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性能透明涂饰性能论文_王泽坤

导读:本文包含了机械加工性能透明涂饰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性能,机械加工,透明,香椿,火力,柠檬,论文。

机械加工性能透明涂饰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王泽坤[1](2014)在《广西叁种人工林木材机械加工与透明涂饰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香椿、火力楠和秃杉人工林木材为研究对象,参考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D1666-1987测试标准,研究6种机械加工性能(刨削、砂光、成型铣削、钻孔、榫眼、车削);以表面粗糙度、底漆涂布量、面漆涂布量和固化时间为影响因子,采用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运用试验结果极差分析法、综合平衡法,研究分析了5种透明涂饰性能(漆膜附着力、耐磨性、抗冲击性、表面材色变化、光泽度变化);采用SEM对涂饰界面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分析,并剖析木材表面粗糙度对接触角的影响及接触角与涂饰物理性能的关系;力图为上述叁种木材高附加值实木制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在满分为50分的综合评价体系中,香椿综合得分为43.4分,火力楠为41.8分,秃杉为42.9分,叁种木材均具有优良的机械加工性能。2、香椿、火力楠和秃杉在刨削、砂光、成型铣削和车削四方面性能为优,钻孔性能为良,榫眼性能香椿和秃杉表现为良,火力楠为中等。3、香椿、火力楠均采用150目砂带砂光时,与水的接触角最小分别为53.65°和53.65°,秃杉采用240目砂带砂光时,与水的接触角最小为42.94°。4、叁种木材分别涂饰聚氨酯清漆和水性木器漆后,各项物理性能基本相同。在附着力方面,火力楠>香椿>秃杉。漆膜的附着力与清漆和木材表面结合程度有关,表面结合程度越高,漆膜附着力越好。其中,涂饰聚氨酯清漆后,香椿和秃杉为2级,受影响面积分别为6.73%和12.78%;火力楠为1级,受影响面积为4.95%。涂饰水性木器漆后,香椿和火力楠为2级,受影响面积分别为7.82%和6.94%;秃杉为3级,受影响面积为17.83%。在耐磨性方面没有明显区别。在抗冲击性方面,火力楠最优,秃杉最差。从最佳工艺得出结论:火力楠底漆、面漆涂布量最少,固化时间最短,且漆膜的物理性能最好;香椿次之;秃杉需要消耗更多的底漆、面漆且固化时间较长。因此,火力楠的涂饰性能较香椿和秃杉优。5、表面分别涂饰两种不同的清漆后,香椿、火力楠和秃杉的明度(L*)均降低,黄蓝轴色品指数(b*)均增大,均促进木材偏黄的特点。其中,聚氨酯清漆增强了叁种木材偏红的特点,水性木器漆降低了香椿、秃杉木材偏红的特点。6、表面分别涂饰两种不同的清漆后,均能明显改善香椿、火力楠和秃杉的光泽度,尤其是涂饰聚氨酯清漆后,平行纹理方向的光泽度达到了亮光水平;涂饰水性木器漆后,平行纹理方向的光泽度达到亚光水平。(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4-12-01)

侯新毅[2](2004)在《叁种桉树木材的机械加工和透明涂饰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窿缘桉(E.exserla)、柠檬桉(E.citriodora)木材为研究对象,以国内常见家具用材核桃楸(Juglans cathayensis)为对照试材,对其机械加工和透明涂饰性能进行了全面试验,力图为桉树人工木材高附加值实木制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信息。 机械加工性能测试按照美国ASTM D1666-87标准进行,并综合考虑了我国的生产实际。试验系统测试了叁种桉树木材的刨切、砂光、成型、钻孔、榫眼加工、车削等六种加工性能,对加工缺陷进行了分类,拍摄了完整的缺陷照片,并通过实体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分析了主要加工缺陷,从微观角度揭示了缺陷的实质破坏形式,研究表明: ① 在单项测试中,叁种桉树木材的砂光、成型、榫眼加工性能全面超过核桃楸木材;钻孔性能(采用圆形沉割刀中心钻加工)与核桃楸处在同一等级;刨切性能较核桃楸木材低一个等级,但是桉树木材刨切缺陷类型单一、数量少。 ② 在机械加工性能综合评定中,叁种桉树木材的综合得分均超过了核桃楸(尾巨桉,41分;窿缘桉,40分;柠檬桉,37分;核桃楸,28分。满分50分。),表明叁种桉树木材具有优良的机械加工性能。 从视觉环境和美学特性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了叁种桉树木材的透明涂饰性能。使用国内木器涂饰常见的叁种清漆:硝基清漆、醇酸树脂清漆、聚氨酯清漆进行了综合试验,测试了叁种桉树木材素材和涂饰后漆膜的色度学和光泽度参数,分析了其变化规律,并结合试验结果对桉树木材的透明涂饰提出了建议。试验表明: ① 色度学参数的变化,在树种间差异显着,柠檬桉木材叁种清漆涂饰处理后,几乎所有的色度学参数的变化(醇酸清漆涂饰后的色相差(?)h~*ab除外)均小于尾巨桉、窿缘桉、核桃楸木材,而后者的变幅比较接近。 ② 涂饰后色度学参数的变化数值,醇酸清漆和聚氨酯清漆大于硝基清漆。 ③ 在光泽度的变化上,硝基清漆涂饰处理对光泽度的提高较醇酸清漆和聚氨酯清漆慢;且硝基清漆对光泽度各向异性的降低和改善,也不如后两种清漆明显。(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4-05-01)

机械加工性能透明涂饰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窿缘桉(E.exserla)、柠檬桉(E.citriodora)木材为研究对象,以国内常见家具用材核桃楸(Juglans cathayensis)为对照试材,对其机械加工和透明涂饰性能进行了全面试验,力图为桉树人工木材高附加值实木制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信息。 机械加工性能测试按照美国ASTM D1666-87标准进行,并综合考虑了我国的生产实际。试验系统测试了叁种桉树木材的刨切、砂光、成型、钻孔、榫眼加工、车削等六种加工性能,对加工缺陷进行了分类,拍摄了完整的缺陷照片,并通过实体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分析了主要加工缺陷,从微观角度揭示了缺陷的实质破坏形式,研究表明: ① 在单项测试中,叁种桉树木材的砂光、成型、榫眼加工性能全面超过核桃楸木材;钻孔性能(采用圆形沉割刀中心钻加工)与核桃楸处在同一等级;刨切性能较核桃楸木材低一个等级,但是桉树木材刨切缺陷类型单一、数量少。 ② 在机械加工性能综合评定中,叁种桉树木材的综合得分均超过了核桃楸(尾巨桉,41分;窿缘桉,40分;柠檬桉,37分;核桃楸,28分。满分50分。),表明叁种桉树木材具有优良的机械加工性能。 从视觉环境和美学特性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了叁种桉树木材的透明涂饰性能。使用国内木器涂饰常见的叁种清漆:硝基清漆、醇酸树脂清漆、聚氨酯清漆进行了综合试验,测试了叁种桉树木材素材和涂饰后漆膜的色度学和光泽度参数,分析了其变化规律,并结合试验结果对桉树木材的透明涂饰提出了建议。试验表明: ① 色度学参数的变化,在树种间差异显着,柠檬桉木材叁种清漆涂饰处理后,几乎所有的色度学参数的变化(醇酸清漆涂饰后的色相差(?)h~*ab除外)均小于尾巨桉、窿缘桉、核桃楸木材,而后者的变幅比较接近。 ② 涂饰后色度学参数的变化数值,醇酸清漆和聚氨酯清漆大于硝基清漆。 ③ 在光泽度的变化上,硝基清漆涂饰处理对光泽度的提高较醇酸清漆和聚氨酯清漆慢;且硝基清漆对光泽度各向异性的降低和改善,也不如后两种清漆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机械加工性能透明涂饰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王泽坤.广西叁种人工林木材机械加工与透明涂饰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4

[2].侯新毅.叁种桉树木材的机械加工和透明涂饰性能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

论文知识图

一17刨切处理一级和一二级试样比率(%)处理1刨切时各树种一级和一二级试样...一11聚氨醋清漆第一次涂饰和素材之间的...一11掸眼下周缘撕裂(轻微)一17下周缘撕裂和毛刺.一一33刨切处理一级和一二级试样比率(o/o...

标签:;  ;  ;  ;  ;  ;  ;  

机械加工性能透明涂饰性能论文_王泽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