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中风患者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

1例中风患者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

(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江苏南京210029)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在中风患者中的护理技巧。方法:通过对一例中风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过程进行归纳整理。结果:总结中风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经验,为后期护理工作作出示范和指导,改善中风后遗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结论:采用中医康复护理对中风患者预后和功能恢复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风病;中医护理;康复指导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2-0309-02

中风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据统计全球每年大约有70万人患有新发或复发的脑卒中,世界年平均发病率约为200/10万人,我国属于高发地区[1],急性期病死率约为5%~15%;存活者中约50%的病人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中风起病急骤,往往在短时间内脑部损害症状达到高峰,如患者幸存,则神经功能恢复缓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躯体、吞咽、语言等功能障碍。中风恢复期是指发病2周后或1个月至半年以内,是向后遗症期过渡的时期,是治疗和护理的关键时期[3],也是我科目前着重施行康复护理的时期。利用中医特色护理(躯体、吞咽、语言功能康复护理指导)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现将我科一例中风患者的恢复期康复护理病例总结报告如下。

1.护理

1.1一般资料

入选患者,男,67岁,患者于2015年9月16日下午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左侧肢体活动无力,伴有言语不清,口角歪斜,稍有胸闷不适症状,无明显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等表现,急送至军区总院急诊就诊,查头颅CT及头颅CTA示:右侧基底节区出血,未见明显颅内血管动脉瘤及血管畸形,诊断为:①脑出血;②高血压病。给予患者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营养神经,清除氧自由基等对症治疗后,转至其神经内科,予控制血压,改善微循环,控制尿酸,缓解心前区不适等治疗,经治疗后好转出院,遗留左侧肢体活动不利症状。现为求进一步康复治疗收住我科。患者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22天”,由门诊拟:“中医:中风病(风痰阻络证),西医诊断:①脑出血;②高血压病。于2015年10月8日入院,住院天数20天。患者有“高血压病”30余年。

1.2护理评估

患者入院时言语欠清,饮水呛咳,运用洼田饮水试验示:吞咽功能3级(30毫升温开水能一次咽下,但有呛咳);肌力采用肌力量表示:左上肢肌力1级(能平移),左下肢肌力3级(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右侧肢体肌力正常。实验室检查:头颅CT及头颅CTA示:右侧基底节区出血,未见明显颅内血管动脉瘤及血管畸形(2015-09-17外院);头颅CT: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较2015-09-17片稍有吸收,双侧侧脑室旁少许缺血性改变,脑萎缩;双侧Hoffmann征(-),双侧Oppheim征(-)、Gordon征(-)、右侧Babinski征(-),双侧肢体感觉正常,定向力、计算力、理解力、记忆力尚可。患者心理状况焦虑不安,家庭关系和睦。

1.2护理问题

通过评估分析患者的病史、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提出以下护理问题:躯体活动障碍与偏瘫或平衡能力降低有关;吞咽障碍与延髓麻痹有关;语言沟通障碍与大脑语言中枢功能受损有关;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1.3护理目标

①病人能适应卧床和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状态,能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生活需要得到满足,情绪稳定,舒适度增强;②能配合进行语言和肢体功能的康复锻炼,使各方面功能逐步恢复正常;③不发生受伤、误吸、压疮及各种感染。④患者心理状态改善。

1.4护理措施

1.4.1一般护理(1)生活护理:提供舒适的环境,保持病房室温湿度,冬季注意保暖,室温在20~25℃,湿度在50%左右;(2)饮食护理:饮食不节是引起中风的因素之一,且中医康复需多注重饮食疗法的运用[4]。根据患者辨证分型来进行合理的饮食指导,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患者舌质红,苔白微腻,脉弦滑,证属“风痰阻络证”。饮食以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腻,生冷辛辣刺激之品。针对风痰阻络证患者我科制定相应食疗方,以药膳来达到清热化痰,止咳平喘,通络解毒、消积导滞的功效。另患者大便5日一行,在配餐时可加入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核桃仁、芝麻、香蕉、蜂蜜等,保持大便通畅[5]。食疗方主要有怡萝卜汁和丝瓜蛋汤,做法如下:①怡萝卜汁:用料:白萝卜1000克,饴糖100克;制法:白萝卜洗净,切碎,以洁净纱布绞汁。每次取白萝卜汁30毫升,调加饴糖20毫升。再加沸水适量,搅匀;②丝瓜蛋汤:用料:丝瓜250克,鸡蛋2个。制法:丝瓜用水洗净,切块备用。加清水、食盐,旺火烧沸后,再将鸡蛋打入汤内。

1.4.2情志护理情志不调与中风的发生关系密切,人体的情志活动与脏腑气血有密切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可见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五脏的精气血。中风患者常伴有心理障碍,易出现悲观、抑郁、焦虑不安、急躁易怒等情绪,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应针对不同患者的情况做好情志护理,可采用倾听、暗示解惑、以情胜情等方法进行,做好心理疏导。家属应多给予些爱心和理解,满足其心理需求,尽力消除病人的悲观情绪。要给病人以足够的信心和力量。

1.4.3肢体功能康复护理肢体功能康复对于中风患者恢复期康复至关重要,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康复措施包括穴位按摩和康复护理,可协同进行,以增强作用。

1.4.3.1穴位按摩穴位按摩具有醒脑开窍,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之效[7]。在实施过程中病人情绪稳定,感觉头脑清醒,血压稳中有降。根据病人偏瘫部位选择不同穴位:上肢取手三里、肩井、肩贞等;下肢取风市、环跳、绝骨等;面部取下关、地仓、太阳等。同时对大椎、肾俞、脾俞、太冲等穴位按摩,每穴按摩5min~10min,每日3次。

1.4.3.2中药熏洗中药熏洗是通过温度和药物,利用皮肤的御邪、分泌、吸收、渗透、排泄、感觉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局部皮肤、肌肉、关节,改善三者的代谢、强化其功能,并且通过皮肤对药物的吸收,作用于偏瘫肢体可达到活血化瘀、疏经通络之功效。具体方药如下:路路通15g,艾叶20g,伸筋草20g,桑枝20g,川芎10g,红花10g,制川乌10g,制草乌10g,凤仙透骨草15g,鸡血藤15g,没药10g,当归10g,共5剂,外用泡脚。

1.4.3.3肢体功能锻炼肢体功能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自主活动能力的卧床患者,可先对其进行循经按摩或做被动运动,先大关节后小关节,从近端关节至远端关节。肌力为0~Ⅰ级者患侧肢体进行抬举屈伸前旋和后旋等被动活动;肌力为Ⅱ~Ⅲ级者,协助患者在床上进行屈伸、抬举、翻身、起卧训练[7]。

1.4.3.3.1偏瘫医疗体操体操的内容重点是加强健侧肢体的主动或抗阻活动,第一节健手缕发:头转向偏瘫侧,用健手从健侧额部开始向头后颈部梳理。梳理时要求手指紧压头皮,缓慢向后推动,重复20次。功效:促进患者脑的血液循环增加和功能恢复;第二节捏挤患手:用健侧手将患侧手置于胸前,用健手拇指、食指沿患侧各手指的两边由远端向近端捏挤,并在手指近端根部紧压20秒,每个手指重复5次。功效:促进患手的血液循环和防止挛缩和痉挛;第三节健手击拍:将患侧手臂置于胸前,用健侧手掌从偏瘫侧肩部沿上肢外侧拍打至手部,往返进行20次,如衣服较厚,可握拳叩击。功效:增加本体感觉输入和防止痉挛。第四节组指上举:用健侧手与患手十指交叉置于胸前,患手的拇指压在健手拇指之上,然后健手带动患手用力前举或上举过头,直至两肘关节完全伸直,保持10秒钟后复原,重复20次功效:带动患肩关节的活动和患侧肢体的肌力锻炼。第五节环绕洗脸:用健手抓住患手使其手掌伸展,然后在健手带动下在脸部作顺向和逆向的模仿洗脸动作,重复10次。功效:肩关节的活动和患肢屈肌的牵伸。第六节半桥运动:两上肢伸展置于体侧,两下肢取屈髋屈膝位,可用枕或由他人将患侧下肢固定,或将患腿跷于健腿上,然后尽量将臀部上抬使其离开床面,并保持10秒钟,重复5至10次。注意不应有屏气动作。功效:腰背肌的锻炼和控制。第七节抗阻夹腿:两下肢取屈髋屈膝位,两足支撑于床面,由他人固定患腿,然后让健腿内旋向患腿靠拢,同时由他人在健腿内侧膝部施加一定的阻力,以增加完成抗阻夹腿的力量。重复20次。功效:内收肌的锻炼。第八节跷腿摆动:患腿被动屈髋屈膝支撑,由他人固定足部,健腿跷在患膝上,在健腿的带动下向左、右摆动髋部,活动中要求健腿对患腿起固定作用,重复20次。功效:骨盆的运动和腰部力量的控制。第九节直腿抬高:健侧下肢伸直抬高30度,保持10秒,也可用健腿托住患腿作直腿抬高,重复5次。功效:髂腰肌和腹部肌肉的锻炼。第十节手足相触:用健手去触及健侧足背,重复10次。功效:患侧牵伸。第十一节健足敲膝:用健侧足跟敲患侧膝部,从膝下沿小腿外侧由上而下至足外侧,来回敲打10次。功效:患肢控制力的锻炼。第十二节呼吸练习:在仰卧位下作缓慢的深呼气和深吸气运动。功效:放松运动。

1.4.3.3.2良肢位的摆放(1)仰卧位:①偏瘫侧肩放在枕头上,保持肩前伸,外旋;②偏瘫侧上肢放在枕头上,外展20~40°,肘、腕、指关节尽量伸直,掌心向上;③偏瘫侧臀部固定于枕头上;④偏瘫侧膝部膝外应放在枕头,防止屈膝位控制不住突然髋膝旋造成股内收肌拉伤,膝下垫一小枕保持患膝稍屈,足尖向上。(2)患侧卧位:①躯干略后仰,背后放枕头固定;②偏瘫侧肩向前平伸外旋;③偏瘫侧上肢和躯干呈90°,肘关节尽量伸直,手掌向上;④偏瘫侧下肢膝关节略弯曲,髋关节伸直;⑤健侧上肢放在身上或枕头上;⑥健侧下肢保持踏步姿势,放枕头上,膝关节和踝关节略为屈曲。(3)健侧卧位:①躯干略为前倾;②偏瘫侧肩关节向前平伸,患肩前屈90~100°左右;③偏瘫侧上肢放在枕头上;④偏瘫侧下肢膝关节、髋关节略为弯曲,下肢放在枕头上,避免足外翻;⑤健侧上肢摆放以患者舒适为宜;⑥健侧下肢膝关节、髋关节伸直。

1.4.4吞咽功能康复治疗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早期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可防止咽下肌群发生废用性萎缩,加强舌和嘴嚼肌的运动,提高吞咽反射的灵活性,指导患者进行舌的前后左右的主动运动[5]。增吞咽功能的恢复对脑卒中患者康复及预后起重要作用。吞咽动作涉及到支配神经、肌肉和食物等各个方面的协调才能顺利进行,护理方面做好饮食指导,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选择软饭、半流或糊状、胨状的粘稠食物,避免粗糙、干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进食后保持坐立位30-60分钟,防止食物返流,吞咽困难的患者不能使用吸水管;床边备吸引装置,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和吸入性肺炎。配合针灸、中药口服以满足正常的营养供给。

1.4.5语言功能康复护理中风患者大多伴有语言功能障碍,应尽早诱导和鼓励患者说话,向患者讲述和示范通过口形及声音支配控制唇舌运动的方法,由简入繁,进行发音训练,并耐心纠正其发音。可配合画片、短语卡片、手势等,耐心反复示范训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语言训练包括:肌群运动训练、复述训练、发音训练、命名训练、刺激法训练。并配合针刺哑门、通里、廉泉等穴,促进患者语言功能改善和恢复。语言康复训练过程中应根据病情轻重及病人的情绪状态,循序渐进的进行训练,切忌复杂化、多样化,避免产生疲劳感、注意力不集中、厌烦或失望情绪,使其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1.5护理评价

1.5.1患者现状①病人适应卧床和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状态,能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患者生活满足,情绪稳定,舒适度增强;②能配合进行语言和肢体功能的康复锻炼,各方面功能逐步恢复正常;③未发生任何并发症;④焦虑等不良情绪较前好转。

1.5.2康复护理前后机能对比表

2.结论

中医以为,中风是人体正气不足、五志过极、饮食不节等内外因素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产生虚、火、痰、疲等病理变化而致气机逆乱发病,通过对患者的康复护理,使患者阴平阳秘,气血通达内外,肢体经络疏通,强筋壮骨,降低致残率,减轻家庭负担。根据个体功能残障的程度,辩证施护,制定相应的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同时注重病人的饮食和情志护理,提高治愈率。胡杏娟等人研究发现: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在改善症状如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吞咽困难、腹胀便秘等方面有明显的作用。以辨证施护与中医护理技术为主整合的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在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方面与中医护理常规相比,发挥了更积极的作用,临床实用性更强。

我科运用中医特色疗法对中风患者恢复期进行康复护理,效果明显,针对不同患者辩证施护,采用饮食护理、情志护理,运用中药熏洗、穴位按摩、针灸、气压等中医特色进行躯体、吞咽及语言训练、使患者实际效果与护理计划一致。此次护理过程中既有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致残率,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又改进了护理服务品质,护理人员能有效掌握护理程序,从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方面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为患者提供全方面的中医护理。发挥中医特色护理整体治疗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中风患者的治愈率。与我院中医特色理念相符。

【参考文献】

[1]郑玉红,程海英,李伯华.中风恢复期病人的中医康复护理[J].CHINESEGENERALNURSING,2010,8(7):1704-1705.

[2]史晓.中风恢复期患者42例中医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3):215-216.

[3]徐华.中风恢复期的康复护理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5):93-94.

[4]徐微.中医特色护理在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运用[J].医疗护理,2014,(2):161-162.

[5]王秀霞,郭芙莲.中医护理在促进中风偏瘫病人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8):2619-2620.

标签:;  ;  ;  

1例中风患者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