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功能模块论文-田祥祥

硬件功能模块论文-田祥祥

导读:本文包含了硬件功能模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虚拟示波器,数据采集,任意波,低功耗

硬件功能模块论文文献综述

田祥祥[1](2019)在《多功能虚拟示波器模块的硬件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被测系统越来越复杂,传统示波器的性能和功能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电子测量的要求。国内外示波器厂商大多依靠不断提高性能指标来保持竞争力,但相应地也会增加研发成本,同时日益复杂的测试环境和特殊的测试对象也对示波器的功能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文旨在研究传统数字示波器的功能多样性拓展,基于虚拟仪器技术以数字示波器架构为基础,设计实现采集系统与人机交互的分离,充分利用当今生活中普遍的Wi-Fi和USB,计算机和移动终端资源,将波形的处理显示放到终端设备中实现,降低仪器成本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仪器使用的灵活性。同时通过改进硬件电路及增加工程代码,实现波形发生器、频率计等仪器功能。全文以多功能虚拟示波器项目为基础,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1、系统整体架构方案设计。结合小型化、低成本、低功耗、高灵活性的设计需求,通过关键器件选型分析,基于传统示波器架构方案确定了本系统“FPGA+ARM”的总体控制结构,并依据功能的不同将系统分成多个独立模块。2、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包括采样电路的设计、数据预处理与缓存的设计以及相关控制模块的设计。采样电路主要完成信号的模数转换;数据预处理与缓存主要用来完成采样数据的抽点、拼合以及存储;控制模块可以实现通道控制、触发和时基等功能。3、任意波形发生器设计。为增加系统使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通过拓展硬件电路及修改程序代码,沿用“ARM+FPGA”的波形合成控制结构设计实现任意波形发生器功能。最终可实现多种波形输出且频率切换快速稳定。4、电池电源管理。根据系统供电需求,设计电池管理电路以及高效率的电压转换电路。电池管理电路以充电芯片为核心实现对锂电池的充电控制,同时对电池电量进行实时监测显示;高效率的电压转换电路结合系统上电顺序和电源开关控制完成为负载供电的多路直流电压转换。5、系统功耗动态管理设计。从整机功耗构成的计算和分析出发,依据系统工作状态的不同,利用软硬件控制并实现系统各模块的功耗动态管理。(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5)

祁海铭,程月华,姜斌,贺亮[2](2014)在《功能模块故障下的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硬件可重构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深度搜索算法,定义并计算了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硬件可重构性度量指标。首先,对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部件组成以及各部件的内部组成进行了介绍,并对可重构性、可重构性判据、可重构度及其计算公式等概念进行了阐述。在概念阐述的基础上,设计了系统在一重和二重功能模块故障下可重构度的计算方法,并对飞轮和传感器2个分系统的可重构故障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设计。最后针对2种冗余配置方案对系统可重构性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航天控制》期刊2014年04期)

霍威[3](2014)在《心功能无创检测分析仪硬件模块及产品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胸腔生物电阻抗技术(TEB)是以胸阻抗血流图(ICG)为基础,利用心脏射血所引起的胸部血流阻抗的改变来计算每搏射血输出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无创检测技术。本文所述心功能无创检测分析仪即是基于这种原理并结合心电与心音的同步采集处理进行研发设计的,可以更加全面地检测患者各项参数,从而综合反映患者心功能状态。相较于其它无创、微创、有创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无创、无毒无害、操作简便、信息丰富、安全、廉价等特点,因此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与良好的前景。本文针对仪器的检测原理与临床操作方法做了详细描述,介绍了整机系统构成与模块方案,并且详细分析了胸阻抗血流图检测模块的硬件开发与功能实现;介绍了产品转化环节的质量检验与临床试验,详细记录了仪器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实验方案设计,并指明了在产品质量检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介绍了仪器的临床试验流程与试验方案,并对临床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结果说明,该仪器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与安全性。最后,针对仪器的不足和发展前景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与展望。(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4-04-01)

[4](2009)在《NI最新推出15个板级应用的嵌入式I/O模块硬件 新款嵌入式NIC系列模块新增电能质量、应变和通信等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简称NI)近日推出新款I/O模块套件,大大拓展了NI Single-Board RIO嵌入式控制与数据采集设备的测量通信功能。NI Single-Board RIO设备将嵌入式实时处理器、可(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09年05期)

闫冬[5](2008)在《All-in-One理念 模块化设计——Array负载均衡新品APV系列可实现用户自定制硬件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企业应用"Web化"已成为趋势,企业为此在加速、性能、安全、冗余容灾上投资很多来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如何高效利用这些资产并得到回报则成(本文来源于《每周电脑报》期刊2008年10期)

张青竹,陈文楷,张利洲[6](2006)在《USB CORE与AHB总线接口功能模块的硬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阐述了AHB总线和USB总线的数据传输规范,给出了USB CORE与AHB总线连接的结构框图,提出模块的设计思路并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实现了模块的编码及功能仿真。(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用户》期刊2006年01期)

张敏[7](2003)在《全开放PCNC硬件功能模块的底层通讯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加快我国全开放CNC的研究步伐,缩短与国外的差距,本文针对国内在数控系统方面的研究状况,提出了全开放PCNC的设计方案,即除了要实现数控软件的开放,还应实现数控系统硬件功能模块化。 首先,总结了开放式CNC最新研究进展和设备驱动程序的主要技术思想,详细分析WDM驱动程序的新特点、工作原理、基本结构以及其开发工具,并结合实际经验给出开发WDM驱动程序的基本流程。然后,阐述了全开放CNC基本原理和构成等,并把重点放在PCNC硬件功能模块的底层通讯的开发上,采用微软推出最新一代的WDM技术,在Windows 2000平台上为PCNC中的数字I/O模块(HY-6140数字输入卡)开发了一个WDM设备驱动程序,通过实际测试能够实时准确地读取外部的数字信号。最后,给出PCNC中各硬件功能模块协调工作与监控的设计方法,并讨论了全开放PCNC实现中的数控加工语言和机床与控制器的硬件连接两个问题。(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3-03-01)

张小红[8](2003)在《MOTOROLA手机功能模块硬件电路原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机是一个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它集电子、通讯、计算机知识为一体。文章以组成MOTOROLA手机各模块为单位 ,介绍各模块的芯片型号 ,电路原理以及各模块间的连接通讯方式。(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期刊2003年01期)

崇华明,周彩宝,刘应学[9](2003)在《AMBA总线与USB1.1总线的桥接功能模块的硬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USB1.1总线是现在很流行的一种串行总线,AMBA是嵌入式系统的高性能总线。该文首先阐述了USB1.1总线和AMBA总线的性能,然后给出USB总线的数据传输规范,最后提出桥接功能模块的设计。(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03年04期)

徐瑞宏[10](1996)在《A1000S12数字程控交换机(二)─—硬件模块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A1000S12数字程控交换机(二)─—硬件模块功能徐瑞宏512的功能结构极其简单,它由数字交换单元(DSN)、各种终端模块(TM)和若干辅助控制单元(ACE)组成。DSN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由具有折迭拓扑结构的基本交换单元构成。它连接各TM,不仅为各...(本文来源于《铁道通信信号》期刊1996年02期)

硬件功能模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深度搜索算法,定义并计算了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硬件可重构性度量指标。首先,对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部件组成以及各部件的内部组成进行了介绍,并对可重构性、可重构性判据、可重构度及其计算公式等概念进行了阐述。在概念阐述的基础上,设计了系统在一重和二重功能模块故障下可重构度的计算方法,并对飞轮和传感器2个分系统的可重构故障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设计。最后针对2种冗余配置方案对系统可重构性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合理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硬件功能模块论文参考文献

[1].田祥祥.多功能虚拟示波器模块的硬件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9

[2].祁海铭,程月华,姜斌,贺亮.功能模块故障下的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硬件可重构性[J].航天控制.2014

[3].霍威.心功能无创检测分析仪硬件模块及产品实现[D].重庆大学.2014

[4]..NI最新推出15个板级应用的嵌入式I/O模块硬件新款嵌入式NIC系列模块新增电能质量、应变和通信等功能[J].电子测量技术.2009

[5].闫冬.All-in-One理念模块化设计——Array负载均衡新品APV系列可实现用户自定制硬件功能[J].每周电脑报.2008

[6].张青竹,陈文楷,张利洲.USBCORE与AHB总线接口功能模块的硬件设计[J].仪器仪表用户.2006

[7].张敏.全开放PCNC硬件功能模块的底层通讯开发[D].大连理工大学.2003

[8].张小红.MOTOROLA手机功能模块硬件电路原理[J].甘肃科技.2003

[9].崇华明,周彩宝,刘应学.AMBA总线与USB1.1总线的桥接功能模块的硬件设计[J].计算机工程.2003

[10].徐瑞宏.A1000S12数字程控交换机(二)─—硬件模块功能[J].铁道通信信号.1996

标签:;  ;  ;  ;  

硬件功能模块论文-田祥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