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加密标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高级加密标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级加密标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级,标准,密钥,矩阵,可编程,算法,门阵列。

高级加密标准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孔凡同,郭承军,田忠[1](2019)在《基于高级加密标准的远场电磁旁路攻击》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磁旁路攻击是旁路攻击中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克服传统的电磁旁路攻击必须近距离获取电磁信息的局限性,针对没有电磁防护的密码设备提出一种基于相关性分析的远场攻击方法.使用微控制器运行高级加密标准算法,使用天线在远场探测电磁信号,先对采集的电磁信号均值和滤波以减少噪声的影响,再使用相关性分析方法进行旁路攻击,在天线距离微控制器10 m处成功破解出完整的密钥.同时也对远场电磁旁路攻击中的频率和样本量做了深入研究,带有密钥信息的电磁旁路主要集中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而且随着样本量的增加密钥信息越明显,以此为基础结合密码芯片产生密钥信息泄露的机理,提出了改进的电磁旁路攻击方法.(本文来源于《电波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峰,许力[2](2019)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级数据加密标准AES教学设计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模式深受师生欢迎以及传统教学方法下密码学课程效果不理想的教学实际,分析密码学课程的特点以及与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的可能性,以高级加密标准AES为例,阐述实现密码学在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过程设计方法。(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教育》期刊2019年03期)

颜光[3](2019)在《高级加密标准AES算法原理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分组密码的研究起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目前已达40余年历史。分组密码是现代密码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其诞生和发展有着广泛的实用背景和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在研究对称密码体制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AES的加密原理,对其实现的步骤进行详细的说明,并通过C程序设计语言实现了AES加密算法。(本文来源于《数码世界》期刊2019年01期)

黄海,冯新新,刘红雨,厚娇,赵玉迎[4](2019)在《基于随机加法链的高级加密标准抗侧信道攻击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侧信道攻击已经对高级加密标准(AES)的硬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如何抵御侧信道攻击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字节替换操作作为AES算法中唯一的非线性操作,提高其安全性对整个加密算法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随机加法链的AES抗侧信道攻击对策,该对策用随机加法链代替之前固定的加法链来实现有限域GF(28)上的乘法求逆操作,在此基础上研究随机加法链对算法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的影响。实验表明,所提随机加法链算法比之前固定的加法链算法在抵御侧信道攻击上更加安全、有效。(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王红胜,徐子言,张阳,陈开颜,李宝晨[5](2016)在《基于Hamming weight和泄漏光子数的高级加密标准密码芯片光辐射分析攻击》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密码芯片运行时的光辐射迹及其数据依赖性,建立了操作数汉明重量与泄漏光子数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针对高级加密标准(AES)加密算法的密码芯片光辐射分析方法.根据密码芯片运行时的光泄漏特性,利用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技术搭建了光辐射分析攻击实验平台,在AES加密算法执行第一次的轮密钥加操作后和字节替换操作后分别进行光泄露信号采集,对基于操作数Hamming weight和AES密码芯片泄漏光子数对应关系的密钥分析攻击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选择几组明文成功地破解了AES加密算法的密钥.实验结果表明,当密码芯片的泄露光子数与操作数的汉明重量呈近似线性关系时,该种光辐射密钥分析攻击方法对AES密码芯片的安全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6年11期)

米曾真,朱革,张红民,丛超,程瑶[6](2016)在《基于复合混沌模型的高级加密标准图像加密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图像加密算法的安全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混沌系统的改进的高级加密标准加密算法。该算法将Logistic混沌序列与Chebyshev混沌序列相结合,产生2种新的混沌映射。一种复合混沌矩阵作为高级加密标准的轮密匙,进行像素置乱;另一种复合混沌矩阵组成S盒,进行位置置乱。另外,对图像像素点进行位移及列混合操作,进一步达到位置置乱的目的,实现动态变换密钥的高级加密标准图像的加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密钥敏感性、良好的置乱效果及高效性。(本文来源于《计量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赵登攀,高凯[7](2014)在《高级加密标准在XML文档传输中的安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由于其自身的优点迅速成为网络数据表示和信息交换的事实标准。为了保证XML数据在传输和存储时的完整性、真实性、不可否认性。本文采用高级加密标准,并在在电子商务领域中构建了一种有效的基于XML的安全数据交换解决方案,该方案能在数据的存储或网络传送的全过程中都保持机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和发送方身份验证。(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4年19期)

孙海燕,王喆[8](2014)在《基于FPGA的高级加密标准AES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确保网络与通信安全的最重要的工具就是加密,对称加密中又以AES加密算法最为重要,目前已成为标准,研究AES加密算法对于防范信息安全泄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AES加密算法做简单的介绍,并利用硬件描述语言进行设计,设计采用流水线的思想,AES-128算法共有10轮,在每一轮之间都插入流水线寄存器,提高系统工作频率,最终下载到FPGA芯片CycloneIII系列的EP3C120F484I7器件中,经验证功能正确。(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4年13期)

陈少鹏[9](2014)在《高级加密标准攻击方法的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Rijndael算法因其优越的安全性、执行的简易性和灵活性成为美国的高级加密标准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本论文以Rijndael算法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算法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本文从AES算法的提出背景入手,介绍了AES算法的研究现状和应用领域,然后根据AES算法的设计结构对其安全性做了简要分析。AES算法作为一个高级加密标准,有着其它加密算法无可替代的优越性。本文接下来对AES算法的设计原理从加密和解密两个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并且结合编码仿真结果发现在字节替换和逆字节替换过程中,利用查表方法比进行传统两步运算更高效。随着相关专家学者对AES算法安全性的深入研究,相应的就出现了一些针对AES算法的攻击方法。本文在第叁章就介绍了四种常用的攻击算法,包括插值攻击、线性冗余攻击、积分密码攻击和低轮AES的square攻击。分别从AES算法的攻击原理、攻击轮数和攻击复杂度等几个方面对这四种攻击算法做了介绍说明。然后介绍了其他攻击算法的研究成果。接下来,本文在第四章以拉格朗日插值攻击为切入点,首先介绍了拉格朗日插值原理,然后阐述了拉格朗日插值攻击过程。在第四章的基础上,本文在第五章提出了拉格朗日插值攻击的两种改进算法,并且对这两种改进算法的复杂度做了理论分析。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做了总结并且指出了后续的改进方向。(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01-01)

谢惠敏,郭东辉[10](2013)在《可重构的串行高级加密标准加解密电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提高高级加密标准(AES)算法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上的硬件资源使用效率,提出一种可支持密钥长度128/192/256位串行AES加解密电路的实现方案。该设计采用复合域变换实现字节乘法求逆,同时实现列混合与逆列混合的资源共享以及叁种AES算法密钥扩展共享。该电路在Xilinx Virtex-Ⅴ系列的FPGA上实现,硬件资源消耗为1871 slice、4 RAM。结果表明,在最高工作频率173.904 MHz时,密钥长度128/192/256位AES加解密吞吐率分别可达2119/1780/1534 Mb.s-1。该设计吞吐率/硬件资源比值较高,且适用支持千兆以太网。(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3年02期)

高级加密标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目前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模式深受师生欢迎以及传统教学方法下密码学课程效果不理想的教学实际,分析密码学课程的特点以及与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的可能性,以高级加密标准AES为例,阐述实现密码学在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过程设计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级加密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1].孔凡同,郭承军,田忠.基于高级加密标准的远场电磁旁路攻击[J].电波科学学报.2019

[2].王峰,许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级数据加密标准AES教学设计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9

[3].颜光.高级加密标准AES算法原理的研究与实现[J].数码世界.2019

[4].黄海,冯新新,刘红雨,厚娇,赵玉迎.基于随机加法链的高级加密标准抗侧信道攻击对策[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9

[5].王红胜,徐子言,张阳,陈开颜,李宝晨.基于Hammingweight和泄漏光子数的高级加密标准密码芯片光辐射分析攻击[J].物理学报.2016

[6].米曾真,朱革,张红民,丛超,程瑶.基于复合混沌模型的高级加密标准图像加密算法[J].计量学报.2016

[7].赵登攀,高凯.高级加密标准在XML文档传输中的安全性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4

[8].孙海燕,王喆.基于FPGA的高级加密标准AES设计与实现[J].电子世界.2014

[9].陈少鹏.高级加密标准攻击方法的性能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10].谢惠敏,郭东辉.可重构的串行高级加密标准加解密电路设计[J].计算机应用.2013

标签:;  ;  ;  ;  ;  ;  ;  

高级加密标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