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结构论文和设计-刘幸村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结构,包括自下向上依次设置的下端盖、安装块和上端盖,所述下端盖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第一插针的凸台,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多个与凸台匹配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内设置有压缩弹簧和与压缩弹簧同轴心固定的插槽,所述插槽的底部与第一插针通过导线连接,所述上端盖上设置有第二插针,所述第二插针的下端插入插槽内,所述上端盖通过卡套螺母与安装块固定。本实用新型连接方式简单,安装方便,增大了连接部位的接触面积,改善连接部位的导电性能,同时解决了多次插接后插针插接不牢固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向上依次设置的下端盖(2)、安装块(3)和上端盖(8),所述下端盖(2)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第一插针(1)的凸台,所述安装块(3)上设置有多个与凸台匹配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内设置有压缩弹簧(5)和与压缩弹簧(5)同轴心固定的插槽(6),所述插槽(6)的底部与第一插针(1)通过导线(4)连接,所述上端盖(8)上设置有第二插针(9),所述第二插针(9)的下端插入插槽(6)内,所述上端盖(8)通过卡套螺母(7)与安装块(3)固定。

设计方案

1.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向上依次设置的下端盖(2)、安装块(3)和上端盖(8),所述下端盖(2)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第一插针(1)的凸台,所述安装块(3)上设置有多个与凸台匹配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内设置有压缩弹簧(5)和与压缩弹簧(5)同轴心固定的插槽(6),所述插槽(6)的底部与第一插针(1)通过导线(4)连接,所述上端盖(8)上设置有第二插针(9),所述第二插针(9)的下端插入插槽(6)内,所述上端盖(8)通过卡套螺母(7)与安装块(3)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针(1)的下端和第二插针(9)的上端分别从下端盖(2)的下方和上端盖(8)的上方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6)内部设置锥形孔(601),第一插针(1)下端的形状与锥形孔(601)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孔(601)的锥面与轴线的倾斜角度为3~6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6)的上端设置有挡圈(602),挡圈(602)的直径大于压缩弹簧(5)的内径和阶梯孔的最小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2)通过螺栓(10)与安装块(3)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2)、安装块(3)和上端盖(8)均为绝缘橡胶材料。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连接器使我们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处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部件。目前的一些连接器在使用时,连接部位的接触性能差,使该部位存在较大的电阻,此外多次插接后插针会存在插接不牢固的问题。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需要研发一款新型的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连接方式简单同时连接性能好的连接器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器结构,包括自下向上依次设置的下端盖、安装块和上端盖,所述下端盖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第一插针的凸台,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多个与凸台匹配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内设置有压缩弹簧和与压缩弹簧同轴心固定的插槽,所述插槽的底部与第一插针通过导线连接,所述上端盖上设置有第二插针,所述第二插针的下端插入插槽内,所述上端盖通过卡套螺母与安装块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针的下端和第二插针的上端分别从下端盖的下方和上端盖的上方伸出。

进一步的,所述插槽内部设置锥形孔,第一插针下端的形状与锥形孔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孔的锥面与轴线的倾斜角度为3~6度。

进一步的,所述插槽的上端设置有挡圈,挡圈的直径大于压缩弹簧的内径和阶梯孔的最小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下端盖通过螺栓与安装块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下端盖、安装块和上端盖均为绝缘橡胶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连接方式简单,安装方便,增大了连接部位的接触面积,改善连接部位的导电性能,同时解决了多次插接后插针插接不牢固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剖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插槽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图中:1、第一插针;2、下端盖;3、安装块;4、导线;5、压缩弹簧;6、插槽;601、锥形孔;602、挡圈;7、卡套螺母;8、上端盖;9、第二插针;1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结构,包括自下向上依次设置的下端盖2、安装块3和上端盖8,所述下端盖2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固定第一插针1的凸台,下端盖2通过螺栓10与安装块3固定,所述安装块3上设置有两个与凸台匹配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内设置有压缩弹簧5和与压缩弹簧5同轴心固定的插槽6,所述压缩弹簧5设置在凸台的上方,所述插槽6的底部与第一插针1通过导线4连接,所述上端盖8上设置有第二插针9,所述第二插针9的下端插入插槽6内,所述上端盖8通过卡套螺母7与安装块3固定,所述下端盖2、安装块3和上端盖8均为绝缘橡胶材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针1的下端和第二插针9的上端分别从下端盖2的下方和上端盖8的上方伸出,相应线缆的线芯插入插针内。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插槽6内部设置锥形孔601,锥形孔601的锥面与轴线的倾斜角度为4度,第一插针1下端的形状与锥形孔601匹配,所述插槽6的上端设置有挡圈602,挡圈602的直径大于压缩弹簧5的内径和阶梯孔的最小直径。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过程中,相应线缆的线芯插入插针内并固定,随后第二插针9的下端插入锥形孔601,通过旋转卡套螺母7使上端盖8连同第二插针9一起向下运动进而推动插槽6向下运动,压缩弹簧5压缩,在压缩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使锥形孔601与第二插针9的下端面紧密接触,第二插针9、插槽6、导线4、第一插针1之间导通,此种连接方式增大了连接部位的接触面,具有良好的连接性能,降低连接部位的阻值,即使经过多次插接也不会存在插针松动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设计图

一种连接器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0321.8

申请日:2019-01-0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282488U

授权时间:20190820

主分类号:H01R 13/502

专利分类号:H01R13/502;H01R13/40

范畴分类:38E;

申请人:郑州众成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郑州众成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51200 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回郭镇柏峪村

发明人:刘幸村

第一发明人:刘幸村

当前权利人:郑州众成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瑞

代理机构:41142

代理机构编号:郑州裕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连接器结构论文和设计-刘幸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