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徐娜娜梁帆

河北师范大学

摘要:党的十八大对加强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做了明确阐述,并且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政策要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有利于推进文化建设的大繁荣和大发展。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和社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

党的十八大对加强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做了明确阐述,并且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政策要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有利于推进文化建设的大繁荣和大发展。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和社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学校这个特殊场所中的集体体现。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并且要提高他们在以后生活和工作中需要的专业技能以及提高每个大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为每个大学生能够成为社会有用之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改善大学生文明素质

校园文化是生活在校园里的人,包括教师、学生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在特定环境中,经过长时间的教育实践以及工作生活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无形的资产。这种无形的资产可以对几代甚至更多的人产生积极地促进作用,有着较好的育人功能。无论是各种校园管理制度、条例、措施的制定,还是校容校貌、教学科研设备状况等物质文化的布置,各种教学内容、校园文化活动的精心设计,都能够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使培养对象在这种特殊的精神环境和氛围中健康的成长,还可以帮助学生在现有的经验、兴趣、信念基础上,培养大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而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及改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这也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高校自身良性发展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无形资产、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对高校自身在社会上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是高校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要素之一。一方面,作为数代在校人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高校校园文化有着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在校园文化的影响下,每位教职工在自己工作的环境中都展现了他们具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也让他们在校园文化熏陶下树立了高尚品德。另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又作为高校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学校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高校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竞争在各高校之间是非常激烈的。因此,大力发展高校校园文化意义重大。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巩固科学文化传播的成果,并且在教学质量的提高方面也有很大的影响,好的校园文化建设还可以推动教育现代化,提高高校教学、科研以及管理水平,打造良好的教育品牌,最终推动高校整体实力的向前发展。

莫里·狄克斯坦曾描述:“校园里充满着一种由伟大思想、不朽著作和长远观点形成的令人陶醉的气氛。”[1]这句话充分表达了校园文化对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生生活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之中,就可以通过耳濡目染和内心体验受到心灵的感染、陶冶情操、启示哲理,从而起到统一他们的思想观念、理顺学生们的个人情绪、改善他们的行为方式的作用。校园文化作为一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对高校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应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塑造良好的、独特的校园文化,让学生们在这种校园文化中受到熏陶、感染,创造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和高校自身的发展,进而推动高校自身的良好发展。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独特的校园气息,高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各部门要齐心协力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发展高校校园文化,研究和宣传科学理论,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凝聚作用,使人们紧紧地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做出贡献。同时,大力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给广大青年学生传授先进的人类文化,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作用,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和思想品质;大力发展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作用,为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创造有利条件。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社会先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高校的发展有利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高校文化的发展推动社会文化的不断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可以促进科学新思想的产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有利于社会先进文化发展坚持正确的道路。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就总体上是不错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机结合度还不够。因此,全面剖析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之处,挖掘问题的缘由,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校园物质文化规模大,但缺少精神文化内涵

校园的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在外表上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是整个校园文化样式和历史积淀水平的映射。然而一些高校在建设新校区以及老校区翻新维修工作上下了很大功夫,追求高大华丽的校园建筑、大气宽敞的校园广场等以显示学校财大气粗,却忽略了对校园物质文化的内涵表达。当人们走进一些空有其表的学校,看到那奢华建筑,在短时间的感叹之后却发现这些并没有让自己产生流连忘返的感觉,这就好像遇到一个徒有外表却缺少思想内涵的人并不想与之长久交往一样。作为一所学校外在标志的教学楼、学生宿舍内部在建筑过程中没有注重文化内涵,只是一味追求规模和奢华,因而浓厚的育人文化气息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

优美的校园绿化不仅能够展示校园文化气息和精神风貌,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品德的提高、情操陶冶和文化艺术的熏陶。大学校园里应该建设有特色的独立的校园文化,在选择绿化植物时,应选择竹子、青松、荷花等一些有着深厚育人价值的,而不是简单地按照公园绿化规模去建设,有的甚至简单地在建筑周围安置一些绿地,这样不仅会造成形式十分单调,在建设方面也体现不出创新;也有一些大学在理想化的高标准的设计上进行盲目投资,根本没有搞清楚本校校园原有的环境、文化等因素,结果总是与自己预想的差之千里,体现不出特色,甚至忽略了通过校园绿化来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校园精神文化有形式,但特点不够鲜明

大学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积淀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共同的价值理念。校训、校徽、学风等方面可以看出这所大学的精神文化建设的成果。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对学校的全体师生员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地,可以让大学生在一种无形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校训是推动一所学校快速、健康发展的动力。好的校训是学校一笔无形的精神财富,它会在长期的历史沉淀下融入一代代大学生的灵魂和血脉,形成一股向心力和凝聚力。不可否认,当前一些大学没有重视校训的制定,没有把校训作为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形式。比如,许多大学校训雷同,在制定校训时并没有考虑到自身的特点和办学特色,随便从“团结”、“严谨”、“求实”、“勤奋”、“敏学”、“修身”这些词语中选择几个词进行排列组合。

校徽是一所学校的形象表征的浓缩,校徽设计的优秀与否关系到学校的办学理念能否得以充分的展现,校徽设计是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所必需的,并且好的校徽可以使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学校形象,并将学校形象以视觉的方式展示给社会,更容易让社会所接受和认可。

良好的学风建设有利于一所大学培养和造就出高素质人才,对学生们有积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并且在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校园制度文化重管理,但忽视人文关怀

良好的大学校园制度文化有助于为学生提供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的教育环境,有助于规范学生的理性行为,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还可以对学生们进行自觉纪律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并且在校风建设上也有很大帮助。但是,一部分学校对制度的隐性德育功能缺乏重视,只是注重管理,缺乏人文关怀。对学生缺少必要的尊重,没有充分展现校园制度的人本化。

4、校园行为文化声势大,但育人成效不显著

校园行为文化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有利于提高学生能力、开阔他们的视野,同时有助于加强每个学生的个人修养。一些高校在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方面越来越注重的是娱乐化的活动,以活动为主要载体虽然是可取而且可行的,但存在重热闹而轻育人的突出问题。校花评选、模特大赛、校园歌手大赛、选美竞赛之类的校园文化活动时常举办,吸引了大量的大学生参与。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大学生的文明素质,还有助于高校自身的良好发展,甚至可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去承载校园的精神文化,校园文化只有通过精神文化的累积才能够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一些高校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校园建筑、文化长廊以及文化设施等方面,却没有充分地挖掘和提升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

另外,高校对于校园文化中精神因素的认识比较浅薄。例如,个别高校将校园文化建设看作是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大力举办各种文娱活动。由于对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不重视和缺乏正确宣传,使得有的大学生大把挥霍着青春,追求感官上的刺激享受,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交友而不能自拔,有的学生甚至宣扬“游戏人生”。

2、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合理规划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等层面。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物质载体,精神文化建设是其核心内容,校园文化的保障是制度文化,而行为文化主要是以活动为载体来宣扬学校文化。但是许多高校并没有明确界定,而是在模糊不清的情况下,进行着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过于简单,有的把唱歌跳舞、琴棋书画当作校园文化,有的把工会活动、社团活动看成是校园文化;部分高校只是注重娱乐文化,把丰富学生和教职工的课余生活把作为突击性工作来完成,严重缺乏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

3、师生主体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全体人员的共同参与所创造的。只有充分发挥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才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大繁荣、大发展。而目前校园文化建设力量不集中,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形成全体师生的合力,师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李跃.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与构建[J].现代教育,2011(11).

[2]廖阔.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实效性途径探讨[J].教育文化论坛,2012(6):28-30.

[3]牛佳;黄鑫.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8(07).

[4]张耀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高校理论战线,2012(3).

[5]郑雷.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文化育人的路径探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18.

[6]刘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2.60.

作者简介:

徐娜娜,女,1992年9月,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梁帆,女,1992年9月,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标签:;  ;  ;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