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容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人际容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际容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际,满意度,年资,护士,高职,特征,大学生。

人际容纳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周春云[1](2018)在《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征与人际容纳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之下,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同时高中生也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度阶段,因此高中生也就成了心理健康的高危人群,人际容纳关系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和保护因子,在高中生成长过程中,家庭是影响其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研究从家庭角度出发,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人际容纳水平的影响,同时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人格特征的影响,发现了父母教养方式和高中生的人际容纳和人格特征水平密切相关。本研究的目的为探究父母教养方式影响高中生人际容纳内在机制,即人格特征在其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了解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征与高中生人际容纳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人格特征量表》、《人际容纳-拒绝量表》对四川省叁所高中的475名学生进行调查,应用SPSS20和AMOS21.0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高中生父母较少地采用情感温暖和理解的教养方式,较多地采用过分干涉、否认拒绝、过度保护等教养方式。在高中生的人格特质中神经质和宜人性均水平较高,人际容纳的总体水平也低于中等水平。(2)父母教养方式在男女、独生子女、年级、生源地这四个维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人格特质中的神经质、开放性、宜人性在独生子女、年级上存在显着差异,神经质在城乡上存在显着差异。人际容纳在性别、独生子女、年级和城乡上存在显着差异。(3)高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征(神经质除外)和人际容纳两两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积极的教养方式能够正向预测人际容纳和人格特征中的外倾性、宜人性、开放性、责任性;外倾性、宜人性、开放性、责任性可以正向预测人际容纳。(4)开放性和责任性在积极的教养方式和人际容纳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在消极的教养方式和人际容纳中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积极的教养方式既可以直接影响高中生的人际容纳。又可以通过开放性、责任性间接影响高中生的人际容纳,即在积极教养方式与人际容纳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消极的教养方式既可以直接负向高中生的人际容纳,也可以通过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的中介作用进一步影响高中生人际容纳。(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8-12-04)

刘冰新,李红英,范瑞霞,王芳芳[2](2018)在《护理人际关系技能培养对护士人际容纳及病人满意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护士人际关系技能培养的重要性以及方法和途径,并通过人际关系技能培养提高护士的人际容纳程度,最终达到提高病人满意度的目的。[方法]选择我院内科病房2017年5月—2018年3月在职护士38人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5月—2017年10月护士资料作为培训前,2017年11月—2018年3月护士资料作为培训后。对护士进行系统的人际关系技能培养,具体包括影视熏陶、沟通技能培训、护士礼仪培训、客观结构化情景模拟演练。比较培训前后护士人际容纳程度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培训前后护士人际容纳得分及病人对护士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影视熏陶、沟通技能培训、护士礼仪培训、客观结构化情景模拟演练等人际关系技能培养可以提高护士人际容纳程度,提高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本文来源于《护理研究》期刊2018年21期)

沈竞成[3](2018)在《初中生感戴与人际容纳的关系及干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随着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感戴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得到了各界的关注。感戴指当个体接受到别人给予的某种恩惠行为之后,在心理上产生的对助人者的感激与喜爱的一种情感,是我国提倡的优良传统。人际容纳指个体在人际关系中与他人接触、交流的过程里,对双方所有的行为表现、思维态度和对所有情绪的接受与理解。随着如今经济条件的提升,很多初中生的感戴能力却不断下降,感戴行为比较欠缺,提升初中生的感戴能力,有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保障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对芜湖、宣城两地叁所初中的43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初中生感戴与人际容纳的现状,探讨感戴与人际容纳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及两者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本文的干预研究将40名初中二年级学生选为团体心理辅导对象,采用感戴团体辅导方案对干预组实施为期两个月的团体干预,对照组不实施任何处理,同时使用问卷对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前测、后测分析以评估团体辅导的干预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初中生感戴总体水平良好,在性别与是否担任班干部方面存有显着差异,在是否独生子女与生源地方面不存有显着差异;2.初中生人际容纳总体水平中等,在性别与是否担任班干部方面存有显着差异,在年级方面存有显着差异,在是否独生子女与生源地方面不存在显着差异;3.对初中生感戴与人际容纳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感戴与自我接纳存有显着正相关,与容纳他人存有显着正相关,说明感戴能力越高,人际容纳水平越高;4.感戴具有的较好预测人际容纳的作用;5.通过感戴主题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干预初中生的感戴能力可以提升其人际容纳水平。(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陈怡琳,张嘉江[4](2017)在《大学生家庭功能、自我和谐与人际容纳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旨在探索大学生家庭功能、自我和谐发展和人际容纳的现状及关系。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和容纳他人量表对43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自我和谐程度较低,自我和谐程度总得分为(93.04±13.423)分,高分组占26.02%,中间组占64.16%,低分组占9.82%;(2)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人际容纳与自我和谐间存在显着相关。其中,感觉被他人容纳与家庭功能中的4个因子得分的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0.096~0.153,P<0.05)。人际容纳的2个因子与自我和谐4个因子几乎都有显着相关(r=0.142~0.453,P<0.01)。家庭功能4个因子与自我和谐4个因子大多有显着相关(r=-0.096~-0.316,P<0.05);(3)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对容纳他人的预测力最佳,解释量为20.5%。结论:自我与经验的和谐对于人际容纳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期刊2017年03期)

窦丽雯,白利洁,贾晓英,秦占芬[5](2016)在《人文关怀技能培训在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新护士人际容纳程度与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调查重症监护病房新护士人际容纳程度,改良新护士培训计划,提高其人际容纳程度,最终达到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方法:应用人际容纳量表,选择我院重症监护病房2009年6月~2011年6月新护士58人作为对照组,选择我院重症监护病房2012年6月~2015年6月新护士69人作为研究组,将两组培训前后人际容纳程度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培训后人际容纳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新护士人际容纳程度较低,应加强新护士人文关怀护理的培训,提高人际容纳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本文来源于《护理实践与研究》期刊2016年20期)

丁芳芳[6](2016)在《自尊与留守儿童生活满意度:人际容纳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河北省邯郸市叁所中学留守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被试自尊、人际容纳与生活满意度水平及叁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留守儿童的容纳他人和被人容纳水平偏高,且男生被人容纳水平显着高于女生;(2)留守儿童的自尊和生活满意度显着高于平均水平;(3)自尊、人际容纳均能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4)人际容纳在自尊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成都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窦丽雯,贾小英,王梓凌,李伟[7](2015)在《低年资护士人际容纳状况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低年资护士信赖他人、容纳他人的程度,为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信赖他人量表和容纳他人量表对60名参加工作1~5年的护士及参加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56名进行比较。结果低年资护士容纳他人量表总均分为(62.61±2.13)分低于高年资护士的(68.66±2.55)分(P<0.01),低年资护士信赖他人量表总均分为(1.88±0.49)分高于高年资护士的(1.14±0.34)分(P<0.01)。结论应采取有效措施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其人际交往的能力,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5年13期)

王婷,齐金玲[8](2015)在《大学生人际容纳和主观幸福感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大学生人际容纳现状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容纳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GWB)对380名齐齐哈尔医学院在校本科生进行施测。结果人际容纳中容纳他人维度为(58.62±8.51)分,被他人容纳维度为(16.86±3.41)分;男生和女生容纳他人维度得分分别为(58.42±8.33)和(58.73±8.6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大学生容纳他人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专业的大学生被他人容纳维度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家庭类型的大学生容纳他人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学生人际容纳得分与主观幸福感得分及其中的精力维度,忧郁或愉快的心境维度均呈正相关(P<0.05),与其他维度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大学生人际容纳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密切。(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13期)

李胜琴,饶和平,邵亚莉[9](2015)在《高职护理专业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学生人际容纳状况的差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学生人际容纳状况的差异性。方法采用自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一般资料调查表和Fey编制的容纳他人量表和被他人容纳量表对336名学生进行调查,按照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际容纳首期评价(71.72±2.9)分、后期评价(79.37±2.4)分。容纳他人、被他人容纳、人际容纳总分,叁校生均高于普高生(P<0.05),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P<0.05),学习成绩优秀者高于成绩一般者(P<0.05)。与首期评价相比,各类型学生经过专业后期教育与临床实习,人际容纳总分明显提高(P<0.05),普高生与叁校生比较已无差异,而非独生子女仍高于独生子女(P<0.05),学习成绩优秀者仍高于成绩一般者(P<0.05)。叁校生、非独生子女、学习成绩优秀者容纳他人与被他人容纳呈正相关(r=0.298~0.419,P<0.01)。普高生、叁校生、单亲家庭、独生子女与学习成绩优秀者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后期教育对提高学生人际容纳起积极作用,同时高职教育应针对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本文来源于《护理与康复》期刊2015年04期)

李胜琴[10](2015)在《高职护理单考单招生与普高生人际容纳差异与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医疗质量是医院的核心工作,护理工作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履行职责、沟通能力、医德医风与人文关怀等)直接影响到护理工作质量。护士的综合素质与护患纠纷有一定关系[1],当前护患纠纷占医疗纠纷案件的10%~15%[2]。护理人员要面对复杂的医疗环境,其高水平的人际容纳素质既有助于护士的成长和发展,也有助于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人际容纳素质包括职业价值观、对自我(本文来源于《护理研究》期刊2015年09期)

人际容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护士人际关系技能培养的重要性以及方法和途径,并通过人际关系技能培养提高护士的人际容纳程度,最终达到提高病人满意度的目的。[方法]选择我院内科病房2017年5月—2018年3月在职护士38人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5月—2017年10月护士资料作为培训前,2017年11月—2018年3月护士资料作为培训后。对护士进行系统的人际关系技能培养,具体包括影视熏陶、沟通技能培训、护士礼仪培训、客观结构化情景模拟演练。比较培训前后护士人际容纳程度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培训前后护士人际容纳得分及病人对护士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影视熏陶、沟通技能培训、护士礼仪培训、客观结构化情景模拟演练等人际关系技能培养可以提高护士人际容纳程度,提高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际容纳论文参考文献

[1].周春云.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征与人际容纳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2].刘冰新,李红英,范瑞霞,王芳芳.护理人际关系技能培养对护士人际容纳及病人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8

[3].沈竞成.初中生感戴与人际容纳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8

[4].陈怡琳,张嘉江.大学生家庭功能、自我和谐与人际容纳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

[5].窦丽雯,白利洁,贾晓英,秦占芬.人文关怀技能培训在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新护士人际容纳程度与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

[6].丁芳芳.自尊与留守儿童生活满意度:人际容纳的中介作用[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

[7].窦丽雯,贾小英,王梓凌,李伟.低年资护士人际容纳状况调查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

[8].王婷,齐金玲.大学生人际容纳和主观幸福感关系[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

[9].李胜琴,饶和平,邵亚莉.高职护理专业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学生人际容纳状况的差异性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5

[10].李胜琴.高职护理单考单招生与普高生人际容纳差异与对策研究[J].护理研究.2015

标签:;  ;  ;  ;  ;  ;  ;  

人际容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