数初值,结合电力线的低损耗特性,提出一种利用开路阻抗测量结果进行单位长度参数精确求解的方法。多分支网络下的测试结果表明信道模型在30k Hz~30MHz宽带范围内具有很高的准确性。结合测试结果,分析网络结构对信道特性的影响,指出分支线路和用电设备输入阻抗的频变性是整体网络形成深度衰落的主要因素。建模方法结合仿真计算和辅助测量,具有结果准确、简单易行和适用广泛的优点。(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21期)

张秀秀[8](2019)在《基于低压电力线互联网通信中的一种新的均衡算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将220 V低压电力线作为互联网通信的信道是现在研究的热题,但是由于低压电力线的信道特性使得通信质量会不太理想。基于这一实际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式变步长均衡算法。该算法实时性高,信道均衡性能良好,仿真实验证明,新算法收敛速度较快,均方误差的稳态值较小,跟踪速度较快,并且运算简单,有效提高了低压电力线信道互联网通信性能。(本文来源于《山西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潘东洋[9](2019)在《基于OFDM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压电力线通信利用现有的电力线作为通信介质,将发射端的信号耦合至低压电力线上进行数据传输。该技术具有与电网建设同步、避免重新布线、接入方便等无可比拟的优势,成为入户率最高的物理网络。但是实际电力线信道环境复杂,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电力线上多径效应、噪声干扰等因素的影响。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因其具有频谱利用率高、抗多径干扰等优点,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方案。本文基于OFDM技术对低压电力线通信进行深入研究,完成的研究内容如下:(1)对低压电力线信道环境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详细阐释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基本原理,构建系统框架模型。然后对电力线信道特性展开分析,主要包括阻抗特性、衰减特性、噪声特性、时变特性以及多径传输效应。最后根据电力线信道多径效应建立了低压电力线信道模型,为后续系统设计打下理论基础。(2)研究和分析OFDM技术,从基本原理到实现调制解调等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针对低压电力线复杂的信道环境,OFDM技术利用保护间隔、信号同步技术以及信道估计技术使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具有超强的抗衰减性和鲁棒性。结合电力线的信道特点,建立低压电力线OFDM系统并通过MATLAB进行仿真,为后续信道估计技术的研究奠定基础。(3)分析低压电力线信道的稀疏特性,将压缩感知重构算法应用到OFDM系统信道估计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广义正交匹配追踪(Generalized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GOMP)算法。该算法利用傅里叶变换的共轭对称性在原子选择方面进行改进,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在迭代过程中无需与信道稀疏度K值比较,解决了GOMP等其他算法需要提前了解信道稀疏度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随着信噪比不断增大,改进GOMP算法的均方误差比其他贪婪算法更小,验证了改进算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低压电力线信道估计领域中。(4)本课题选用Atheros公司OFDM芯片完成了载波通信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核心功能模块、模拟前端模块、耦合模块、电源模块。搭建硬件测试平台,完成了载波通信系统的组网测试、物理层通信速率的测试、误码率的测试,实验结果证明本文设计的载波通信系统物理层速率能达到197Mbps以上。并且验证了改进算法的可行性,相比于传统信道估计算法,改进的GOMP算法能够对信道衰减进行很好的补偿,降低均方误差和误码率。(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期刊2019-03-25)

王新宇[10](2019)在《低压电力线通信信道建模及传输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现代通信的重要技术,电力线通信具有分布广泛,建设成本相对低廉,可以用于特殊场景或者到达没有其他网络信号覆盖的偏远地区,与其他通信方式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低压电力线通信技术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包括用电信息采集、智能家居管理、楼宇监视和路灯控制等,对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提高社会整体的经济效益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的主要工作有:第一,分析了低压电力线通信的特性,包括信号衰减、输入阻抗、多径传输及噪声等。第二,研究了低压电力线通信信道的建模,具体地讲,对电力线有无分支,电力线长度及分支长度对传输函数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研究。并对低压电力线信道容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电力线有分支时信道容量有显着下降,分支的存在增加了反射路径从而减小了信道容量。第叁,研究了低压电力线通信的传输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当发送端阻抗与接收端阻抗相等时,电力线通信信道的正向传输函数和反向传输函数一致,即电力线网络特性具有对称性;当发送端阻抗小于接收端阻抗时,电力线通信信道的正向传输衰减小于反向传输衰减。本文对电力线通信信道建模及传输特信进行了全面详尽的研究,为今后电力线信道建模及其仿真设计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9-03-01)

低压电力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目前低压电力线通信技术的传输复杂性及外部噪声失真等问题,本文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调制技术模型,建立了低压电力线信道的通信传输模型,并在MATLAB软件中仿真研究了低压电力线通信系统的传输特性及抗噪声效果。研究结果表明,OFDM技术能够有效提升低压电力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并显着降低通信系统的噪声影响。该技术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及竞争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压电力线论文参考文献

[1].邹劲松,潘东洋,周启武,董淳.一种改进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压缩感知信道估计方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

[2].曹婷,陈华敏.基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低压电力线通信系统模型[J].液晶与显示.2019

[3].邓磊,古发辉,王文祥.探究低压电力线通信的双种群遗传蚁群路由算法[J].数码世界.2019

[4].魏义镇,华伟,王伟.带有空气开关的低压电力线通信信道模型[J].计算机仿真.2019

[5].朱迷颖.基于OFDM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模型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9

[6].胡学涛.低压电力线噪声建模、优化及FPGA实现[D].重庆邮电大学.2019

[7].郭以贺,霍然,杨哲,谢志远.低压电力线宽带通信信道建模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8].张秀秀.基于低压电力线互联网通信中的一种新的均衡算法分析[J].山西电子技术.2019

[9].潘东洋.基于OFDM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9

[10].王新宇.低压电力线通信信道建模及传输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

论文知识图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系统原理低压电力线噪声频谱特性基于GPRS和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自回归模型下的低压电力线频率响...芯片ST7538与低压电力线相连的接...低压电力线信道作用的能量时频...

标签:;  ;  ;  ;  ;  ;  ;  

低压电力线论文_邹劲松,潘东洋,周启武,董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